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何掌柜撑着桌子,努力了几下才终于站起身,扬声对武大娘说道,“武大嫂,这盘子我先端回去了,明日再来还你家的盘子啊!”
    武大娘正忙着热火朝天,闻言头也不抬应了一声:“知道了!”
    何庆父子吃得称心快意,捧着盘子宝贝似的端回去了。
    至于一路这两块东坡肉又引来多少人垂涎,那就不是他们在意的事儿了。
    不知不觉进了三伏天,这几日太阳都火辣辣的,仿佛要把大地烤焦。
    天一热,人们的食欲就会下降,梅娘这些日子都不再做羊汤了,而是每天熬一锅酸梅汤,供自己家里人和客人们喝。
    饶是如此,贪嘴的武兴还是上火了,连梅娘做的饭食都吃得不多了。
    梅娘看在眼里,这日便想给大家做个凉皮吃,解解暑气。
    凉皮其实很好做,就是古代不如现代买什么都很方便,所以制作过程有些繁琐。
    面粉加一点盐,加水一起和成面团,在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醒一会儿。
    倒一盆清水,像洗衣服一样在水中搓洗面团,直到水变得浑浊。
    这时手里的面团只剩下一小团,这就是面筋。
    余下的水放到阴凉处搁置几个时辰,底部就会沉淀出一层白色的面糊。
    把顶层的清水慢慢倒掉,底层的面糊用力搅合至颜色均匀。
    锅里倒水烧开,拿一个平底大盘子,盘底抹少许油,舀一勺面糊浇在上面,摇晃至面糊均匀粘在盘底。
    把盘子放到锅里,盖上锅盖,大约十数息的功夫,面糊就会凝固,并微微鼓起,这时把大盘放到凉水盆里冷一下,就可以揭下这张凉皮了。
    如此重复,十来张凉皮很快就做好了。
    把发酵好的面筋揉一揉,上锅蒸一炷香的功夫就熟了。
    备好材料,接下来的过程就简单了,凉皮切成又薄又宽的长条,面筋切成小块。
    黄瓜切丝,加入盐、蒜末、芝麻酱,以及少许米醋和酱油,一碗清凉爽口的的凉皮就做好了。
    第040章 珍珠汤
    梅娘端了一碗给武大娘, 第二碗就给了武兴。
    武兴本来没什么胃口,全靠对美食的一腔热爱强撑着,接过凉皮才意识到手里这碗食物与平日里吃的东西不同。
    碗里的食物像是一根根面条, 却又比普通的面条长而薄, 而且是半透明的, 散发着白玉般莹润剔透的光泽,看起来光滑又柔软。
    其中还掺杂着嫩绿的黄瓜丝, 一看就觉得清爽开胃。
    稀释过的芝麻酱把各种调料都融合在一起, 均匀地沾染在凉皮上, 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
    只闻着这香味, 武兴觉得仿佛被一阵凉风吹过,瞬间神清气爽。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凉皮塞入口中。
    凉凉的,香香的,带着少许米醋的酸甜,这凉皮吃起来细腻滑润,薄皮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只吃了一口, 武兴就觉得浑身像是浸入了泉水, 身心内外一片透凉。
    几日来被暑意困住的嗓子像是重新打开了通道,一根根凉皮飞快地滑进了肚子里。
    武兴连话都来不及说, 整张脸埋在碗里,一顿风卷残云,不过片刻功夫,一碗凉皮就被他消灭得干干净净。
    吃过凉皮的武兴连精神都振奋了许多, 他舔了舔嘴唇,抬头看向梅娘。
    “二姐, 这个还有吗?”
    可怜武兴吃了半天,连这东西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梅娘笑着说道:“有,不过这凉皮有点儿凉,怕你吃多了肚子疼,要不你再来个烧饼?”
    武兴小心翼翼地看向梅娘,说道:“要不,我就再吃一口,一根就行!”
    梅娘被他逗笑了,又挑了一筷子凉皮给他。
    “就这些了,你要是爱吃,回头二姐还给你们做。”
    武兴立刻高兴起来,捧着碗说道:“好!谢谢二姐!”
    他看武鹏正在往自己的碗里舀辣椒油,就也学着舀了一点,放在碗里搅拌了几下。
    嗯,加了辣椒油的凉皮酸酸辣辣,更加好吃了!
    有了凉皮和酸梅汤的滋养,不过几日的功夫,武兴的食欲就恢复了正常。
    这日梅娘去一个姓古的人家帮厨,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了。
    一进门,她就发现家里多了两个人。
    这是一男一女,约莫二十多岁的模样,都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裳,男子身材高瘦,肤色粗糙发黑,女子头上身上连一件配饰也没有,只用一块帕子包着头发,两人都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此刻两人正坐在桌旁吃着烧饼,武大娘坐在女子身边,低着头抹眼泪。
    见梅娘进来,两人都站起身来。
    男子下意识地拍了拍衣裳上的烧饼渣子,一副想说话却不敢说,又是紧张又是局促的模样。
    女子则望着梅娘,神情既惊喜又激动。
    “二妹,你都长这么大了……”才一张嘴,女子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梅娘略想了想,方笑着打招呼。
    “姐,姐夫,你们怎么来了?”
    这两个人正是原身的大姐武娟娘,大姐夫韩向明。
    一听到这话,男子黑黢黢的脸庞就变成了黑红色,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似的。
    武大娘擦干眼泪,招手叫梅娘过去。
    “梅儿,过来坐下,娘慢慢跟你说……”
    原来韩家本是京城西郊的农户,韩向明是独子,父母早亡,直到二十岁上才娶了娟娘。
    按理说娟娘是京城中人,原不该嫁到城外去的,可武家穷得要靠卖烧饼糊口,全家只有武大娘一个寡妇撑着家,下面又有一群弟弟妹妹,谁都不想惹上一堆累赘,便没人肯上门说亲。
    武大娘舍不得把娟娘送去富贵人家做奴婢,又不肯许给人做妾,好不容易听人说起韩向明,她想着韩家虽穷,家中却有几亩地,又没有公婆要伺候,对娟娘来说倒算是一门不错的亲事,便把娟娘嫁了过去。
    好在韩向明是个性情老实的,又勤快又能干,对娟娘也好,小两口过了几年日子,前年又添了个儿子,一家三口的日子也算得上和和美美。
    本以为娟娘总算能过上安稳日子了,谁知前不久西郊下了场冰雹,将韩家的庄稼打了个七零八落,今年的收成算是完全泡汤了。
    娟娘两口子愁得睡不着觉,眼看着到了六月,再种什么也来不及了,到了秋天打不上粮食来,一家三口这一冬天可怎么过?
    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武大娘托人捎了口信过来,问她家怎么样了。
    两口子一合计,地里的收成是指望不上了,还不如抱着孩子进城来投奔娘家,两口子在城里寻些活计,攒点儿钱,好歹把这大半年熬过去,明年再作打算。
    于是两人把家里东西收拾收拾,托给邻居帮忙照管,便带着儿子进了城。
    自打听说西郊下了冰雹的事儿,武大娘就日夜悬心,这回见小两口抱了外孙投奔过来,又是心疼又是怜惜,忍不住就哭了。
    听完前因后果,梅娘这才明白,韩向明为什么一看见自己就这么紧张了。
    俗话说,人若一求人矮半截,尤其这个时代,男子本就该赚钱养家,如今连自己妻儿都养不活,反而还要来投奔妻子娘家,哪里还能直得起腰说话。
    她忙说道:“姐和姐夫难得回来,一路辛苦了,先好好歇歇,找活的事不用着急。”
    见她丝毫没有嫌弃的样子,娟娘夫妻俩才松了口气。
    刚才听武大娘的意思,现在家里的事都是梅娘说了算,她还担心梅娘会赶走他们。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娟娘自己过不好日子,回来拖累娘家,被娘家嫌弃也是正常的。
    现在梅娘不但不嫌弃,还张罗给他们倒茶喝水,关切地询问他们的情形,娟娘才放下心。
    她看着梅娘忙里忙外,笑语晏晏,不禁有些感慨。
    真没想到,当年那个黄毛丫头,现在居然出落得如此清丽,更没想到才几年的功夫,梅娘竟然变得如此聪明能干了。
    屋子里本就小,梅娘一回来,韩向明就不好一直坐着不动,他起身去翻包裹,把带来的东西拿出来。
    “娘,这些是我们带来给小姨小舅他们当零嘴的,这是栗子干,这是核桃,还有果子……”
    一听说有吃的,武兴就来了精神,连忙跑过去,借口帮大姐夫忙,然后一会儿吃个栗子,一会儿砸个核桃,惹得武大娘又是一顿骂。
    正说着话,里屋忽然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
    娟娘连忙站起来,快步往屋里走去。
    武大娘对梅娘说道:“八成是小石头醒了。”
    很快娟娘就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出来,被娟娘哄了几句,小石头已经不哭了,只是还靠在娟娘的肩膀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武兴见他出来,就拿了块核桃仁去逗他。
    “小石头,看二舅舅手里拿着什么?你闻闻香不香,想不想吃?”
    没想到武兴不逗还好,一说到吃,小石头就皱紧了眉头,一副要吐不吐的样子。
    娟娘轻轻拍了他后背几下,对武大娘等人说道:“这孩子昨日坐了一整日的驴车,就有些没精神,昨儿晚上我们住的西城的大车店,又被牛马的味道熏了一夜,今天早上他就吃不下饭,没事儿,歇两天就好了。”
    “什么,小石头一整天都没吃饭!?”武大娘一听就着急起来,“这么点儿个孩子,不吃饭可怎么行呢?小石头,你跟姥姥说,你想吃什么,姥姥这就给你做去!”
    小石头只是呆呆地看着武大娘,看了一会儿又把头扭过去了,一副很难受的样子。
    云儿小声问道:“小石头喝不喝水果茶,酸梅汤呢?”
    梅娘摇摇头,说道:“他一天没吃东西,这会儿肚子是空的,再喝这些东西会更不舒服的。”
    她上前摸了摸小石头的头,见他并不发烧,只是神情萎靡不振,才稍稍放了心。
    “娘,姐,小石头可能是脾胃不适,你们带他去周医婆那儿瞧瞧,我给他做些好克化的东西吃。”
    武大娘连连点头,转眼又想起了什么,犹豫道:“那这烧饼怎么办?”
    马上就要到卖烧饼的时辰了,要是不做烧饼,晚上卖什么呢?
    武鹏听了忙说道:“娘,我知道周医婆家在哪儿,我带大姐他们过去吧。”
    武大娘就给了武鹏两小串钱,让他带娟娘他们过去,韩向明抱起小石头,跟着武鹏走了。

章节目录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叶流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流金并收藏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