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口谕,临阳公主弄得到,皇后自然也弄得到。
第一道口谕,关于辅国公府的,皇后比较满意;第二道口谕,关于萧成渝的,皇后嗤之以鼻;第三道口谕,关于周霖宜的,皇后很重视。
周若兮私下奉旨入了凤仪宫,虽然周霖宜在今日朝堂之上的表现让皇后很不满意,但周霖宜毕竟还是给她了面子,说明还有争取的余地。
“对于皇上的这道圣旨,你怎么看?”皇后凤眼轻抬,瞥了一眼周若兮,周若兮得到消息后喜形于色,嫁不了晋王,嫁给齐王也是蛮不错的。
周若兮春风得意的说道:“娘娘,等若兮入了齐王府,必定充当娘娘眼线,时刻留意齐王动向。”
皇后暗自摇头,这个丫头怎么这么蠢呢。现在都已经是残花败柳了,还指望着去齐王府,但是转念一想,若是齐王娶了这么个活宝,对于晋王阵营也是个打击。
看来还得自己点拨一下,“你在王家闹出的那档子事,现在可是满城风雨。”皇后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
周若兮脸上的春风瞬间化作阴风,要不是对面是皇后,她就该怒号了,“娘娘,那次的事,全是周若彤那贱,人陷害的。”
皇后叹了一口气,心想周霖宜也算的上老奸巨猾了,怎么生出个这样的蠢货。皇后决定挑明了说:“经历过上次的事,齐王是不可能要你的。”
周若兮立马跪在地上,“请娘娘帮我,今后,若兮就是您的一条狗!”
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蠢了点,但是态度还是好的,还有救,皇后不动声色的说:“本宫执掌三宫六院这么多年,悟出了这做人的首要道理,”皇后斜睨了周若兮一眼,“那就是福祸相依。”
周若兮听不明白,皇后也没指望以她的智商能够明白,“你和王家庶子的那件事,可以是祸,也可以是福。”
周若兮更糊涂了,瞪着大眼睛露出了迷茫的脸,皇后真想上去抽她一巴掌,自己说的都这样了,还不明白,“是祸,是因为那对象是王家庶子;如果对象换了,换成了齐王,这可就是福分了。”
周若兮恍然大悟,忙叩首道:“谢谢娘娘指教。”接着,她又露出迷茫的神色:“可是若兮该如何接近齐王啊。”
皇后由衷的感觉到,以后养狗也得养条聪明点的,“不是有皇上口谕吗。齐王府冷清,随你爹多去走动走动!”
周若兮总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心想娘娘人真好。
皇后这边已经丢下棋子,可是一盘棋子少了岂不冷清,皇宫内院,幽深的巷道里藏了多少阴谋诡计。这里,从不缺热闹。
老皇帝最近身体不好,也越来越懒得动弹了,经常待在勤政殿,后面的妃嫔则很少得见龙颜。但是,皇帝不来,不代表后院就无事可做,凡事都该未雨绸缪,凡事也都该围着皇帝转悠,这是做妃子的本分。皇帝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皇位继承者的问题,作为皇帝的妃子们,能不为皇帝分忧解难吗。所以,本着为皇帝着想的态度,李贤妃很忙。
李贤妃在殿内摆好宴席,一大桌子饭菜,陪坐的只有三皇子恒王和满脸乌黑的左丞相。
左丞相张甫之今天很郁闷,先是莫名其妙的升了官,统领御史中丞,受尽了以周霖宜和御史大夫为首的两派人马的白眼。接着又是散朝后莫名其妙的被贤妃召见。
后宫乃是皇帝住处,做臣子自当避嫌,要是被皇帝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他能有什么好脸色。
李贤妃吱开了下人,朝张甫之嫣然一笑,“左相大人,此间并无外人,左相但可放心。”
左相依旧摆着张臭脸,“回禀娘娘,未有皇上圣旨,大臣入凤殿鸾阁,实乃不妥。”
李贤妃笑容一凝,暗骂这个老匹夫好不识抬举。
其实张甫之就是这样的人,刚正不阿。张甫之出身卑微,是和周霖宜一道入朝为官的。张甫之虽然胸中蕴有乾坤,又极善治国之道,可是,治国不代表为政。张甫之那张著名的黑脸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让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
按理说,左相受到重用,再不济也该有人庆贺。可是,张甫之眼里揉不得沙子,动不动就参这个,参那个,虽然他只是就事论事,皇帝对于他的许多奏折也是一笑而过,可是百官不这么看,再加上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这个职位落到张甫之手里,岂不是要命吗。
可是,李贤妃不这么看。虽然不如皇后秦嫣,可是李贤妃能够在皇后的眼皮子底下爬到现今的位置,没点手段,她早就不知道死在皇宫深处的那片不知名的池塘里了。
对于张甫之,她还是了解的。老头子虽然不怎么讨人喜欢,可是皇帝离不开他。在这个朝堂之上,皇帝需要能领兵打仗的,有辅国公;皇帝需要能调和朝堂矛盾的,有周霖宜;皇帝也需要能踏踏实实干实事的,这才有了这个基本上与整个朝廷为敌的张甫之。
张甫之不靠投机取巧和站队可以在左相的位置上呆了近十年,足以见皇帝对他的信任。现在,皇帝什么都不缺,就缺皇位继承人,那么,这份信任将会很有分量。因为老实人说出的话总是很容易让人相信。
李贤妃亲自斟酒道:“左相作为恒王的老师,应当时时教导。”
张甫之肚子里很有学问,因为平常没啥人搭理他,所以应酬也少。就整日在家读书,皇帝知道后,当年在三皇子出生时,特意选了他给皇子做老师。
张甫之施了一礼:“臣不敢。”
李贤妃见张甫之依旧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不得不使出新的谋略,“本宫听闻左相生活艰苦,恒王念及左相教导之恩,特意自恒王府备上黄金千两,还请左相莫要推辞。”
恒王立刻将桌下的一箱黄金拉出,显然早有准备,“学生愿为老师尽微薄之力。”
“恒王,娘娘,你们这是何意?”
李贤妃拿起手帕掩嘴笑道:“左相教会我儿子怎么做人,将来只怕是还得教会我儿子怎么治国呢。”
李贤妃也是好手段,话虽没有明说,可是却将左相利益和恒王紧密挂钩起来。太傅位列三公,可谓是极尽奢华,但当太傅首先得是皇帝的老师。
张甫之虽然刚正,但人不是傻子,当下一个哆嗦:“娘娘,臣家中老母重病,臣不敢逗留,先行一步,还请娘娘莫要怪罪。”
张甫之说完撒腿就跑,好像今日李贤妃摆的是鸿门宴一样。
“他老母重病,本王怎么不知,母妃,我要不要派人去看看!”恒王一脸单纯的望向李贤妃,气的李贤妃上去就是一巴掌。
“你傻吗?他老娘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这是托词你还看不出来吗!”
恒王捂着脸委屈的看着李贤妃说:“母妃,那孩儿该怎么做。”
李贤妃望着一箱子黄金冷笑道:“你不收,不代表你儿子会不收。”
“母妃高明!”恒王开口赞道。
李贤妃接着问道:“先前我曾听闻,张甫之他爹前几日强行纳了个小妾,是不是确有其事。”
恒王想了下,说:“正是。据说纳的小妾本有婚约,是老爷子逼迫的。后来那女子投河自尽,娘家人闹上了官府,这件事目前积在大理寺。大理寺丞见此事涉及当朝左相,未敢轻办,后来张甫之亲自去了大理寺,说是按法度办事。但张甫之为人极重孝道,大理寺丞也不敢确定张甫之的意思,就索性把这件案子搁置了。”
李贤妃眼睛一亮,“你现在去给他把这件事办妥了,顺便写封信告诉他一声。这样,就由不得他不站队了。”
“儿臣这就去办。”
左丞相张甫之刚一踏入家门,他儿子就迎上前来,满脸开心的欢呼道:“爹爹,咱家发财了!”
张甫之满脸狐疑,问:“发什么财!”
“刚刚恒王府托人拉来了一箱黄金,说是感念爹爹的教导之恩。”
张甫之顺着儿子的手指看到了那箱金灿灿的黄金,心想这李贤妃好快的动作,接着他反手就是一巴掌:“你个逆子!”
刚打完,恒王府的仆役就敲门进来了,“左丞相老爷在家么?”
左丞相一见是恒王府的人,顿时满脑门黑线,“找老夫何事?”
仆役鞠躬施礼,恭敬地说道:“回老爷话,我家主子托我给老爷捎个口信,就说太老爷的事办妥了。”
闻言,张甫之差点没晕死过去。
皇帝坐在勤政殿,今日早朝后难得有点好心情,他喝了口茶,对着身旁的内侍太监头子说:“今日,宫内可有什么动静?”
太监首领跟随皇帝数十年,知道皇帝问的什么,就说道:“回禀圣上,今日凤仪宫宣了周家二小姐,翠柳宫宣了左丞相张甫之大人。”
皇帝放下了手中的茶碗,露出了笑容:“这么快就都有动作了。张甫之那厮后来怎样了。”
“左相回府后,据说把他儿子吊在房梁上打了一下午,都快打没气儿了。”
“就这些?”皇帝显然有些不满意。
“户部来信,说是左相为河西大灾捐了一千两黄金。”
皇帝闻言,点了点头,但依旧有些不满意:“没了?”
太监懂皇帝的意思,又说道:“左相自户部回来后,据说把他家的祖宗牌位给砸了!”
这回,皇帝哈哈大笑:“好你个老张!”
第一道口谕,关于辅国公府的,皇后比较满意;第二道口谕,关于萧成渝的,皇后嗤之以鼻;第三道口谕,关于周霖宜的,皇后很重视。
周若兮私下奉旨入了凤仪宫,虽然周霖宜在今日朝堂之上的表现让皇后很不满意,但周霖宜毕竟还是给她了面子,说明还有争取的余地。
“对于皇上的这道圣旨,你怎么看?”皇后凤眼轻抬,瞥了一眼周若兮,周若兮得到消息后喜形于色,嫁不了晋王,嫁给齐王也是蛮不错的。
周若兮春风得意的说道:“娘娘,等若兮入了齐王府,必定充当娘娘眼线,时刻留意齐王动向。”
皇后暗自摇头,这个丫头怎么这么蠢呢。现在都已经是残花败柳了,还指望着去齐王府,但是转念一想,若是齐王娶了这么个活宝,对于晋王阵营也是个打击。
看来还得自己点拨一下,“你在王家闹出的那档子事,现在可是满城风雨。”皇后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
周若兮脸上的春风瞬间化作阴风,要不是对面是皇后,她就该怒号了,“娘娘,那次的事,全是周若彤那贱,人陷害的。”
皇后叹了一口气,心想周霖宜也算的上老奸巨猾了,怎么生出个这样的蠢货。皇后决定挑明了说:“经历过上次的事,齐王是不可能要你的。”
周若兮立马跪在地上,“请娘娘帮我,今后,若兮就是您的一条狗!”
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蠢了点,但是态度还是好的,还有救,皇后不动声色的说:“本宫执掌三宫六院这么多年,悟出了这做人的首要道理,”皇后斜睨了周若兮一眼,“那就是福祸相依。”
周若兮听不明白,皇后也没指望以她的智商能够明白,“你和王家庶子的那件事,可以是祸,也可以是福。”
周若兮更糊涂了,瞪着大眼睛露出了迷茫的脸,皇后真想上去抽她一巴掌,自己说的都这样了,还不明白,“是祸,是因为那对象是王家庶子;如果对象换了,换成了齐王,这可就是福分了。”
周若兮恍然大悟,忙叩首道:“谢谢娘娘指教。”接着,她又露出迷茫的神色:“可是若兮该如何接近齐王啊。”
皇后由衷的感觉到,以后养狗也得养条聪明点的,“不是有皇上口谕吗。齐王府冷清,随你爹多去走动走动!”
周若兮总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心想娘娘人真好。
皇后这边已经丢下棋子,可是一盘棋子少了岂不冷清,皇宫内院,幽深的巷道里藏了多少阴谋诡计。这里,从不缺热闹。
老皇帝最近身体不好,也越来越懒得动弹了,经常待在勤政殿,后面的妃嫔则很少得见龙颜。但是,皇帝不来,不代表后院就无事可做,凡事都该未雨绸缪,凡事也都该围着皇帝转悠,这是做妃子的本分。皇帝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皇位继承者的问题,作为皇帝的妃子们,能不为皇帝分忧解难吗。所以,本着为皇帝着想的态度,李贤妃很忙。
李贤妃在殿内摆好宴席,一大桌子饭菜,陪坐的只有三皇子恒王和满脸乌黑的左丞相。
左丞相张甫之今天很郁闷,先是莫名其妙的升了官,统领御史中丞,受尽了以周霖宜和御史大夫为首的两派人马的白眼。接着又是散朝后莫名其妙的被贤妃召见。
后宫乃是皇帝住处,做臣子自当避嫌,要是被皇帝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他能有什么好脸色。
李贤妃吱开了下人,朝张甫之嫣然一笑,“左相大人,此间并无外人,左相但可放心。”
左相依旧摆着张臭脸,“回禀娘娘,未有皇上圣旨,大臣入凤殿鸾阁,实乃不妥。”
李贤妃笑容一凝,暗骂这个老匹夫好不识抬举。
其实张甫之就是这样的人,刚正不阿。张甫之出身卑微,是和周霖宜一道入朝为官的。张甫之虽然胸中蕴有乾坤,又极善治国之道,可是,治国不代表为政。张甫之那张著名的黑脸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让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
按理说,左相受到重用,再不济也该有人庆贺。可是,张甫之眼里揉不得沙子,动不动就参这个,参那个,虽然他只是就事论事,皇帝对于他的许多奏折也是一笑而过,可是百官不这么看,再加上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这个职位落到张甫之手里,岂不是要命吗。
可是,李贤妃不这么看。虽然不如皇后秦嫣,可是李贤妃能够在皇后的眼皮子底下爬到现今的位置,没点手段,她早就不知道死在皇宫深处的那片不知名的池塘里了。
对于张甫之,她还是了解的。老头子虽然不怎么讨人喜欢,可是皇帝离不开他。在这个朝堂之上,皇帝需要能领兵打仗的,有辅国公;皇帝需要能调和朝堂矛盾的,有周霖宜;皇帝也需要能踏踏实实干实事的,这才有了这个基本上与整个朝廷为敌的张甫之。
张甫之不靠投机取巧和站队可以在左相的位置上呆了近十年,足以见皇帝对他的信任。现在,皇帝什么都不缺,就缺皇位继承人,那么,这份信任将会很有分量。因为老实人说出的话总是很容易让人相信。
李贤妃亲自斟酒道:“左相作为恒王的老师,应当时时教导。”
张甫之肚子里很有学问,因为平常没啥人搭理他,所以应酬也少。就整日在家读书,皇帝知道后,当年在三皇子出生时,特意选了他给皇子做老师。
张甫之施了一礼:“臣不敢。”
李贤妃见张甫之依旧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不得不使出新的谋略,“本宫听闻左相生活艰苦,恒王念及左相教导之恩,特意自恒王府备上黄金千两,还请左相莫要推辞。”
恒王立刻将桌下的一箱黄金拉出,显然早有准备,“学生愿为老师尽微薄之力。”
“恒王,娘娘,你们这是何意?”
李贤妃拿起手帕掩嘴笑道:“左相教会我儿子怎么做人,将来只怕是还得教会我儿子怎么治国呢。”
李贤妃也是好手段,话虽没有明说,可是却将左相利益和恒王紧密挂钩起来。太傅位列三公,可谓是极尽奢华,但当太傅首先得是皇帝的老师。
张甫之虽然刚正,但人不是傻子,当下一个哆嗦:“娘娘,臣家中老母重病,臣不敢逗留,先行一步,还请娘娘莫要怪罪。”
张甫之说完撒腿就跑,好像今日李贤妃摆的是鸿门宴一样。
“他老母重病,本王怎么不知,母妃,我要不要派人去看看!”恒王一脸单纯的望向李贤妃,气的李贤妃上去就是一巴掌。
“你傻吗?他老娘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这是托词你还看不出来吗!”
恒王捂着脸委屈的看着李贤妃说:“母妃,那孩儿该怎么做。”
李贤妃望着一箱子黄金冷笑道:“你不收,不代表你儿子会不收。”
“母妃高明!”恒王开口赞道。
李贤妃接着问道:“先前我曾听闻,张甫之他爹前几日强行纳了个小妾,是不是确有其事。”
恒王想了下,说:“正是。据说纳的小妾本有婚约,是老爷子逼迫的。后来那女子投河自尽,娘家人闹上了官府,这件事目前积在大理寺。大理寺丞见此事涉及当朝左相,未敢轻办,后来张甫之亲自去了大理寺,说是按法度办事。但张甫之为人极重孝道,大理寺丞也不敢确定张甫之的意思,就索性把这件案子搁置了。”
李贤妃眼睛一亮,“你现在去给他把这件事办妥了,顺便写封信告诉他一声。这样,就由不得他不站队了。”
“儿臣这就去办。”
左丞相张甫之刚一踏入家门,他儿子就迎上前来,满脸开心的欢呼道:“爹爹,咱家发财了!”
张甫之满脸狐疑,问:“发什么财!”
“刚刚恒王府托人拉来了一箱黄金,说是感念爹爹的教导之恩。”
张甫之顺着儿子的手指看到了那箱金灿灿的黄金,心想这李贤妃好快的动作,接着他反手就是一巴掌:“你个逆子!”
刚打完,恒王府的仆役就敲门进来了,“左丞相老爷在家么?”
左丞相一见是恒王府的人,顿时满脑门黑线,“找老夫何事?”
仆役鞠躬施礼,恭敬地说道:“回老爷话,我家主子托我给老爷捎个口信,就说太老爷的事办妥了。”
闻言,张甫之差点没晕死过去。
皇帝坐在勤政殿,今日早朝后难得有点好心情,他喝了口茶,对着身旁的内侍太监头子说:“今日,宫内可有什么动静?”
太监首领跟随皇帝数十年,知道皇帝问的什么,就说道:“回禀圣上,今日凤仪宫宣了周家二小姐,翠柳宫宣了左丞相张甫之大人。”
皇帝放下了手中的茶碗,露出了笑容:“这么快就都有动作了。张甫之那厮后来怎样了。”
“左相回府后,据说把他儿子吊在房梁上打了一下午,都快打没气儿了。”
“就这些?”皇帝显然有些不满意。
“户部来信,说是左相为河西大灾捐了一千两黄金。”
皇帝闻言,点了点头,但依旧有些不满意:“没了?”
太监懂皇帝的意思,又说道:“左相自户部回来后,据说把他家的祖宗牌位给砸了!”
这回,皇帝哈哈大笑:“好你个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