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了目标以后,实验室就分配了工作。
    一天时间,实验室完成了碳硅晶体的基础检测,汪辉也马上把报告提交,并发给了王浩。
    同时,他还打了一份申请,想拿到更多的材料,来进行后续更复杂的检测。
    强s波研究基地。
    小山的下方是一排临时修建的房屋,王浩就坐在其中一间小房子里,小房子就只有十几个平米,也是他的临时办公室。
    虽然环境非常的简陋,但该有的设备都是有的,也不影响到工作。
    王浩盯着电脑屏幕,查看着最新的报告,他眉头微皱,脸色带上了疑惑,正回想起刚才汪辉说的话。
    “汪辉说……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我要找什么东西?”
    “我怎么不知道?”
    在进行了实验以后,实验组挖到了地下参与反应的黑色粉末。
    那些是泥土和超s波区域接触后的残留物,把残留物送到材料检测中心,也只是想让他们做基础的检测,希望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实际上,王浩并没有指望能检测到什么东西。
    泥土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元素以及化学成分,复杂的热反应也会掩盖大量痕迹,就很难通过检测残留物得到什么。
    王浩带着疑惑打开了报告,也知道王辉说的是什么了。
    “碳硅晶体?碳硅石?”
    “和金刚石、钻石类似……”
    这是个奇妙的发现。
    碳硅石又称穆桑石,也就是天然碳化硅,天然碳硅石是henri-moissan于1893年在陨石中发现,并以其姓名命名的矿物。
    由于henri moissan证明他从未用过人造sic制备样品,从而消除了有人造sic卷入的质疑。
    之后,科学界相继在陨石、金伯利岩及其他不同类型岩石中都发现了天然sic,但作为原生的天然sic,却只见于陨石和金伯利岩中。
    工业界则是有一种人工制造的碳化硅,被称之为金刚砂,是一种六面体的颗粒材料,已经广泛运用于建筑行业。
    不管是天然存在的碳化硅,还是人工制造的碳化硅,一般都呈现黑色颗粒或粉末,天然的碳化硅,更是和煤炭非常类似,肯定远远谈不上‘美丽’。
    报告上的碳化硅,则是一种透明的晶体,而且呈现正多面体结构,放大以后,就像是打磨好的钻石一般,光线照射下,看起来还散发着七彩的光芒。
    “看起来确实很不一般。”
    “这应该是发现了新的物质,是强s波区域反应导致的?”
    “碳硅晶体……或许就像是单质碳在自然界中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石墨,木炭,金刚石……”
    “碳化硅也可以?”
    王浩皱眉思考摇了摇头,继续看去了报告。
    报告中有碳硅晶石的基础数据,非常突出的特性有两点,一个就是化学性质稳定,高温状态下才会发生常规的化学反应。
    上面显示一个燃烧的温度数据——3200摄氏度以上。
    这是非常惊人的。
    燃烧,不是融化,碳、硅的熔点都很高,熔点却是在真空下检测的,常规环境下,只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碳、硅都会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
    碳,自然就是燃烧了。
    现在的碳硅晶体达到3200摄氏度,才能够和空气反应发生燃烧现象,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报告还指出,“燃烧的过程中,释放了非常高的热量,比常规释放的热量高出二十倍以上。”
    这只是预估的数据。
    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进行研究,实验检测也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
    王浩看着数据也知道,里面肯定蕴含着某种不知道的反应,也许会是个非常惊人的发现。
    如果是常规的化学反应,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发生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来的。
    现在热量直接提升20倍以上,显然不是常规的情况。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就是硬度,“碳硅晶石的维氏硬度超过140gpa。”
    这同样是个惊人的数据。
    碳化硅的维氏硬度在28~34gpa区间,莫氏硬度则在9~9.5之间。
    莫氏硬度的定义中,最高硬度的材料是金刚石,硬度指数为10。
    碳化硅对比金刚石,硬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新发现的碳硅晶体,硬度已经超过了金刚石,就无法再用莫氏硬度来衡量。
    维氏硬度是直接的测量,金刚石的维氏硬度超过98gpa,已经是地球上最坚硬的自然物质。
    碳硅晶体的维氏硬度超过140gpa,同样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这个发现确实很惊人,也怪不得辉说找到了我想找的目标……”
    “我要找的目标?”
    王浩好笑着摇了摇头,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重大的发现。
    在看了报告以后,他就让人把更多的黑色粉末送到材料检测中心,继续让汪辉实验室做检测。
    碳硅晶石,必须要继续深入研究,研究其组成结构,研究其特殊的化学性质。
    其中肯定蕴含着一些不知道的东西,也很可能和强s波的特殊性有关。
    ……
    在进行了设备的调整以后,超s波研究组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设备的调整主要是针对释放方向。
    虽然只是进行方向的调整,但实际还是非常复杂的,牵扯到很多的计算问题,可不只是让设备偏个角度就可以,还要对于内部进行一定的修正。
    当然,过程也不是那么复杂。
    所以第二次实验也很快开始了,有了上一次实验的数据,研究组非常有信心把超s波区释放到地表以上。
    在开启设备后,他们就等待寻找超波区域的团队发来信息。
    这次的实验和上次很类似,也依旧是十几架直升机升空寻找,但因为内部并没有多大改动,释放距离不会有太大差异,寻找工作就相对简单了很多。
    团队只等了五分钟左右,就得知已经找到了强s波区域。
    强s波区域是在一片平整地带找到的,大概有三米左右是在地面以上,还有一部分在地面以下。
    这也就导致周围还是烟雾缭绕。
    直升机接近了超s波区域以后,就在远处降落,上面的人员也慢慢的靠近,他们在十里附近拍摄了近距离的照片,已经能看到中间的黑色薄层了。
    “是扁平状的薄层。”
    “地面以下反应剧烈,冒出了大量的烟雾。”
    “周边的温度很高,无法再继续接近……”
    现场人员做了报告。
    虽然没有能近距离的进行检测,但已经在地面以上发现了强s波区域,实验进展还是很大的。
    研究组马上知道了下一步工作。
    他们首先关闭了设备,然后确定不再对设备进行调整。
    之后负责寻找强s波的军方团队,就在原位置开始挖掘,他们挖了个10米深的大坑,还在周围建了防护墙体。
    两天后,设备再次开启。
    强s波区域就出现在了大坑的中心位置,因为没有和地面进行接触,上方视角看的就很清晰了。
    “虽然没有和地面接触,但还是产生了热量。”
    “强s波区域会加热空气。”
    “但是,热量比之前小了很多,内部边缘温度大概在六十度左右。”
    有了明确的数据以后,下一步就是继续扩大区域范围,还运送了几台冷却机过去,尽量让大坑内部温度降低。
    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实验了。
    王浩非常期待对强s波区域的研究,他甚至自己想去现场查看,很可惜,还是被劝阻了。
    他还是派出了其他人手,包括王强、周志旺,还有理论组的黄振和丁志强。
    这次丁志强没有再抱怨了。
    相比实验基地的枯燥环境去现场研究强s波区域显然有意思的多。
    那可是进行一种全新物理发现的研究,是直接对于强s波特殊性态的研究,好多人都想到现场去看看,可惜他们还要留在实验基地里。
    在进入到正式研究以后,强s波设备平均两天开启一次,每一次持续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这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转。
    研究组也很快有一系列的发现,比如说,强s波区域会对物质造成直接影响,也会对空气造成直接影响,其表现形式就是很明显的热反应。
    他们发现物质的密度越大,反而就会越强烈。
    这个发现是最直接的。
    在进行了几次实验以后,团队找来了几台辅助设备,还包括两台挖掘机,专门负责运送材料穿过超s波薄层区域,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材料会产生高热反应,但并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
    “这种高热反应可能是高磁化效果带来的,从理论上来说,强s波会让原子中的电子层剥离。”
    “电子层剥离,等于是让原子发生电离反应,高热可能是电子或其他微小粒子的质量损耗带来的。”
    “超s波也会影响到空气,过程是一样的,主要是原子电子层剥离。”
    “当单质金属材料通过超s波区域,会发生巨大的磁化反应,比常规强湮灭力场还要高,从磁化强度来看,已经超过了升阶的临界线,但金属元素并没有发生升阶现象。”
    这些发现是让人有些失望的。
    但物质通过了超s波区域以后,并没有发生直接的变化,只是产生了高热反应,具体发生了什么只是推断。
    研究组开始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章节目录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吃小南瓜并收藏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