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情绪在北京城、辽东方向中同样如此。
    -------------------------------------
    北京内城,此时已经被严禁封锁,多尔衮拦不住宽阔混乱的外城,便也只得先把内城稳定下来,毕竟这里居住的都是满洲贵人们。
    而之前没有资格居住进来的汉臣们,则是哭爹喊娘,挤在内城门外
    毕竟,明眼人谁都知道,眼下清廷十有**是要准备跑路了,他们这些人中,不少都在明廷“不赦”之列,自然是希望自家主子能带大发慈悲,捎带上自己,哪怕只是张“站票”呢?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则是各显神通准备离开北京这个风暴中心了
    “王爷,龚鼎孳那厮不见了。”
    负责提督此时京中治安的索尼,向多尔衮禀报道
    多尔衮闻言先是愣了一阵,随后勃然大怒
    “他龚鼎孳屡受皇恩,居然也敢跑!让人追索各门,抓到便凌迟当场,以儆效尤!”
    龚鼎孳是此时清廷的礼部尚书,已经算正部级的高官了,故而他的失踪不同于下面那些小官小吏。
    因为按照原先计划,他们此行出关带不了太多人,顶多四五百而已,其中包括在京宗室、王公,八旗勋贵,和部分朝廷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属。
    既然说是“部分”,自然是有限的,具体来说,侍郎刚好是个门槛,六部侍郎以下的,肯定是没机会了。
    之所以一定要带上这些人,也是重建政权的需要,毕竟构建一个正经政权,不仅需要兵马,也需要能够料理庶务的人,可别小看这些个在关内,被人看不起的“穷措大”,当年皇太极为了能搞到几个能读会写的来给自己卖命,没少花功夫。
    所以说,不同于其他官员,到了龚鼎孳这一级,居然还要跑,便不是怕明军清算了,而是不愿意跟随清廷跑到漠南,甚至漠北去喝西北风。
    其实也可以理解,龚鼎孳这个名字一般人不太熟悉,但他老婆倒是鼎鼎大名——顾横波。
    其人不愿意和清廷逃亡蒙古,倒也正常,毕竟龚鼎孳其人,虽然两度改换门庭,先是降顺,后又降清。
    但不同于陈之遴、孙之獬之辈,他这人没啥本事,本就是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的主,简而言之,无论在明、在顺还是在清,都是但当些看似清贵,却无干紧要的位置,手中本也无甚权力,自然也没啥罪行可言。
    而且他一直在北京当官,降顺降清,基本也都是人家打进来以后的事情,朱由榔“三不究”基本为他量身打造,明军就算打回来,最多也就罢了官,回江南老家快活自在去,干嘛跟着你多尔衮跑蒙古喝西北风?
    但这厮的行为实在是在给大清脸上打得啪啪响,一句话“劳资就算丢了官不做,也不跟你去关外吃草”。
    但多尔衮没想到的是,自己这番看似只是泄愤的举动,却迅速加剧了城内本就紧张的气氛,以至于矛盾立刻爆发。
    盖因龚鼎孳虽然是个无甚权力,只是给清廷充门面的“清客相公”,但毕竟从官职和地位上,都是汉官当中名列前茅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原本多尔衮派人只是想锁拿他一人而已,但没想到却立马在整个在京汉官群体中引发了恐慌。
    大家的神经本就处在高度紧张当中,又在某些人“有心”传播之下,竟是以讹传讹,说是多尔衮要锁拿在京所有文武,逼众人跟清廷一起北上出关。
    汉臣当中,有如孙之獬、陈之遴之流,哭着喊着也要跟随,以免被清算的,但像龚鼎孳这种,不愿北上的,事实上更多,毕竟这些人大多也就是墙头草、骨头软罢了,并没有什么罪孽,光烈皇帝打到这,撑死也就免官罢职,何苦与多尔衮跑路。
    于是乎,这个谣言发酵之后,便激起了城中汉官的愤怒,对于他们而言,什么狗屁君父、朝廷没甚重要的,大明皇帝在那自然跟着大明跑,大顺进来为大顺服务,大清入关,也能乖乖听话。
    但你要动他们的个人利益,要置他们于险地之中的话,你tm谁啊?
    崇祯敢要钱,那就迎李自成进来,李自成敢拷饷,他们毫不犹豫便又将多尔衮迎进来。
    其中部分人更是生出了和祖家一般的想法,也不是非得罢官啊,若是有立功的机会,说不得还能在新朝廷留用呢?
    这些人手中确实没兵,但明清两朝,蓄奴成风,尤其是这些官门大户,汇聚起来,还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与此同时,一条最新消息,成为引爆城内情绪的消息
    李定国先锋白文选部已经抵达了城南卢沟河,距离北京不过三十里相望。
    多尔衮几乎只是接到消息的同时,也不管什么弹压城内局势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此时,就在北京城外二十里,都已经遍地是“抗清义军”,其中不乏趁乱浑水摸鱼的寇匪,也有想趁机混得官身的地主豪强,但对于清廷而言,都已经可以归于“敌占区”范围了。
    满城当中,数百辆临时拼凑出来的大车,在两黄旗护军营,数千骑兵的护持下,准备于混乱的北京城中犁出一条道路,从西直门跑路。
    可惜,事与愿违,就在跑路的前一天,城中已经炸开锅了。
    顺治十年五月十二,这应该也是顺治纪年的最后一年了。
    内城与外城间隔的三门之一,宣武门外,祖家二爷祖大弼,亲领十余子弟,百余健仆,以及祖可法所煽动的二百多八旗汉军营军士,趁着城中混乱之际,夺门起事!
    第92章 末日(上)
    北京城
    “轰隆!”
    一声巨响,惊天动地
    年已五旬的祖大弼手持长刃,冲在最前,在锦衣卫提供的炸药加持之下,他们又是突袭,迅速就破开了虚弱的宣武门。
    镇守宣武门的,乃是镶黄旗的遏必隆,此时手中不过二百多人而已,竟是一时抵挡不住。
    天色将暗,北京城中硝烟升腾,数百来源复杂,手持兵刃的“反正义军”,在祖家十余人为首带领下,突袭宣武门!
    这座几十万人的城市,从来就不是一潭死水,恰恰早已暗流涌动,这声惊天巨响,很快就把许多东西摆在了明面之上。
    清廷自入关以来,用铁蹄和弓马建立的威慑力,都在这一声巨响中,化为齑粉。
    锦衣卫方面,雷汜很快就把多年经营出的一切力量,全部都拉了出来,汉军旗、绿营兵卒近千人在外城聚集,往宣武门方向汹涌而来。
    混乱之下,亦不乏胆大之辈,要知道,满清入关以来,于关内肆虐多年,所得财物、珍宝大多聚集于这满城当中,城外数十万百姓,哪里没有眼红之辈?
    而此时,随着那一声巨响,满城都是明军已经打进城的消息,再加上满街混乱,也没有八旗兵敢来分兵弹压,竟是有无数人往内城涌动。
    就如同得知黄老爷已死的鹅城百姓一般,仇恨、贪婪、畏惧、兴奋,数不清的情绪作用之下,整个北京城犹如一锅滚汤,顷刻沸腾起来。
    “好儿郎!随我入内城报仇!”
    很快,被冲击的不仅是宣武门,崇文门、正阳门也受到波及,乱民数量直线飙升,恐怕已不下万数。
    而内城周边可不只是外城,北面玉泉山方向,本就聚集有不少人口,之前李定国兵锋抵达北直以后,整个北直遍地都是所谓“抗清义军”,无论这些人打着旗号意欲何为,但起码此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便是北京内城!
    火光蔓延,整个北京周边二十里依稀可见
    满清入关近十年,屠城、劫掠、跑马圈地、强令入奴,积攒了太多怨气和仇恨,一朝大厦将倾,哪怕此时明军前锋都还未入城中,就已经迎来总爆发!
    北京城外,聚集着很多市镇,由于当初满清入城后,将内城强行划归满洲专用,北京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事实上聚集在城外。
    这些人也是仇恨最大的一批。
    一名四十出头,名唤郑兴的前崇祯朝武举,率先聚集清河店乡人数百,进发围攻德胜门。
    队伍才行出十里,就已经扩充到五千!
    多尔衮失算了,事实上都还没等明军兵锋抵达,这数十万人的滔天怒火就已经足够将他们围困在满城当中,动弹不得。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于卢沟河刚刚安顿下来的白文选眼见城中火起,又有锦衣卫的探马前来报信,要他赶紧派兵进城稳定局势。
    哪怕实际上白文选这支先锋不过万人而已,但此时城内哪里还有什么抵抗力量?
    两黄旗护军营,早已自顾不暇了!
    但问题是,眼下境况,哪怕明军入城,恐怕也弹压不住了……
    到底还是当年勇将,再加上祖家十余子弟,这几年在祖大寿特别授意之下,都未外出为官,而是留在北京,临到这关键时刻,倒是取了关键作用,这些人毕竟都是合格的军官种子,临时给周边千余民众、武装组织起来,虽然同样散乱,但总比其他乱糟糟的强一些,竟是最先攻入内城。
    “刺啦!”
    祖大弼手擎长刃,数合之内,一刀了结了个逃窜不及的满洲佐领,身后乱糟糟众多青壮,纷纷涌入内城。
    这些居住在满城之内的八旗贵人们,哪里还能看得出半点其父祖当年在辽东的勇毅?
    呼啦啦大厦将倾,各自飞鸟各投林
    整个内城之中,喊杀声、惨叫声、哭泣声以及大火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响彻云霄。
    冲入城内的或是民众,或是流氓地痞,或是乱兵、或是反正绿营、汉军,各自割了辫子,进了内城以后,见到留辫的便砍,以至于竟有没割干净的被误杀。
    能居住在满城之中,大多是八旗勋贵之家,哪里见过这个阵势?
    一队队乱兵,在大街上窜来窜去,攻门破府,管你男女老少,玉石俱焚,血腥气弥漫街头。
    反扑变成攻门,攻门变成抢掠,抢掠变成屠杀。
    这一幕,与当年满清入关后,在关内城池中所做所为,竟是有九分神似……
    多尔衮手中几千人马,全部都撒了出去,但毫无作用,一方面这些人马自己也处于惶恐之中,而且此时内衬哀嚎声里,说不得也有他们的家属,不少干脆各自脱队跑回家,哪里还有几分战心?
    多尔衮只得咬牙,带着最为忠心的两个甲喇,也不顾那些个狗屁大臣了,只带着小皇帝、太后车驾,一路横冲直撞,往西直门去。
    白文选终于入城了
    此时他与其是说入城对付清军,不如说是赶忙入城维持秩序,否则真要任凭内城局势继续这般混乱下去,一旦伤及皇宫宗庙怎么办?那他老白才是百死莫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但此时涌入内城的各色人等,恐怕已经不下两三万,这万余兵马入城以后,还真是有些棘手,只得先占领几个要害地方,再联络锦衣卫,和城中起事义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后,开始逐步恢复秩序。
    -------------------------------------
    “我是汉人!我是汉人!别杀我!别杀我!”
    陈之遴被眼前突发的乱局吓得两股颤颤,奈何多尔衮跑路之前,早已丢下了这一干汉臣,而这些人身着满清官服,在满城之内,尤为显眼,很快就被闯进来的乱兵盯上了。
    但任凭他如何叫喊,入城后抢红了眼、杀红了眼的乱兵们又哪里听得这些?
    “尔一个汉人,如何能住在满城?必是汉奸!”
    一众带着血腥的乱兵直接破了门后,连带着刚准备好的四五辆马车,均被抢空,府内杀戮与哀嚎声响彻不绝。
    奈何,陈之遴本人也不过是几日前,因为再三恳求,被列入多尔衮撤出关外名单之内,才得以入内城,却没想,最后反倒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陈之遴抓住为首乱兵哭求,却反而被对方一脚踢开,无数乱刀之下,当即染血丧命。
    而距离陈之遴府邸不远处,另一位着名汉奸,却是更加倒霉了
    “他就是孙之獬!”
    被认出来的孙之獬直接给捆了起来,任凭其涕泗横流,哀求不断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厮应该是在山西起义中,就被谢迁的起义军给杀了全家,奈何此时人谢迁正在光复右军当总兵呢,倒是让他多活了两年。
    但落到这些乱兵手里,下场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作为当初“剃发令”的起因,孙之獬其人的恶名在北方各省,不比秦桧强到哪,被发现以后,竟是由一伙乱兵压到府前,先是绑着游街示众,被砸了个半死。
    后来干脆是被人用锥子在身上、头顶扎了数十个血淋淋的窟窿,被人用猪毛插入,谓曰“为汝种发”。
    血腥的动荡,直到第二天天明,才在明军主力的到来下,归于平静……

章节目录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理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理振并收藏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