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朱慈烺仁慈也好、妇人之仁也罢,谁叫崇祯只顾着忙活国事,愣是没剩下多少儿子可供选择,还早早的立了朱慈烺为太子?
崇祯其余的几个还健在的儿子中,老三定王朱慈炯心术不正被发配到了东北行省,老四永王朱慈照虎头虎脑的喜欢干架,也不合适。
剩下的便只有朱慈烺。
不过朱慈烺或许有些优柔寡断,但却有一个极好的优点,万事喜欢向他的老爹崇祯看齐,并对劳动模范老爹的嘱咐深信不疑。
刚才的话倒也是朱慈烺的心里话,他毕竟经历过大明最困难的时刻,知道在那时他的父皇便是靠着刘兄渡过的难关。
如今大明并未有战事,情势比之当年不知好了多少,他又怎能自乱阵脚,屈从于朝臣们呢!
“如此臣便放心了,明日上朝万望莫要再放纵那些朝臣,工部不为抓工部,吏部不为抓吏部,刑部不为,自有东厂、锦衣卫。”刘鸿渐欣慰的道。
至于内阁,刘鸿渐打算亲自去处置,这些家伙们资历太老,他担心朱慈烺不好下手,反正他在朝臣中的名声早就臭了,也不差这第三次。
“还有一事,锦衣卫昨日传来消息,南洋那边匪逆郑芝龙似乎与荷兰人开战了。”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似乎不止时荷兰过,还有大小弗朗机国,三国的殖民地呈三角形,恰好将郑芝龙的驻地苏禄包围在其中。
而最新的情报,三国为了吞下苏禄这块肥肉,意欲联合起来剿灭郑芝龙。
当初将老郑赶出大明,一来是除去朝廷的隐患,二来也是有祸水东流,让老郑去霍霍老外的念头。
郑芝龙这厮其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从史料记载便可以看出,这厮在数年前打败荷兰人后,便开始广置家业,不思进取。
他手下的一应大将也是有样学样,徒手建造起了安平城,每日以收保护费为主业,对大明之事、乃至建奴之事都不甚关心。
郑芝龙的想法很简单,保住自己的家产,也是这个原因这厮选择了逃往南洋,更是这个原因在大明倒塌后,他不顾手下的劝阻被老乡洪承畴忽悠着去向伪清投降。
然而现在郑家真的陷入了重围,刘鸿渐又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小老弟郑森。
身为后世的民族英雄,他怎能让少年郑森还未还得及发挥便客死异乡?
必须尽快解决了当下朝廷的困境,否则拖得久了,于大事不利,刘鸿渐心道。
离了乾清宫,刚出了午门,但见晃晃悠悠的方岳贡刚行到此处。
“哟,方大人这是才到呀,回吧,皇上肯见你算我输。”刘鸿渐打趣儿道。
“你……老夫……”
“方大人!”方岳贡直被气得脑壳发晕,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幸亏身后的吴甘来动作快给搀扶了一下。
这叫什么话?前半句算是嘲讽,后半句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了,方岳贡都六十四了,哪里受过这般气,一时竟不知如何去辩驳。
“我等日月昭昭、天地可鉴,王爷莫要欺人太甚!”户部侍郎吴甘来沉声道。
吴甘来说话还算客气,毕竟当年在山海关时被刘鸿渐救过。
“哈哈哈,随你们怎么说,还是那句话,凡是敢怠慢政务者,不管他身居何职,本王照抓不误!”说完刘鸿渐再不迟疑,直接在午门外便上了马出宫而去。
果不其然,第二日刚过午时,宫里便传来消息,说是早朝间群臣又死谏,意欲阻挠科举改制,朱慈烺大怒,直接将内阁方岳贡、倪元璐等人下了狱。
中极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孟兆祥以莫须有的说辞抗命不遵,朱慈烺直接赏了孟兆祥二十廷杖,而后命东厂番子将朝堂上接近三分之一的朝臣都抓进了东厂的黑狱。
余下部分有骨气者提出了乞骸骨告老还乡的申请,朱慈烺更是大笔一挥全都准允。
若说苦,最苦的便是李邦华和韩郁。
李邦华一直称病最终选择了两不相帮,但两不相帮在朝臣们眼里其实就是在帮刘鸿渐,以至于李府的下人上街买个菜都要被过往的读书人指指点点一番鄙视。
而韩郁则苦于政务,整个内阁,首辅病了,方岳贡、倪元璐、孟兆祥都入了大狱,除此之外内阁便只剩武英殿大学士刘鸿渐和东阁大学士张天禄。
刘鸿渐就不用说了,这厮压根就没去内阁点过卯,可以忽略不计。
剩下的便是东宫党人张天禄,但这厮有点首鼠两端靠不住,这让韩郁很是郁闷,所有的政务都压到了他的肩头。
这厮一开始也是跟着方岳贡摇旗呐喊,意欲与东林一起阻止改制科举,然而自刘鸿渐端了督察院后,这厮直接偃旗息鼓了。
不仅如此,督察院的右副都御史东宫党人陈泰应也服了软,在锦衣卫诏狱写下了保证书,不再阻止科举改制,一心处置政务云云,刘鸿渐大笔一挥,这厮直接‘光荣’出狱。
没有节操,此是韩郁对这群东宫党人的最终评价。
而且他身为礼部尚书,礼部又是反对科举改制最激烈的衙门之一,能在礼部任职的都是将礼制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家伙,这也让韩郁很是头疼。
对于此,刘鸿渐的给的答复便是,去看看万历年间的光杆司令独辅叶向高是怎么办事的,顺便提议将韩郁平调到了吏部任尚书。
吏部执掌天下官员的升迁考核,乃是六部中最重要的衙门,刘鸿渐的意思很明确,如今朝中大半官员入狱的入狱、辞职的辞职,你老韩看着提拔吧,反正储备官员多的是,实在不行,开恩科重新招纳便是。
韩郁还有什么说的,咬咬牙接了这摊子。
到了四月下旬,科举改制的风波传遍了整个大明,预料之中的朝臣并未服软,抗议反而愈演愈烈。
似乎有组织般,京城接头时常见到一群读书人情绪激愤的向百姓们指责奸臣当道的朝廷。
京城,四月二十六,晨起,安国郡王府。
刘德隆近日睡眠一直不怎么好,以至于天刚亮便从床上爬了起来,前几日听说孟兆祥被陛下下了大狱,这让刘德隆心有唏嘘。
这几日他也想明白了,他本就不是朝中之人,没必要强行干预儿子的大事,更何况科举之事乃是陛下主导,他可不想蹲大狱。
出了门儿刘德隆伸了伸懒腰,忽觉空气中的气味儿有点不对。
刘德隆重重的吸了吸鼻子,怎么一股子……屎臭味儿?
“太爷,太爷,不好了!咱郡王府大门以及两边的围墙都被泼了粪水!”护院的家丁慌里慌张的跑来禀报道。
PS:深夜加更,寒寒能不能求个打赏,木有打赏给投点票票也成啊,拜托。
崇祯其余的几个还健在的儿子中,老三定王朱慈炯心术不正被发配到了东北行省,老四永王朱慈照虎头虎脑的喜欢干架,也不合适。
剩下的便只有朱慈烺。
不过朱慈烺或许有些优柔寡断,但却有一个极好的优点,万事喜欢向他的老爹崇祯看齐,并对劳动模范老爹的嘱咐深信不疑。
刚才的话倒也是朱慈烺的心里话,他毕竟经历过大明最困难的时刻,知道在那时他的父皇便是靠着刘兄渡过的难关。
如今大明并未有战事,情势比之当年不知好了多少,他又怎能自乱阵脚,屈从于朝臣们呢!
“如此臣便放心了,明日上朝万望莫要再放纵那些朝臣,工部不为抓工部,吏部不为抓吏部,刑部不为,自有东厂、锦衣卫。”刘鸿渐欣慰的道。
至于内阁,刘鸿渐打算亲自去处置,这些家伙们资历太老,他担心朱慈烺不好下手,反正他在朝臣中的名声早就臭了,也不差这第三次。
“还有一事,锦衣卫昨日传来消息,南洋那边匪逆郑芝龙似乎与荷兰人开战了。”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似乎不止时荷兰过,还有大小弗朗机国,三国的殖民地呈三角形,恰好将郑芝龙的驻地苏禄包围在其中。
而最新的情报,三国为了吞下苏禄这块肥肉,意欲联合起来剿灭郑芝龙。
当初将老郑赶出大明,一来是除去朝廷的隐患,二来也是有祸水东流,让老郑去霍霍老外的念头。
郑芝龙这厮其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从史料记载便可以看出,这厮在数年前打败荷兰人后,便开始广置家业,不思进取。
他手下的一应大将也是有样学样,徒手建造起了安平城,每日以收保护费为主业,对大明之事、乃至建奴之事都不甚关心。
郑芝龙的想法很简单,保住自己的家产,也是这个原因这厮选择了逃往南洋,更是这个原因在大明倒塌后,他不顾手下的劝阻被老乡洪承畴忽悠着去向伪清投降。
然而现在郑家真的陷入了重围,刘鸿渐又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小老弟郑森。
身为后世的民族英雄,他怎能让少年郑森还未还得及发挥便客死异乡?
必须尽快解决了当下朝廷的困境,否则拖得久了,于大事不利,刘鸿渐心道。
离了乾清宫,刚出了午门,但见晃晃悠悠的方岳贡刚行到此处。
“哟,方大人这是才到呀,回吧,皇上肯见你算我输。”刘鸿渐打趣儿道。
“你……老夫……”
“方大人!”方岳贡直被气得脑壳发晕,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幸亏身后的吴甘来动作快给搀扶了一下。
这叫什么话?前半句算是嘲讽,后半句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了,方岳贡都六十四了,哪里受过这般气,一时竟不知如何去辩驳。
“我等日月昭昭、天地可鉴,王爷莫要欺人太甚!”户部侍郎吴甘来沉声道。
吴甘来说话还算客气,毕竟当年在山海关时被刘鸿渐救过。
“哈哈哈,随你们怎么说,还是那句话,凡是敢怠慢政务者,不管他身居何职,本王照抓不误!”说完刘鸿渐再不迟疑,直接在午门外便上了马出宫而去。
果不其然,第二日刚过午时,宫里便传来消息,说是早朝间群臣又死谏,意欲阻挠科举改制,朱慈烺大怒,直接将内阁方岳贡、倪元璐等人下了狱。
中极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孟兆祥以莫须有的说辞抗命不遵,朱慈烺直接赏了孟兆祥二十廷杖,而后命东厂番子将朝堂上接近三分之一的朝臣都抓进了东厂的黑狱。
余下部分有骨气者提出了乞骸骨告老还乡的申请,朱慈烺更是大笔一挥全都准允。
若说苦,最苦的便是李邦华和韩郁。
李邦华一直称病最终选择了两不相帮,但两不相帮在朝臣们眼里其实就是在帮刘鸿渐,以至于李府的下人上街买个菜都要被过往的读书人指指点点一番鄙视。
而韩郁则苦于政务,整个内阁,首辅病了,方岳贡、倪元璐、孟兆祥都入了大狱,除此之外内阁便只剩武英殿大学士刘鸿渐和东阁大学士张天禄。
刘鸿渐就不用说了,这厮压根就没去内阁点过卯,可以忽略不计。
剩下的便是东宫党人张天禄,但这厮有点首鼠两端靠不住,这让韩郁很是郁闷,所有的政务都压到了他的肩头。
这厮一开始也是跟着方岳贡摇旗呐喊,意欲与东林一起阻止改制科举,然而自刘鸿渐端了督察院后,这厮直接偃旗息鼓了。
不仅如此,督察院的右副都御史东宫党人陈泰应也服了软,在锦衣卫诏狱写下了保证书,不再阻止科举改制,一心处置政务云云,刘鸿渐大笔一挥,这厮直接‘光荣’出狱。
没有节操,此是韩郁对这群东宫党人的最终评价。
而且他身为礼部尚书,礼部又是反对科举改制最激烈的衙门之一,能在礼部任职的都是将礼制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家伙,这也让韩郁很是头疼。
对于此,刘鸿渐的给的答复便是,去看看万历年间的光杆司令独辅叶向高是怎么办事的,顺便提议将韩郁平调到了吏部任尚书。
吏部执掌天下官员的升迁考核,乃是六部中最重要的衙门,刘鸿渐的意思很明确,如今朝中大半官员入狱的入狱、辞职的辞职,你老韩看着提拔吧,反正储备官员多的是,实在不行,开恩科重新招纳便是。
韩郁还有什么说的,咬咬牙接了这摊子。
到了四月下旬,科举改制的风波传遍了整个大明,预料之中的朝臣并未服软,抗议反而愈演愈烈。
似乎有组织般,京城接头时常见到一群读书人情绪激愤的向百姓们指责奸臣当道的朝廷。
京城,四月二十六,晨起,安国郡王府。
刘德隆近日睡眠一直不怎么好,以至于天刚亮便从床上爬了起来,前几日听说孟兆祥被陛下下了大狱,这让刘德隆心有唏嘘。
这几日他也想明白了,他本就不是朝中之人,没必要强行干预儿子的大事,更何况科举之事乃是陛下主导,他可不想蹲大狱。
出了门儿刘德隆伸了伸懒腰,忽觉空气中的气味儿有点不对。
刘德隆重重的吸了吸鼻子,怎么一股子……屎臭味儿?
“太爷,太爷,不好了!咱郡王府大门以及两边的围墙都被泼了粪水!”护院的家丁慌里慌张的跑来禀报道。
PS:深夜加更,寒寒能不能求个打赏,木有打赏给投点票票也成啊,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