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苏定方没有回京,而是领大军坐镇灵州,李善本人的安全就能稳如泰山,秦王李世民的夺嫡成功率也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成空了。
    李善缓缓的将这几个月京中的局势,李渊对自己,对苏定方的猜忌,一点点的说给苏定方听,“就目前而言,主动权在东宫手中,但秦王殿下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凌敬突然开口打断道:“陛下猜忌定方……最终定方被调回长安,这件事有些……”
    “甚么?”
    凌敬迟疑了下,苦笑道:“可能是多心了……但先有太子举荐定方继任,后有太子妃与苏母在佛寺相遇……”
    “是东宫?”
    “是裴世矩!”
    前一句话是苏定方问的,后一是阴着脸的李善的肯定句。
    回京后一直受到李渊的猜忌,虽然到最后知道是苏母这边出了问题,但李善从来没有联想起裴世矩,之前考虑苏定方回京后,灵州军那边还有张仲坚……现在看来,一切都成了泡影。
    “难怪了,难怪了。”李善忍不住起身来回踱步,“的确如此,王珪、魏征、郑善果不是这等人物,太子心腹幕僚之中,唯有裴世矩心计过人,最擅谋略。”
    虽然时间线有些长,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李善连成一条线细细思索,越想越觉得凌敬的揣测八成是真相。
    不得不说,在这几年与裴世矩的明争暗斗中,李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占据上风,虽然几次死里逃生,但却也因而身居高位,一度手握兵权,这让他自然而然的有些轻视裴世矩。
    人的名,树的影啊,果然不愧是历史上历经数朝,屹立不倒,还能搅风搅雨的角色!
    李善略有些沮丧,知道自己犯了穿越者的老毛病,看不起这个时代的人……能花费这么长时间,一点点的埋下线索,一点点勾起李渊的心思,完全展示出了裴世矩的手段和能力。
    应该是自己自请回京的时候,裴世矩就开始了谋划……刻意的劝说太子举荐苏定方继任,这本来就是李善与李世民商议后决定的,这使得他们并没有怀疑什么,因为类似的事太子是做过的,甚至去年李善作为主帅出征,举荐者中就有太子。
    但苏定方继任灵州军主帅出自如今东宫之位不稳的太子的举荐……裴世矩在不动声色之间在李渊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接着东宫通过隐秘的渠道与当时暂住在李宅的苏母取得了联系,很可能还是裴世矩亲自劝说,让太子妃在寺庙中巧遇上香的苏母。
    而裴世矩也确信这件事不会逃过李渊的视线,就算李渊没有发现,裴世矩都会通过隐秘的手段将事情私下捅给李渊。
    要知道在去年天台山一战之后,李渊、李建成这对父子再不复之前的融洽了,裴世矩都能确认东宫内至少有三个人是李渊的眼线。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不起猜忌之心呢?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下)
    李渊猜忌谁?
    一方面是猜忌太子李建成,这方面裴世矩是不会在乎的,就算是李建成本人只怕都不会太在意。
    这位太子的心思……通过去年天台山事件,不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长安的朝官、勋贵、宗室都是心知肚明的。
    除了那些已经被绑定在东宫的那些人之外,不少原本与东宫亲善的官员都有远离的迹象,这也是东宫势微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是猜忌苏定方,手握兵权,而且还距离京兆并不远,居然与储位不稳的太子私下联系,这让李渊如何不猜忌……这才是李渊几个月内不停试探李善的原因,毕竟苏定方出自李善门下,李渊很难相信,苏定方做出的决定与李善没有关系。
    几次试探之后,一直到李善请调苏定方回京以袒露心迹,李渊才透出了口风,点出了苏定方的母亲,而李善也在第二天给出了恰当的回馈。
    全盘想通之后,李善咂咂嘴,“果然了得,果然了得!”
    “明明处于困境中,硬生生能剥茧抽丝,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裴世矩的确不是凡品,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废了秦王一脉在关内最大的军方依仗,最搞笑也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李善暗中依附秦王,裴世矩偏偏使了手段让李渊猜忌李善与李建成有勾搭……李善还偏偏没办法反击。
    如果苏定方手握兵权,李建成即使宫变得手,也很难确定胜局,如果让李世民逃出生天,那更是芭比q了。
    但现在灵州军主帅空缺,暂时由长史温彦博掌控,如果李建成宫变得手,登基称帝,即使李世民逃出生天,最大的可能是逃去洛阳,以陕东道大行台为根基,与李建成争夺天下。
    裴世矩或许有把握劝得动关内道、河东两地的主帅,并州总管李道宗毕竟家小窦在长安,而且李建成宫变得手,就能以李渊的名义诏命李道宗入京。
    而代州总管李靖与灵州军的温彦博,裴世矩一句话就能绑定,他们两人都有兄弟是秦王的心腹幕僚或将领,为家族门楣计,李靖、温彦博很可能被迫只能选择李建成……谁知道最后天下属于谁呢?
    而对于裴世矩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他有充分的时间来对付日月潭,而李善一旦被困在里面,很难有什么转机……原本他是能盼着掌控灵州军的苏定方的。
    “盛名之下无虚士。”凌敬揉着眉心,看了脸色阴晴不定的李善一眼,“怀仁,如何应对?”
    “先告知秦王。”李善先说了这一句,然后陷入长久的沉默。
    苏定方小声说:“张三郎……”
    “不用指望他。”凌敬叹了口气,“怀仁身边旧人,就是张三郎最贪仕途。”
    李善嗤笑了声,“信不信若是今年突厥南下,张仲坚立下几个大功,东宫就要遣派人手大张旗鼓去祝贺?”
    “其实要破局也不难,只要站队秦王就行了,只不过那样的话……”
    “那这些年的掩饰……陛下必然警惕,乃至厌弃怀仁。”凌敬摇摇头,“裴弘大就是咬死了你不会公开立场。”
    “是啊。”李善长叹一声,“这个哑巴亏也只能咽了。”
    一旦李善公开站队,之前几年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笑话,李渊未必会觉得这是李善对他的背叛,更愿意相信李善是李世民笼络后刻意塞到自己身边的棋子。
    想了想,李善在桌上铺开一张纸,取了专门制作的炭笔在纸上画了个草图,“裴世矩此计无非是将夺嫡之变局限在了长安,甚至是皇城、宫城之内。”
    “灵州军不再是秦王的依仗,但罗艺的天节军也很难越过李孟尝把守的陇州进入关内道,所以,只需要考虑东宫的长林军、北衙禁军以及天策府的亲卫。”
    “但北衙禁军受柴绍节制,他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只会听命于陛下,即使是平阳公主亦如此……但一旦东宫起事,控制陛下,柴绍或许就会有了偏向。”
    “所以,关键还是长林军,以及让长林军能进入宫城的最快途径,玄武门。”凌敬深深的看了眼李善,心想类似的未卜先知的事如果发生一两次,还可能是巧合,但在李善身上已经好几次了。
    顿了顿,凌敬向苏定方解释,“如今的长林军不可与前几年相提并论,罗艺暗中从天节军抽调精锐,虽然兵力仍然只有两三千,但战力已然不弱。”
    苏定方定睛看着地图,伸手比划了一下,“秦王殿下还在承乾殿?”
    “嗯。”李善点头道:“不过左千牛卫将军张琮乃是秦王连襟,每日巡视承乾殿周边。”
    “天策府内外,约莫近千精锐。”凌敬喃喃道:“若是东宫起事,只怕难以来援,如今定方被调回京中,东宫一旦起事,短时间内无后顾之忧。”
    苏定方终于听懂了,“也就是说,东宫随时都可能起事?”
    “嗯。”李善点点头,“关键是东宫起事,就算能控制住陛下,但有张琮在,未必能捕杀秦王,一旦秦王逃出宫外,以其威望,以天策府亲卫为核心,能在京兆组织起一支万余大军,东宫是难以抵抗的。”
    “秦王必须得出宫!”苏定方断然道:“君子不立与危墙之下,更况乎秦王殿下。”
    凌敬也点头赞同,但苦笑道:“自建国起,殿下一直居于东宫之内,一旦请出宫迁居,只怕陛下不许。”
    “而且殿下一旦有意迁居,只怕东宫探知消息后会立即举事。”李善低着头想了会儿,心里有个模糊的主意。
    如今长安的局势实在含糊不清,估摸着裴世矩也有点挠头,说白了,现在不管是太子还是秦王,裴世矩还是李善,都有点麻杆打狼两头怕的意思。
    太子倒是想继续压制秦王,但无奈现在已经得不到李渊的支持了,而李世民倒是想反攻东宫,但无奈李渊短时间内没有易储的决心。
    裴世矩倒是想催促太子尽快动手,因为他已经八十岁了,但无奈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太子还没有到必须起事的地步,而李善部署周密,但不能也不想抢先动手,所以无法确定东宫动手的时机,很难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所以,需要一些变化。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成军
    将这些烦心事抛之脑后,李善看向苏定方,“定方兄此番回京,应该还是左监门大将军,但不同于去年节制北衙禁军,只是虚职而已。”
    凌敬补充道:“不同于去岁,柴绍绕过张瑾、罗艺,通过将军级别掌控北衙禁军,还从晋阳调来了不少平阳公主的旧部。”
    “柴绍节制北衙禁军,定方虽然位列十六卫大将军,名义受其节制,但仿前例,不去视事就是,更何况左监门将军……”
    李善也赞同的点点头,苏定方是左监门大将军,下面的两个左监门将军,一个是还在灵州的张仲坚,另一个是太子的心腹冯立,在战场上一直受苏定方节制,但现在回了长安,苏定方是肯定指挥不动了的。
    “嗯,而且母亲与东宫有来往,为兄这段时日深居简出的好。”苏定方点点头,“对了,刘黑儿如何?”
    “还不错,如今亲卫就是由其统领,庄子防务也是他在主管。”凌敬笑着说:“怀仁颇有眼力。”
    苏定方想了下,“刘女匿成与稽胡族人还算奋勇,贺兰大捷立功不小。”
    “陛下已然许其在灵州定居。”李善随口说了几句,“此次回京,定方兄带了不少人回来?”
    “嗯,曲四郎、侯洪涛都回来了,另外军中的亲卫大都回京,只留了些人手给张三郎。”苏定方摇摇头,“早知如此,干脆让张三郎也回京。”
    “不妥。”凌敬并不赞同,“去岁随怀仁出征的大将,留在军中的并不多,连马三宝都已经回京了,一旦灵州道行军总管被太子一脉抢去,还要指望张仲坚在关键时刻制衡。”
    李善瞥了凌敬一眼,这老头说得比唱的都好听,其实就是信不过张仲坚,在关键时刻不想让这个不稳定的因素留在庄子里。
    凌敬对张仲坚的观感一直不太好,总觉得这位野心勃勃,是个不安分的,对李善的忠心很大程度在于只有李善肯用他,一旦有了别的高枝,说不得就要叛离。
    对凌敬的观点,李善不置可否,但有一点是事实,身边的亲卫头领中,只有张仲坚一个人妻儿是不在日月潭的,其他人即使是最晚来的侯洪涛、何方都是全家住在庄子里,就连刘黑儿也带来了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所以,李善身边的亲卫统领或者亲信中,除去新来乍到的刘黑儿之外,苏定方、范十一都是知晓内情的,王君昊、曲四郎也隐隐约约有些猜测,朱玮更是已经确定了,就连侯洪涛都私下试探过王君昊,只有张仲坚是一点都不知道的。
    “曲四郎交给刘黑儿、王君昊安置,侯洪涛毕竟早在出征之前就已然入军,还是让他回北衙禁军吧。”李善交代了几句后低声道:“前后两次小弟与定方兄携带亲卫回京,正好定方兄这段时日深居简出……”
    犹豫了下,李善看向凌敬,“还请凌伯问一问秦王殿下。”
    凌敬了然点头,“此次定方携亲卫回京,庄子里的常备兵力已过三百,而且战马、军械、铠甲、弓箭都齐备,甚至还配装了不少弩弓,的确要先与秦王报备一句,不过殿下应该不会阻拦。”
    李善嗯了声,李世民当然不会反对了,东宫那边有一支得到天节军精锐补充的长林军,而天策府这边只有几百亲卫,一旦真的对阵,很难说胜负如何,而北衙禁军那边是双方都很难控制得住的,如果有一支数量在三百左右的精锐襄助,那把握就大多了。
    这是李善早就开始谋划的了,早在此次出征之前就有打算了,在拿下萧关之后更是都派人去查探路线……一个不好就要溜走,北上去找苏定方。
    可惜现在苏定方已经回来了,那这支兵力也只能用以夺嫡,至少要保住李世民的性命,不然回头怎么也担不住大军长时间的攻打。
    不过有一点李世民没有想到,凌敬估摸着是也忽略了,因为李善这些年每次外出都会带一批人回来,导致现在的日月潭人口基数不小,都不比京兆的普通镇子人口少了。
    而且因为东山寺秘仓的储备,一旦有事要动员整个庄子,李善能组织一支约莫人数在一千上下的兵力,都是青壮,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有苏定方坐镇指挥,有刘黑儿、王君昊这样的猛将,还有大批忠诚的亲卫为核心,李善相信这支即使是临时组建的军队也拥有不弱的战力。
    “咚咚咚。”
    听到敲门声,李善先是眉头一皱,然后就笑着拉开了门,“十一娘。”
    崔十一娘亲自端着木盘,迈步进来,“郎君与凌公、赵国公议事良久,用些宵夜吧。”
    还是第一次见面的苏定方后退了一步,行礼道:“拜见魏嗣王妃。”
    “好了,好了,两家是通家之好,何以如此称呼?”凌敬笑着说:“定方就称一句弟妹,十一娘称一句伯伯,或跟着怀仁称一句定方兄好了。”
    “弟妹。”
    “定方兄。”崔十一娘好奇的打量着这位被丈夫喻为不让卫霍的名将,笑道:“李家姐姐盼夫心切,果然英雄人物。”
    苏定方有些迟疑,不自觉的看了李善一眼,他跟着李善的时间长了,知道书房向来是李家重地,除了李善自己,向来只有自己与凌敬能出入,别说张文瓘、李楷、王仁表,就是朱氏都不会来讨这个没趣。
    关键是外面向来是有亲卫把守的,但苏定方没听见传报声,这说明崔十一娘是有资格进入书房的。
    “十一娘知晓内情。”李善笑着解释了句,端起了小碗,啧啧道:“居然是糯米团子,这可少见了。”

章节目录

初唐峥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狂风徐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风徐徐并收藏初唐峥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