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老乡贤告诉我,英都的昭惠庙,早先是从九日山的昭惠庙分香而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且,九日山的昭惠庙,已渐渐远去,只有这里,依旧香火如烟。
早先,我对神庙并不存在多大兴趣。后来,慢慢接触许多有关于神庙的传说和故事,便开始由一种忽视和忽略,慢慢转变成为一种敬仰与谟拜。再到后来,我开始感觉,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信仰,这期间,有着诸多可以发扬和传承的品质。
所以,当我们走近昭惠庙时,首先应该聆听的,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传说和信仰,他能让我们保持一种永久的缅怀和精神性寄托。英都的昭惠庙,带着一千多年的传奇和传说,比起那无数香灰堆积而成的、灰色的信仰,似乎更加久长。
确实,这是一栋现代化的豪华仿古式建筑,虽然占地面积不大,除前面有一条水泥路之外,左右两边及后面,都让更多更现代的楼房,给遮掩了。它一不临山,二不近水,然而,那一千多年的历史韵味,让它保持一种民族和地方文化的份量,十分精彩。
2。
昭惠庙位于英都镇的董山村,原名董山宫,是一座重山芜殿式建筑结构。在绿色琉璃瓦的屋脊上,立塔盘龙,一条条闽南传统的燕尾脊往上扬起,直指蓝天。
庙前两侧,各有一对青石狮子,其威武雄壮,扭头向内。石狮的内侧,各有一道护栏,护栏中间有一个七级台阶,正中是一幅浮雕,有九龙戏珠。七级台阶拾级而上,殿前有四根巨大的石柱,二青二白。中间两根是青石盘龙镂空石柱,奇伟壮观;外侧两边各有两根刻字的花岗岩白石柱,上面书有一幅对联,其色着金。联云:渊源溯九日延福昭惠;香火传千年保境安民。
整个庙前的正堂面,除了数条白石之外,几乎是清一色的辉绿色花岗岩立体雕塑,其工艺精美绝伦,栩栩如生。
檐下,依然是雕花刻木,红、黑、金油漆相间。这些,历来是闽南独有的建筑传承,虽千篇一律,却各有精神。及至里面,雕刻和油漆之工,亦是精灵活现。青龙盘柱,白石题金。庙里住着三位神仙——一是仁福王,二是李本官,三是董大王。据说,这三位神仙,和海丝之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昭惠庙里有许多故事,多与走船跑海,相牵相连。
据说,董山村原来只有这一座小庙,是奉祀“太保公”的。那么,这“太保公”又是何许人呢?原来,他是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为何奉祀这位“神行太保”呢?因为在英都的地域里,流淌着一条溪流,叫“英溪”“英溪”与晋江上游的“西溪”相连,汇入晋江直奔大海。早年,西溪上游经常行水跑船,往上逆行溯水时,必定要有纤夫拉船。为了让木船一路跑得顺跑得快,便奉祀起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
这“太保公”又有一个讹名,叫“菜脯公”原来闽南话的“太保”和“菜脯”是谐音,故而叫着叫着,这“太保公”就成了“菜脯公”了。
直到后来,人们从九日山分香引玉进了通远王,这神行太保,才渐渐被人遗忘。事实上,昭惠庙的产生,就是远古船员和纤夫,为了保佑自己行船一帆顺风,一路平安,而立下的祈望,请来的神仙。
3。
一千多年以来,董山村常住人口陈氏和董氏人家,都是靠行船走海为生的。英都曾是一个内河渡口,这里曾有一个内河码头,叫董林码头,在当地非常出名。早些年,这码头承接着西溪上下河渡的中转和运输。沿溪上下,粮食、丝绸、煤炭、茶叶、瓷器,都必须通过这里往来运转。故此,董山村的董林码头,自是得到一番名声。
那么,为什么董山村的人,放弃祀奉“太保公”而引入通远王又有了昭惠庙呢?
原来,史上有载:早在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泉州太守陈偁到九日山祈风,为船队护航,随从官陈益舍身为民,立化成佛。后来,陈氏后人请来名匠,将他的肉身塑造成五缕佛像,并从九日山的昭惠庙中,分香迎奉而来。乡民在原先奉祀“太保公”的小庙上,加以修葺改建,供奉起了仁福王。
据说,仁福王的“五缕”真身佛像,是用传统的“五缕”手法,雕刻而成的。它是闽南地区五缕佛像之中,少有的珍品。
那么,什么叫“五缕”真身佛像呢?原来,古时的能工巧匠,借用香樟之木,把佛像分成五个部位进行雕塑。一是头部以上独立雕塑,让它可以自由转动;二是上身部位独立雕塑,让它成为连接四体五官的中心枢纽;三是双手独立雕塑,让它可以灵活转动;四是双腿独立雕塑,让它可以站立和坐下;五是四肢关节独立雕塑,让它可以自然活动。如此一尊佛像,再穿上人的衣服,绺上一把长须,一尊活佛,便栩栩如生了。
也不知为什么,后来陈氏族人慢慢向外迁移,留下仁福王给董山村的董氏人家供奉;再到后来,董氏人家也渐渐往外迁移了。最终,仁福王的香火,便由后来不断发展的洪氏族人所供奉,并流传至今。
最终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拨拨灯”也是经历三氏族人的多次变迁,才在洪氏家族中得以传承的。这个传统灯节,是陈氏族人模仿纤夫拉纤所创立的。
4。
700多年以前,英都就有了一种叫“拨拨灯”的灯会。今天,它已经成功地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国家级的民间灯会。
每年正月初九,是闽南人信奉的“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梳洗完毕之后,拈上三支香一起祭拜“天公”祈求新的一年兴旺发达,平安顺事。到了这天晚上,村民便会自发组织一种游灯的活动——“拨拨灯”这种叫“拨拨灯”的游灯活动,和泉州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赏灯活动,有所不同。
村民将一盏盏红灯,绑在一条条船绳粗细的大绳子上,每一盏灯笼相隔二尺左右,每一条绳子可挂几十盏、甚至上百盏灯笼,每一条大绳称为一阵,排头的是一位粗壮青年。他在前面挥舞两支火把,往前奔跑。后面,许多人用手护着这条灯龙,呼喊号子,像纤夫拉纤一样,跟在后面奔跑。“拨拨灯”一般有十几阵,多的时候,有二十几阵。其中,还夹杂有传统的“大鼓吹”、“花鼓”、“南音”甚至“舞龙弄狮”“拍胸舞”“杂耍”等等。
原来,村民们这种游灯活动,是一种纪念性的活动。他们模仿纤夫拉纤的动作,将一串串长长的灯绳负在身上,口中呼喊着号子,那场面,非常热闹壮观。据那位老乡贤讲,英都的“拨拨灯”节,是全国最著名的九大灯节之一。
更有所不同的是,几乎全国所有灯节,都是人们闲暇的节日,大街小巷,游人们背着手昂着头,满有诗意地观赏着花灯。而英都的“拨拨灯”却大为不同,他所表现的,是一种壮观的劳动场面,是水上拉纤人的奋勇精神,前赴后继,代代相传。因此,英都的“拨拨灯”是劳动者的灯,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海丝之灯。其场面的演化,犹为珍贵。它把一种悠闲而近似于静态的观赏活动,改变、升华成活跃而近似狂热的体力活动。
虽然,这个由陈氏族人发起的,由董氏族人传承的活动,最终因两姓族人的先后向外迁移、而由洪氏族人继续发扬光大的灯节,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变化和族人的变迁而最终泯落。足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它的流芳与流传,决不是我们曾经简单概括的所谓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5。
在英都的山村转来转去,期间我们路过不少横架于西溪之上的桥梁。坐在车上往下望去,虽然春天已去夏天来了,也曾下过不少大雨,但英都附近的溪流河道,多半是鹅卵石袒露的场景。同行的朋友不禁惊呼,这样的河滩,也可以行船吗?
是的,早在宋元期间,生态还没遭受破坏之前,这一条溪水,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晋江流域的河水,是清澈的,极度幽深的河流。早先,它远不是福建省内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它和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母亲河黄河一样,曾经清澈明亮。而晋江,以及它之上的东溪和西溪之水,原来也是闽南人的生存之河,美丽之河。它曾碧波荡漾,春风和暖,是海丝起点的上源头,水清潭深。作为运输主干线,当时的船只上下往来,非常繁荣。
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自然生态不断遭受破坏,这一条闽南人的生命之水,开始进入衰荒期。今天的这个样子,不但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景象,更是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的子孙,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尽管,眼前的昭惠庙是一座在原来旧址上改建的新庙;尽管,在它那一对厚重的大门之上,有一对特别让我喜欢的、半身浮雕在外的门神,但通远王的故事,似乎慢慢远去了。唯一能见证的,是一堆堆纸钱和香灰,以及每年正月初九的拨灯节。
而昭惠庙,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水上保护神祉,它护佑着水手和纤夫;同时,也给我们留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承。但今天,它似乎老了,老成一炉信仰的烟灰。
但是,不管流失多少岁月,在一个民族和人民的心里,香火是永续的、精神是永续的,文明是永续的!
一位老乡贤告诉我,英都的昭惠庙,早先是从九日山的昭惠庙分香而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且,九日山的昭惠庙,已渐渐远去,只有这里,依旧香火如烟。
早先,我对神庙并不存在多大兴趣。后来,慢慢接触许多有关于神庙的传说和故事,便开始由一种忽视和忽略,慢慢转变成为一种敬仰与谟拜。再到后来,我开始感觉,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信仰,这期间,有着诸多可以发扬和传承的品质。
所以,当我们走近昭惠庙时,首先应该聆听的,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传说和信仰,他能让我们保持一种永久的缅怀和精神性寄托。英都的昭惠庙,带着一千多年的传奇和传说,比起那无数香灰堆积而成的、灰色的信仰,似乎更加久长。
确实,这是一栋现代化的豪华仿古式建筑,虽然占地面积不大,除前面有一条水泥路之外,左右两边及后面,都让更多更现代的楼房,给遮掩了。它一不临山,二不近水,然而,那一千多年的历史韵味,让它保持一种民族和地方文化的份量,十分精彩。
2。
昭惠庙位于英都镇的董山村,原名董山宫,是一座重山芜殿式建筑结构。在绿色琉璃瓦的屋脊上,立塔盘龙,一条条闽南传统的燕尾脊往上扬起,直指蓝天。
庙前两侧,各有一对青石狮子,其威武雄壮,扭头向内。石狮的内侧,各有一道护栏,护栏中间有一个七级台阶,正中是一幅浮雕,有九龙戏珠。七级台阶拾级而上,殿前有四根巨大的石柱,二青二白。中间两根是青石盘龙镂空石柱,奇伟壮观;外侧两边各有两根刻字的花岗岩白石柱,上面书有一幅对联,其色着金。联云:渊源溯九日延福昭惠;香火传千年保境安民。
整个庙前的正堂面,除了数条白石之外,几乎是清一色的辉绿色花岗岩立体雕塑,其工艺精美绝伦,栩栩如生。
檐下,依然是雕花刻木,红、黑、金油漆相间。这些,历来是闽南独有的建筑传承,虽千篇一律,却各有精神。及至里面,雕刻和油漆之工,亦是精灵活现。青龙盘柱,白石题金。庙里住着三位神仙——一是仁福王,二是李本官,三是董大王。据说,这三位神仙,和海丝之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昭惠庙里有许多故事,多与走船跑海,相牵相连。
据说,董山村原来只有这一座小庙,是奉祀“太保公”的。那么,这“太保公”又是何许人呢?原来,他是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为何奉祀这位“神行太保”呢?因为在英都的地域里,流淌着一条溪流,叫“英溪”“英溪”与晋江上游的“西溪”相连,汇入晋江直奔大海。早年,西溪上游经常行水跑船,往上逆行溯水时,必定要有纤夫拉船。为了让木船一路跑得顺跑得快,便奉祀起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
这“太保公”又有一个讹名,叫“菜脯公”原来闽南话的“太保”和“菜脯”是谐音,故而叫着叫着,这“太保公”就成了“菜脯公”了。
直到后来,人们从九日山分香引玉进了通远王,这神行太保,才渐渐被人遗忘。事实上,昭惠庙的产生,就是远古船员和纤夫,为了保佑自己行船一帆顺风,一路平安,而立下的祈望,请来的神仙。
3。
一千多年以来,董山村常住人口陈氏和董氏人家,都是靠行船走海为生的。英都曾是一个内河渡口,这里曾有一个内河码头,叫董林码头,在当地非常出名。早些年,这码头承接着西溪上下河渡的中转和运输。沿溪上下,粮食、丝绸、煤炭、茶叶、瓷器,都必须通过这里往来运转。故此,董山村的董林码头,自是得到一番名声。
那么,为什么董山村的人,放弃祀奉“太保公”而引入通远王又有了昭惠庙呢?
原来,史上有载:早在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泉州太守陈偁到九日山祈风,为船队护航,随从官陈益舍身为民,立化成佛。后来,陈氏后人请来名匠,将他的肉身塑造成五缕佛像,并从九日山的昭惠庙中,分香迎奉而来。乡民在原先奉祀“太保公”的小庙上,加以修葺改建,供奉起了仁福王。
据说,仁福王的“五缕”真身佛像,是用传统的“五缕”手法,雕刻而成的。它是闽南地区五缕佛像之中,少有的珍品。
那么,什么叫“五缕”真身佛像呢?原来,古时的能工巧匠,借用香樟之木,把佛像分成五个部位进行雕塑。一是头部以上独立雕塑,让它可以自由转动;二是上身部位独立雕塑,让它成为连接四体五官的中心枢纽;三是双手独立雕塑,让它可以灵活转动;四是双腿独立雕塑,让它可以站立和坐下;五是四肢关节独立雕塑,让它可以自然活动。如此一尊佛像,再穿上人的衣服,绺上一把长须,一尊活佛,便栩栩如生了。
也不知为什么,后来陈氏族人慢慢向外迁移,留下仁福王给董山村的董氏人家供奉;再到后来,董氏人家也渐渐往外迁移了。最终,仁福王的香火,便由后来不断发展的洪氏族人所供奉,并流传至今。
最终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拨拨灯”也是经历三氏族人的多次变迁,才在洪氏家族中得以传承的。这个传统灯节,是陈氏族人模仿纤夫拉纤所创立的。
4。
700多年以前,英都就有了一种叫“拨拨灯”的灯会。今天,它已经成功地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国家级的民间灯会。
每年正月初九,是闽南人信奉的“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梳洗完毕之后,拈上三支香一起祭拜“天公”祈求新的一年兴旺发达,平安顺事。到了这天晚上,村民便会自发组织一种游灯的活动——“拨拨灯”这种叫“拨拨灯”的游灯活动,和泉州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赏灯活动,有所不同。
村民将一盏盏红灯,绑在一条条船绳粗细的大绳子上,每一盏灯笼相隔二尺左右,每一条绳子可挂几十盏、甚至上百盏灯笼,每一条大绳称为一阵,排头的是一位粗壮青年。他在前面挥舞两支火把,往前奔跑。后面,许多人用手护着这条灯龙,呼喊号子,像纤夫拉纤一样,跟在后面奔跑。“拨拨灯”一般有十几阵,多的时候,有二十几阵。其中,还夹杂有传统的“大鼓吹”、“花鼓”、“南音”甚至“舞龙弄狮”“拍胸舞”“杂耍”等等。
原来,村民们这种游灯活动,是一种纪念性的活动。他们模仿纤夫拉纤的动作,将一串串长长的灯绳负在身上,口中呼喊着号子,那场面,非常热闹壮观。据那位老乡贤讲,英都的“拨拨灯”节,是全国最著名的九大灯节之一。
更有所不同的是,几乎全国所有灯节,都是人们闲暇的节日,大街小巷,游人们背着手昂着头,满有诗意地观赏着花灯。而英都的“拨拨灯”却大为不同,他所表现的,是一种壮观的劳动场面,是水上拉纤人的奋勇精神,前赴后继,代代相传。因此,英都的“拨拨灯”是劳动者的灯,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海丝之灯。其场面的演化,犹为珍贵。它把一种悠闲而近似于静态的观赏活动,改变、升华成活跃而近似狂热的体力活动。
虽然,这个由陈氏族人发起的,由董氏族人传承的活动,最终因两姓族人的先后向外迁移、而由洪氏族人继续发扬光大的灯节,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变化和族人的变迁而最终泯落。足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它的流芳与流传,决不是我们曾经简单概括的所谓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5。
在英都的山村转来转去,期间我们路过不少横架于西溪之上的桥梁。坐在车上往下望去,虽然春天已去夏天来了,也曾下过不少大雨,但英都附近的溪流河道,多半是鹅卵石袒露的场景。同行的朋友不禁惊呼,这样的河滩,也可以行船吗?
是的,早在宋元期间,生态还没遭受破坏之前,这一条溪水,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晋江流域的河水,是清澈的,极度幽深的河流。早先,它远不是福建省内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它和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母亲河黄河一样,曾经清澈明亮。而晋江,以及它之上的东溪和西溪之水,原来也是闽南人的生存之河,美丽之河。它曾碧波荡漾,春风和暖,是海丝起点的上源头,水清潭深。作为运输主干线,当时的船只上下往来,非常繁荣。
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自然生态不断遭受破坏,这一条闽南人的生命之水,开始进入衰荒期。今天的这个样子,不但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景象,更是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的子孙,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尽管,眼前的昭惠庙是一座在原来旧址上改建的新庙;尽管,在它那一对厚重的大门之上,有一对特别让我喜欢的、半身浮雕在外的门神,但通远王的故事,似乎慢慢远去了。唯一能见证的,是一堆堆纸钱和香灰,以及每年正月初九的拨灯节。
而昭惠庙,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水上保护神祉,它护佑着水手和纤夫;同时,也给我们留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承。但今天,它似乎老了,老成一炉信仰的烟灰。
但是,不管流失多少岁月,在一个民族和人民的心里,香火是永续的、精神是永续的,文明是永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