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是赵氏坞堡有难,她不顾危险的援军来救;有义是因为她主动带兵去灈阳解围;孝顺更不用说了。
    柴县令说她有情有义很有些勉强,因为当时有常宁在身边,所以他也觉得自己被坑了。
    但说赵含章孝顺他却没有心理负担,因为他是从心里认同她孝顺的。
    赵含章于乱军之中扶棺回乡,这是一孝;回乡后也一直守礼尽孝,此是二孝。
    虽然礼制要求人守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遵从礼制的。
    可以说,当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客观,或主观,能够遵礼守孝的人并不多。
    所以但凡有一个照着礼制守孝了,便是可以传颂的事。
    赵含章虽是个女子,却按礼守孝,该祭的时候祭,该悲的时候悲,而且她还扶持弱弟,延续赵氏大房血脉,这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傅庭涵本来还有许多话要说,听到隔壁传来的吹嘘,一下说不出话来了。
    他好奇的往后一仰,扭头去看,这才发现是柴县令,而柴县令身边,汲渊正端坐着。
    傅庭涵眨眨眼,回正坐好,不再与人讨论此事,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
    他想回去画地图了。
    而此时,赵含章找到小院来,正要找傅庭涵出去见人呢,结果偌大的院子一个人也没有,屋里只有赵琛在对照着画图。
    地图上现在还只有傅庭涵画的那一点点,赵琛正拿着一张纸对着练笔,打算先画过草稿再上图。
    傅庭涵是从管城外的一处山脉开始画的,那里也到了夏侯仁作图的边沿。
    他沿着山川走势画出一截,又按照比例将旁边的河道画了出来,然后是城池和道路……
    虽然只是几笔,却开了局面,本来赵琛是想直接顺着往下画的,但不知是傅庭涵画得太好,还是他对自己不太自信,他迟迟下不了笔,干脆就拿出纸来演练一番。
    赵含章站在赵琛身后看了一会儿,等他停下笔才忍不住问,“十一叔祖,他们人呢?”
    万籁寂静之中的突然一声,吓得赵琛手脚一软,一下坐倒,手中的毛笔飞了出去。
    赵含章意识到自己闯了祸,立即蹲下扶住赵琛,“十一叔祖,是我啊,不吓不吓,神鬼不惧。”
    这是王氏当初被劫后抱着赵二郎安抚他的话。
    赵琛老脸通红,气得大吼,“吓什么吓,进来不会敲门吗?你的礼是谁教的,回去把《礼记》给我抄十遍!”
    吼完才反应过来,赵含章不是他族学中的学生,脸色更不好看了。
    第218章 找人
    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还是自己的侄孙,所以赵琛仗着长辈的身份把赵含章骂了个狗血淋头,并把人赶出院子。
    赵含章一脸狼狈的滚出院子,抚了抚胸口,长出一口气,好在十一叔祖没再提抄书的事。
    赵含章自动将此事略过,这个年龄的男人可真暴躁啊。
    赵含章晃荡着要出门,走到门边想起来现在人都在园子里参加礼宴,她好像找谁都找不着。
    想了想,干脆让人拿了一包饴糖给她,她就这么拿着往坞堡下的村庄去。
    赵氏坞堡是将赵氏族人聚居的村庄围起来,然后慢慢建成了宽敞的街道,这才如城池一般有高大的城墙。
    但在内里,还是有村子分布的。
    毕竟不是姓赵的都有钱在主街道上买宅子,买铺子,绝大部分族人还是住在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然,现在是冬季,大家都窝在家里过冬。
    因为是冬至礼宴,赵氏的大日子,所以街道上有不少人,既有慕名而来的士人,也有经商路过的商旅,更多的是附近来凑热闹的普通老百姓。
    赵含章走入人群中一点儿也不显眼,但在街上四处跑的孩子还是认出了她,比起大人们对她亲切中带着惧怕不同,孩子们要干脆得多,追在她身后三姐姐,三姑姑叫着。
    他们都知道赵含章是救了坞堡的大英雄,不少孩子都立志长大后要像赵含章一样。
    赵含章就把手上拿的饴糖分给他们,问道:“你们出来玩儿,家里知道吗?”
    孩子们齐声回答:“知道!”
    “这几日坞堡里人多,你们别乱跑,小心被拍花子拍去。”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认真严肃的道:“只要不出坞堡就不怕,我大哥他们巡街,没人敢在城中抓我们。”
    赵含章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真聪明,你们这么聪明,知道不知道坞堡里来了位贵客叫夏侯仁的?”
    “知道,知道,”孩子们争相回答:“他是名士,我哥哥说他画画可厉害了。”
    “还会兵书。”
    “是我们家亲戚。”
    赵含章:“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你们知道他现在哪里吗?”
    “在园子里?”
    “不在,”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从几个小伙伴身后挤出来,仰着脑袋看赵含章,“我知道,在那里。”
    赵含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家酒楼,哦,这家酒楼是七叔祖家的产业。
    赵含章单独给了那小孩儿两颗糖,摸了摸他的脑袋夸赞道:“多谢你了,去玩吧。”
    说罢往酒楼去。
    酒楼里人声鼎沸,他们进不去园子,但不妨碍他们点评各地来参加礼宴的名士。
    “夏侯仁亲自过来,多半是在为明年的定品做准备,这次不知赵氏有多少人可入品。”
    “赵氏子弟入品不难,难的是定高品,赵铭那么厉害都只取了中上品,现在赵氏的子弟怕是很难有越过他的人。”
    “可惜赵含章不是男子,不然以她现在的名望和功绩,最差也能定个中上。”
    “咦,我想起她那未婚夫婿也在赵氏,傅长容在长安时便有才名,他又与赵含章扶棺回乡,至纯至孝,如此人品,可定为上品吧?”
    “是啊,世上如他一样重情至孝之人不多了,可惜这定品是使君他们的事,我们也就私下说说,可定不了品。”
    “你们见过那位傅大郎君吗?”
    “未曾见过,倒是有幸见过赵含章。”
    赵含章从他身边经过并给了他一个眼神,可惜,他没抬头,所以没看到。
    赵含章直接上楼,正在打算盘的掌柜看到她,立即出柜台迎上来,小声问道:“三娘怎么来了,这会儿酒楼里人多,还有好多认识你的……”
    “我来找夏侯仁。”
    掌柜立即给她指路,“二楼包房,小的送您上去。”
    “不必,告诉我哪间,我自己上去就行。”
    赵瑚这二楼是另外布置的,为的就是给需要隐私的士人准备的,这布置,比西平县里最大的酒楼都好。
    独立的房间,里面摆放着矮桌和席位,两扇并排的窗户,不仅宽敞,光线还好,就是冷。
    所以赵含章敲门进去时便见夏侯仁和何成正围坐在火盆边,听见敲门声他们就收住了话,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来的会是赵含章。
    夏侯仁只是错愕了一下便反应过来,“赵女郎特意来找我的?”
    “正是,”赵含章笑道:“我想请叔父在西平多留一些日子。”
    她行过礼后在席子的另一边坐下,长叹一声道:“我想请叔父在西平县里多看看,被乱军抢掠过后,西平民生多艰……”
    夏侯仁,“此是刺史之责,我不过一介布衣,你与我说又有何用呢?”
    何成:……他是何刺史的侄子。
    赵含章道:“外面都说叔父此次来是替夏侯将军为明年的定品做准备。”
    夏侯仁眯眼,“这与西平的民生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赵含章道:“若明年定品,叔父肯为西平美言几句,让更多的才子名士留在西平,建设西平,那百姓日子会好过许多。”
    她缺人才,不过当下最主要的还是把夏侯仁拦在坞堡里,没事儿别乱走,她西平县内的安置点可不少,里面住的都是青壮,一看就是有问题的。
    虽然她可以让人躲起来,但那么冷的天,太伤害她的士兵们了,赵含章不舍得让自己的人去受这个苦,所以……
    赵含章目光落在了夏侯仁身上,脸上越发的诚恳,“叔父,反正那手稿复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您就随我去看一看西平县吧,您看了以后也会对他们心生怜惜的。”
    夏侯仁:……他们很熟吗?
    何成忍不住道:“赵女郎,对百姓最好的为政方式就是少做,或者不做,让他们休养生息,所以向西平县委派人才大可不必。”
    赵含章:“我倒是想让他们休养生息,什么都不做,可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重,我若什么都不做,朝廷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吗?”
    何成被噎住,一时说不出话来。
    第219章 误导
    夏侯仁眼睛微眯,突然问道:“三娘与我求才,你伯父知道吗?”
    赵含章面上微微有些不自在,不过很快道:“西平县现在是我做主。”
    夏侯仁嘴角轻挑道:“自然,你是何刺史亲口承认的,谁也没法否定这一点。”
    夏侯仁身子前倾,笑问:“听闻赵公身边的幕僚汲渊现在追随三娘。”
    赵含章自得的点头道:“祖父将我们姐弟二人托付给汲先生,而汲先生从小看着我们长大,也甚是尽心尽力。”
    夏侯仁目光微闪,看着赵含章问道:“三娘可有想过将来?你与傅庭涵定亲,总不能一直留在西平。”
    赵含章道:“当然,待三年孝期结束,我自要随庭涵回洛阳去的。”
    夏侯仁问,“那令弟呢?”
    赵含章:“自然是随我回去。”
    夏侯仁见她说得斩钉截铁,不由疑惑,“既然你想三年后回洛阳,为何现今又要费心费力的打理西平县呢?”
    赵含章嘴角的笑容微微落下,目光微冷,“西平县是我打下来的,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而且,该是我们大房的东西,也只能是我们大房的。”
    夏侯仁瞬间就想到了上蔡伯的爵位。
    早听闻赵家内部关于爵位的争斗,前不久还有人私下传言,赵济为了得到爵位,算计了赵含章姐弟,差点儿让姐弟两个死在洛阳。

章节目录

魏晋干饭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郁雨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郁雨竹并收藏魏晋干饭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