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古来都当他作隐逸诗人,这是皮相之见,其实他是很积极的,最明了的表示是他的《读山海经》的诗。这诗一共十三首,第一首八韵是他用平常的《归田园居》的情调,所以读来不觉得,到了末五首,便变作慷慨激昂,引起人家的注意了。《山海经》里记述下来的微少的一点古代神话,经他保存引申,实在比屈原的《天问》还要可贵,至于声调更比较要激越的多了。第十首最为世所知,如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固然最是明显,但第九首云:“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本来精卫刑天与夸父都是以失败终的人物,然而作者并不是这种看法,却说道“猛志故常在”,又道“化去不复悔”,表示勇往直前的精神。夸父的事据注文云:“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汪双池著《山海经存》卷八云:“考此书所屡言夸父,大抵不量力之人,欲穷日出入之所而不能至,遂道困而死,如穆王之欲周行天下者耳。”明明说他不自量力,妄欲追日,但陶渊明并不责备这点,反加以称赞道:“功竟在身后”,而且他对于穆王的周行天下的志愿,并不厚非,所以在第三首结末说道“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了。
陶渊明歌颂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人物,在后世得到响应,除周穆王有《穆天子传》外,其他的精卫,刑天,夸父诸人的故事,差不多通过了他的诗而流传下来;里边特别是夸父,流传得更是广远,因为它已超越了文人学士的范围,在民间故事中已有一席地,那么这“功竟在身后”的评语,岂不是确切不过了么?
据地方传说,大概是属于湖南地方罢,夸父要追上日头,从丹渊跑起,一直向南奔去,到了湖南辰州的时候,日头还没有过午呢。他肚子饿了,便拿了一个锅子,架在三座大山顶上,煮了一锅饭,吃了以后,心想把这锅灶做追赶日头的证据。他就对当地的人民说,我是共工氏的后代,叫做夸父,于本年本月本日午时,追日到此,至今辰州东边,还有一座山,就叫做夸父山。
夸父一直赶着太阳走,眼看日影渐渐西沉,走到甘肃的安定县地方,忽然觉得一只鞋子要掉了,他把它抖了一抖,然后再追,以后此地便叫“振履堆”。到了虞渊,终于他把日头追上了,但是走近日头,热不可耐,他便用手捧黄河与渭河的水,喝了一阵,喝光了还不够,终于渴死在路上了。人民佩服他的勇气,把他埋葬了,他的大木杖便植在坟头,做个纪念,后来竟变成一个大树林了,叫做邓林,又名夸父之野。这个传说不知道出于何处,我也是传抄来的,大抵根据《山海经》而演化出来的,中间有地理的引证,或者由文人润色亦未可知。现在大家都想向月亮进发的时候,回头看追日的英雄,也不能以不量力一语抹杀,觉得诗人的称赞是正当的了。
陶渊明歌颂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人物,在后世得到响应,除周穆王有《穆天子传》外,其他的精卫,刑天,夸父诸人的故事,差不多通过了他的诗而流传下来;里边特别是夸父,流传得更是广远,因为它已超越了文人学士的范围,在民间故事中已有一席地,那么这“功竟在身后”的评语,岂不是确切不过了么?
据地方传说,大概是属于湖南地方罢,夸父要追上日头,从丹渊跑起,一直向南奔去,到了湖南辰州的时候,日头还没有过午呢。他肚子饿了,便拿了一个锅子,架在三座大山顶上,煮了一锅饭,吃了以后,心想把这锅灶做追赶日头的证据。他就对当地的人民说,我是共工氏的后代,叫做夸父,于本年本月本日午时,追日到此,至今辰州东边,还有一座山,就叫做夸父山。
夸父一直赶着太阳走,眼看日影渐渐西沉,走到甘肃的安定县地方,忽然觉得一只鞋子要掉了,他把它抖了一抖,然后再追,以后此地便叫“振履堆”。到了虞渊,终于他把日头追上了,但是走近日头,热不可耐,他便用手捧黄河与渭河的水,喝了一阵,喝光了还不够,终于渴死在路上了。人民佩服他的勇气,把他埋葬了,他的大木杖便植在坟头,做个纪念,后来竟变成一个大树林了,叫做邓林,又名夸父之野。这个传说不知道出于何处,我也是传抄来的,大抵根据《山海经》而演化出来的,中间有地理的引证,或者由文人润色亦未可知。现在大家都想向月亮进发的时候,回头看追日的英雄,也不能以不量力一语抹杀,觉得诗人的称赞是正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