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渐止,鼓声暂停,行营内逐渐安静了下来,刘皇帝则起身,脚步自如地走到台前,他这一动,立时将在场数千人的目光吸引了。
    刘皇帝一时没有开言,环视一圈,目光落在安然坐在太子刘旸身边的秦国公刘煦,疑惑道:“刘煦,你为何不下场?”
    闻问,刘煦赶忙起身,满面恭敬地道:“臣素不习弓马,还是观众兄弟俊杰们施展!”
    听其言,刘皇帝注视了他一会儿,轻笑道:“就是不善弓马,才更当练习,你们兄弟中,刘晖最善文才,刘晓自幼体弱,他们都引弓上马,你这做大哥的,更应为其表率!”
    随驾的皇子中,十二皇子刘晗以上,都得被要求武装上场,至于刘旸,他是太子,是半君,倒可同刘皇帝一道,观赏裁判。
    而听刘皇帝这么说,刘煦哪怕真的意不在此,也只能说道:“既然如此,臣只能献丑了!”
    “来人,给秦公备弓马!”刘皇帝自然是满意了,顿时大手一挥,对左右吩咐道。
    “是!”
    再度看向场内众人,刘皇帝语气温和地道:“你们都是朕的子侄,也是大汉未来的顶梁,朕与诸公素来看好。大汉立国已然二十五年,开国功勋,元老宿臣,非老即病,大汉的未来,是否能继续繁荣昌盛,还得落在你们身上,大汉的安定,也将靠你们来维护。
    自古以来,马上以武打天下,马下以文治天下,如今,先辈们打下了偌大的江山,也治出了一个日益强盛、八方来朝的帝国,最终还是要交给你们来守护,这并不比打天下、治江山容易。
    这段时间,有不少人给朕上表,不胜溢美之词,大言四海升平、万民安康,朕看了,心中甚喜,却也始终明白,大汉还未真正安定,也远未至马放南山之时!
    还需上下,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共保江山永祚!朕素来提倡文武并举,弓马虽然不能代表你们的能力,却能体现你们的素质!
    今日,当着朝廷公卿、各国使节以及诸族宾客,你们当好好表现,尽情展示我大汉雄风!谁猎获最多,朕必然厚赐!”
    “是!”
    刘皇帝一番话,说得平铺直叙的,由于现场的空旷与安静,感染力也并不显得有多长,但受训的子弟们却个个振奋,表情激动,不管怎么样,皇帝陛下演讲,总得配合好。
    讲演一番,刘皇帝就不继续刷存在感了,回到座位,摆摆手,轻声说了句:“开始吧!”
    随着侍从的内阁学士张雍一声高呼,鼓角声再起,一干人等立时调转马头,策马行营外,奔赴围场,展开狩猎比赛。
    刘皇帝等人呢,则闲适自在地等待着结果,当然,不会是干等,有瓜果点心、美酒佳酿可以享用,也可尽情交际聊天,更重要的,是行营之内,还有一场骑射比赛。
    比起皇子贵胄们,参与骑射比武的,才是真正的军中精英,自三衙诸军中选拔,每军只出一人,都是骑射最好的一员,顶级高手之间的较量,各种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观赏性极高,每一箭中的都能引起欢呼。
    大概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皇帝也还是注意形象的,纵然表情轻松愉悦,不时同皇后大符交谈几句,但坐姿始终端正,腰背挺得直直的,纵然有些腰酸,也绷得紧紧的。
    “爹爹!”
    愉悦的氛围之中,两道瘦小的身影奔上台来,朝着刘皇帝行礼,乃是十三子刘晔以及十四子刘昕。刘晔八岁,虎头虎脑的,也穿着一身精巧的武装,还背着一张短弓,跟在他身后的刘昕还要小,才五岁。
    见到二子,刘皇帝露出了点和蔼的笑容,朝刘昕招招手,刘昕顿时扑入刘皇帝怀中。看着刘晔兴冲冲的模样,问道:“小十三,你这身打扮,是想做什么?”
    刘晔昂着脑袋,望着刘皇帝,问道:“哥哥们都能上马打猎,爹爹为何不让我参与?”
    “你还太小,带你出来,只是见识见识,凑凑热闹!”刘皇帝轻笑道。
    闻言,刘晔小脸上明显露出一抹不服气,梗着脖子,说道:“考察射艺,何论年纪,我年岁虽小,却已能引弓击敌,猎不得虎豹熊罴,走兔仓鼠,不在话下!”
    “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听其言,刘皇帝呵斥了一句,偏头对大符道:“刘昉这个年纪时,也是这般,没曾想,我家小十三,还要过之,这等狂言,张口便来!”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晔原本兴奋的表情顿时垮了下来,年纪虽小,却不是完全听不出好赖,轻咬着嘴唇,清亮的眼睛望着刘皇帝,目光略带委屈却透着股固执。
    刘皇帝瞥了他一眼,让刘昕坐在自己腿上,含笑问道:“小十四,你告诉爹,你是不是也和你昕哥哥一样,也要骑马射猎?”
    刘昕还是有些懵懵懂懂的,看了看刘晔,再迎着刘皇帝的目光,很快摇摇头,低声道:“我就来看看爹爹,你许久没有看过娘和我了。”
    刘皇帝闻之微讷,抬首搜寻了一番,在后妃的座位中,找到了其母耶律妃,此时耶律妃也正小心地打量着这边。注意到刘皇帝的眼神,惊了一下,快速躲开。
    自从去年北伐,随驾返朝之后,刘皇帝也却是没有再宠幸过耶律妃了。目光恢复了柔和,刘皇帝捏了捏刘昕手感极佳的脸蛋,笑道:“这却是我的过失了,今后一定补上!”
    和刘昕交谈,则明显将刘晔给晾在那里了,也使得刘晔有些孤单,有些尴尬,眼神中的委屈色更浓了,有些发红,却下意识地强忍着。
    大符见状,则朝其招招手:“小十三,来我这边!”
    刘晔没动,仍然望着刘皇帝,小眼神中就透着两个字,固执。见状,刘皇帝说道:“没听到娘娘的话吗?”
    闻言,刘晔这才走到大符身边,默默垂下脑袋站着。看着刘晔这副可怜样,大符嗔怪地瞪了眼刘皇帝,探手轻抚着他的脑袋,温声道:“别这么垂头丧气的,你爹啊,那是没见识,没见过你的武功,他不信,你就表现给他看!”
    这话说得刘皇帝略感尴尬,面皮不由得抽动了一下,这天下,也只有大符这般说他,他不会生怒了。
    而刘晔则抬起头,眉宇间恢复了兴致,再度望向刘皇帝。见状,刘皇帝说道:“皇后娘娘都发话,我也得听,那我就看看你表现!”
    “您等着!”刘晔当即应道。
    言罢,便转身下台而去,很快,一匹小黄马便在刘晔的驱策下,望行营外而去,观其骑姿,很是自如,不见一点勉强。
    对此,刘皇帝略感惊讶。
    注意到刘皇帝脸上的讶色,大符这才道:“你别看刘晔年幼,这骑射已经练习多时了,不说射艺有多高超,却已能有所收获!”
    “是嘛!我只以为,这小子是想在我面前表现,狂言大话!”刘皇帝轻笑道。
    “你呀,抽得闲暇,也该多关心关心你这些幼子幼女们了!”大符轻叹道。
    闻之,刘皇帝看了看亲昵地坐在自己怀中的刘昕,又望向逐渐远去的刘晔,一时有些恍惚。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去岁在宫中,刘晔以花圃枝叶代敌并拿剑劈砍的场景,当时就感受到此子对自己关怀的一种渴慕之情了……
    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
    “对于他们,我确实是有所忽视,有所亏欠啊!”回过神,刘皇帝难得地露出少许苦笑。
    他个人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刨除放在国事要务上的心思,留给后宫的时间都不多,对子女亦然。再者,他子女那么多,又哪里能够面面俱到的,比起在几个长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对其他孩子,关怀也的确很少。
    尤其是刘晔、刘昕这哥俩,年纪小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其母出身卑微,也难受重视。刘晔之母秦黎,虽已封湘妃,在宫中有些地位,却也只是因为产下皇子的奖赏罢了,当年,也只是秦再雄献上的一个瑶女而已。
    至于耶律妃,由于其契丹皇族的身份,就更难得到刘皇帝的宠幸了,甚至看着就别扭,而这对母子在宫中,就更受排斥了,尤其在汉辽敌对,又一场残酷大战之后,就只能低眉顺眼,苟且偷安了。
    子凭母贵,在大汉宫廷,也是有一副真实写照的。像符后、贵妃、贤妃她们的子女,受到的重视就明显超过别人,后进的惠妃、宁妃,过去由于占据年龄以及身份上的优势,受到的宠幸也一点不少,子女也从中受惠。
    至于其他,不少人都快被刘皇帝遗忘了。包括曾经一度受宠的大周淑妃,如今也不那么受重视了。说到底,淑妃是个文艺范,性贤良,人貌美,气质佳,当初能以此吸引刘皇帝,但久而久之,也就腻了,性情兴趣也难相投。
    随着年纪的增长,颜色渐衰,刘皇帝兴趣就更减少了,她又不像大符与高、折二娘子那般,与刘皇帝有深厚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当刘皇帝把小周纳入后宫,没错,刘皇帝已然把小周娘子纳入后宫了,并且一步到位,直接册封为宜妃,算是满足了自己内心的猎奇感。
    而此举,旁人不敢说什么,私底下嚼舌根都不敢,但大周淑妃反应出奇地大,那也是刘皇帝头一次发现,这淑妃在柔婉的外表下,也隐藏着刚烈的属性。
    直接表示对刘皇帝纳自己妹妹的不满,这也是伺候刘皇帝十六七年下来,第一次胆敢忤逆刘皇帝的意愿,对他使脸色,耍脾气。
    但刘皇帝是什么人,又岂容得她如此,他也没有兴趣去猜测淑妃的想法,体谅淑妃的心情,于是,大周淑妃彻底失宠了,到如今,也基本只能待在寝殿中顾影自怜了。
    这还是看在刘晖的份上,刘皇帝没有过多的惩处,否则,没准就被打入冷宫了。对于刘皇帝而言,可不是能容每一个妃嫔在他面前放肆的,这世上,毕竟只有一个符皇后。
    过去,七皇子刘晖,因为天赋异禀,以出众的文才受到刘皇帝钟爱与重视,却也因其母的缘故,被刘皇帝冷落了些。
    淑妃母子都是这般遭遇,而况于其他人。像此前被刘皇帝强纳入宫的徐、李二妇,则早被刘皇帝遗忘到不知哪个角落了里了。
    宫廷之中,从来都不会是和谐的,始终充满了各种争端与算计,刘皇帝也是个心硬的人,也往往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他无情之处。
    过去,或许有那么一段其乐融融的景象,却也只是一种流于浮面的假象,为了迎合刘皇帝抑或是未免触怒他而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
    但是,人心易变,刘皇帝年岁也渐渐上来了,最重要的是,皇子们逐渐长大了,其人多嘴杂,心思也各异,也容易滋生矛盾,感情也日显淡漠。
    包括刘皇帝与子女们的父子之情,有些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除了无法割裂的血脉上的联系,情分极为浅薄,刘皇帝并没有真正做到一个父亲的职责,当然,他也本就难以做到,宫廷之中绝不是那么美好,而作为皇帝,许多东西对他来说,早已成为一种奢望。
    有一点能够比较直观的反应刘皇帝与他那些皇子女们的关系,序齿靠后的皇子们,也日渐长大,而他们面对刘皇帝,除了敬畏之外,充满了疏离感。
    “今后多费些时间吧!”见刘皇帝若有所思,大符探手轻搭他手上,温声道。
    偏头看着她,刘皇帝微微一笑:“所幸还有你,有你这个贤内助,替我照料后宫,关爱子女,也能让我减少些心中愧意!”
    闻言,大符:“我只是做些份内之事,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能替代的!”
    “哪怕是份内之事,已大解我忧!”刘皇帝当即表示道,一副感激皇后的样子。
    刘皇帝这话,倒也不是无的放矢,一直以来,符后在汉宫中,都尽显大妇风采,对于后宫那些不怎么受宠的妃嫔以及皇子女也多加关照,确实起到了安稳后宫,母仪天下的作用。
    当然,这也是符后聪明的地方,对于那些不能威胁到她地位的后妃,她从来不去打压,尽可能展示她的宽和大度、温良贤淑。论格局、气度、见识,汉宫之中,舍符后无其他人,这也是她能够稳居后位,并赢得刘皇帝尊重,最根本的原因。
    “子女们都渐渐大了,也不那么好管教了,他们都敬重你,日后,还当劳你多费些心了!”刘皇帝对符后道。
    对此,大符只是婉然笑对。
    “陛下!”言谈之间,二臣步上台来,躬身行礼。
    “赟哥,不必多礼!”见到来人,刘皇帝温和一笑。
    当先一人,乃是徐王、宗正卿刘承赟。
    “小十四,找你娘去,不要乱跑,注意安全!”轻轻怕了下刘昕背,刘皇帝道。
    “是!”看了看刘皇帝,刘昕跳跃落地,朝着帝后一行礼,又朝来人躬了躬身,而后迈着小腿小跑离去。
    见着刘昕的背影,刘承赟不由向刘皇帝感慨道:“十四皇子年纪虽幼,却如此懂礼数,将来定然是个翩翩君子,都是陛下教导得好啊!”
    对此恭维,刘皇帝淡淡一笑:“赟哥客气了,这些小子,可是经不起夸的!”
    刘承赟陪着笑,有些刻意地别过身体,让刘皇帝更多地注意到身边一人。
    “是均哥啊!”刘皇帝脸上笑意不减,只是目光有些平静。
    “陛下,承均将往广南上任,特来辞行,恭听陛下教训!”刘承赟主动道。
    刘承赟身边的中年人,乃是刘承均,已故皇叔、太原王刘崇的儿子,当然,也是刘承赟的亲兄弟。
    此时的刘承均,年纪也奔着五十去了,但十分显老,身体看起来也不那么健壮,有些虚胖,一张面庞,尽显沧桑之态。
    “陛下!”面对刘皇帝,刘承均也更拘谨,有些紧张,有些畏缩。
    “均哥不必拘束,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也可直接来寻朕!”刘皇帝温和依旧,只是他那亲和的笑脸,刘承均可一点不敢当真。
    说起来,自从当初河东事后,刘崇一家被“护送”入京,其后刘崇死,其诸子全数召还,圈养洛阳,已经快满十九年了。
    如果有机会,刘承均真想问问刘皇帝,你知道我们这十九年是怎么过来的嘛。说当猪在养,可能有些过分,因为猪只需要蹲在圈中,等着投食。
    而他们,被集中在一个大的庄园内,还需像那些泥腿子一样,靠着在地里刨食过活,那么一大家子,官府每年拨给的钱粮,根本不够他们过上一个安逸富贵的生活。
    禁止经商,连自由都受到限制,不许离开洛阳境内,一直到朝廷西迁到洛阳,管控才有所放宽。
    算上刘承赟,刘崇一共有十子,而多年下来,仍然在世的,只有四人了,其他的,不是病死,就是抑郁而死,又或亡于意外……
    直到近两年,刘皇帝终于彻底给他们解禁,准他们回朝,并且授予官职,日子方才好过些,逐渐回复贵族的待遇。当然,这背后有刘承赟多年不懈的努力求情。
    不得不说,在一些人眼中,刘皇帝对于外臣还算宽容,对于皇室内部的自家人,刘皇帝却显得有些苛刻无情了。
    要知道,连杨邠、苏逢吉这样的罪臣,都已经回朝多年,在京养老,安度万年,而苏逢吉的儿孙,也开始出仕了。
    偏偏是刘崇、刘信这样宗室长辈的后人,多年没有享受到该有的地位与尊荣,若不是刘承赟为只奔走求情,或许直到刘皇帝死,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均哥不会觉得岭南偏僻艰苦吧!”看着一脸敬畏的刘承均,刘皇帝轻声道。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

汉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芈黍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芈黍离并收藏汉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