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公你要在温州府立市舶司,免不了要跟此人打交道,未来两三年,孙公公你多半都要在温州府待着,此时不妨跟他好好认识认识。”
    两个人说闲话的时候,这帮子温州府官员已经围了上来,脸上都是堆着笑容:“温州知府蒋友德,连同温州府大小官吏。”
    蒋知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拱手行礼道:“见过两位钦差。”
    沈毅应付这种场面,早已经游刃有余,随便几句就应付了过去,倒是孙谨第一次外派,显得有些不太自然。
    客套完了之后,一群温州府官员,又对沈毅拱手,蒋知府也看着沈毅,不无羡慕的说道:“沈相公这趟进京,已经是朝廷的储相的,年纪轻轻,便已经飞黄腾达,真是让人羡慕。”
    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清贵无比,这些地方官称他一声相公,并无不可。
    沈老爷叹了口气,微微摇头道:“虚名而已。”
    他笑着说道:“不要说一个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就是给个翰林学士,沈某也不能留在朝廷,不还是要回乐清办差?”
    “平白惹人红眼。”
    蒋知府脸上带着微笑:“沈相公这话说,比我们在座所有人都通透,不过也太谦虚了一些。”
    “您有了这个侍读学士的身份,等咱们东南的差事办完了,说不定回去就是中书省行走,到时候就是名副其实的储相了。”
    “哪有那么容易。”
    沈毅无奈摇头:“蒋府尊,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捧杀可不是良友当为之事。”
    “下官岂敢。”
    这位温州知府咳嗽了一声,开口道:“省里的几位大人,过两天估计都要到乐清来见一见沈相公。”
    “顺便,也跟这位宫里来的天使一起吃上一顿饭,到时候,还请沈相公您赏光。”
    沈毅若有所思,然后点头道:“一定一定。”
    他微笑道:“说起来,我还不曾去过临安府,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去转一转。”
    “临安府,下官倒是熟悉得很。”
    蒋知府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沈相公您要是想去,下官可以给您介绍几个好去处,保您满意。”
    ……
    一帮子文官聚在一起,说的无非就是这些互相吹捧的话,沈毅跟蒋知府闲聊了几句,就把孙谨推给了他们,让他们跟孙太监说话去了。
    而他则是找到了一旁没有怎么说话的乐清知县应昭,拉着应昭到一旁说话:“应先生,近来乐清一切都好罢?”
    应昭抬头看了一眼沈毅,脸上露出笑容:“有抗倭军驻扎在这里,自然没有不好的道理。”
    说着,对沈毅拱了拱手:“恭喜子恒了。”
    “咱们自己人,这么见外作什么?”
    沈毅微微摇头:“给再高的品级,没有实缺填补,也都是空中楼阁。”
    说着,沈老爷对应昭笑着说道:“倒是应先生你,几次帮着抗倭军处理倭寇,都办的很漂亮,陛下那里已经知道了,等你做完这一任知县,下一任说不定能给你一个知府当当。”
    沈老爷微笑道:“或者是给你一个京县的知县做做。”
    应昭幽幽的看了沈毅一眼:“子恒莫要骗我了。”
    “你在东南一日,我便哪里也去不了,我算是看清楚了,户部让我补缺到这里,就是……”
    沈毅哈哈一笑。
    “先生,我在东南,也就是这一年半的时间了,到明年年底,你这一任知县都还没干完呢!”
    应昭眼前一亮,不说话了。
    沈毅又指了指孙谨带过来的那些人,估摸有六七十人左右,开口道:“先生,这些都是宫里来的人,暂时需要你给安排住处……”
    应先生面色一苦,低声道:“子恒,非是我抠门……”
    “实在是县衙账面上没有钱了……”
    这就是刚补缺官员的一大共同特点。
    不擅长搞钱。
    或者是……嗯……还不好意思搞钱。
    这种“症状”,一般会在第二个第三个任期得到缓解,到时候也就不会缺钱了。
    当然了,应昭应先生,还是很有做清官潜质的,毕竟这位老兄早年中了举人之后,如果想要搞钱还是非常轻松的,比如说多弄一些地在自己名下,但是他中了举人之后并没有给自己置业,没有生计来源,便在甘泉书院教书为生。
    算得上是读书人楷模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不搞钱的官员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沈老爷摸了摸下巴,然后点头道:“钱,暂时由我来出,后面我去找孙太监要。”
    “不过他们的住处,还是地方官府来安排为好,先生以为呢?”
    “这是自然。”
    应昭微笑点头:“只要不花钱,跑腿的事情我来做。”
    ……
    花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时间,沈毅才应付完这些地方官员,等到蒋友德喊他吃饭的时候,他推脱自己因为赶路,身体不适,把孙谨推出去抵挡,自己则是回了在乐清的住处。
    因为他上次在乐清住的那个大园子被人放火烧了,导致他现在住的地方只是个临时住处,不过鉴于上一次被人放火的前车之鉴,沈老爷已经派自己手下的匠人,在乐清城外靠近抗倭军大营的地方,重新起一座园子了。
    这座园子,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叫做“沈园”。
    这座园子,目前还在修建之中,估摸着再有两个多月,应该就能住进去。
    现在,沈老爷还只能住在乐清城里一处两进深的民宅里。
    此时,这座民宅的书房里,沈老爷正在奋笔疾书。
    一个个人名,被他写在了纸上。
    很快,一张纸上就写了五十多个名字。
    沈老爷写完之后,手拿着毛笔,看了看自己面前这张写满名字的纸张。
    这些都是凌肃跟薛威给他提供的名单,也就是抗倭军的军官架构,现在他需要先在心里有个预案,然后去抗倭军大营里考核一下这些人,再把名单递交兵部。
    兵部那边,姜尚书不会为难他,沈毅怎么报上去,兵部就会怎么批。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前程命运,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沈老爷丢下手中的毛笔,笑了笑。
    “这种感觉真是不错。”
    他伸了个懒腰。
    “难怪那么多人对权势这样着迷。”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分人大会
    因为一路赶路辛苦,沈毅把初步的名单抄录下来之后,便简单洗漱了一番,然后就上床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沈老爷还睡了个懒觉,等到了天光大亮的时候,才从床上爬起来,懒洋洋的开始穿衣服。
    到了乐清城之后,他相对来说就悠闲很多了。
    在建康城里,他这个五品官见到人就不知不觉要矮上别人一头,哪怕是在兵部衙门,也要跟别人客客气气的,但是在乐清了就不一样了。
    他沈毅在建康虽然没有实职,但是现在可是实打实的钦差,而且连“代”字都给去掉了,现在的沈毅已经不是代行钦差事,而是正儿八经的钦差了。
    这么说吧,浙江的巡抚,藩台,臬台此时到了沈毅面前,都要跟沈毅平辈论交,甚至还要尊着沈毅一点。
    因此,在乐清,他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讲究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
    在乐清城里逛了一圈,吃了顿早饭之后,沈毅就骑马来到了城外。
    确切来说,是乐清城东。
    沈老爷花钱,在乐清城东十来里路的地方,买下了一大块空地,占地约莫有二十亩,这会儿这片空地被二十来个抗倭军将士把守着,还有数十个匠人,正在这片空地上施工。
    这里,就是“沈园”的位置了。
    上一次在乐清城里被人差点烧死之后,沈毅就动起了自建房的心思,他在回建康之前,花了不少时间画出来了大致的建筑图纸,交给了船坞的匠人们,让他们照图施工,帮着盖一座园子出来。
    这些船坞的工匠,都是工部出来的能工巧匠,对于他们来说,造大船都没有问题,造一座园子更加不在话下,此时虽然动工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是园子的地基已经打好,已经在建造主体建筑了。
    当然了,盖房子对于这些工部匠人来说,属于额外的差事,不过沈毅平日里给他们的待遇很不错,来这里盖房子,也额外给钱,因此这些人倒也十分卖力。
    沈毅视察了一番之后,对于工程进度很是满意。
    按照这个进度,再有两三个月,他就可以住进这座自己设计的宅子里了。
    看着这座正在慢慢成型的园子,沈老爷心中暗自盘算。
    将来……在江都老家,也要建上一座沈园,嗯……在建康也要盖上一座……
    沈老爷正在出神的时候,一个有些厚重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沈大人,小人跟您说话呢……”
    沈毅回过神来,才看到身后站了一个中年人。
    工部匠人的头领,谢师傅。
    沈毅笑了笑:“谢师傅找我什么事?”
    谢师傅尴尬一笑,微微低头道:“喊您好几声了,没打扰您想问题罢?”
    “没有没有。”
    沈毅咳嗽了一声,笑着说道:“只是在想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谢师傅说事情就是。”
    谢师傅手里拿着一张图纸,摊在沈毅面前,开口道:“是这样的沈大人,小的跟另外几位擅长筑房的师傅商量过,我们一致觉得……嗯……”
    他指了指这张图纸上的一间间房间,叹了口气:“一致觉得,这些地下的密室太多了一些。”
    “大人,您要建几间密室,自然是应该的,但是实在没有必要建这么多,一来影响竣工的时间,二来将来时间长了,很有可能会让房子不太稳固。”
    “为了建筑稳固,所以他们让小的来问一问大人,是不是稍微留几个密室就行了……”
    沈毅摇了摇头,开口道:“就按这个来罢,早一两个月晚一两个月无关紧要。”
    他拍了拍谢师傅的肩膀,笑着说道:“反正我也不着急住进去,你们慢慢来就是。”

章节目录

靖安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漫客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客1并收藏靖安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