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朝廷的官员,又得官家信任,就应当替朝廷多做事,以公为主。”张载说道。
但郭氏乐得眉开眼笑。
谁不想自己子女好,有了王巨的承诺,自己儿子等于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不说别人吧,就是若大的蔡挺,提到王巨时,也赞不绝口,说是未来大宋中流砥柱。
妃儿又替张载倒了一杯茶。
张载说道:“蔡公又加了陕西转运副使。”
“咦,他怎么调回原职?”
“你想错了,这是加职,原职不动,恐怕渭州那边太远,长安这边多少有点鞭长莫及,因此让蔡公兼任转运副使,以便于便宜行事。”
王巨想了想,恐怕还不是,总的来说,虽然赵顼开始向集权靠拢,但对边臣多少还有点防范心理的,如果边臣再兼转运副使之职,手中的权利会更大,那就向唐朝的节度使靠拢了。
这个原因还是蔡挺劳苦功高,用之安抚蔡挺。
不过蔡挺确实是一个能臣,军事民政都善长,实际象这样的能臣还真不少,不仅程师孟,薛向,比如王素,去年冬天从秦州调走的马仲甫等等,然而朝廷都没有用好。
后面几个女人在做菜。
张载呷着茶,还有些愁眉不展。
王巨有点哭笑不得,他又说道:“恩师,提到了这个井田制,我又想到了一个人。”
“谁?”
“王莽,王莽篡位后,就是仿照《周礼》制度推行新政的,具体的做法就是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将盐铁酒货币与山林川泽收为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除了部曲奴婢制度,推出五均赊贷、六莞政策,平衡物价,刑罚、礼仪与田宅车服也恢复到周礼模式。但结果呢?”
能说王莽改革不好吗?
如果站在两千年后看,简真太好了。
但放在两汉交替之时,那不是好,而是五雷轰顶,渡灾劫!
太超前了,当时根本就没有成功实施的土壤。
比如这个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成功了,但在什么时候成功的,两千年后……
比如这个废部曲与奴婢,什么时候成功了?一千年后,到了宋朝才勉强消灭了部曲,只能说勉强,一些落后的蛮人地区仍有部曲,至于奴婢各处都存在,只能说宋朝的奴婢比汉唐的多了一些人身自由罢了。
张载自然也知道这段历史。
王巨提到了王莽改革,张载默想,不由得又沉默。
“但王莽为什么要发起改革?恩师,这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人口的问题,汉唐还没有占城稻呢,产量也比我们低下,然而那时西汉户数据说超过了一千万户,早就超出了大地承载的极限,这么多人口引起了各种矛盾,不改还是死,改了也许还有一条生路,所以不得不改。”
原因就这么简单,不要往什么正统立名巩固地位上扯。
这个人口也将是宋朝即将面临的大问题,若没有杂粮到来,即便没有金人南下,一旦人口膨胀到三千万户,宋朝自己还得灭亡,无论施行什么内治与仁政,大起义也早晚爆发。
“恩师,为什么夏商周能立国很长时间?那是诸候立国,王室节制。因此观看春秋与战国史书,那一年不在发生战争?大量的战争,造成百姓一直不能膨胀,所以不存在人口危机。我朝也是,造成这局面,一是兼并,二就是人口。人口膨胀得也快到了这个临界点。”
“这个人口不大好办啊。”
“好办,”王巨说道。
不怕人口多,就怕人口不多,不过得看如何用了。
“好办?”
“恩师,到了京城,你问一问木棉司就知道了。”
为什么王安石看到了棉花,立即就想到了木棉司,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江南西路与福建路有多少人口哪?都挤不下去了。但没有这个人口,木棉司用什么来变出棉花?
再比如得到了辽东,现在开始用煤炭了,又出现了棉花,那么广大的北大荒得安置多少人口?但中原都没有了人,从哪儿迁民?就是百姓愿意迁,官员也会反对的。
但怎么做,王巨也没有想清楚,毕竟他的地位仍不高,很多事做不起来。手中的资源同样有限,虽然延州十个大户人家因为竹纸被王巨绑捆了。
然而他们只是延州的大户,不是真正的顶尖大户。要么还有高家,王巨敢绑捆高家吗?王安石也做不到啊。
所以最后只好捆绑内藏库,逼的。
颠覆!彻底的颠覆!
张载几乎一言不发。不过王巨喜欢,就这样进京最好,哪里不是你发言的地方!
不过王巨也即将面临着一个危机。
原来他也想过,就象他自己比喻那样,马上变法开始了,站队也要开始了,学苏东坡那是找死的节奏。往司马光那边站,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的,虽然延州不属于什么朔党,但多少与北方人沾一点腥气吧。再等脚跟站稳了,来一个大变脸,但那样太没节操了。
还有学习吕惠卿,做王安石帮手,小心地耐心地矫正王安石变法中一些不好的地方。所以他都登门拜访了张方平,说了那些让张方平奇怪的话。然而不管他怎么做,王安石未必会听他的。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不听他的,有两个下场,牵就王安石,早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或者让王安石不高兴,象薛向那样灰溜溜地下放。
所以这个选择一直困惑着他。
直到这次进京述职后,才理清楚,隐身暗处,蓄机发力。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来了,郑白渠修好了,自己这个任务也完成了,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外放,然而赵顼肯定不会放自己走,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老师呆在京城,若是做得高明,还能勉强置身事物,但自己进了京城,还能置身事外?
张载去了京城。
随后朝廷又派中使下来。
第一件事是召程昉入京,主持泄洪区与淤田一事。
司马光看了,王巨看了,两套方案全部摆在大家面前。对是否北流还是东流,王巨都不大赞同。但朝廷没有钱,只好凑合,于是王巨说了泄洪区与淤田。
司马光说东流。因此两者一结合,东流加泄洪区。然而如何东流,又产生了争议,张巩建议立闭北流,司马光说先将东流疏阔,北流水少,水少积沙就会快,那么北流渐浅,东流又阔起来,那时才是关闭北流之时,现在关闭北流会容易出事。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三两年就够了。敢情现在都知道这个积沙了。
赵顼便让司怪光与张茂则下去再度察看黄河。
王安石说了一句:“司马光议事屡不合,如令其视河,后必不从其议,是重使不安职也。”
这不是他对治河的表态,而是说的实际话,除了司马光那些好朋友外,不管什么人做什么事,司马光都说小人,奸臣,国贼,然后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让他参与进去,只有坏事,没有好事,弄不好吵吵闹闹的,结果什么事也做不起来了。
赵顼哑笑,便只让张茂则一个人下去了。但张茂则也产生了误会,简单地看了一下,说二股河东倾已八分,北流只二分。因为东流离海近,流量肯定要大一点,但也不可能达到八分。这一奏黄河又出事了。
但现在大家肯定不知道,既然东流已达到八分水,那么将北股河关闭起来,大约没关系。因此议关闭北股河。
商议好后再议泄洪区与淤田。
王巨在几张纸上写得十分清楚,包括原理,就象一间房屋,南北两扇窗户打开,立即串风。但只开了一线窗户,房间里虽有风,但这个风很微弱。
泄洪之时,不能决开两个口子,让水流动起来。那么不是积淤,而是刮泥了。因此只能决出一个口子,放水以杀河水,这还会流动,但很慢很慢,那么积沙与积泥一起沉淀。沙没人喜欢的,但泥才是大家需要的。到了冬天水势退下,泄洪区内水也退下,再将决口关闭,将泄洪区内的水引到沟渠池塘里,立得良田了。
但这样一来,王巨也无法估量会积多厚的淤泥,一是黄河之水浑浊度不同,它在变化着,二是这个流动的流速也不大好估量。所以王巨做了一个预测,也是预算,若是种庄稼蔬菜,不仅是区内之水,因为这个水依然在缓慢流动着,往往泄洪区内水深度达到五尺深,实际是积十尺、二十尺深水的淤泥,所以积一年之淤泥基本足够了,能保障数年或十余年耕作之用。以后泥土流失,再决堤积淤。但想植桑种果树,恐怕就不行了,种种庄稼,一年收成,等到土再度瘦瘠时,产量很低了,淹掉就淹掉了。但这些树木谁舍得淹掉?所以可能得淤两年,甚至三年。
究竟如何,因为没有人做过尝试,王巨也不敢判断,因此今年是泄洪为主,试验为辅。
因为写得清楚,都无需大家讨论。
不过还有问题,泄洪可以,后面必须得有一道坚固的堤防,这个堤防如何修建,也是一个问题。另外就是盐碱地,也多少有人种植,也有少数人家,如何安置,同样是问题。
因此赵顼将程昉调回京城主持了。
这是一次试点,还有一个原因,赵顼暂时没有说,那就是禁兵的外徙。
禁军太烂了,烂得都惨不忍睹,若是没有方法,赵顼只好忍受着。如果有了方案出来,赵顼不得不下手了。禁军外徙,更需要这个淤田!
程昉接到任命,欢天喜地。
王巨不好扫他的兴,不做事,你老人家还能平平安安,一做事,上面又没有士大夫罩着你,等着悲催吧。别看这是一个太监,对水利真懂。
“可惜了,”王巨心中说道。不是没有人才,很多人才,水利的,民生的,军事的,经济的,外交的,还有科技方面(沈括)的,但王安石用好了几个人?
另外便是给王巨的授权。
不可能让他担任知永兴军的,赵顼敢授,王巨也不敢接。
但授权比较容易,因此又给王巨下了一份诏命,让王巨勾判陕西官兵鬻马案,便宜行事。
在古代诏命中,便宜行事,那是一个很大的权利,就是不用上奏任何部司,自己有权利调查判决,以及下达相关命令,布置相关的措施。
这也是王巨最想要的授命。
他先谢旨,然后沉思,马案好处理,通过暗中调查,他早掌握了大量证据。但得要将这个案子利益最大化……
但郭氏乐得眉开眼笑。
谁不想自己子女好,有了王巨的承诺,自己儿子等于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不说别人吧,就是若大的蔡挺,提到王巨时,也赞不绝口,说是未来大宋中流砥柱。
妃儿又替张载倒了一杯茶。
张载说道:“蔡公又加了陕西转运副使。”
“咦,他怎么调回原职?”
“你想错了,这是加职,原职不动,恐怕渭州那边太远,长安这边多少有点鞭长莫及,因此让蔡公兼任转运副使,以便于便宜行事。”
王巨想了想,恐怕还不是,总的来说,虽然赵顼开始向集权靠拢,但对边臣多少还有点防范心理的,如果边臣再兼转运副使之职,手中的权利会更大,那就向唐朝的节度使靠拢了。
这个原因还是蔡挺劳苦功高,用之安抚蔡挺。
不过蔡挺确实是一个能臣,军事民政都善长,实际象这样的能臣还真不少,不仅程师孟,薛向,比如王素,去年冬天从秦州调走的马仲甫等等,然而朝廷都没有用好。
后面几个女人在做菜。
张载呷着茶,还有些愁眉不展。
王巨有点哭笑不得,他又说道:“恩师,提到了这个井田制,我又想到了一个人。”
“谁?”
“王莽,王莽篡位后,就是仿照《周礼》制度推行新政的,具体的做法就是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将盐铁酒货币与山林川泽收为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除了部曲奴婢制度,推出五均赊贷、六莞政策,平衡物价,刑罚、礼仪与田宅车服也恢复到周礼模式。但结果呢?”
能说王莽改革不好吗?
如果站在两千年后看,简真太好了。
但放在两汉交替之时,那不是好,而是五雷轰顶,渡灾劫!
太超前了,当时根本就没有成功实施的土壤。
比如这个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成功了,但在什么时候成功的,两千年后……
比如这个废部曲与奴婢,什么时候成功了?一千年后,到了宋朝才勉强消灭了部曲,只能说勉强,一些落后的蛮人地区仍有部曲,至于奴婢各处都存在,只能说宋朝的奴婢比汉唐的多了一些人身自由罢了。
张载自然也知道这段历史。
王巨提到了王莽改革,张载默想,不由得又沉默。
“但王莽为什么要发起改革?恩师,这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人口的问题,汉唐还没有占城稻呢,产量也比我们低下,然而那时西汉户数据说超过了一千万户,早就超出了大地承载的极限,这么多人口引起了各种矛盾,不改还是死,改了也许还有一条生路,所以不得不改。”
原因就这么简单,不要往什么正统立名巩固地位上扯。
这个人口也将是宋朝即将面临的大问题,若没有杂粮到来,即便没有金人南下,一旦人口膨胀到三千万户,宋朝自己还得灭亡,无论施行什么内治与仁政,大起义也早晚爆发。
“恩师,为什么夏商周能立国很长时间?那是诸候立国,王室节制。因此观看春秋与战国史书,那一年不在发生战争?大量的战争,造成百姓一直不能膨胀,所以不存在人口危机。我朝也是,造成这局面,一是兼并,二就是人口。人口膨胀得也快到了这个临界点。”
“这个人口不大好办啊。”
“好办,”王巨说道。
不怕人口多,就怕人口不多,不过得看如何用了。
“好办?”
“恩师,到了京城,你问一问木棉司就知道了。”
为什么王安石看到了棉花,立即就想到了木棉司,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江南西路与福建路有多少人口哪?都挤不下去了。但没有这个人口,木棉司用什么来变出棉花?
再比如得到了辽东,现在开始用煤炭了,又出现了棉花,那么广大的北大荒得安置多少人口?但中原都没有了人,从哪儿迁民?就是百姓愿意迁,官员也会反对的。
但怎么做,王巨也没有想清楚,毕竟他的地位仍不高,很多事做不起来。手中的资源同样有限,虽然延州十个大户人家因为竹纸被王巨绑捆了。
然而他们只是延州的大户,不是真正的顶尖大户。要么还有高家,王巨敢绑捆高家吗?王安石也做不到啊。
所以最后只好捆绑内藏库,逼的。
颠覆!彻底的颠覆!
张载几乎一言不发。不过王巨喜欢,就这样进京最好,哪里不是你发言的地方!
不过王巨也即将面临着一个危机。
原来他也想过,就象他自己比喻那样,马上变法开始了,站队也要开始了,学苏东坡那是找死的节奏。往司马光那边站,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的,虽然延州不属于什么朔党,但多少与北方人沾一点腥气吧。再等脚跟站稳了,来一个大变脸,但那样太没节操了。
还有学习吕惠卿,做王安石帮手,小心地耐心地矫正王安石变法中一些不好的地方。所以他都登门拜访了张方平,说了那些让张方平奇怪的话。然而不管他怎么做,王安石未必会听他的。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不听他的,有两个下场,牵就王安石,早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或者让王安石不高兴,象薛向那样灰溜溜地下放。
所以这个选择一直困惑着他。
直到这次进京述职后,才理清楚,隐身暗处,蓄机发力。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来了,郑白渠修好了,自己这个任务也完成了,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外放,然而赵顼肯定不会放自己走,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老师呆在京城,若是做得高明,还能勉强置身事物,但自己进了京城,还能置身事外?
张载去了京城。
随后朝廷又派中使下来。
第一件事是召程昉入京,主持泄洪区与淤田一事。
司马光看了,王巨看了,两套方案全部摆在大家面前。对是否北流还是东流,王巨都不大赞同。但朝廷没有钱,只好凑合,于是王巨说了泄洪区与淤田。
司马光说东流。因此两者一结合,东流加泄洪区。然而如何东流,又产生了争议,张巩建议立闭北流,司马光说先将东流疏阔,北流水少,水少积沙就会快,那么北流渐浅,东流又阔起来,那时才是关闭北流之时,现在关闭北流会容易出事。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三两年就够了。敢情现在都知道这个积沙了。
赵顼便让司怪光与张茂则下去再度察看黄河。
王安石说了一句:“司马光议事屡不合,如令其视河,后必不从其议,是重使不安职也。”
这不是他对治河的表态,而是说的实际话,除了司马光那些好朋友外,不管什么人做什么事,司马光都说小人,奸臣,国贼,然后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让他参与进去,只有坏事,没有好事,弄不好吵吵闹闹的,结果什么事也做不起来了。
赵顼哑笑,便只让张茂则一个人下去了。但张茂则也产生了误会,简单地看了一下,说二股河东倾已八分,北流只二分。因为东流离海近,流量肯定要大一点,但也不可能达到八分。这一奏黄河又出事了。
但现在大家肯定不知道,既然东流已达到八分水,那么将北股河关闭起来,大约没关系。因此议关闭北股河。
商议好后再议泄洪区与淤田。
王巨在几张纸上写得十分清楚,包括原理,就象一间房屋,南北两扇窗户打开,立即串风。但只开了一线窗户,房间里虽有风,但这个风很微弱。
泄洪之时,不能决开两个口子,让水流动起来。那么不是积淤,而是刮泥了。因此只能决出一个口子,放水以杀河水,这还会流动,但很慢很慢,那么积沙与积泥一起沉淀。沙没人喜欢的,但泥才是大家需要的。到了冬天水势退下,泄洪区内水也退下,再将决口关闭,将泄洪区内的水引到沟渠池塘里,立得良田了。
但这样一来,王巨也无法估量会积多厚的淤泥,一是黄河之水浑浊度不同,它在变化着,二是这个流动的流速也不大好估量。所以王巨做了一个预测,也是预算,若是种庄稼蔬菜,不仅是区内之水,因为这个水依然在缓慢流动着,往往泄洪区内水深度达到五尺深,实际是积十尺、二十尺深水的淤泥,所以积一年之淤泥基本足够了,能保障数年或十余年耕作之用。以后泥土流失,再决堤积淤。但想植桑种果树,恐怕就不行了,种种庄稼,一年收成,等到土再度瘦瘠时,产量很低了,淹掉就淹掉了。但这些树木谁舍得淹掉?所以可能得淤两年,甚至三年。
究竟如何,因为没有人做过尝试,王巨也不敢判断,因此今年是泄洪为主,试验为辅。
因为写得清楚,都无需大家讨论。
不过还有问题,泄洪可以,后面必须得有一道坚固的堤防,这个堤防如何修建,也是一个问题。另外就是盐碱地,也多少有人种植,也有少数人家,如何安置,同样是问题。
因此赵顼将程昉调回京城主持了。
这是一次试点,还有一个原因,赵顼暂时没有说,那就是禁兵的外徙。
禁军太烂了,烂得都惨不忍睹,若是没有方法,赵顼只好忍受着。如果有了方案出来,赵顼不得不下手了。禁军外徙,更需要这个淤田!
程昉接到任命,欢天喜地。
王巨不好扫他的兴,不做事,你老人家还能平平安安,一做事,上面又没有士大夫罩着你,等着悲催吧。别看这是一个太监,对水利真懂。
“可惜了,”王巨心中说道。不是没有人才,很多人才,水利的,民生的,军事的,经济的,外交的,还有科技方面(沈括)的,但王安石用好了几个人?
另外便是给王巨的授权。
不可能让他担任知永兴军的,赵顼敢授,王巨也不敢接。
但授权比较容易,因此又给王巨下了一份诏命,让王巨勾判陕西官兵鬻马案,便宜行事。
在古代诏命中,便宜行事,那是一个很大的权利,就是不用上奏任何部司,自己有权利调查判决,以及下达相关命令,布置相关的措施。
这也是王巨最想要的授命。
他先谢旨,然后沉思,马案好处理,通过暗中调查,他早掌握了大量证据。但得要将这个案子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