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青放下了酒碗,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身子有些软。如果是喝醉了,自己应该觉得轻飘飘的才是,但是他只是觉得身子软。
薛青倚着船边半躺在甲板上,他对老人笑道:“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会打响,因为它饱含了数代人的努力。虽然我不喜欢战争,但我仍然知道这场战争必定会发生。我爱钓鱼,但是在家族的培养下,我是一个优秀的军人。
对于优秀的军人来说,对于战争,我有不同的看法。其他的军人认为,多杀人,就是优秀。而我觉得,少死人,才是优秀。不管如何,我的加入,能让这场战争少死很多人,那我觉得这就是对的。”
老人倒了一碗酒,递给了他。
薛青有些迟疑,他没什么力气了。
他费力的抬起了手,碗里的酒洒了出来,但他还是喝干,正如先前老人说的那样,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喝酒了。
老人说:“你这么看,是因为你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
薛青有些嘲讽的说:“你不这么看,何尝又不是你只站在你的立场上。”
老人摇了摇头,“我看中的是对错,没有立场。”
“只看对错,不看立场的,只有孩子才会这么幼稚。”
老人骂道:“你活了这么大,竟然还不如我这么个糟老头子。”
薛青笑了,“毕竟是你活得更大一些。”
老人也笑了,“由始至终,你就只说了这么一句正确的话。你纠结的是人死的多少的问题,而我看到的是会不会死人的问题。
不管是什么立场,不管这个立场的立足点,在当事人看来多么的天经地义,多么的正义,但当战争打响的那一刻,发动战争的人,就是错的。
每个人参军,可能都抱着你这样的想法。因为我的加入,可以少死一些人,可以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对方这么想,我方也这么想,所以战争开始后,总是会死很多人。而你们这些可以做到将领的人总会这么安慰自己,没有我的加入,这场战争会死更多人。你们没有想过,若是没有你们的加入,可能压根就不会死人。”
薛青有些无奈。
“刚刚你也说过了,活着无非图的就是一个活着。主子给的,好让你活着,底下的人,就只能按照主子的意思去做。”
老人叹了一口气,“所以我说你很可悲啊。”
“你又何尝不是?”
老人的嘴角微微的蠕动了一下。
“你知道童冠一是怎么死的吗?”
“自尽。”
“所以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不管他是为了天下苍生还是为了他的家人,都同样的令人尊敬。”
薛青叹了一口气,“你说的对。”
童冠一的那张椅子他坐过,的确有些不好坐。
老人捧起酒坛子,倒光了最后一滴酒,他放下酒坛,朝薛青望去,“还剩下最后一碗酒,你喝还是我喝。”
薛青有气无力的说道:“还是我喝罢,毕竟这是我最后的一碗酒。”
老人端着酒走近了薛青,黑碗靠近了薛青发紫的双唇,老人说:“喝吧,我以后也不会喝酒了。”
薛青费力的露出了一个惨淡的微笑。
喝干了最后一碗酒,老人把他抱起。
船头,一个老人,抱着一个男人,有些怪异。
老人把他丢到了湖里。
咕嘟一声。
湖面溅起了水花,水花在老人的白胡子上挂着。
“如果不是立场的问题,我们真的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一起钓鱼,一起喝酒。”
老人望着湖面,神情有些落寞。
当船靠岸的时候,晚秋的这场雨还没有停。老人收拾了鱼竿,腰间挂着竹篓,戴上了斗笠,往金陵走去。
......
对于江南道的秋雨,胡杏林是有些讨厌的。
行军最忌讳的就是阴雨天,路不太好走。
眼见着快到金陵了,结果金陵来的刀卫却传来朱明的圣旨,让他直接转道去瓜州,这让胡杏林原本就有些糟糕的心情更加糟糕。
这也就是在急行军的时候,看到路边的那家酒肆,他还是要停下来喝两杯。
卖酒的只有一个老人,头发白了一半。
胡杏林有些惊讶的问他,怎么会选择在这样荒僻的地方开一家酒肆。
老人的耳朵似乎有些不好,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有二十年啦。”
行军的副将知道知府大人心情有些不好,也不敢催促,更不敢坐下一块喝酒,他就站在茅草下面,望着笼罩在烟雨中的青山,心想,都快入冬了,这里还是一派青葱,真是好景色。
胡杏林要了三两白酒,卖酒的老人有些不满,好不容易来了一桌客人,结果人家只要三两白酒,自然是不开心的。
老人又问:“要不要来些酱牛肉?”
胡杏林摇了摇头。
老人不满的嘀咕道:“没得牛肉,喝劳什子酒哟。”
胡杏林听出了老人的口音不像是江南道的,不禁有些好奇,“老丈不是江南人?”
“管他是不是江南人,搁哪儿,都不好活的哟。”
胡杏林笑了,掏出一锭银子来,他递给老人,说道:“我因为公事,不能多喝,但这银子,你就收下吧。”
老人顿时喜上眉梢,他没有推脱,接过银子后给胡杏林打了一碗酒。
老人摸了摸银子,笑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好人哟。”
胡杏林乐了,“方才你又怎么看得出我不是个好人的。”
“要去打仗的人,哪里是好人哦?”老人想都不想就说道。
胡杏林喝了一口酒,这酒看似如溪水般清冽,不曾想入口就辣气冲鼻,咽下去,胃里更是像火在烧。
胡杏林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觉得舒畅了些。
他说:“打仗的,也未必都是坏人。保家卫国,皆是男儿郎,就是书生文士,也要思君主恩情,报效社稷的。”
老人摆了摆手,说道:“和你这样的人说不通的哟,反正打仗打到最后,你们这些当官的死的最少,你们又怎么会在乎百姓的生死。”
胡杏林有些生气,想和他争辩几句,但是又一想,山野村夫,能有什么见识,自己和他争辩,不是对牛弹琴。
胡杏林无奈的笑了两句,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他站了起来,准备离开,一阵晕眩感袭来,头上的屋顶好像在打转。
胡杏林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知府大人!”
副将反应过来的时候,胡杏林已经躺倒在地了。他赶忙扶起胡杏林,然后胡杏林开始七窍流血。
吓坏的他一个不稳,胡杏林的尸体滑落在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
副将拔剑起身,高叫道:“刺客!刺客!有刺客!”
兵士们乌压压的走了进来,他们掀翻了桌椅,打碎了酒坛,但那卖酒的老翁早已不见了踪影。
轰隆隆的一声巨响。
像是天际滑过的惊雷。
今日的秋雨,只是小雨,没有惊雷破空。
小小的酒肆在爆炸声中彻底的倾倒,扬起的烟尘在清雨中升起,于青山之间缭绕。
山林间的小道上,卖酒的老翁朝那酒肆的方向看了一眼,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两下,显得有些心痛。
他摸出了怀里那一锭银子,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点银子买我开了二十年的酒肆,你果然不是个好人哟。”
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其实没有那么老。
还不足五十。
二十年前他来的时候,正值壮年。
二十年前来的那批人,都老了。
.......
金陵城内,已经彻底的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不是因为冬天即将来临,而是因为战争已经来临。
金陵城里的百姓刚开始还没有意识到战争对自己的生活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城头上换了旗帜,紫龙山里炸出来了宝贝,城里也开始戒严,但是大家仍旧有饭吃,有衣服穿,生活还在继续。
闲来无事并且胆子有些大的人,还能够在街上那个扁食摊子上要一碗扁食。
生活,的确没什么变化。
当金陵开始死人的时候,生活就真的开始变了。
死掉的第一个人没人知道他是谁,但大家都知道有人死了。这很恐怖,因为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很多个。
总有一天,这份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死亡的阴影像是天上飘过的大块黑云,乌压压的停在头顶不走,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打雷,什么时候会下雨,但你知道它肯定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吃扁食的人少了。
原本桌子旁的座位是不够坐的,现在常来的就只有那个不喜欢说话的砍柴人了。
许是他运气好,许是因为他缺了一条手臂,没有被拉去守城墙。
总之,他还活着。
扁食摊的老板娘没有因为生意难做就给碗里的扁食缺斤少两,这在物资紧缺的金陵是很可贵的品质。
对于老板娘的恩情,砍柴人依旧没什么表示,袖管里空荡荡的,阴风一吹,就来回的摇摆。
街上也没什么行人,偶尔有士兵走过,朝扁食摊子这边望一眼,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巡逻。
老板娘闲来无事,就取出一根绣花针来纳鞋底。
老汉脚上的鞋该换一双了,不是因为凛冬将至,而是因为他们即将要走好长一段路。
这一天,老板娘的鞋子终于做好了,她有些开心,拿着那双加棉的布鞋朝炸油条的汉子晃了晃。
汉子咧嘴一笑,也很开心,在炸油条的时候,特意的多炸了一根,送给那个不吭不响的食客。
所以,作为食客的砍柴人,也很开心。
老汉穿上了新鞋,自然更开心。
他走了两步,一抬头,遥遥的望见两个道士朝这边走。
薛青倚着船边半躺在甲板上,他对老人笑道:“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会打响,因为它饱含了数代人的努力。虽然我不喜欢战争,但我仍然知道这场战争必定会发生。我爱钓鱼,但是在家族的培养下,我是一个优秀的军人。
对于优秀的军人来说,对于战争,我有不同的看法。其他的军人认为,多杀人,就是优秀。而我觉得,少死人,才是优秀。不管如何,我的加入,能让这场战争少死很多人,那我觉得这就是对的。”
老人倒了一碗酒,递给了他。
薛青有些迟疑,他没什么力气了。
他费力的抬起了手,碗里的酒洒了出来,但他还是喝干,正如先前老人说的那样,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喝酒了。
老人说:“你这么看,是因为你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
薛青有些嘲讽的说:“你不这么看,何尝又不是你只站在你的立场上。”
老人摇了摇头,“我看中的是对错,没有立场。”
“只看对错,不看立场的,只有孩子才会这么幼稚。”
老人骂道:“你活了这么大,竟然还不如我这么个糟老头子。”
薛青笑了,“毕竟是你活得更大一些。”
老人也笑了,“由始至终,你就只说了这么一句正确的话。你纠结的是人死的多少的问题,而我看到的是会不会死人的问题。
不管是什么立场,不管这个立场的立足点,在当事人看来多么的天经地义,多么的正义,但当战争打响的那一刻,发动战争的人,就是错的。
每个人参军,可能都抱着你这样的想法。因为我的加入,可以少死一些人,可以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对方这么想,我方也这么想,所以战争开始后,总是会死很多人。而你们这些可以做到将领的人总会这么安慰自己,没有我的加入,这场战争会死更多人。你们没有想过,若是没有你们的加入,可能压根就不会死人。”
薛青有些无奈。
“刚刚你也说过了,活着无非图的就是一个活着。主子给的,好让你活着,底下的人,就只能按照主子的意思去做。”
老人叹了一口气,“所以我说你很可悲啊。”
“你又何尝不是?”
老人的嘴角微微的蠕动了一下。
“你知道童冠一是怎么死的吗?”
“自尽。”
“所以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不管他是为了天下苍生还是为了他的家人,都同样的令人尊敬。”
薛青叹了一口气,“你说的对。”
童冠一的那张椅子他坐过,的确有些不好坐。
老人捧起酒坛子,倒光了最后一滴酒,他放下酒坛,朝薛青望去,“还剩下最后一碗酒,你喝还是我喝。”
薛青有气无力的说道:“还是我喝罢,毕竟这是我最后的一碗酒。”
老人端着酒走近了薛青,黑碗靠近了薛青发紫的双唇,老人说:“喝吧,我以后也不会喝酒了。”
薛青费力的露出了一个惨淡的微笑。
喝干了最后一碗酒,老人把他抱起。
船头,一个老人,抱着一个男人,有些怪异。
老人把他丢到了湖里。
咕嘟一声。
湖面溅起了水花,水花在老人的白胡子上挂着。
“如果不是立场的问题,我们真的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一起钓鱼,一起喝酒。”
老人望着湖面,神情有些落寞。
当船靠岸的时候,晚秋的这场雨还没有停。老人收拾了鱼竿,腰间挂着竹篓,戴上了斗笠,往金陵走去。
......
对于江南道的秋雨,胡杏林是有些讨厌的。
行军最忌讳的就是阴雨天,路不太好走。
眼见着快到金陵了,结果金陵来的刀卫却传来朱明的圣旨,让他直接转道去瓜州,这让胡杏林原本就有些糟糕的心情更加糟糕。
这也就是在急行军的时候,看到路边的那家酒肆,他还是要停下来喝两杯。
卖酒的只有一个老人,头发白了一半。
胡杏林有些惊讶的问他,怎么会选择在这样荒僻的地方开一家酒肆。
老人的耳朵似乎有些不好,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有二十年啦。”
行军的副将知道知府大人心情有些不好,也不敢催促,更不敢坐下一块喝酒,他就站在茅草下面,望着笼罩在烟雨中的青山,心想,都快入冬了,这里还是一派青葱,真是好景色。
胡杏林要了三两白酒,卖酒的老人有些不满,好不容易来了一桌客人,结果人家只要三两白酒,自然是不开心的。
老人又问:“要不要来些酱牛肉?”
胡杏林摇了摇头。
老人不满的嘀咕道:“没得牛肉,喝劳什子酒哟。”
胡杏林听出了老人的口音不像是江南道的,不禁有些好奇,“老丈不是江南人?”
“管他是不是江南人,搁哪儿,都不好活的哟。”
胡杏林笑了,掏出一锭银子来,他递给老人,说道:“我因为公事,不能多喝,但这银子,你就收下吧。”
老人顿时喜上眉梢,他没有推脱,接过银子后给胡杏林打了一碗酒。
老人摸了摸银子,笑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好人哟。”
胡杏林乐了,“方才你又怎么看得出我不是个好人的。”
“要去打仗的人,哪里是好人哦?”老人想都不想就说道。
胡杏林喝了一口酒,这酒看似如溪水般清冽,不曾想入口就辣气冲鼻,咽下去,胃里更是像火在烧。
胡杏林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觉得舒畅了些。
他说:“打仗的,也未必都是坏人。保家卫国,皆是男儿郎,就是书生文士,也要思君主恩情,报效社稷的。”
老人摆了摆手,说道:“和你这样的人说不通的哟,反正打仗打到最后,你们这些当官的死的最少,你们又怎么会在乎百姓的生死。”
胡杏林有些生气,想和他争辩几句,但是又一想,山野村夫,能有什么见识,自己和他争辩,不是对牛弹琴。
胡杏林无奈的笑了两句,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他站了起来,准备离开,一阵晕眩感袭来,头上的屋顶好像在打转。
胡杏林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知府大人!”
副将反应过来的时候,胡杏林已经躺倒在地了。他赶忙扶起胡杏林,然后胡杏林开始七窍流血。
吓坏的他一个不稳,胡杏林的尸体滑落在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
副将拔剑起身,高叫道:“刺客!刺客!有刺客!”
兵士们乌压压的走了进来,他们掀翻了桌椅,打碎了酒坛,但那卖酒的老翁早已不见了踪影。
轰隆隆的一声巨响。
像是天际滑过的惊雷。
今日的秋雨,只是小雨,没有惊雷破空。
小小的酒肆在爆炸声中彻底的倾倒,扬起的烟尘在清雨中升起,于青山之间缭绕。
山林间的小道上,卖酒的老翁朝那酒肆的方向看了一眼,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两下,显得有些心痛。
他摸出了怀里那一锭银子,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点银子买我开了二十年的酒肆,你果然不是个好人哟。”
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其实没有那么老。
还不足五十。
二十年前他来的时候,正值壮年。
二十年前来的那批人,都老了。
.......
金陵城内,已经彻底的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不是因为冬天即将来临,而是因为战争已经来临。
金陵城里的百姓刚开始还没有意识到战争对自己的生活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城头上换了旗帜,紫龙山里炸出来了宝贝,城里也开始戒严,但是大家仍旧有饭吃,有衣服穿,生活还在继续。
闲来无事并且胆子有些大的人,还能够在街上那个扁食摊子上要一碗扁食。
生活,的确没什么变化。
当金陵开始死人的时候,生活就真的开始变了。
死掉的第一个人没人知道他是谁,但大家都知道有人死了。这很恐怖,因为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很多个。
总有一天,这份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死亡的阴影像是天上飘过的大块黑云,乌压压的停在头顶不走,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打雷,什么时候会下雨,但你知道它肯定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吃扁食的人少了。
原本桌子旁的座位是不够坐的,现在常来的就只有那个不喜欢说话的砍柴人了。
许是他运气好,许是因为他缺了一条手臂,没有被拉去守城墙。
总之,他还活着。
扁食摊的老板娘没有因为生意难做就给碗里的扁食缺斤少两,这在物资紧缺的金陵是很可贵的品质。
对于老板娘的恩情,砍柴人依旧没什么表示,袖管里空荡荡的,阴风一吹,就来回的摇摆。
街上也没什么行人,偶尔有士兵走过,朝扁食摊子这边望一眼,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巡逻。
老板娘闲来无事,就取出一根绣花针来纳鞋底。
老汉脚上的鞋该换一双了,不是因为凛冬将至,而是因为他们即将要走好长一段路。
这一天,老板娘的鞋子终于做好了,她有些开心,拿着那双加棉的布鞋朝炸油条的汉子晃了晃。
汉子咧嘴一笑,也很开心,在炸油条的时候,特意的多炸了一根,送给那个不吭不响的食客。
所以,作为食客的砍柴人,也很开心。
老汉穿上了新鞋,自然更开心。
他走了两步,一抬头,遥遥的望见两个道士朝这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