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苏游便去叫开山门,讨杯茶喝,若有幸得大师慧眼,坐而论道,再赏下几支梅花,其不更雅?”苏游虽然觉得荒唐,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拍门。
“这提议是极好的,还不快去?”杨二兄妹异口同声的催道。
“门外谁人?”来应门的是一个女音,俏丽而调皮,苏游心中一紧,却绞尽心机也想不起来师妃暄的贴身丫鬟到底何名了,这也难怪苏游,黄大师笔下的师仙子向来就是仗剑天涯独来独往的,但这并不符合苏游的文学观。
“雪天过客,想讨杯茶喝。”苏游尽量放低了声音,低沉地回应门内的询问,仿佛大灰狼哄骗小红帽似的。
“那,凭什么呢?”
“是啊,凭什么呢?”苏游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难道凭自己的王子参赞身份?谁知道啊……难道凭着齐王与月容公主两位殿下?这似乎有狗仗人势之嫌疑。呸,怎么把自己比成狗了呢?有生以来,苏游竟没碰到这样咄咄逼人的刁难。
中国人向来是含蓄的,就像之前的许多次面试,即便苏游有过一见面便已知道了双方不合拍的感觉,但无论是面试官还是面试者,都会假装对对方很感兴趣的样子,虚与委蛇地努力完成每一个程序,然后微笑着握手告别。
事实却很可能是,他才一转身,自己那份简历已经进入了垃圾桶。--之所以还浪费那么多时间,却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小,保不齐山不转水转之后就低头不见抬头见了,而为了避免再见时的尴尬,不如这一次把戏演好。
“人呢?走了?”里面的人再问一句,并没听着回答,便把门开了一道小缝。却见门外的苏游仍站在当地,仿佛是个呆子。
“骗子,哼!”开门的女子说完这一句,竟又把门关上了。
“喂,等等。”苏游刚才还在思考用什么打动里边应门的女子,此时却见那女子并不着僧衣,也并不剃光了头发的,不由得一下想到了《红楼梦》的妙玉来。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苏游还是决定一试,随即朗声吟道。一首《访妙玉乞红梅》,竟犹如阿里巴巴的芝麻,瞬间敲开了佛院的大门。
“原来竟是来讨梅花的,倒像个雅人。可惜这里却没有酒,请稍等罢。”女子对于苏游的诗显得极为欣赏,但开不开门并不是她能决定的,于是她说完话后竟又关上了门。
“喂。”苏游欲言又止,看来曹老先生也失败了,那么,接下来似乎应该留下诸如“寻隐者不遇,怅然而返”的感叹了;郁闷的是,刚才的女子毕竟不是童子,而所访之人又并没采药去,所以苏游也就无法吟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妙句了。
苏游正进退不得,不知如何向杨二兄妹交代之际,山门复又开了,仍是刚才那女子,但后面还有一人,比之似高挑了些,身形却更显清丽脱俗,亭亭于雪地,竟如雪莲花一般;素白的纱幂,看不清真容,却见长眉入鬓,恬静的双眼,因长发上落了几瓣才下来的雪,更添冷艳之色。
“在下原想讨杯茶喝,不过一时兴起,以为此是君子之交,并没想到什么凭借。门既然开了,只是我无以为凭,知趣了,告辞。”这是苏游的以退为进,主人都已来了,自己进去大约是没有问题了,只是远处那兄妹呢?
“且慢,这无以为凭正是一凭。还不快请?且有‘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之佳句,换杯茶并不过分。”女子的声音清越悠远,在门内朝苏游点了点头,算是相邀。
“我还有两位朋友,亦是雅人。”苏游自然不能忘记远远站着的兄妹,得到了对方的点头后,才朝杨二兄妹打了个ok的手势,招呼道,“外面那两位想喝茶的朋友,是否还渴着?”
两人微笑而来,进门时都向那女子点头,而杨素颜则轻唤了声:“姑姑。”顿时让苏游大跌眼镜,忙拉住杨二低声询问:“这位道姑是?”
“什么道姑啊,既是禅院,怎么住的是道姑?这是杨公家的小娘子般若,前两年开始在此带发修行的。”杨二低声解释,让苏游一阵无语。
般若?如果她人真如名字,她该是一个智慧的化身。而且,在苏游的印象中,般若还是一种花。只是这如花美眷,却在这禅院里度过那似水流年了,真是可惜了的。
杨般若招呼着三人进了茶室,茶室里并没像苏游所想那样简朴,屋子一侧有个如同西方上流社会家中的壁炉,壁炉里炭火正旺。几张茶几一列摆着,几人脱了鞋子进来,犹如从冬天走向了春天,在主人的示意下,一一选了几案坐下,却让杨二兄妹坐了下首,看来杨般若的心倒真有方外之意啊。
几人坐下来,自然也还是寒暄,便由天气说起,再谈风景及诗词歌赋;杨般若一边听着三人说话,一边却用红泥小火炉烧着茶汤,火炉里无烟的竹炭飘出幽幽的清香。一时侍女又拿来了茶叶及一套四个小白瓷碗,真是精细异常。
苏游疑惑于她的茶艺,不是说好了斗茶是宋朝文人墨客的事吗?但碗里那浅黄淡雅的菊花茶还是让苏游欣喜异常,--想不到原来这个时代也有了花茶,以后再也不用喝那些加葱姜蒜沫的东西了。便以自认为最优雅的方式,先闻后品,不能让人看到一个猴急的苏横波……
“还没请教檀越高姓大名呢?”显然,苏游的表演赢得了杨般若的另眼相看。苏游没能给人家什么,反倒是来讨水喝的,所以不是施主。
“在下……南海苏游,表字横波,姑娘是方外之人,还在意这名姓的吗?”苏游听得人家问名,心里惊喜,又怕在上司面前报名不合礼节,转眼看了看正点头鼓励自己杨二,胆子便也大了起来,竟取笑起杨般若来了。
“我观横波也是个雅人,且颇懂茶道,不知何以教我。”杨般若开始泡第二道茶,下首两人似笑非笑地听着,也不插口。苏游一时竟不知从那来了显摆之心,之前是写过关于茶论的文字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道,“游虽也好茶好吃,常近庖厨,却只知索茶。饮茶虽不过三年五载,终是每日无茶不欢了。近年云游四处,也饮过些好茶,在此便试做一论,献丑了。”
“茶由何而来?自然该有茶叶,茶水,茶壶,还得有火。《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藓,嫩叶谓之茗。品茶,又曰品茗,茶叶自该以嫩芽为上品;再说茶水,刚才所饮,兼有梅香,怕是梅花上收的雪吧?这是极佳的,次者,山泉也,井水则为最低一等,其余的,则不能称之为茶了。”
苏游说着,杨般若连连点头,杨二兄妹也是对他刮目相看,想不到他能品出梅花上的雪,想不到这区区一碗茶,竟能说出这一番大道来。
“所谓‘生香燕袖,活火分茶’,火候是极为讲究的,水滚了后,得换几次茶壶再冲再泡,以免烫伤了茶叶。至于茶器,自然是以紫砂为上品,现在所用白瓷,可谓差强人意;并不是说白瓷不好,俗话说‘葡萄美酒夜光杯’,花茶果酒,最宜用透明的容器……”
“你的最后那句俗话,却是佳句,听来有未尽之意,何不一并补完?”杨般若听着苏游说完,自然也如杨二兄妹一般惊讶于他的学识,最后却追问起了那句俗语。
“这……这算是边军所唱的祝酒歌吧,后面的倒有些悲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苏游无奈,一字字把这诗吟了出来。
虽然这个时代更流行的是无言,但对于苏游所吟出的七言绝句,还是由不得心中叫好。在座诸人的心绪也一下到了那战后的荒原上,感受着秋风肃杀之后的一片荒凉。
“哦,对了,游还读过蜀人陆羽写的茶经三卷,里面开头一句就极有意思‘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苏游本来是为调节气氛才抛出的陆羽,可惜的是张冠李戴了,把明人张伯渊在《茶录》上的话过继给了茶圣。
“七八曰施,可不是吗?人一多就像极了街头巷尾的舍粥舍米,哪里有半分品的心境?这个陆羽倒是个雅人,一语中的。”杨般若细细品味苏游的张冠李戴,杨二则吵着让主人再来一道茶,苏游为了做个好下属,也不敢再出风头,哪敢去说什么“妙玉论茶”的典故。
此时的苏游,早喝过了三五小碗,按妙玉之论,也是饮骡饮马的蠢物了。
“这提议是极好的,还不快去?”杨二兄妹异口同声的催道。
“门外谁人?”来应门的是一个女音,俏丽而调皮,苏游心中一紧,却绞尽心机也想不起来师妃暄的贴身丫鬟到底何名了,这也难怪苏游,黄大师笔下的师仙子向来就是仗剑天涯独来独往的,但这并不符合苏游的文学观。
“雪天过客,想讨杯茶喝。”苏游尽量放低了声音,低沉地回应门内的询问,仿佛大灰狼哄骗小红帽似的。
“那,凭什么呢?”
“是啊,凭什么呢?”苏游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难道凭自己的王子参赞身份?谁知道啊……难道凭着齐王与月容公主两位殿下?这似乎有狗仗人势之嫌疑。呸,怎么把自己比成狗了呢?有生以来,苏游竟没碰到这样咄咄逼人的刁难。
中国人向来是含蓄的,就像之前的许多次面试,即便苏游有过一见面便已知道了双方不合拍的感觉,但无论是面试官还是面试者,都会假装对对方很感兴趣的样子,虚与委蛇地努力完成每一个程序,然后微笑着握手告别。
事实却很可能是,他才一转身,自己那份简历已经进入了垃圾桶。--之所以还浪费那么多时间,却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小,保不齐山不转水转之后就低头不见抬头见了,而为了避免再见时的尴尬,不如这一次把戏演好。
“人呢?走了?”里面的人再问一句,并没听着回答,便把门开了一道小缝。却见门外的苏游仍站在当地,仿佛是个呆子。
“骗子,哼!”开门的女子说完这一句,竟又把门关上了。
“喂,等等。”苏游刚才还在思考用什么打动里边应门的女子,此时却见那女子并不着僧衣,也并不剃光了头发的,不由得一下想到了《红楼梦》的妙玉来。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苏游还是决定一试,随即朗声吟道。一首《访妙玉乞红梅》,竟犹如阿里巴巴的芝麻,瞬间敲开了佛院的大门。
“原来竟是来讨梅花的,倒像个雅人。可惜这里却没有酒,请稍等罢。”女子对于苏游的诗显得极为欣赏,但开不开门并不是她能决定的,于是她说完话后竟又关上了门。
“喂。”苏游欲言又止,看来曹老先生也失败了,那么,接下来似乎应该留下诸如“寻隐者不遇,怅然而返”的感叹了;郁闷的是,刚才的女子毕竟不是童子,而所访之人又并没采药去,所以苏游也就无法吟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妙句了。
苏游正进退不得,不知如何向杨二兄妹交代之际,山门复又开了,仍是刚才那女子,但后面还有一人,比之似高挑了些,身形却更显清丽脱俗,亭亭于雪地,竟如雪莲花一般;素白的纱幂,看不清真容,却见长眉入鬓,恬静的双眼,因长发上落了几瓣才下来的雪,更添冷艳之色。
“在下原想讨杯茶喝,不过一时兴起,以为此是君子之交,并没想到什么凭借。门既然开了,只是我无以为凭,知趣了,告辞。”这是苏游的以退为进,主人都已来了,自己进去大约是没有问题了,只是远处那兄妹呢?
“且慢,这无以为凭正是一凭。还不快请?且有‘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之佳句,换杯茶并不过分。”女子的声音清越悠远,在门内朝苏游点了点头,算是相邀。
“我还有两位朋友,亦是雅人。”苏游自然不能忘记远远站着的兄妹,得到了对方的点头后,才朝杨二兄妹打了个ok的手势,招呼道,“外面那两位想喝茶的朋友,是否还渴着?”
两人微笑而来,进门时都向那女子点头,而杨素颜则轻唤了声:“姑姑。”顿时让苏游大跌眼镜,忙拉住杨二低声询问:“这位道姑是?”
“什么道姑啊,既是禅院,怎么住的是道姑?这是杨公家的小娘子般若,前两年开始在此带发修行的。”杨二低声解释,让苏游一阵无语。
般若?如果她人真如名字,她该是一个智慧的化身。而且,在苏游的印象中,般若还是一种花。只是这如花美眷,却在这禅院里度过那似水流年了,真是可惜了的。
杨般若招呼着三人进了茶室,茶室里并没像苏游所想那样简朴,屋子一侧有个如同西方上流社会家中的壁炉,壁炉里炭火正旺。几张茶几一列摆着,几人脱了鞋子进来,犹如从冬天走向了春天,在主人的示意下,一一选了几案坐下,却让杨二兄妹坐了下首,看来杨般若的心倒真有方外之意啊。
几人坐下来,自然也还是寒暄,便由天气说起,再谈风景及诗词歌赋;杨般若一边听着三人说话,一边却用红泥小火炉烧着茶汤,火炉里无烟的竹炭飘出幽幽的清香。一时侍女又拿来了茶叶及一套四个小白瓷碗,真是精细异常。
苏游疑惑于她的茶艺,不是说好了斗茶是宋朝文人墨客的事吗?但碗里那浅黄淡雅的菊花茶还是让苏游欣喜异常,--想不到原来这个时代也有了花茶,以后再也不用喝那些加葱姜蒜沫的东西了。便以自认为最优雅的方式,先闻后品,不能让人看到一个猴急的苏横波……
“还没请教檀越高姓大名呢?”显然,苏游的表演赢得了杨般若的另眼相看。苏游没能给人家什么,反倒是来讨水喝的,所以不是施主。
“在下……南海苏游,表字横波,姑娘是方外之人,还在意这名姓的吗?”苏游听得人家问名,心里惊喜,又怕在上司面前报名不合礼节,转眼看了看正点头鼓励自己杨二,胆子便也大了起来,竟取笑起杨般若来了。
“我观横波也是个雅人,且颇懂茶道,不知何以教我。”杨般若开始泡第二道茶,下首两人似笑非笑地听着,也不插口。苏游一时竟不知从那来了显摆之心,之前是写过关于茶论的文字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道,“游虽也好茶好吃,常近庖厨,却只知索茶。饮茶虽不过三年五载,终是每日无茶不欢了。近年云游四处,也饮过些好茶,在此便试做一论,献丑了。”
“茶由何而来?自然该有茶叶,茶水,茶壶,还得有火。《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藓,嫩叶谓之茗。品茶,又曰品茗,茶叶自该以嫩芽为上品;再说茶水,刚才所饮,兼有梅香,怕是梅花上收的雪吧?这是极佳的,次者,山泉也,井水则为最低一等,其余的,则不能称之为茶了。”
苏游说着,杨般若连连点头,杨二兄妹也是对他刮目相看,想不到他能品出梅花上的雪,想不到这区区一碗茶,竟能说出这一番大道来。
“所谓‘生香燕袖,活火分茶’,火候是极为讲究的,水滚了后,得换几次茶壶再冲再泡,以免烫伤了茶叶。至于茶器,自然是以紫砂为上品,现在所用白瓷,可谓差强人意;并不是说白瓷不好,俗话说‘葡萄美酒夜光杯’,花茶果酒,最宜用透明的容器……”
“你的最后那句俗话,却是佳句,听来有未尽之意,何不一并补完?”杨般若听着苏游说完,自然也如杨二兄妹一般惊讶于他的学识,最后却追问起了那句俗语。
“这……这算是边军所唱的祝酒歌吧,后面的倒有些悲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苏游无奈,一字字把这诗吟了出来。
虽然这个时代更流行的是无言,但对于苏游所吟出的七言绝句,还是由不得心中叫好。在座诸人的心绪也一下到了那战后的荒原上,感受着秋风肃杀之后的一片荒凉。
“哦,对了,游还读过蜀人陆羽写的茶经三卷,里面开头一句就极有意思‘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苏游本来是为调节气氛才抛出的陆羽,可惜的是张冠李戴了,把明人张伯渊在《茶录》上的话过继给了茶圣。
“七八曰施,可不是吗?人一多就像极了街头巷尾的舍粥舍米,哪里有半分品的心境?这个陆羽倒是个雅人,一语中的。”杨般若细细品味苏游的张冠李戴,杨二则吵着让主人再来一道茶,苏游为了做个好下属,也不敢再出风头,哪敢去说什么“妙玉论茶”的典故。
此时的苏游,早喝过了三五小碗,按妙玉之论,也是饮骡饮马的蠢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