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雒国的恐惧不是事出无因,不过当然也不是因为在离水之战被打怕了,是因为吕哲是第二个华族族群中看到南方土地珍贵的君王,第一个是始皇帝。
南方出产丰富,且矿产资源因为没有被开发过一直保存良好,这片土地却是由一些石器时代的蛮子所占据着,对于有组织性有建制的华族军队来说,只要能适应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想要攻占可以用不费吹灰之力来形容。
新生的汉国很明显是发现南方土地的价值,也比任何人更加清楚在南方的土地上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能阻止他们的只有大自然。
从吕哲崛起之时,吕哲麾下的军队一直持续在与百越诸族交战,交战的地点从南郡一直延伸到沿海,最后更是让岭南成为战区,差不多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可以说吕哲麾下的军队是华族这个族群里唯一一支不断在原始丛林中作战的军队,那么多的时间足够吕哲麾下的军队去适应气候和环境了。
开明泮不是土著,他是古蜀国的王族后裔,非常清楚华夏的黔首对土地的渴望到了什么程度,华夏的君王对于土地的占有欲也是无穷无尽的。
瓯雒国确确实实是千方百计在了解华夏大地在发生什么事,连续不断的情报回馈过来的信息表明华夏大地又到了列强争锋的纪元,秦与齐、燕、赵没完没了的交战,魏、韩成了吕哲的保护国,楚国因为吕哲的崛起已经灭亡,在吕哲的手里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出现了。
新生汉国与华夏各国的关系很奇怪,这个新崛起的国家是踩在楚国的尸体上屹立而起,但是旧有的列国似乎都没有表现出像样的敌意,或者说有敌意但是不敢轻易得罪,与之新生汉国大多保持着一种戒备性质的友好关系。
最让开明泮觉得奇异的是什么?是楚国的灭亡过程简直是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楚国成了安乐公,楚国的公主成了吕哲的女人。而似乎几乎所有楚人都接受由吕哲统治的事实?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楚人爆发起义,但是很快就在乐于接受吕哲统治的楚人和吕哲的军队镇压下消失。
一些局限性让开明泮想破脑袋都无法想象出为什么国家灭亡了,大王却能笑嘻嘻地献上自己的女儿然后当一个安乐公,几乎所有楚人也能很快忘记楚国的存在成为汉人。
开明泮是无法理解,能安安乐乐生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没有抵抗意志,新的统治者也在不断为黔首创造利益更是让人乐于被统治。另外就是楚王都喜欢去当安乐公,一些原本掌权的楚国臣子在楚国消失后也基本保住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利益还能在新生汉国有更辉煌的未来,特别是他们还会有一个安慰奖,那就是有熊氏血脉的一名王子未来会成为楚王,为什么要与吕哲过不去?
有着太多令开明泮不能理解的事情了,列国尽量保持与新生汉国的友善关系,楚地的人也乐于被统治,世界上怎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局面呢?
有不能理解的,当然也会有能理解的,开明泮就万分清楚吕哲建立的汉国因为不参与到列国的交战会有更大的力量用来在南方作战,汉国内部的平稳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不会产生什么事情来阻止吕哲继续南下的脚步。魏与韩充当汉国与中原列国的缓冲区,汉国会有更大的胆子抽调出更多的军队南下,毕竟哪怕中原有变也会有魏国和韩国先支撑一段时间。
开明泮不用多么麻烦就能刺探到关于吕哲只能能动员一百四十万军队的事实,而那个时候吕哲治下的人口不过才五百来万,在完全的吞并楚国之后吕哲治下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八百万。
五百来万人口能动员出一百四十万的军队,八百万的人口能动员出多少?瓯雒国哪怕是算上一些野人猴子,总人口也不过才八十万不到,不用去算吕哲拥有八百万人口能动员出多少军队了,哪怕只是曾经发生过动员出一百四十万军队,那也比瓯雒国的总人口多出六十万!
庞然大物啊,新生汉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的庞然大物,然而这个庞然大物还是一个清楚南方土地价值的新生国家。
从岭南之战的经过来看,汉军已经发现在密林快速行军的秘密,那就是借用水系来进行运输和奔袭,偌大的岭南就是在汉军利用水系之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全境占领。
多久了?从吕哲南下作战到今天是多久?要是从长沙郡之役开始算起,那也是三年的时间了。军队是适应性相当强的集体,吕哲又拥有那么多的兵源,汉军在三年之内不断有部队南下适应气候和环境,那该是有多少能在丛林环境作战的部队了呢?
这个国家至少有二十万适应原始森林作战的军队,与这样的庞然大物作战,能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这个庞然大物还能组织起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一直到瓯雒国被灭为止的战争,根本就不是瓯雒国所能招惹的。
不可为之为敌,这是瓯雒国上下在了解吕哲统治的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之后取得一致的看法。
瓯雒国在发现汉军开始向国境开来的时候瞬间就拿出了决定,那就是派出使节前往汉军的统帅那里取得沟通,可是第一批瓯雒国使节团出发之后竟是失踪了,其结果就是在汉军渡过尚龙溪的时候一再犹豫却没有出兵拦截的原因。
开明泮当然是不知道第一批派去的使节团失踪,他只知道使节团没有回馈任何的信息,因此又派出第二批、第三批……随着派出的使节团越来越多,瓯雒国上下紧张的情绪也越来越浓,他们发疯似得集结青壮和构筑防线,一直到汉军推进距离国境约二十里的时候,瓯雒国已经武装起二十万人,也是瓯雒国所能承受的二十万部队的极限。
也就是到这个时候,第八批派出去的使节团终于是有信息回馈回来了,汉军那边压根就没有碰见过哪怕一支来自瓯雒国的使节团,瓯雒国第八批使节团是他们所遭遇到的第一支。
这个消息对开明泮太重要了,不管前七批使节团是怎么失踪的,既然汉军回复没有见过,按照华族人的邦交政策和理念,开明泮深信汉国那边确确实实就是没有见过,前七批可以是遭遇猛兽完蛋了,也可以是被瓯雒国敌对的野人干掉,但是开明泮在意的是汉国并没有关上沟通的大门,这对于瓯雒国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先锋汉军没有足够的权限来回复瓯雒国的邦交事宜,先锋校尉一方面没有停止进军的步伐,另一方面却是派人保护瓯雒国的使节团前去面见骆摇。
咦!有瓯雒国的使节团过来?骆摇在开启军事行动之前想了很多,包括进军的路上被不断袭扰,渡河的时候也遭遇半渡而击,甚至是还没有靠近瓯雒国的国境就开始杀得昏天暗地,唯独就没有想过瓯雒国会派来使节团。
是使节团,不是使者、不是言侍,是很正式的使节团,在这个年代中使节团是很特殊的存在,代表着互相之间王权的尊重,也代表互相建立起沟通桥梁,那么在大军逼近瓯雒国的时候,开明泮派来使节团只说明一个问题,瓯雒国还没有真正与汉军交手之前就打算服软了。
骆摇接见了瓯雒国的使节团,代表开明泮前来的是皋通。
皋通用非常谦卑的态度表明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事都是误会,再三阐述瓯雒国并没有与汉国为敌的实情,如果能平息汉国的怒火,让即将爆发的战争得到终止,瓯雒国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说实话,骆摇有些懵了,他搞不懂瓯雒国是在行缓兵之计还是在干什么,可是一旦上交到这种程度的邦交,那就不是他一个代理南征军团军团长所能处理的,必须将这边发生的时候汇报前往南陵中枢。
皋通在得知骆摇会将瓯雒国的态度汇报南陵中枢的时候很欣喜,他问:“那么贵军是不是能停下进军的脚步?”
骆摇也在矛盾之中,他从来都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按照华族的既定邦交规矩,在敌国……好吧,瓯雒国确实是敌国。就是在敌国派来使节团的时候,华族军队的统帅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得到君王的近一步命令之前会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只有在君王发来进一步指令的时候军队才会重新动弹,这也是华夏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原因之一。
骆摇矛盾了有那么一小会,突然想起瓯雒国似乎不是华夏列国的一份子,南征军团似乎不用遵守华夏各国之间的“礼仪”,又很坦白的回答了皋通的提问。
皋通一听汉军不会停止进军的脚步立刻急了:“怎么不是呢?我王的姓氏是开明啊,是周天子分封蜀国的国君!怎么就不是华夏的一份子呢!”
南方出产丰富,且矿产资源因为没有被开发过一直保存良好,这片土地却是由一些石器时代的蛮子所占据着,对于有组织性有建制的华族军队来说,只要能适应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想要攻占可以用不费吹灰之力来形容。
新生的汉国很明显是发现南方土地的价值,也比任何人更加清楚在南方的土地上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能阻止他们的只有大自然。
从吕哲崛起之时,吕哲麾下的军队一直持续在与百越诸族交战,交战的地点从南郡一直延伸到沿海,最后更是让岭南成为战区,差不多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可以说吕哲麾下的军队是华族这个族群里唯一一支不断在原始丛林中作战的军队,那么多的时间足够吕哲麾下的军队去适应气候和环境了。
开明泮不是土著,他是古蜀国的王族后裔,非常清楚华夏的黔首对土地的渴望到了什么程度,华夏的君王对于土地的占有欲也是无穷无尽的。
瓯雒国确确实实是千方百计在了解华夏大地在发生什么事,连续不断的情报回馈过来的信息表明华夏大地又到了列强争锋的纪元,秦与齐、燕、赵没完没了的交战,魏、韩成了吕哲的保护国,楚国因为吕哲的崛起已经灭亡,在吕哲的手里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出现了。
新生汉国与华夏各国的关系很奇怪,这个新崛起的国家是踩在楚国的尸体上屹立而起,但是旧有的列国似乎都没有表现出像样的敌意,或者说有敌意但是不敢轻易得罪,与之新生汉国大多保持着一种戒备性质的友好关系。
最让开明泮觉得奇异的是什么?是楚国的灭亡过程简直是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楚国成了安乐公,楚国的公主成了吕哲的女人。而似乎几乎所有楚人都接受由吕哲统治的事实?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楚人爆发起义,但是很快就在乐于接受吕哲统治的楚人和吕哲的军队镇压下消失。
一些局限性让开明泮想破脑袋都无法想象出为什么国家灭亡了,大王却能笑嘻嘻地献上自己的女儿然后当一个安乐公,几乎所有楚人也能很快忘记楚国的存在成为汉人。
开明泮是无法理解,能安安乐乐生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没有抵抗意志,新的统治者也在不断为黔首创造利益更是让人乐于被统治。另外就是楚王都喜欢去当安乐公,一些原本掌权的楚国臣子在楚国消失后也基本保住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利益还能在新生汉国有更辉煌的未来,特别是他们还会有一个安慰奖,那就是有熊氏血脉的一名王子未来会成为楚王,为什么要与吕哲过不去?
有着太多令开明泮不能理解的事情了,列国尽量保持与新生汉国的友善关系,楚地的人也乐于被统治,世界上怎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局面呢?
有不能理解的,当然也会有能理解的,开明泮就万分清楚吕哲建立的汉国因为不参与到列国的交战会有更大的力量用来在南方作战,汉国内部的平稳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不会产生什么事情来阻止吕哲继续南下的脚步。魏与韩充当汉国与中原列国的缓冲区,汉国会有更大的胆子抽调出更多的军队南下,毕竟哪怕中原有变也会有魏国和韩国先支撑一段时间。
开明泮不用多么麻烦就能刺探到关于吕哲只能能动员一百四十万军队的事实,而那个时候吕哲治下的人口不过才五百来万,在完全的吞并楚国之后吕哲治下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八百万。
五百来万人口能动员出一百四十万的军队,八百万的人口能动员出多少?瓯雒国哪怕是算上一些野人猴子,总人口也不过才八十万不到,不用去算吕哲拥有八百万人口能动员出多少军队了,哪怕只是曾经发生过动员出一百四十万军队,那也比瓯雒国的总人口多出六十万!
庞然大物啊,新生汉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的庞然大物,然而这个庞然大物还是一个清楚南方土地价值的新生国家。
从岭南之战的经过来看,汉军已经发现在密林快速行军的秘密,那就是借用水系来进行运输和奔袭,偌大的岭南就是在汉军利用水系之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全境占领。
多久了?从吕哲南下作战到今天是多久?要是从长沙郡之役开始算起,那也是三年的时间了。军队是适应性相当强的集体,吕哲又拥有那么多的兵源,汉军在三年之内不断有部队南下适应气候和环境,那该是有多少能在丛林环境作战的部队了呢?
这个国家至少有二十万适应原始森林作战的军队,与这样的庞然大物作战,能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这个庞然大物还能组织起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一直到瓯雒国被灭为止的战争,根本就不是瓯雒国所能招惹的。
不可为之为敌,这是瓯雒国上下在了解吕哲统治的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之后取得一致的看法。
瓯雒国在发现汉军开始向国境开来的时候瞬间就拿出了决定,那就是派出使节前往汉军的统帅那里取得沟通,可是第一批瓯雒国使节团出发之后竟是失踪了,其结果就是在汉军渡过尚龙溪的时候一再犹豫却没有出兵拦截的原因。
开明泮当然是不知道第一批派去的使节团失踪,他只知道使节团没有回馈任何的信息,因此又派出第二批、第三批……随着派出的使节团越来越多,瓯雒国上下紧张的情绪也越来越浓,他们发疯似得集结青壮和构筑防线,一直到汉军推进距离国境约二十里的时候,瓯雒国已经武装起二十万人,也是瓯雒国所能承受的二十万部队的极限。
也就是到这个时候,第八批派出去的使节团终于是有信息回馈回来了,汉军那边压根就没有碰见过哪怕一支来自瓯雒国的使节团,瓯雒国第八批使节团是他们所遭遇到的第一支。
这个消息对开明泮太重要了,不管前七批使节团是怎么失踪的,既然汉军回复没有见过,按照华族人的邦交政策和理念,开明泮深信汉国那边确确实实就是没有见过,前七批可以是遭遇猛兽完蛋了,也可以是被瓯雒国敌对的野人干掉,但是开明泮在意的是汉国并没有关上沟通的大门,这对于瓯雒国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先锋汉军没有足够的权限来回复瓯雒国的邦交事宜,先锋校尉一方面没有停止进军的步伐,另一方面却是派人保护瓯雒国的使节团前去面见骆摇。
咦!有瓯雒国的使节团过来?骆摇在开启军事行动之前想了很多,包括进军的路上被不断袭扰,渡河的时候也遭遇半渡而击,甚至是还没有靠近瓯雒国的国境就开始杀得昏天暗地,唯独就没有想过瓯雒国会派来使节团。
是使节团,不是使者、不是言侍,是很正式的使节团,在这个年代中使节团是很特殊的存在,代表着互相之间王权的尊重,也代表互相建立起沟通桥梁,那么在大军逼近瓯雒国的时候,开明泮派来使节团只说明一个问题,瓯雒国还没有真正与汉军交手之前就打算服软了。
骆摇接见了瓯雒国的使节团,代表开明泮前来的是皋通。
皋通用非常谦卑的态度表明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事都是误会,再三阐述瓯雒国并没有与汉国为敌的实情,如果能平息汉国的怒火,让即将爆发的战争得到终止,瓯雒国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说实话,骆摇有些懵了,他搞不懂瓯雒国是在行缓兵之计还是在干什么,可是一旦上交到这种程度的邦交,那就不是他一个代理南征军团军团长所能处理的,必须将这边发生的时候汇报前往南陵中枢。
皋通在得知骆摇会将瓯雒国的态度汇报南陵中枢的时候很欣喜,他问:“那么贵军是不是能停下进军的脚步?”
骆摇也在矛盾之中,他从来都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按照华族的既定邦交规矩,在敌国……好吧,瓯雒国确实是敌国。就是在敌国派来使节团的时候,华族军队的统帅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得到君王的近一步命令之前会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只有在君王发来进一步指令的时候军队才会重新动弹,这也是华夏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原因之一。
骆摇矛盾了有那么一小会,突然想起瓯雒国似乎不是华夏列国的一份子,南征军团似乎不用遵守华夏各国之间的“礼仪”,又很坦白的回答了皋通的提问。
皋通一听汉军不会停止进军的脚步立刻急了:“怎么不是呢?我王的姓氏是开明啊,是周天子分封蜀国的国君!怎么就不是华夏的一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