这是南郑历史上最有名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南郑五千士兵战胜了西魏九万大军,南郑在这场战役中彻底打出了名声。
刘直狼狈的逃回西魏,抱着他爹的腿痛哭。
刘启辰得知消息,双眼发直,半天回不过神。九万大军啊,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只剩一人了。这可是他半辈子心血啊,恨不得将儿子刘直千刀万剐。
一脚将刘直踹倒在地,仍不解气,还要上前多踹几脚时,他夫人抱住了他,哭哭涕涕:“老爷,你就这么一个嫡子,饶了他,让他将功孰过吧。”
“你纵容出的好儿子,文不成武不就,你就等着给他收尸吧。”刘启辰气不一处来:“南郑下一步就要攻到我们西魏了,有你们娘俩就抱头痛哭的时候。”
一听此话,原来焉了的刘直赶紧跪真了:“父王,我们这边比南郑那边冷多了,而且有黄河天险,他们南郑进不来。平日黄河水流湍急,容易翻船,说不准他们全部翻进河里了....何况现在要十一月了,马上就要降温了,降温成冰天雪地能打战吗?.....平时不都是我们追到他们那打战吗?他们极少追到我们这边开战的。”
他说话颠三倒四,越说越激动,好像胜券在握,南郑军队已经翻船了。
“你懂个屁!”刘启辰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亏你虚长拓跋真十来岁,想法比孩童还幼稚。黄河之险也只能拖一阵子,还能拖一辈子不成?还有,你是老天爷,说下雪就下雪,说降温就降温吗?再者他们开春绕道过来怎么办?南郑有三十万大军,现在西魏只有十来万士兵,对付的了吗?
“春天要种庄稼,夏天太热, 等到秋天过来的话,在他们来的路上再埋些火药,不就万事大吉了嘛。”刘直很不理解,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何老爷子想不到,还要在这么瞎操心。这些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单论事实,刘直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下雪天太冷,战士们冻的全身发紫,吵架时嘴里呼出的气都会结冰,哪有这么容易动手,何况路上结冰地上打滑不好走,正常将领是不会这个时候开战的;再者就算他们过来,等从南郑磨到西魏时,估计都开春了。开春了士兵又要分散下去种庄稼,更不会开战了;夏日炎炎,打个仗都会中暑,没人打;待到秋天,他们西魏冷的快,立马就入冬,打个屁啊?
所以啊,真要说地盘,西魏占据了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位置。
第四十九章
刘启辰听完这一番话,差点昏过去了。他干瞪着眼看着活宝儿子,打战若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敌人若有这么白痴,那他西魏早就称霸天下了,还等着现在?!
罢了罢了,败家的儿子不能指望,还是指望自己吧。还没得刘启辰想出解决办法,第二天,西魏温度突降,大雪纷飞,地上结满了冰块,走一步都会打滑。
刘直高兴极了,一路小跑到刘启辰寝宫:“父亲,父亲!下雪了结冰了,南郑军队更不会过来了。”
吓的正在祼身跟西魏王捉迷藏的妃子尖叫着,慌忙钻进被窝里。
一夜没睡的刘启辰满头青筋爆起:“......逆子,没发现老子还未起床吗?”
天降大雪,暂且让刘启辰安心。但他没想到,国破家亡这一日来的如此之快。
铁伎山一战,打出了南郑士气。士兵们情绪高涨,势不可挡,军队乘胜追击,抄近路追赶。等赶到黄河边时,突降大雪,温度骤降。
如果能穿越黄河,出其不意直接闯进西魏,只需要短短半天时间;如果从黄河绕道杀进西魏,那至少十天路途,不仅延误军机,而且要面临着与西魏最精锐队伍的开战。
一个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环境陌生,一个是久居此地休养生息地形熟悉。一旦开战,这次赢家就不一定是他们南郑了,说不准重导西魏的败绩。
但黄河自古都是天险,水流湍急难以行军。且现在天寒地冻,冰封雪盖,怎么过河?
雪花簌簌落的没完没了,连续多日的寒风把南郑旗帜都刮烂了,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连身经百战的马匹都不愿前进,噘着蹄子,被人鞭打着强行向前。
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能打赢胜仗?众人心里都在打鼓,但军令不可违,况且南郑王也亲自来了,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拓跋真下令留五千精兵在此暂停追赶,其余三万军队绕道过黄河,由秦震带领,两股军力在西魏代胜城汇合。
此时他穿了件灰色貂皮大衣,外面系了件白色披风,头上戴了顶貂皮帽,一看上去就是被养得极好的公子哥。
他把手藏在袖子里,沿河查看情况。孙涛本来塞了一个暖手壶给他,他执意不要,不想与士兵区别太大。
一出来,就见一队队士兵在附近有序的操练。
而远处,则见朱苏带着一群将领,穿着厚重的盔甲站着黄河边,对着河水指指点点。
盔甲这玩意又厚又重又不透风,夏天穿热死人,冬天穿冷死人,却是行军打仗保命必备之物,不得不穿。朱苏等有内力的将领还好,若是没内力的普通小兵,冬天难熬。
见到主上出来,齐刷刷的行礼。他点点头,远远看着。
他曾下令在盔甲内装上厚厚的皮毛,以便冬天暖和些。看现在样子士兵的盔甲都装上了,刘则锋这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拿了钱还是办了点事,就不知从中贪了多少。
刘直狼狈的逃回西魏,抱着他爹的腿痛哭。
刘启辰得知消息,双眼发直,半天回不过神。九万大军啊,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只剩一人了。这可是他半辈子心血啊,恨不得将儿子刘直千刀万剐。
一脚将刘直踹倒在地,仍不解气,还要上前多踹几脚时,他夫人抱住了他,哭哭涕涕:“老爷,你就这么一个嫡子,饶了他,让他将功孰过吧。”
“你纵容出的好儿子,文不成武不就,你就等着给他收尸吧。”刘启辰气不一处来:“南郑下一步就要攻到我们西魏了,有你们娘俩就抱头痛哭的时候。”
一听此话,原来焉了的刘直赶紧跪真了:“父王,我们这边比南郑那边冷多了,而且有黄河天险,他们南郑进不来。平日黄河水流湍急,容易翻船,说不准他们全部翻进河里了....何况现在要十一月了,马上就要降温了,降温成冰天雪地能打战吗?.....平时不都是我们追到他们那打战吗?他们极少追到我们这边开战的。”
他说话颠三倒四,越说越激动,好像胜券在握,南郑军队已经翻船了。
“你懂个屁!”刘启辰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亏你虚长拓跋真十来岁,想法比孩童还幼稚。黄河之险也只能拖一阵子,还能拖一辈子不成?还有,你是老天爷,说下雪就下雪,说降温就降温吗?再者他们开春绕道过来怎么办?南郑有三十万大军,现在西魏只有十来万士兵,对付的了吗?
“春天要种庄稼,夏天太热, 等到秋天过来的话,在他们来的路上再埋些火药,不就万事大吉了嘛。”刘直很不理解,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何老爷子想不到,还要在这么瞎操心。这些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单论事实,刘直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下雪天太冷,战士们冻的全身发紫,吵架时嘴里呼出的气都会结冰,哪有这么容易动手,何况路上结冰地上打滑不好走,正常将领是不会这个时候开战的;再者就算他们过来,等从南郑磨到西魏时,估计都开春了。开春了士兵又要分散下去种庄稼,更不会开战了;夏日炎炎,打个仗都会中暑,没人打;待到秋天,他们西魏冷的快,立马就入冬,打个屁啊?
所以啊,真要说地盘,西魏占据了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位置。
第四十九章
刘启辰听完这一番话,差点昏过去了。他干瞪着眼看着活宝儿子,打战若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敌人若有这么白痴,那他西魏早就称霸天下了,还等着现在?!
罢了罢了,败家的儿子不能指望,还是指望自己吧。还没得刘启辰想出解决办法,第二天,西魏温度突降,大雪纷飞,地上结满了冰块,走一步都会打滑。
刘直高兴极了,一路小跑到刘启辰寝宫:“父亲,父亲!下雪了结冰了,南郑军队更不会过来了。”
吓的正在祼身跟西魏王捉迷藏的妃子尖叫着,慌忙钻进被窝里。
一夜没睡的刘启辰满头青筋爆起:“......逆子,没发现老子还未起床吗?”
天降大雪,暂且让刘启辰安心。但他没想到,国破家亡这一日来的如此之快。
铁伎山一战,打出了南郑士气。士兵们情绪高涨,势不可挡,军队乘胜追击,抄近路追赶。等赶到黄河边时,突降大雪,温度骤降。
如果能穿越黄河,出其不意直接闯进西魏,只需要短短半天时间;如果从黄河绕道杀进西魏,那至少十天路途,不仅延误军机,而且要面临着与西魏最精锐队伍的开战。
一个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环境陌生,一个是久居此地休养生息地形熟悉。一旦开战,这次赢家就不一定是他们南郑了,说不准重导西魏的败绩。
但黄河自古都是天险,水流湍急难以行军。且现在天寒地冻,冰封雪盖,怎么过河?
雪花簌簌落的没完没了,连续多日的寒风把南郑旗帜都刮烂了,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连身经百战的马匹都不愿前进,噘着蹄子,被人鞭打着强行向前。
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能打赢胜仗?众人心里都在打鼓,但军令不可违,况且南郑王也亲自来了,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拓跋真下令留五千精兵在此暂停追赶,其余三万军队绕道过黄河,由秦震带领,两股军力在西魏代胜城汇合。
此时他穿了件灰色貂皮大衣,外面系了件白色披风,头上戴了顶貂皮帽,一看上去就是被养得极好的公子哥。
他把手藏在袖子里,沿河查看情况。孙涛本来塞了一个暖手壶给他,他执意不要,不想与士兵区别太大。
一出来,就见一队队士兵在附近有序的操练。
而远处,则见朱苏带着一群将领,穿着厚重的盔甲站着黄河边,对着河水指指点点。
盔甲这玩意又厚又重又不透风,夏天穿热死人,冬天穿冷死人,却是行军打仗保命必备之物,不得不穿。朱苏等有内力的将领还好,若是没内力的普通小兵,冬天难熬。
见到主上出来,齐刷刷的行礼。他点点头,远远看着。
他曾下令在盔甲内装上厚厚的皮毛,以便冬天暖和些。看现在样子士兵的盔甲都装上了,刘则锋这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拿了钱还是办了点事,就不知从中贪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