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若之懊悔自己不应该深情的念那首诗,结果晚上做了一个噩梦,早上五点钟就醒了过来,满心不愉快。
他是收纳控,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包括卧室里的小书架上那本叫《新的一天》的诗集。
这个诗人是比亚士康的一个流水线工人,有一个关注工人生活的财经记者找到他想采访他的时候,却得知他已经不堪忍受流水线生活而跳楼而死了。
在他自杀之前的那个晚上,他在社交网站上静悄悄地发布了一条只有四个字的更新:新的一天。
那个财经记者感到很遗憾,后来用众筹的方式帮已经不在人世的诗人出版了诗集。一向关注it行业的毕若之对众筹一直很有兴趣,所以那天他也出钱了,众筹成功之后他就收到了这本“打工文学”的经典作品。
反正已经收到了诗集,不看也是白不看,所以毕若之才会跟这个小众文学作品有接触,甚至还背了几首以便有机会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学修养,比如今天白天就有了一次机会。
睡不着,再看看。
他看了好几首,其中有一首成了他的收尾之阅,叫《悬疑小说》,是这么写的:
去年在网上买的花瓶
昨天晚上才收到
实事求是地说
这不能怪快递公司
怪只怪
我的住处太难找
因此当快递员大汗淋漓地
出现在我面前时
我不但没有责备他
还向他露出了
友好的微笑
出于礼貌
他也对我点头哈腰
为了表示歉意
他还在我的墓碑前
递上一束鲜花
----eof----
这首诗给毕若之的印象很深,因为它已经预示着诗的作者即将到来的命运。作者同学,你真的走了啊,是不是真的有人会到你的墓碑前献上一束花呢?你的艰难而从不放弃浪漫的短暂的一生中是否留下什么?至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墓志铭?
忽然之间,毕若之对这个诗人的坟墓很感兴趣,他决定代替那个诗人幻想中的快递小哥去他的坟头献上一束花。
这个事情对于刚刚获得周俊聘用的毕若之来说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不过,他已经决定了。他认为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的福利和安逸,可是到目前为止,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成为生产线上的奴隶,这不科学啊。
别看毕若之是个跟流水生产线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可是通过众筹这个桥梁,他跟打工文学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被工人们的悲剧诗所感动。
而且他还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切需要重复机械的劳动终将会被真正的机械所代替。只是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罢了。
经过诗集的众筹,比亚士康的诗人已经是一个名人,毕若之不难打听到诗人的墓地,还是诗人的父亲带着他去的,母亲没来,因为已经哭得不行了。
本来想悄悄地来,不料却惊动了诗人的家人,毕若之只好花了600+的大清宝钞,买了一个大花篮,由白玫瑰,粉色香水百合,剑叶,散尾叶,情人草组合而成的为浪漫悲情的诗人所精心制作。
这个花篮的名字本来叫“音容宛在”,毕若之把它的花语改成了“曙光”,意味着少年死在了科技的曙光即将永久性地改变流水线工人的生活之前。
幻镜游戏……产业工人……增强现实……
毕若之好像想到了什么线索,不过,灵感稍纵即逝,他又忘记了。
把流水线工人的工作变成增强现实的游戏?这个好像不太好弄吧……
坟墓总是埋葬在郊野,在风景清新的地方,毕若之在思考着一个前人从未尝试过的一个创意。
打地鼠游戏,如果剥离了那些有趣的音效、奖励系统、关卡,岂不是跟流水线工人不停的劳动也差不多?
劲舞团,剥离了那些音乐、关卡,不就是像个机械的足部劳动?
植物大战僵尸,不停的点击小太阳,难道本质上不也是机械的动作?只不过多了一点随机罢了。
小太阳!哈哈,我想到了!所有组装线上的动作完成一次,就算做点击了一次小太阳,获得阳光才能种植植物炮塔打僵尸,这么一算,至少很多的组装线都能被改造为植物大战僵尸啊。
不对,怎么能抄袭别人家的游戏呢?俊友咖啡馆不是有现成的“凶灵捕手”游戏吗?把它改造成塔防游戏就好了。工人们不可能进行需要太多动作的游戏,所以塔防是最合适的。
毕若之认为凶灵捕手的最大毛病是那些个凶灵都特么长得太凶残,不行,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可爱”僵尸都会让一些胆小的妹纸感到不安,现在的凶灵捕手简直不能直视。
所有的角色都得重构,都得萌化。既然是塔防,那就再也不是第一视角的游戏了,所以,捕捉凶灵的帮手必不可少。
好在我大清文化中绝不缺少捉拿妖魔鬼怪的能手。什么捉鬼的钟馗啊,捉妖的法海啊,门神秦琼、蔚迟恭,无所不能的姜子牙,这些都是大神,入门级的茅山道士、行脚僧更是信手拈来。
把大概的意思想通了之后,毕若之戴上幻镜,呼叫saber。
saber:“你怎么跑到揭阳去了?”
毕若之:“我向来任性……不过,这一次乱跑还真有收获!我想到了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意,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你听听吧。”
saber:“好的,请讲。”
毕若之沉浸在川澄绫子说流畅中文的迷幻中,好一会儿才道:“是个跟幻镜游戏有关的创意,我向来不拘泥于常规,所以想法很奇怪,你听了不要笑话我。”
saber:“呵呵。”
毕若之:“科技进步会给人类带来福利,对吧?嘿嘿。我可不知道科技进步带来的失业问题怎么解,但是我这个创意一定跟失业无关,它呀,是提高工人的工作乐趣的增强现实游戏。你知道塔防吗?”
saber:“知道的,一种轻游戏。”
毕若之打了一个响指:“对的!重点就在这个‘轻’字上头,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很苦逼的,如果幻镜能帮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玩塔防,那是多么的有爱啊。”
saber:“我可以将植物大战僵尸移植到幻镜里。”
毕若之一时间没注意到saber的用词,是“我”,而不是“我们”,这个小小的一字之差可蕴含着很大的深意呢。
毕若之哪里想得到这个一张嘴能说出最著名的塔防游戏的人物居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呢?他说:“对对,就是像植物大战僵尸那样的游戏,不过……你说的移植是什么?需要征得popcap公司的授权吗?”
saber:“你说呢?我们的‘小摊贩’渠道根本不怕侵权,也可以通过广州幻镜公司取得合法的允许,这并不重要,反正使用幻镜操作系统的设备都能下载。”
毕若之:“呃……其实,我们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不认为使用侵权手段是个好主意。最好连游戏也完全原创,才对得起我们我们伟大公司的体面身份,原来在俊友咖啡馆的那个叫‘凶灵捕手’的游戏不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吗?
我们在凶灵捕手的基础上改造一下,我认为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植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大战僵尸里面有个点击小太阳获得阳光的功能,我们可以向popcap致敬,把这个学习过来。
组装线上的工人完成一次组装动作就被识别为一次采集,我们这里本来也可以是小太阳,但是为了体现原创性,我觉得把阳光换成‘正能量’。采集‘正能量’才能召唤能够捉鬼的随从。”
咦?这个小伙子很有想法。反正也是闲着的李“闲”太一直在一旁听着,这时候听到毕若之的创意,感到挺新鲜,吩咐saber说:“想法不错,支持。”
得到saber的首肯之后,毕若之跃跃欲试,说:“这个,我对开发游戏的技术不太了解,请问开发的周期大概会是多久?赶不赶得上幻镜嘉年华?”
saber:“我需要时间来完整体验一下植物大战僵尸等几部经典的塔防游戏,约为24小时,再需要三天来移植,而你的升级版凶灵捕手所有的创意都只是粗糙的想法,得看你花多少时间来完善你的策划。
如果需要人物、场景、设备等的原画师,那就费时费力多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原画都得画个几天时间。所以,即使最初级的原创游戏,也得留出两个月的时间来做,更何况你还要招募大量的原画师。
程序我可以一个人搞定,你主要是要招募一大批高等级的原画师。”
毕若之搓了搓手掌,是谓“摩拳擦掌”,说:“我们是伟大的公司!两个月不算什么,给我预算吧,我立即出发去招募游戏开发专家,打着幻镜的旗号,一定能从全世界找来高手的。”
作为翻译专业的人才,毕若之的视野是全球化的,不像周俊最初的时候,连英语都说不好。
误打误撞之下,周俊竟然给幻镜团队找来了一个不拘一格的天才,这一年,80后的毕若之才20岁,刚刚从香港的专科大学毕业(二年制)。
他是收纳控,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包括卧室里的小书架上那本叫《新的一天》的诗集。
这个诗人是比亚士康的一个流水线工人,有一个关注工人生活的财经记者找到他想采访他的时候,却得知他已经不堪忍受流水线生活而跳楼而死了。
在他自杀之前的那个晚上,他在社交网站上静悄悄地发布了一条只有四个字的更新:新的一天。
那个财经记者感到很遗憾,后来用众筹的方式帮已经不在人世的诗人出版了诗集。一向关注it行业的毕若之对众筹一直很有兴趣,所以那天他也出钱了,众筹成功之后他就收到了这本“打工文学”的经典作品。
反正已经收到了诗集,不看也是白不看,所以毕若之才会跟这个小众文学作品有接触,甚至还背了几首以便有机会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学修养,比如今天白天就有了一次机会。
睡不着,再看看。
他看了好几首,其中有一首成了他的收尾之阅,叫《悬疑小说》,是这么写的:
去年在网上买的花瓶
昨天晚上才收到
实事求是地说
这不能怪快递公司
怪只怪
我的住处太难找
因此当快递员大汗淋漓地
出现在我面前时
我不但没有责备他
还向他露出了
友好的微笑
出于礼貌
他也对我点头哈腰
为了表示歉意
他还在我的墓碑前
递上一束鲜花
----eof----
这首诗给毕若之的印象很深,因为它已经预示着诗的作者即将到来的命运。作者同学,你真的走了啊,是不是真的有人会到你的墓碑前献上一束花呢?你的艰难而从不放弃浪漫的短暂的一生中是否留下什么?至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墓志铭?
忽然之间,毕若之对这个诗人的坟墓很感兴趣,他决定代替那个诗人幻想中的快递小哥去他的坟头献上一束花。
这个事情对于刚刚获得周俊聘用的毕若之来说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不过,他已经决定了。他认为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的福利和安逸,可是到目前为止,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成为生产线上的奴隶,这不科学啊。
别看毕若之是个跟流水生产线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可是通过众筹这个桥梁,他跟打工文学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被工人们的悲剧诗所感动。
而且他还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切需要重复机械的劳动终将会被真正的机械所代替。只是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罢了。
经过诗集的众筹,比亚士康的诗人已经是一个名人,毕若之不难打听到诗人的墓地,还是诗人的父亲带着他去的,母亲没来,因为已经哭得不行了。
本来想悄悄地来,不料却惊动了诗人的家人,毕若之只好花了600+的大清宝钞,买了一个大花篮,由白玫瑰,粉色香水百合,剑叶,散尾叶,情人草组合而成的为浪漫悲情的诗人所精心制作。
这个花篮的名字本来叫“音容宛在”,毕若之把它的花语改成了“曙光”,意味着少年死在了科技的曙光即将永久性地改变流水线工人的生活之前。
幻镜游戏……产业工人……增强现实……
毕若之好像想到了什么线索,不过,灵感稍纵即逝,他又忘记了。
把流水线工人的工作变成增强现实的游戏?这个好像不太好弄吧……
坟墓总是埋葬在郊野,在风景清新的地方,毕若之在思考着一个前人从未尝试过的一个创意。
打地鼠游戏,如果剥离了那些有趣的音效、奖励系统、关卡,岂不是跟流水线工人不停的劳动也差不多?
劲舞团,剥离了那些音乐、关卡,不就是像个机械的足部劳动?
植物大战僵尸,不停的点击小太阳,难道本质上不也是机械的动作?只不过多了一点随机罢了。
小太阳!哈哈,我想到了!所有组装线上的动作完成一次,就算做点击了一次小太阳,获得阳光才能种植植物炮塔打僵尸,这么一算,至少很多的组装线都能被改造为植物大战僵尸啊。
不对,怎么能抄袭别人家的游戏呢?俊友咖啡馆不是有现成的“凶灵捕手”游戏吗?把它改造成塔防游戏就好了。工人们不可能进行需要太多动作的游戏,所以塔防是最合适的。
毕若之认为凶灵捕手的最大毛病是那些个凶灵都特么长得太凶残,不行,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可爱”僵尸都会让一些胆小的妹纸感到不安,现在的凶灵捕手简直不能直视。
所有的角色都得重构,都得萌化。既然是塔防,那就再也不是第一视角的游戏了,所以,捕捉凶灵的帮手必不可少。
好在我大清文化中绝不缺少捉拿妖魔鬼怪的能手。什么捉鬼的钟馗啊,捉妖的法海啊,门神秦琼、蔚迟恭,无所不能的姜子牙,这些都是大神,入门级的茅山道士、行脚僧更是信手拈来。
把大概的意思想通了之后,毕若之戴上幻镜,呼叫saber。
saber:“你怎么跑到揭阳去了?”
毕若之:“我向来任性……不过,这一次乱跑还真有收获!我想到了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意,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你听听吧。”
saber:“好的,请讲。”
毕若之沉浸在川澄绫子说流畅中文的迷幻中,好一会儿才道:“是个跟幻镜游戏有关的创意,我向来不拘泥于常规,所以想法很奇怪,你听了不要笑话我。”
saber:“呵呵。”
毕若之:“科技进步会给人类带来福利,对吧?嘿嘿。我可不知道科技进步带来的失业问题怎么解,但是我这个创意一定跟失业无关,它呀,是提高工人的工作乐趣的增强现实游戏。你知道塔防吗?”
saber:“知道的,一种轻游戏。”
毕若之打了一个响指:“对的!重点就在这个‘轻’字上头,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很苦逼的,如果幻镜能帮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玩塔防,那是多么的有爱啊。”
saber:“我可以将植物大战僵尸移植到幻镜里。”
毕若之一时间没注意到saber的用词,是“我”,而不是“我们”,这个小小的一字之差可蕴含着很大的深意呢。
毕若之哪里想得到这个一张嘴能说出最著名的塔防游戏的人物居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呢?他说:“对对,就是像植物大战僵尸那样的游戏,不过……你说的移植是什么?需要征得popcap公司的授权吗?”
saber:“你说呢?我们的‘小摊贩’渠道根本不怕侵权,也可以通过广州幻镜公司取得合法的允许,这并不重要,反正使用幻镜操作系统的设备都能下载。”
毕若之:“呃……其实,我们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不认为使用侵权手段是个好主意。最好连游戏也完全原创,才对得起我们我们伟大公司的体面身份,原来在俊友咖啡馆的那个叫‘凶灵捕手’的游戏不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吗?
我们在凶灵捕手的基础上改造一下,我认为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植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大战僵尸里面有个点击小太阳获得阳光的功能,我们可以向popcap致敬,把这个学习过来。
组装线上的工人完成一次组装动作就被识别为一次采集,我们这里本来也可以是小太阳,但是为了体现原创性,我觉得把阳光换成‘正能量’。采集‘正能量’才能召唤能够捉鬼的随从。”
咦?这个小伙子很有想法。反正也是闲着的李“闲”太一直在一旁听着,这时候听到毕若之的创意,感到挺新鲜,吩咐saber说:“想法不错,支持。”
得到saber的首肯之后,毕若之跃跃欲试,说:“这个,我对开发游戏的技术不太了解,请问开发的周期大概会是多久?赶不赶得上幻镜嘉年华?”
saber:“我需要时间来完整体验一下植物大战僵尸等几部经典的塔防游戏,约为24小时,再需要三天来移植,而你的升级版凶灵捕手所有的创意都只是粗糙的想法,得看你花多少时间来完善你的策划。
如果需要人物、场景、设备等的原画师,那就费时费力多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原画都得画个几天时间。所以,即使最初级的原创游戏,也得留出两个月的时间来做,更何况你还要招募大量的原画师。
程序我可以一个人搞定,你主要是要招募一大批高等级的原画师。”
毕若之搓了搓手掌,是谓“摩拳擦掌”,说:“我们是伟大的公司!两个月不算什么,给我预算吧,我立即出发去招募游戏开发专家,打着幻镜的旗号,一定能从全世界找来高手的。”
作为翻译专业的人才,毕若之的视野是全球化的,不像周俊最初的时候,连英语都说不好。
误打误撞之下,周俊竟然给幻镜团队找来了一个不拘一格的天才,这一年,80后的毕若之才20岁,刚刚从香港的专科大学毕业(二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