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最近身体不是很好,眼疾越来越严重,这才将大事交给自己,让自己来负责。
结果光是迎接的事情,就被自己弄得满地鸡毛。
这些时日里,他不断的接到从元城寄来的书信。
这些书信里的内容让他格外困惑。
尤其是关于曹髦的,每次书信前来,他们对曹髦的评价总是不一样。
一会说他是纨绔,一会说是恶人,一会说是赤忱君子,一会说什么雅士....
真的有这么复杂的人吗??
你们是联合起来耍我玩是吧??
郭德就坐在司马昭的面前,听到司马昭的询问,他心里也是格外愤怒,却不敢将这愤怒表现出来。
他弟弟郭建也送来了书信。
书信里对曹髦是大加赞赏的,同时,也提到了王肃的问题。
他提到,王肃对自家的地位有染指的想法,并且当众羞辱了郭家的人,曹髦几次去拜见王肃,王肃闭门不见!
这都是郭建的原话。
当郭德听到司马昭的话,心里自然是悲愤的。
王肃闭门不见,还想要倒打一耙?
还是说你们司马家干脆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阻碍我们??
这些世家大族的联盟,根本就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牢固。
况且,司马家的信誉嘛。
众所皆知。
他们家那是出了名的守信,说保你一生荣华富贵,那就一定诛伱三族。
虽然弟弟不成器,可是在司马家和弟弟之间,郭德还是会相信自己的弟弟。
看来这司马家是铁了心想要谋取皇宫内的权力,而这个王肃是他们的帮凶,也对,毕竟司马昭若是上位,那他们家就是名正言顺的外戚了。
郭德毕恭毕敬的起身,很是惶恐的说道:“将军,这其中定然有什么误会。”
“我就想知道,到底是有什么误会,你们到底想要什么?你尽管直说,我们是一家人啊,可莫要受了外人的挑唆。”
司马昭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对方对自己如此谨慎呢?
为什么就不肯多一点信任呢?
郭德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我家过去得罪了王公,不是我弟弟不愿意去见王公,是王公不愿意见我弟弟啊!”
司马昭一愣,又猛地醒悟。
对啊,怎么忘了,若是自家上位,那王肃不就....
难道是王肃从中作梗?想跳过一些必要的环节,直接到达最后一步??
不对啊,他不是这样急切的人啊?
看到司马昭愣神,郭德再次说道:“我绝对不会让私事耽误国事,请将军放心,我早已写信给那不成器的弟弟,让他务必要跟王公请罪,一定要与他见面,尽早将陛下带回庙堂来。”
司马昭点了点头,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
“好,好,那你先回去吧。”
郭德再拜,这才匆匆离开了将军府。
司马昭却没有再叫任何的谋臣,他沉思了许久,方才对一旁的仆从说道:“你去将炎给我叫过来!”
很快,披头散发的司马炎就再次出现在司马昭的面前。
司马炎的头发实在太长了,哪怕束冠,也还是会垂落在地上。
司马炎对父亲很是惧怕,站在他面前,颤颤巍巍的。
司马昭看到他的模样,心里就觉得愤怒,他对这个儿子有极高的期望,总是希望他能超过自己,能像父亲和兄长那样,可是,就如今的表现来看,他连自己都不如,更别提什么父兄了。
“炎...你替我出一趟远门。”
“啊?”
“阿父,我去哪里?”
“元城。”
“我去哪里做什么?”
“拥立皇帝。”
司马炎一头雾水,他询问道:“外公不是已经过去了吗?我为什么还要去啊?”
“炎啊,你要记住,哪怕是你外公,终究也非司马姓,我们所能信任的,也只有自己的同宗血亲。”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这次去元城,什么也不必做,就是看着他们,让他们完成继承大位的事情,然后跟着皇帝回来就是了,若是可以,多跟皇帝接触一番。”
“可是我跟靓约定好了要一起....”
司马炎正要说些什么,抬起头,却看到父亲那凶狠的眼神,他吓得即刻低下了头。
“我现在就去!”
........
朝阳殿内,郭德与太后面向而坐。
郭德此刻再也没有隐藏自己的愤怒了。
“太后,我看司马家是真的等不及了,现在大将军病重,司马昭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他每次与我交谈,总是说起皇帝的车架和仪仗,眼里满是渴望。”
“他故意让王肃去迎接曹髦,我觉得,他就是不愿意拥护曹髦,还是想用彭城王来控制皇宫。”
“我们必须要想个办法了。”
郭太后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愠怒,“这些年里,我们与司马家甚是交好,事事都以他们为首,就连废立皇帝,我们都全力帮衬,如今却被他们如此对待?”
“呵,司马家何曾是讲过情谊的?”
“他们肯定还会搞出更多的事情,说不定下一步就要对我们动手了。”
“我郭氏是不如他司马氏,可他司马氏也并非是一手遮天,自从文帝开始,我们诸多贤才一同辅佐朝政,只是以司马家为首而已,如今司马氏迫不及待的想对我们下手,其余大贤会怎么想呢?”
“我让阿父去拜见他们,要得到这些大贤们的支持,司马氏今日若是不顾一切的除掉了我们,那往后要除掉的就是他们,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被除的。”
自从曹丕做出了对世家的妥协让步之后,门阀政治就开始逐步强大起来,朝中官职几乎落在了那些大族的手里,再也没有了其他人的位子。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当下成为了一句屁话。
他们彼此合作,同时又彼此对立,他们不在乎当皇帝的是谁,也不在乎那些地方上的贱民。
他们在各個方面进行垄断,知识,土地,官爵....
就算是司马师,想要解决这件事,也不太容易,毕竟,他司马家才是如今最大的世家大族。
司马家所能做的,只是不断的增强自家宗族的实力,来压制其余大族。
曹髦这一次就是通过信息差,利用双方的不信任,使得司马家内部生起了猜忌。
这猜忌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曹髦让它变得更明显而已。
“那你要我做什么呢?”
郭太后开口询问道。
“为曹髦造势,让群臣都认可这位新天子,将彭城王的罪行公之于众,让司马家断绝拥立彭城王的想法。”
“嗯....如何造势呢?”
“我听建说,曹髦一直都以舅父来称呼建,将烈祖皇帝当作自己的父,将您当作自己的母。”
“曹髦若是要当皇帝,就是要继承烈祖皇帝的衣钵。”
“您何不坐实这件事,以他为自己的儿子,让他嗣烈祖孝明皇帝,负责祭祀烈祖之庙宇,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呢?”
“你是说,就想曹芳那样?”
“曹芳实在无道,可曹髦就不同了,他对我们家格外亲近,以他为子,这皇宫之内,依旧是我们说了算。”
“而且他也能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司马家还敢说拥立什么彭城王吗?”
“善!!!”
第020章 萤光之火,岂敢与日月争辉?
“王公啊,昨日我梦到自己为烈祖皇帝盖被,您说这是什么预兆呢?”
昭阳殿内,郭太后一脸困惑的询问道。
而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极为面善的老者。
老者看起来极为慈祥,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浅笑,眼神清澈,任何人都对他生不出恶意来,此刻,他毕恭毕敬的侧坐在郭太后的身边,认真的听着郭太后的询问。
“烈祖皇帝驾崩之后,太后费心与国事,叮嘱新君,托付贤臣,为烈祖皇帝之大业而操劳,这就是梦中的预示了吧。”
“王公啊,您的名望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有些事情,我也只能询问于您了。”
郭太后有些悲伤的说道:“当初陛下将齐王托付给我,让我好好教导,可是因为我的才能不足,使齐王这般无道,恶事做尽,无法继承烈祖的伟业。”
“我不得已下令,罢免了他的皇帝位,将他驱赶到封地去。”
“可是,烈祖皇帝本是没有孩子的,当初过继齐王,就是想让他能继承烈祖的衣钵,能继承他的伟业,不忘记对烈祖的祭祀,供奉他的庙宇。”
“齐王没有这样的德行,不足以做到这些。”
“烈祖皇帝有九个弟弟,其中有一个早夭,有六個早早逝世,大多都没有留下子嗣,唯独东海定王,有诸多子嗣。”
“东海定王,年少而聪慧,深受高祖皇帝的宠爱,后来烈祖皇帝登基,对他也是格外厚爱,给与他最多的赏赐,破例让他前来洛阳,拉着他的手,告诉我:此朕手足也!”
“定王的儿子曹髦,继承了他父亲的相貌和品德,在定王逝世之后,他自愿的离开了自己的封地,不愿意享乐,为定王守孝两年。”
结果光是迎接的事情,就被自己弄得满地鸡毛。
这些时日里,他不断的接到从元城寄来的书信。
这些书信里的内容让他格外困惑。
尤其是关于曹髦的,每次书信前来,他们对曹髦的评价总是不一样。
一会说他是纨绔,一会说是恶人,一会说是赤忱君子,一会说什么雅士....
真的有这么复杂的人吗??
你们是联合起来耍我玩是吧??
郭德就坐在司马昭的面前,听到司马昭的询问,他心里也是格外愤怒,却不敢将这愤怒表现出来。
他弟弟郭建也送来了书信。
书信里对曹髦是大加赞赏的,同时,也提到了王肃的问题。
他提到,王肃对自家的地位有染指的想法,并且当众羞辱了郭家的人,曹髦几次去拜见王肃,王肃闭门不见!
这都是郭建的原话。
当郭德听到司马昭的话,心里自然是悲愤的。
王肃闭门不见,还想要倒打一耙?
还是说你们司马家干脆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阻碍我们??
这些世家大族的联盟,根本就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牢固。
况且,司马家的信誉嘛。
众所皆知。
他们家那是出了名的守信,说保你一生荣华富贵,那就一定诛伱三族。
虽然弟弟不成器,可是在司马家和弟弟之间,郭德还是会相信自己的弟弟。
看来这司马家是铁了心想要谋取皇宫内的权力,而这个王肃是他们的帮凶,也对,毕竟司马昭若是上位,那他们家就是名正言顺的外戚了。
郭德毕恭毕敬的起身,很是惶恐的说道:“将军,这其中定然有什么误会。”
“我就想知道,到底是有什么误会,你们到底想要什么?你尽管直说,我们是一家人啊,可莫要受了外人的挑唆。”
司马昭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对方对自己如此谨慎呢?
为什么就不肯多一点信任呢?
郭德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我家过去得罪了王公,不是我弟弟不愿意去见王公,是王公不愿意见我弟弟啊!”
司马昭一愣,又猛地醒悟。
对啊,怎么忘了,若是自家上位,那王肃不就....
难道是王肃从中作梗?想跳过一些必要的环节,直接到达最后一步??
不对啊,他不是这样急切的人啊?
看到司马昭愣神,郭德再次说道:“我绝对不会让私事耽误国事,请将军放心,我早已写信给那不成器的弟弟,让他务必要跟王公请罪,一定要与他见面,尽早将陛下带回庙堂来。”
司马昭点了点头,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
“好,好,那你先回去吧。”
郭德再拜,这才匆匆离开了将军府。
司马昭却没有再叫任何的谋臣,他沉思了许久,方才对一旁的仆从说道:“你去将炎给我叫过来!”
很快,披头散发的司马炎就再次出现在司马昭的面前。
司马炎的头发实在太长了,哪怕束冠,也还是会垂落在地上。
司马炎对父亲很是惧怕,站在他面前,颤颤巍巍的。
司马昭看到他的模样,心里就觉得愤怒,他对这个儿子有极高的期望,总是希望他能超过自己,能像父亲和兄长那样,可是,就如今的表现来看,他连自己都不如,更别提什么父兄了。
“炎...你替我出一趟远门。”
“啊?”
“阿父,我去哪里?”
“元城。”
“我去哪里做什么?”
“拥立皇帝。”
司马炎一头雾水,他询问道:“外公不是已经过去了吗?我为什么还要去啊?”
“炎啊,你要记住,哪怕是你外公,终究也非司马姓,我们所能信任的,也只有自己的同宗血亲。”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这次去元城,什么也不必做,就是看着他们,让他们完成继承大位的事情,然后跟着皇帝回来就是了,若是可以,多跟皇帝接触一番。”
“可是我跟靓约定好了要一起....”
司马炎正要说些什么,抬起头,却看到父亲那凶狠的眼神,他吓得即刻低下了头。
“我现在就去!”
........
朝阳殿内,郭德与太后面向而坐。
郭德此刻再也没有隐藏自己的愤怒了。
“太后,我看司马家是真的等不及了,现在大将军病重,司马昭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他每次与我交谈,总是说起皇帝的车架和仪仗,眼里满是渴望。”
“他故意让王肃去迎接曹髦,我觉得,他就是不愿意拥护曹髦,还是想用彭城王来控制皇宫。”
“我们必须要想个办法了。”
郭太后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愠怒,“这些年里,我们与司马家甚是交好,事事都以他们为首,就连废立皇帝,我们都全力帮衬,如今却被他们如此对待?”
“呵,司马家何曾是讲过情谊的?”
“他们肯定还会搞出更多的事情,说不定下一步就要对我们动手了。”
“我郭氏是不如他司马氏,可他司马氏也并非是一手遮天,自从文帝开始,我们诸多贤才一同辅佐朝政,只是以司马家为首而已,如今司马氏迫不及待的想对我们下手,其余大贤会怎么想呢?”
“我让阿父去拜见他们,要得到这些大贤们的支持,司马氏今日若是不顾一切的除掉了我们,那往后要除掉的就是他们,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被除的。”
自从曹丕做出了对世家的妥协让步之后,门阀政治就开始逐步强大起来,朝中官职几乎落在了那些大族的手里,再也没有了其他人的位子。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当下成为了一句屁话。
他们彼此合作,同时又彼此对立,他们不在乎当皇帝的是谁,也不在乎那些地方上的贱民。
他们在各個方面进行垄断,知识,土地,官爵....
就算是司马师,想要解决这件事,也不太容易,毕竟,他司马家才是如今最大的世家大族。
司马家所能做的,只是不断的增强自家宗族的实力,来压制其余大族。
曹髦这一次就是通过信息差,利用双方的不信任,使得司马家内部生起了猜忌。
这猜忌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曹髦让它变得更明显而已。
“那你要我做什么呢?”
郭太后开口询问道。
“为曹髦造势,让群臣都认可这位新天子,将彭城王的罪行公之于众,让司马家断绝拥立彭城王的想法。”
“嗯....如何造势呢?”
“我听建说,曹髦一直都以舅父来称呼建,将烈祖皇帝当作自己的父,将您当作自己的母。”
“曹髦若是要当皇帝,就是要继承烈祖皇帝的衣钵。”
“您何不坐实这件事,以他为自己的儿子,让他嗣烈祖孝明皇帝,负责祭祀烈祖之庙宇,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呢?”
“你是说,就想曹芳那样?”
“曹芳实在无道,可曹髦就不同了,他对我们家格外亲近,以他为子,这皇宫之内,依旧是我们说了算。”
“而且他也能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司马家还敢说拥立什么彭城王吗?”
“善!!!”
第020章 萤光之火,岂敢与日月争辉?
“王公啊,昨日我梦到自己为烈祖皇帝盖被,您说这是什么预兆呢?”
昭阳殿内,郭太后一脸困惑的询问道。
而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极为面善的老者。
老者看起来极为慈祥,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浅笑,眼神清澈,任何人都对他生不出恶意来,此刻,他毕恭毕敬的侧坐在郭太后的身边,认真的听着郭太后的询问。
“烈祖皇帝驾崩之后,太后费心与国事,叮嘱新君,托付贤臣,为烈祖皇帝之大业而操劳,这就是梦中的预示了吧。”
“王公啊,您的名望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有些事情,我也只能询问于您了。”
郭太后有些悲伤的说道:“当初陛下将齐王托付给我,让我好好教导,可是因为我的才能不足,使齐王这般无道,恶事做尽,无法继承烈祖的伟业。”
“我不得已下令,罢免了他的皇帝位,将他驱赶到封地去。”
“可是,烈祖皇帝本是没有孩子的,当初过继齐王,就是想让他能继承烈祖的衣钵,能继承他的伟业,不忘记对烈祖的祭祀,供奉他的庙宇。”
“齐王没有这样的德行,不足以做到这些。”
“烈祖皇帝有九个弟弟,其中有一个早夭,有六個早早逝世,大多都没有留下子嗣,唯独东海定王,有诸多子嗣。”
“东海定王,年少而聪慧,深受高祖皇帝的宠爱,后来烈祖皇帝登基,对他也是格外厚爱,给与他最多的赏赐,破例让他前来洛阳,拉着他的手,告诉我:此朕手足也!”
“定王的儿子曹髦,继承了他父亲的相貌和品德,在定王逝世之后,他自愿的离开了自己的封地,不愿意享乐,为定王守孝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