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家都对萧时善表示关切,云榕也跟着问候两句,“既然三嫂伤了手,就好生养着吧。”
她往萧时善手上瞥去一眼,刚说要包粽子就伤到手了,会有这么巧合么,即便是被针扎了一下又能有多重,用得着包得那么显眼吗?
她管得着么,萧时善在大家的关心劝说下,抬着那只受伤的手,坐在了一张玫瑰椅上。
这时,几个粗使婆子把糯米粽叶以及各色馅料搬了过来。
第十四章
水榭中间摆了两张八仙桌,两张桌子并到一块,将糯米粽叶等物摆在上头,七八个白瓷罐里盛着赤豆、松栗、豆沙、蜜枣、胡桃,莲子等馅料,瞧着倒是颇为丰富。
糯米提前泡好,粽叶清洗干净,各色馅料也已调好,只需要把馅料放到糯米里,再用粽叶裹起来,拿丝线缠好就是。
厨上的孙厨娘特地来教几位姑娘包粽子,只见她拿起一片粽叶,往中间一挽,放入糯米馅料,将粽叶合起左右折了几下,用细线在上头绕了几圈,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就包好了。
“没什么复杂的,姑娘们比我们要手巧得多,多包几个就上手了。”
这话说到云榕心上去了,她也觉得没什么难的,看着孙厨娘包得干净又利落,她跃跃欲试,命丫头给她挽起袖子,学着孙厨娘方才的样子去包粽子。
看着简简单单,等自个上手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云榕扯烂了四五张粽叶,才勉强包出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用细线系好,往上一拎,里头的糯米顿时从一个角里露了出来。
“二姐姐!”在云榕右边坐着的云桐惊呼一声,掉出来的米粒撒到了她的裙子上,旁边的丫头赶忙上前收拾。
云榕活泼好动,素来没有耐心,做事静不下心来,见云桢几人都包出了两个成型的粽子,她却一个都包不住,不甘心被她们比下去,心里暗暗着急,额头上生出一层细汗。
越是着急越是包不住,手里的粽子再次散开时,云榕的耐心已经告罄。
萧时善心想,真该让季夫人瞧瞧什么才叫心浮气躁,有云榕比着,她竟也落得个心浮气躁的评语,这不是冤枉人嘛。
几人商量着,等包好粽子以后,从里头挑出包得好的,给老太太送些过去。
云桢笑道:“既如此不如给各房都送些,左右是忙活一阵子,也让大家都尝尝。”云桢向来想得周到,做事稳妥大方,倒比云榕更像姐姐。
几个人都说好。
“表姐,你包得真好看。”云桐转头去看史倩包的粽子,跟孙厨娘包得差不多,线绑得也整齐。
面对云桐直白的称赞,史倩脸颊微红,“以前跟着母亲包过,好几年没包了。”
史倩父母双亡,跟着兄嫂来京投奔的事情几位姑娘都是知道的,云榕对史倩的倨傲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云桢虽是温柔谦和,也有其傲气,倒是云桐生性烂漫,两人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
萧时善端着茶杯喝茶,视线投向远处,正欣赏着窗外景致,忽然听云桐问道:“三嫂,三哥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
这还真难住她了,萧时善转头看去,眼尖地发现随着云桐话音落下,史倩手里的动作停了一下,只是没有像云桢云榕那样好奇地看过来。
“他喜欢吃蜜枣的。”萧时善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对他的喜好了如指掌,天知道她连他喜甜喜咸都不清楚,更别提他爱吃什么口味的粽子了,但管他呢。
云桐惊讶地道:“原来三哥喜欢吃蜜枣的,我还以为他不爱吃甜的呢。”
云桢笑道:“我知道大哥爱吃白粽子,二哥爱吃八宝的,五弟爱吃豆沙馅的,四哥的口味怪些,爱吃鲜肉的,就是不知道三哥爱吃什么口味的,今个儿才也知道是爱吃蜜枣的。”
萧时善歪了歪头,“这就奇了,你对大家的喜好如此清楚,怎么独独不知道他爱吃什么?”
云榕插嘴道:“我就没见三哥吃过粽子。”
萧时善心道,那他可能压根就不爱吃粽子。不过人还是要多点喜好才好,这样别人才有表达心意的机会,像他似的般般不缺,样样都有,旁人就是想给他送点什么也无从下手。
几个婆子将包好的粽子送去了厨房,桌面很快收拾了出来,丫头给几个姑娘端上了茶水。
云榕谈到了端午那日的龙舟赛,她最喜欢这等热闹的活动,“从初一就有赛事,一直比到端午才结束,听说这几日金水河上的龙舟就像过江之鲫,多得数不过来。每年端午有近百支龙舟队参赛呢,只有经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在端午那天在金水河上竞渡。”
云榕对这些热闹事了解得不少,跟其他闺秀聊天时也爱说这些,每当她说起来这些事,云桐就听得目不转睛。
三房的姊妹多,郑夫人对几位姑娘管教得严,不像二房只有云榕一个姑娘,葛夫人对唯一的女儿难免就纵容了些,而且云榕那性子活泼,也不是个能安稳坐住的人。
“近百支龙舟队?往年我看金水河上的龙舟队有二十多支,还以为那就够多了,没想到参赛的有近百支队伍,那该有多热闹啊。”云桐想了一下那个场景,“可惜咱们看不着。”
云桐专注的神情取悦了云榕,“这有什么,前几日别看队伍多,但这里头良莠不齐,到端午那日才是正头戏。”
萧时善在旁听着,对云榕的话有不同意见,一听就知道她没真正见识过龙舟赛。端午那日虽然是正日子,出场的队伍都是选出来在御前表演的,差自然不会差,但绝对不如百舸争流刺激有趣。
端午那日在金水河观赛的不仅有皇室成员和朝臣,皇上和嫔妃也会驾到,既然是给皇上看,就脱不开规矩的束缚,表演性质更多些,谁敢弄那些惊险刺激的,不过是卖力地弄些花样,图个热闹罢了。
相较而言,初五之前的这几天才是百姓们的狂欢,金水河畔人山人海,一艘又一艘的龙舟快速划过,像从水面划过的耀眼星子,岸边的看客呼声震天,嗓子都要喊破了。
这些看客里单纯来看热闹的不少,更多的却是赌客,一场龙舟赛下来,有人倾家荡产,有人骤然富贵,所以每年金水河上真有不少跳河的。
巡城御史专门带着人在河边盯着,瞧见哪边有动静了,就派人过去捞人,大过节的弄这出给谁看,不知道初五那日有御驾亲临么,到时候浮起个尸体不是扫兴么,要死也得换个地方!
跳了水又被捞上来,白白吃上一次苦头,再跳就直接把人押走。
端午前一天金水河畔会开始戒严,搭建看台和彩棚彩帐。
思及此,萧时善动了动心思,嫁人之后,她就安分守己了,因着自持身份,没动过什么歪心思。只是眼下她手头紧,听到云榕谈及龙舟赛,心里就如同钻进了一只小虫子,挠得她心痒。
“二姐姐你知道的真多。”云桐道。
云榕被云桐夸得飘飘然,继续说道:“不光有龙舟赛,还有马球、射柳、耍百戏呢。咱们的彩帐虽然视野开阔,但只能看到龙舟赛和耍百戏,马球和射柳在另一个场子里,你要是想看,我可以带你去瞧瞧。”
云桐立马点头应下。
史倩插不上话就在旁边安静地听着。
“三嫂,安庆侯府的位置在哪儿呀,往年我倒不曾注意过。”云榕道。
在哪儿?在犄角旮旯里呗,都快被挤没影了,萧时善转动着绿团扇,肌肤如雪,细腻如玉,摇晃着那抹绿意,似能流淌到人心里,弯唇笑道:“二妹妹是去拜会一下吗?若是如此,我带你去走走就是了。”
闻言,云榕噎了一下,谁要去给她家拜会,要拜会也是安庆侯府的人来拜会。事情是这么个事情,话却不能张口就来,她心里憋了口气,索性撇过了头去 ,见到云桐盯着萧时善看个不停,云榕心里更气,有什么好看的。
云桐没发现云榕的眼神,只觉得三嫂这一笑有种说不出的好看,眼睛更是随着她的手腕微微转动。
史倩察觉到话里似有机锋,但不清楚内里,云桢却是听得明白,心下有些好笑,顾及云榕的面子,她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冲着云榕叫的那声三嫂,萧时善也可大度地不予理会,但这种逮着机会就踩的举动也忒讨厌了。
时近中午,几位姑娘各自散去,萧时善心里有事,回到凝光院,立马叫来了常嬷嬷。
“姑娘,什么事这么急?”常嬷嬷惊讶地道。
萧时善问道:“嬷嬷,昨日我跟你说的事,你可跟张大哥说了?”
“还没来得及说呢。”常嬷嬷一般在国公府住着,外头虽然有住所,但不经常回去,“我想着这两天找个空儿回去一趟,姑娘有急事要办?”
本来是不急的,现在事情摆在眼前,自然就急了,萧时善琢磨着也不必往后拖了,不妨趁着此事看看这个张亨是否是个可用之人。
“恐怕得劳烦嬷嬷跑一趟了。”萧时善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想了想又补充道:“打探清楚今年有哪几支龙舟队能进入端午当日的比赛,即使得不到明确答案,也要给个大致范围。再将这几支龙舟队往年是否参与过竞渡,组队的时间长短,各自的战绩都打探打探,最好问清楚是哪家组织的队伍,把这些都弄明白,先列个单子给我瞧瞧。”
常嬷嬷越听越不对劲,姑娘打探这些是要做什么,若是只想跟着夫人们赢些彩头,需要打探得这么细?
萧时善支着下巴道:“先这么着吧,嬷嬷今日就回去跟张大哥说一声,尽快给个信儿,然后再说后面的事。”
第十五章
得了萧时善的嘱托,常嬷嬷也没耽搁,出了卫国公府径直往猫儿胡同去了。
常嬷嬷本是梅氏的陪房,家里那口子大小也是个管事,曾帮着梅氏打理田庄,后来梅氏仙逝,张管事被换了下来,没几年就因病亡故了,留下了孤儿寡母无人看顾。
原本常嬷嬷有一儿一女,除了大儿子张亨,还有个小女儿,从生下来就孱弱得像个小羊羔,没到周岁就夭折了。
毕竟是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常嬷嬷每每想起就难忍悲痛,没过多久,梅氏又因难产而亡,留下了尚在襁褓的小小姐。常嬷嬷瞧着这孩子便想起自己那个福薄的闺女,因此照顾得愈发尽心尽力。
常嬷嬷在侯府当差不常回家,张管事去世后,张亨也就无人管束,虽然生得人高马大,却至今没个正经活计,成日里呼朋唤友,不务正业,令常嬷嬷时常头疼挂心。
昨日听了姑娘那番话,常嬷嬷心里着实高兴,正寻思着找个空儿回来一趟,跟儿子好生说道说道。
因着端午将至,每逢节下事情就多,卫国公府比安庆侯府讲究,很多事情要循着旧例来办,常嬷嬷又是个爱操心的,一时脱不开身,本想过完节再回来,没想到今日姑娘又跟她说了那些话,她听得云里雾里,生出几分疑惑,便向姑娘询问因由。
萧时善哪能直愣愣把事情全抖搂出来,见常嬷嬷问起,她便淡定如常地说道:“打听得清楚些是为了有话可说。端午那日,老太太和太太们要去金水河畔看龙舟赛,我在边上陪着,若是一问三不知岂不是扫了大家的兴致。”
常嬷嬷一听也是,姑娘性子好强,原来是为了那日在老太太跟前挣个脸面,心头的那丝疑惑散去,一心想着让儿子把姑娘吩咐的事儿办好。
正午的阳光有些灼人,常嬷嬷一路走来,路上停歇了两次才到了胡同口,走进弯弯绕绕的胡同,到了自家门外却见大门紧闭,上头挂了一把铜锁。
常嬷嬷心道来得不巧,不知又往哪儿胡混去了,可姑娘催得紧,这会儿已经到了家门口,不妨再等等看。
掏出钥匙开了门,常嬷嬷进门后,特地到灶房瞧了瞧,米缸里的米都见底了,哪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常嬷嬷板起了脸,打定主意要把张亨训斥一番,哪知她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正是焦急之际,忽然听到外头有动静,她出来一瞧,恰好看到张亨湿着衣裳走了进来,手里还拎麻袋似的拎着一个人。
“这是怎么回事?”常嬷嬷大惊失色,急忙跑了过去,见张亨把那个瘦猴般的男子往地上一撂,着实把她吓了一跳,好在那人还能动弹,这让她心下稍安。
“从河里救上来的。”张亨生得高大健壮,浓眉大眼,一身结实肌肉配着粗犷凶狠的面容瞧着就不好招惹,看到常嬷嬷回来,心里还有点疑惑,“娘,你咋回来了?”
常嬷嬷往常都是月中的时候回趟家,今日才刚月初。
原来是救人,常嬷嬷放下了心,此刻听他问起,便把姑娘交代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听到了常嬷嬷的话,张亨心口猛然跳动了起来,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窈窕的身影。
常嬷嬷说道:“你赶紧帮着姑娘打听打听,把事情……”
话还没说完,地上躺着的男子突然坐直了身子,直勾勾地盯向常嬷嬷,嘴嘀咕着什么,把常嬷嬷吓得脸色一白。
“他这是咋了,眼睛直勾勾的。”常嬷嬷往后退了几步。
张亨回过神来,没管地上的瘦猴,对常嬷嬷拍着胸口道:“这事包在我身上,明儿我就把单子列出来。”
常嬷嬷点点头,本想跟儿子多聊会儿,但瞅着地上那个疯疯癫癫的男子,也就打消了念头,拉过张亨教训了一句,“少跟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
再三叮嘱后,常嬷嬷出了猫儿胡同,回到国公府跟萧时善回了话。
事情如此顺利,萧时善心情大好,只盼张亨是个能办事的,这几日的赛事她是赶不上了,但端午那日的龙舟竞渡她却不想错过。
在女眷之中也有赢彩头的事情,可那只是为了凑趣,没有谁是奔着赢钱去的,即使赢了钱也会随手打赏出去,而不是装进自己的腰包。
要想赚到银子就得另寻他法,比如每年端午时节京中最大赌坊合隆坊开设的赌局。合隆坊直接包下了金水河西岸的萃雅茶居,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可参与其中,一连开设五日,将热烈氛围推至顶峰,那才是萧时善看中的地方。
然而此事并不光彩,需得谨慎小心,大张旗鼓地办是万万不能的,这才寻到了张亨身上。
隔天中午,张亨就把单子列出来了,他一刻不停地来到国公府,依照约定在一处角门外等候,此时烈日当空,小巷内分外幽静。
片刻之后,只听得“吱呀”一声门响,从角门里走出个柳眉杏眼的俏丽少女,上下打量了张亨两眼,开口言道:“你可是常嬷嬷的儿子张亨?”
来的人正是疏雨,她和微云是贴身伺候的丫鬟,姑娘要做点什么,即便瞒得过常嬷嬷,也瞒不过她俩。
萧时善本也没想瞒着二人,毕竟还得要她们配合。
疏雨其实见过张亨,只是没想到才两三年的工夫,这人又健壮了许多,在角门外一杵,活像一座小山。
她往萧时善手上瞥去一眼,刚说要包粽子就伤到手了,会有这么巧合么,即便是被针扎了一下又能有多重,用得着包得那么显眼吗?
她管得着么,萧时善在大家的关心劝说下,抬着那只受伤的手,坐在了一张玫瑰椅上。
这时,几个粗使婆子把糯米粽叶以及各色馅料搬了过来。
第十四章
水榭中间摆了两张八仙桌,两张桌子并到一块,将糯米粽叶等物摆在上头,七八个白瓷罐里盛着赤豆、松栗、豆沙、蜜枣、胡桃,莲子等馅料,瞧着倒是颇为丰富。
糯米提前泡好,粽叶清洗干净,各色馅料也已调好,只需要把馅料放到糯米里,再用粽叶裹起来,拿丝线缠好就是。
厨上的孙厨娘特地来教几位姑娘包粽子,只见她拿起一片粽叶,往中间一挽,放入糯米馅料,将粽叶合起左右折了几下,用细线在上头绕了几圈,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就包好了。
“没什么复杂的,姑娘们比我们要手巧得多,多包几个就上手了。”
这话说到云榕心上去了,她也觉得没什么难的,看着孙厨娘包得干净又利落,她跃跃欲试,命丫头给她挽起袖子,学着孙厨娘方才的样子去包粽子。
看着简简单单,等自个上手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云榕扯烂了四五张粽叶,才勉强包出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用细线系好,往上一拎,里头的糯米顿时从一个角里露了出来。
“二姐姐!”在云榕右边坐着的云桐惊呼一声,掉出来的米粒撒到了她的裙子上,旁边的丫头赶忙上前收拾。
云榕活泼好动,素来没有耐心,做事静不下心来,见云桢几人都包出了两个成型的粽子,她却一个都包不住,不甘心被她们比下去,心里暗暗着急,额头上生出一层细汗。
越是着急越是包不住,手里的粽子再次散开时,云榕的耐心已经告罄。
萧时善心想,真该让季夫人瞧瞧什么才叫心浮气躁,有云榕比着,她竟也落得个心浮气躁的评语,这不是冤枉人嘛。
几人商量着,等包好粽子以后,从里头挑出包得好的,给老太太送些过去。
云桢笑道:“既如此不如给各房都送些,左右是忙活一阵子,也让大家都尝尝。”云桢向来想得周到,做事稳妥大方,倒比云榕更像姐姐。
几个人都说好。
“表姐,你包得真好看。”云桐转头去看史倩包的粽子,跟孙厨娘包得差不多,线绑得也整齐。
面对云桐直白的称赞,史倩脸颊微红,“以前跟着母亲包过,好几年没包了。”
史倩父母双亡,跟着兄嫂来京投奔的事情几位姑娘都是知道的,云榕对史倩的倨傲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云桢虽是温柔谦和,也有其傲气,倒是云桐生性烂漫,两人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
萧时善端着茶杯喝茶,视线投向远处,正欣赏着窗外景致,忽然听云桐问道:“三嫂,三哥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
这还真难住她了,萧时善转头看去,眼尖地发现随着云桐话音落下,史倩手里的动作停了一下,只是没有像云桢云榕那样好奇地看过来。
“他喜欢吃蜜枣的。”萧时善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对他的喜好了如指掌,天知道她连他喜甜喜咸都不清楚,更别提他爱吃什么口味的粽子了,但管他呢。
云桐惊讶地道:“原来三哥喜欢吃蜜枣的,我还以为他不爱吃甜的呢。”
云桢笑道:“我知道大哥爱吃白粽子,二哥爱吃八宝的,五弟爱吃豆沙馅的,四哥的口味怪些,爱吃鲜肉的,就是不知道三哥爱吃什么口味的,今个儿才也知道是爱吃蜜枣的。”
萧时善歪了歪头,“这就奇了,你对大家的喜好如此清楚,怎么独独不知道他爱吃什么?”
云榕插嘴道:“我就没见三哥吃过粽子。”
萧时善心道,那他可能压根就不爱吃粽子。不过人还是要多点喜好才好,这样别人才有表达心意的机会,像他似的般般不缺,样样都有,旁人就是想给他送点什么也无从下手。
几个婆子将包好的粽子送去了厨房,桌面很快收拾了出来,丫头给几个姑娘端上了茶水。
云榕谈到了端午那日的龙舟赛,她最喜欢这等热闹的活动,“从初一就有赛事,一直比到端午才结束,听说这几日金水河上的龙舟就像过江之鲫,多得数不过来。每年端午有近百支龙舟队参赛呢,只有经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在端午那天在金水河上竞渡。”
云榕对这些热闹事了解得不少,跟其他闺秀聊天时也爱说这些,每当她说起来这些事,云桐就听得目不转睛。
三房的姊妹多,郑夫人对几位姑娘管教得严,不像二房只有云榕一个姑娘,葛夫人对唯一的女儿难免就纵容了些,而且云榕那性子活泼,也不是个能安稳坐住的人。
“近百支龙舟队?往年我看金水河上的龙舟队有二十多支,还以为那就够多了,没想到参赛的有近百支队伍,那该有多热闹啊。”云桐想了一下那个场景,“可惜咱们看不着。”
云桐专注的神情取悦了云榕,“这有什么,前几日别看队伍多,但这里头良莠不齐,到端午那日才是正头戏。”
萧时善在旁听着,对云榕的话有不同意见,一听就知道她没真正见识过龙舟赛。端午那日虽然是正日子,出场的队伍都是选出来在御前表演的,差自然不会差,但绝对不如百舸争流刺激有趣。
端午那日在金水河观赛的不仅有皇室成员和朝臣,皇上和嫔妃也会驾到,既然是给皇上看,就脱不开规矩的束缚,表演性质更多些,谁敢弄那些惊险刺激的,不过是卖力地弄些花样,图个热闹罢了。
相较而言,初五之前的这几天才是百姓们的狂欢,金水河畔人山人海,一艘又一艘的龙舟快速划过,像从水面划过的耀眼星子,岸边的看客呼声震天,嗓子都要喊破了。
这些看客里单纯来看热闹的不少,更多的却是赌客,一场龙舟赛下来,有人倾家荡产,有人骤然富贵,所以每年金水河上真有不少跳河的。
巡城御史专门带着人在河边盯着,瞧见哪边有动静了,就派人过去捞人,大过节的弄这出给谁看,不知道初五那日有御驾亲临么,到时候浮起个尸体不是扫兴么,要死也得换个地方!
跳了水又被捞上来,白白吃上一次苦头,再跳就直接把人押走。
端午前一天金水河畔会开始戒严,搭建看台和彩棚彩帐。
思及此,萧时善动了动心思,嫁人之后,她就安分守己了,因着自持身份,没动过什么歪心思。只是眼下她手头紧,听到云榕谈及龙舟赛,心里就如同钻进了一只小虫子,挠得她心痒。
“二姐姐你知道的真多。”云桐道。
云榕被云桐夸得飘飘然,继续说道:“不光有龙舟赛,还有马球、射柳、耍百戏呢。咱们的彩帐虽然视野开阔,但只能看到龙舟赛和耍百戏,马球和射柳在另一个场子里,你要是想看,我可以带你去瞧瞧。”
云桐立马点头应下。
史倩插不上话就在旁边安静地听着。
“三嫂,安庆侯府的位置在哪儿呀,往年我倒不曾注意过。”云榕道。
在哪儿?在犄角旮旯里呗,都快被挤没影了,萧时善转动着绿团扇,肌肤如雪,细腻如玉,摇晃着那抹绿意,似能流淌到人心里,弯唇笑道:“二妹妹是去拜会一下吗?若是如此,我带你去走走就是了。”
闻言,云榕噎了一下,谁要去给她家拜会,要拜会也是安庆侯府的人来拜会。事情是这么个事情,话却不能张口就来,她心里憋了口气,索性撇过了头去 ,见到云桐盯着萧时善看个不停,云榕心里更气,有什么好看的。
云桐没发现云榕的眼神,只觉得三嫂这一笑有种说不出的好看,眼睛更是随着她的手腕微微转动。
史倩察觉到话里似有机锋,但不清楚内里,云桢却是听得明白,心下有些好笑,顾及云榕的面子,她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冲着云榕叫的那声三嫂,萧时善也可大度地不予理会,但这种逮着机会就踩的举动也忒讨厌了。
时近中午,几位姑娘各自散去,萧时善心里有事,回到凝光院,立马叫来了常嬷嬷。
“姑娘,什么事这么急?”常嬷嬷惊讶地道。
萧时善问道:“嬷嬷,昨日我跟你说的事,你可跟张大哥说了?”
“还没来得及说呢。”常嬷嬷一般在国公府住着,外头虽然有住所,但不经常回去,“我想着这两天找个空儿回去一趟,姑娘有急事要办?”
本来是不急的,现在事情摆在眼前,自然就急了,萧时善琢磨着也不必往后拖了,不妨趁着此事看看这个张亨是否是个可用之人。
“恐怕得劳烦嬷嬷跑一趟了。”萧时善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想了想又补充道:“打探清楚今年有哪几支龙舟队能进入端午当日的比赛,即使得不到明确答案,也要给个大致范围。再将这几支龙舟队往年是否参与过竞渡,组队的时间长短,各自的战绩都打探打探,最好问清楚是哪家组织的队伍,把这些都弄明白,先列个单子给我瞧瞧。”
常嬷嬷越听越不对劲,姑娘打探这些是要做什么,若是只想跟着夫人们赢些彩头,需要打探得这么细?
萧时善支着下巴道:“先这么着吧,嬷嬷今日就回去跟张大哥说一声,尽快给个信儿,然后再说后面的事。”
第十五章
得了萧时善的嘱托,常嬷嬷也没耽搁,出了卫国公府径直往猫儿胡同去了。
常嬷嬷本是梅氏的陪房,家里那口子大小也是个管事,曾帮着梅氏打理田庄,后来梅氏仙逝,张管事被换了下来,没几年就因病亡故了,留下了孤儿寡母无人看顾。
原本常嬷嬷有一儿一女,除了大儿子张亨,还有个小女儿,从生下来就孱弱得像个小羊羔,没到周岁就夭折了。
毕竟是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常嬷嬷每每想起就难忍悲痛,没过多久,梅氏又因难产而亡,留下了尚在襁褓的小小姐。常嬷嬷瞧着这孩子便想起自己那个福薄的闺女,因此照顾得愈发尽心尽力。
常嬷嬷在侯府当差不常回家,张管事去世后,张亨也就无人管束,虽然生得人高马大,却至今没个正经活计,成日里呼朋唤友,不务正业,令常嬷嬷时常头疼挂心。
昨日听了姑娘那番话,常嬷嬷心里着实高兴,正寻思着找个空儿回来一趟,跟儿子好生说道说道。
因着端午将至,每逢节下事情就多,卫国公府比安庆侯府讲究,很多事情要循着旧例来办,常嬷嬷又是个爱操心的,一时脱不开身,本想过完节再回来,没想到今日姑娘又跟她说了那些话,她听得云里雾里,生出几分疑惑,便向姑娘询问因由。
萧时善哪能直愣愣把事情全抖搂出来,见常嬷嬷问起,她便淡定如常地说道:“打听得清楚些是为了有话可说。端午那日,老太太和太太们要去金水河畔看龙舟赛,我在边上陪着,若是一问三不知岂不是扫了大家的兴致。”
常嬷嬷一听也是,姑娘性子好强,原来是为了那日在老太太跟前挣个脸面,心头的那丝疑惑散去,一心想着让儿子把姑娘吩咐的事儿办好。
正午的阳光有些灼人,常嬷嬷一路走来,路上停歇了两次才到了胡同口,走进弯弯绕绕的胡同,到了自家门外却见大门紧闭,上头挂了一把铜锁。
常嬷嬷心道来得不巧,不知又往哪儿胡混去了,可姑娘催得紧,这会儿已经到了家门口,不妨再等等看。
掏出钥匙开了门,常嬷嬷进门后,特地到灶房瞧了瞧,米缸里的米都见底了,哪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常嬷嬷板起了脸,打定主意要把张亨训斥一番,哪知她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正是焦急之际,忽然听到外头有动静,她出来一瞧,恰好看到张亨湿着衣裳走了进来,手里还拎麻袋似的拎着一个人。
“这是怎么回事?”常嬷嬷大惊失色,急忙跑了过去,见张亨把那个瘦猴般的男子往地上一撂,着实把她吓了一跳,好在那人还能动弹,这让她心下稍安。
“从河里救上来的。”张亨生得高大健壮,浓眉大眼,一身结实肌肉配着粗犷凶狠的面容瞧着就不好招惹,看到常嬷嬷回来,心里还有点疑惑,“娘,你咋回来了?”
常嬷嬷往常都是月中的时候回趟家,今日才刚月初。
原来是救人,常嬷嬷放下了心,此刻听他问起,便把姑娘交代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听到了常嬷嬷的话,张亨心口猛然跳动了起来,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窈窕的身影。
常嬷嬷说道:“你赶紧帮着姑娘打听打听,把事情……”
话还没说完,地上躺着的男子突然坐直了身子,直勾勾地盯向常嬷嬷,嘴嘀咕着什么,把常嬷嬷吓得脸色一白。
“他这是咋了,眼睛直勾勾的。”常嬷嬷往后退了几步。
张亨回过神来,没管地上的瘦猴,对常嬷嬷拍着胸口道:“这事包在我身上,明儿我就把单子列出来。”
常嬷嬷点点头,本想跟儿子多聊会儿,但瞅着地上那个疯疯癫癫的男子,也就打消了念头,拉过张亨教训了一句,“少跟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
再三叮嘱后,常嬷嬷出了猫儿胡同,回到国公府跟萧时善回了话。
事情如此顺利,萧时善心情大好,只盼张亨是个能办事的,这几日的赛事她是赶不上了,但端午那日的龙舟竞渡她却不想错过。
在女眷之中也有赢彩头的事情,可那只是为了凑趣,没有谁是奔着赢钱去的,即使赢了钱也会随手打赏出去,而不是装进自己的腰包。
要想赚到银子就得另寻他法,比如每年端午时节京中最大赌坊合隆坊开设的赌局。合隆坊直接包下了金水河西岸的萃雅茶居,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可参与其中,一连开设五日,将热烈氛围推至顶峰,那才是萧时善看中的地方。
然而此事并不光彩,需得谨慎小心,大张旗鼓地办是万万不能的,这才寻到了张亨身上。
隔天中午,张亨就把单子列出来了,他一刻不停地来到国公府,依照约定在一处角门外等候,此时烈日当空,小巷内分外幽静。
片刻之后,只听得“吱呀”一声门响,从角门里走出个柳眉杏眼的俏丽少女,上下打量了张亨两眼,开口言道:“你可是常嬷嬷的儿子张亨?”
来的人正是疏雨,她和微云是贴身伺候的丫鬟,姑娘要做点什么,即便瞒得过常嬷嬷,也瞒不过她俩。
萧时善本也没想瞒着二人,毕竟还得要她们配合。
疏雨其实见过张亨,只是没想到才两三年的工夫,这人又健壮了许多,在角门外一杵,活像一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