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开始之后,四爷亲自斟酒。
整个的雅间里面,也就是董槐、吴邵刚和四爷三人,尽管是在四爷所拥有的蓬莱楼里面吃饭饮酒,但没有任何的伙计和侍者,也没有任何的姑娘。
看来这是四爷专门做出的一次安排,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吴邵刚不是很清楚,先前的观察,已经让他感觉到,董槐与四爷之间,必定是有着很特殊的关系,这个关系究竟是源于个人之间,还是行会,暂时说不清楚。
南宋的读书人,是严格遵守食不言寝不语之规矩的,吃饭开始之后,董槐基本不说话,除开端起酒杯简单说出几个字以外,其余时候都是面带微笑满嚼细咽。
吴邵刚对于这种规矩不是很适应,穿越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基本就没有遵守这个规矩,每每吃饭喝酒的时刻,就是交谈的时间。
不过满脑子的疑惑,让吴邵刚也忍住了没有开口说话,见到董槐的时间不长,他已经感觉到董槐并非是迂腐之人,骨子里还是活跃的,这样的一个人,被罢免官职之后,明显是难以闲下来的。
吴邵刚没有想到的是,董槐对他的观察更加的仔细。
出身贫寒、作战骁勇、心狠手辣、少年得志,这是董槐对吴邵刚的整体印象,但是见面之后,更多的感慨与疑惑,也同样出现在董槐的脑海之中。
不过十六岁的吴邵刚,在见到他这个朝中前任的右丞相之后,并未表现出来畏惧的情形,自始至终都是不亢不卑,尊重之间保持自身的尊严,且谈吐大方,展现出来不凡的阅历,话语之中透露出来不一般的学识。
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可以说吴邵刚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朝中某些长期为官的官员。
有着如此不凡的本事,为什么会进入到军中,而且刚开始不过是军中的一个效用,要不是因为鄂州遭遇到蒙古鞑子的进攻,那么吴邵刚这样的人才,注定就是被埋没。
酒过三巡,四爷站起身来,说是去下面看看。
董槐轻轻点头,表示了同意,吴邵刚也没有开口挽留。
雅间里面只剩下董槐与吴邵刚两人。
气氛在四爷离开雅间的时候,发生了一丝的变化,董槐的神情也稍稍严肃了一些。
其实董槐与四爷之间,眼神的交流是很多的,这些都没有瞒过吴邵刚,尽管他很多时候都是微微低头,从两人的眼神交流来看,四爷主动离开雅间,明显是董槐的意思。
雅间的门关上之后,董槐主动端起了酒杯。
“吴副将年轻有为,来,老夫敬你一杯。”
“恭敬不如从命,谢谢董大人,在下先干为敬。”
眼看着董槐杯中酒喝完,吴邵刚主动端起了酒壶,给董槐续酒。
“在下也要给董大人敬一杯酒,董大人为民操劳,深得百姓爱戴,是在下学习之榜样。”
董槐听见吴邵刚这样说,脸上再次绽放笑容,很快端起酒杯,一口气喝下去。
放下酒杯之后,趁着吴邵刚再次倒酒的时候,董槐不紧不慢的开口。
“吴副将屡立战功,得到了朝廷之重视,如今来到殿前司所属的催锋军之中,也在京城立足了,老夫以为前途无量,不知道吴副将未来有何打算。”
面对这种老生常谈一般的询问,吴邵刚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回答了。
“在下本出身穷苦人家,绝没有想到有如此的机会,能够进入到殿前司所属催锋军,能够来到京城,已经感觉到很不错了,暂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这可不行啊,老夫以为,我大宋之江山,遭遇太多威胁,尽管后金已经被灭,可蒙古鞑子虎视眈眈,如此情形之下,朝中官吏、军中健儿,包括天下之百姓,都要齐心协力,共同护卫我大宋之领土,吴副将年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候,怎么能够没有任何之打算。”
吴邵刚没有想到,自己应付性的话语,居然引发了董槐的不满意。
他与董槐今日第一次见面,俗话说得好,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特别是在牵涉到未来打算以及生平志向都方面的事宜,说话更是需要谨慎,若是太过于狂妄,或者太过于低调,难免被他人利用,甚至是暗地里算计,亦或是被他人看不起。
也有不同情况,那就是遇见真正关心自身之长辈,还是要展现抱负,一方面能够得到长辈的赞赏和关心,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得到长辈大力的支持。
从年龄上面来说,董槐是不折不扣的长辈,年岁超过了吴邵刚的父母,但董槐究竟是不是真心关注他吴邵刚,这还说不准。
“董大人,朝中大事,不是在下小小的一个副将可以操心乃至于过问的,在下之责任,就是按照上峰的命令行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至于说今后会如何发展,这不是在下能够决定的事宜。”
“话是说的不错,不过没有凌云之志,怎么会有无穷之斗志,每日里想到的就是随遇而安,最终会遭遇到埋没,直至碌碌无为,老夫看吴副将英武非凡,且有着很不错的学识,若是能够得到皇上和朝廷之重视,定能够建立不朽之功勋。”
“谢谢董大人之鼓励,在下记住了。”
稍稍沉默,董槐再次开口。
“**************,一遇风云变化龙。九霄龙吟惊世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能够写出如此的诗句,可见抱负绝不一般,吴副将认为如何。”
董槐的这几句话,让吴邵刚一愣一愣的,这首诗词,是他在庐州府衙的时候,当着庐州府知府苏翁奎的面写出来的,想不到董槐也知晓了。
其实想想很简单,董槐乃是庐州府辖下定远县人,曾经担任右丞相、枢密使之职,与苏翁奎之间肯定是有交集的,再说从董槐的诸多交谈来看,对他吴邵刚还是算熟悉的,这熟悉的背后,蕴涵的意思就很微妙了。
此次的见面,做好准备的不仅仅是他吴邵刚,人家董槐同样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吴邵刚迅速调整心态,他隐隐感觉到此番的见面,绝不一般。
“董大人,这首诗词,是在下去拜见庐州府知府苏大人之时,卢大人考校在下的才学,言谈之中提到了我朝的岳武穆,要求在下努力,以岳武穆为榜样,展现自身之抱负,在下心中一时间激昂,自以为得志,故而写下这首诗词的,来到京城两个多月时间,仔细想想,还是有些狂妄的,让董大人见笑了。”
吴邵刚话语刚落,董槐面容严肃的开口了。
“胸中有远大志向,有何不可,难不成碌碌无为、行事中庸,整日里想着算计,想着自身之利益,想着高官厚禄,才算是踏实吗,才算是有为吗,老夫看未必,这京城之中,的确有些很不好的情形,老夫也是知晓的,可身为年轻人,特别是有着远大抱负之年轻人,绝不要被一时的乌云遮蔽了双眼,更不要自甘堕落,能够在一片荆棘之中脱颖而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吴副将,你还年轻,日后还能够见到很多的事情,老夫可不希望你自此消沉下去。”
这已经算是直接的训斥了。
吴邵刚脸色微红,或许是过于的理性,让他自始至终都将自身包裹的很紧,决不让他人看出自身之抱负,更不会给他人留下可供进攻的把柄,以这样的姿态来为人行事,的确是能够很好的保护自身,但也会失去很多的帮助。
想到这里,吴邵刚微微吐了一口气,他必须要证明给董槐看。
今日之见面绝不简单,或许董槐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自己的表现若是太差,很有可能失去机会,而且是绝佳的机会。
“董大人教训的是,在下记住了,上次在苏大人面前所做的诗词,在下的确感觉到些许的狂妄,虽说是直抒胸臆,可过于直白,过于凌冽,来到京城之后,经历一些事情,在下有着颇多的感慨,暗地里也想到了一首诗词,还请董大人指正。”
本来有些失望的董槐,眼睛里面再次射过一丝的寒芒,看着吴邵刚。
“在下一直都很欣赏陆放翁所做咏梅这首诗词,多次咏读,感慨很多,就合着这首咏梅,胡乱作一首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董槐听的很仔细,一边听一边在品着这首诗词。
诗词展现出来的气势是不用说的,文采方面更是出色,更加关键的是,诗词展现出来的态度,完全是积极向上的。
沉默不到半刻钟的时间,董槐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不简单,不简单,老夫听闻吴副将文武双绝,所言不差,在吴副将面前,老夫都有些汗颜了,这首诗词,还请吴副将送与老夫,如何。”
“董大人看得上,是在下的荣幸。”
董槐迫不及待的拍手,很快四爷进来了,且带来了纸笔墨砚。
此时,吴邵刚不再客气,挥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咏梅》。
整个的雅间里面,也就是董槐、吴邵刚和四爷三人,尽管是在四爷所拥有的蓬莱楼里面吃饭饮酒,但没有任何的伙计和侍者,也没有任何的姑娘。
看来这是四爷专门做出的一次安排,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吴邵刚不是很清楚,先前的观察,已经让他感觉到,董槐与四爷之间,必定是有着很特殊的关系,这个关系究竟是源于个人之间,还是行会,暂时说不清楚。
南宋的读书人,是严格遵守食不言寝不语之规矩的,吃饭开始之后,董槐基本不说话,除开端起酒杯简单说出几个字以外,其余时候都是面带微笑满嚼细咽。
吴邵刚对于这种规矩不是很适应,穿越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基本就没有遵守这个规矩,每每吃饭喝酒的时刻,就是交谈的时间。
不过满脑子的疑惑,让吴邵刚也忍住了没有开口说话,见到董槐的时间不长,他已经感觉到董槐并非是迂腐之人,骨子里还是活跃的,这样的一个人,被罢免官职之后,明显是难以闲下来的。
吴邵刚没有想到的是,董槐对他的观察更加的仔细。
出身贫寒、作战骁勇、心狠手辣、少年得志,这是董槐对吴邵刚的整体印象,但是见面之后,更多的感慨与疑惑,也同样出现在董槐的脑海之中。
不过十六岁的吴邵刚,在见到他这个朝中前任的右丞相之后,并未表现出来畏惧的情形,自始至终都是不亢不卑,尊重之间保持自身的尊严,且谈吐大方,展现出来不凡的阅历,话语之中透露出来不一般的学识。
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可以说吴邵刚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朝中某些长期为官的官员。
有着如此不凡的本事,为什么会进入到军中,而且刚开始不过是军中的一个效用,要不是因为鄂州遭遇到蒙古鞑子的进攻,那么吴邵刚这样的人才,注定就是被埋没。
酒过三巡,四爷站起身来,说是去下面看看。
董槐轻轻点头,表示了同意,吴邵刚也没有开口挽留。
雅间里面只剩下董槐与吴邵刚两人。
气氛在四爷离开雅间的时候,发生了一丝的变化,董槐的神情也稍稍严肃了一些。
其实董槐与四爷之间,眼神的交流是很多的,这些都没有瞒过吴邵刚,尽管他很多时候都是微微低头,从两人的眼神交流来看,四爷主动离开雅间,明显是董槐的意思。
雅间的门关上之后,董槐主动端起了酒杯。
“吴副将年轻有为,来,老夫敬你一杯。”
“恭敬不如从命,谢谢董大人,在下先干为敬。”
眼看着董槐杯中酒喝完,吴邵刚主动端起了酒壶,给董槐续酒。
“在下也要给董大人敬一杯酒,董大人为民操劳,深得百姓爱戴,是在下学习之榜样。”
董槐听见吴邵刚这样说,脸上再次绽放笑容,很快端起酒杯,一口气喝下去。
放下酒杯之后,趁着吴邵刚再次倒酒的时候,董槐不紧不慢的开口。
“吴副将屡立战功,得到了朝廷之重视,如今来到殿前司所属的催锋军之中,也在京城立足了,老夫以为前途无量,不知道吴副将未来有何打算。”
面对这种老生常谈一般的询问,吴邵刚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回答了。
“在下本出身穷苦人家,绝没有想到有如此的机会,能够进入到殿前司所属催锋军,能够来到京城,已经感觉到很不错了,暂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这可不行啊,老夫以为,我大宋之江山,遭遇太多威胁,尽管后金已经被灭,可蒙古鞑子虎视眈眈,如此情形之下,朝中官吏、军中健儿,包括天下之百姓,都要齐心协力,共同护卫我大宋之领土,吴副将年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候,怎么能够没有任何之打算。”
吴邵刚没有想到,自己应付性的话语,居然引发了董槐的不满意。
他与董槐今日第一次见面,俗话说得好,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特别是在牵涉到未来打算以及生平志向都方面的事宜,说话更是需要谨慎,若是太过于狂妄,或者太过于低调,难免被他人利用,甚至是暗地里算计,亦或是被他人看不起。
也有不同情况,那就是遇见真正关心自身之长辈,还是要展现抱负,一方面能够得到长辈的赞赏和关心,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得到长辈大力的支持。
从年龄上面来说,董槐是不折不扣的长辈,年岁超过了吴邵刚的父母,但董槐究竟是不是真心关注他吴邵刚,这还说不准。
“董大人,朝中大事,不是在下小小的一个副将可以操心乃至于过问的,在下之责任,就是按照上峰的命令行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至于说今后会如何发展,这不是在下能够决定的事宜。”
“话是说的不错,不过没有凌云之志,怎么会有无穷之斗志,每日里想到的就是随遇而安,最终会遭遇到埋没,直至碌碌无为,老夫看吴副将英武非凡,且有着很不错的学识,若是能够得到皇上和朝廷之重视,定能够建立不朽之功勋。”
“谢谢董大人之鼓励,在下记住了。”
稍稍沉默,董槐再次开口。
“**************,一遇风云变化龙。九霄龙吟惊世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能够写出如此的诗句,可见抱负绝不一般,吴副将认为如何。”
董槐的这几句话,让吴邵刚一愣一愣的,这首诗词,是他在庐州府衙的时候,当着庐州府知府苏翁奎的面写出来的,想不到董槐也知晓了。
其实想想很简单,董槐乃是庐州府辖下定远县人,曾经担任右丞相、枢密使之职,与苏翁奎之间肯定是有交集的,再说从董槐的诸多交谈来看,对他吴邵刚还是算熟悉的,这熟悉的背后,蕴涵的意思就很微妙了。
此次的见面,做好准备的不仅仅是他吴邵刚,人家董槐同样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吴邵刚迅速调整心态,他隐隐感觉到此番的见面,绝不一般。
“董大人,这首诗词,是在下去拜见庐州府知府苏大人之时,卢大人考校在下的才学,言谈之中提到了我朝的岳武穆,要求在下努力,以岳武穆为榜样,展现自身之抱负,在下心中一时间激昂,自以为得志,故而写下这首诗词的,来到京城两个多月时间,仔细想想,还是有些狂妄的,让董大人见笑了。”
吴邵刚话语刚落,董槐面容严肃的开口了。
“胸中有远大志向,有何不可,难不成碌碌无为、行事中庸,整日里想着算计,想着自身之利益,想着高官厚禄,才算是踏实吗,才算是有为吗,老夫看未必,这京城之中,的确有些很不好的情形,老夫也是知晓的,可身为年轻人,特别是有着远大抱负之年轻人,绝不要被一时的乌云遮蔽了双眼,更不要自甘堕落,能够在一片荆棘之中脱颖而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吴副将,你还年轻,日后还能够见到很多的事情,老夫可不希望你自此消沉下去。”
这已经算是直接的训斥了。
吴邵刚脸色微红,或许是过于的理性,让他自始至终都将自身包裹的很紧,决不让他人看出自身之抱负,更不会给他人留下可供进攻的把柄,以这样的姿态来为人行事,的确是能够很好的保护自身,但也会失去很多的帮助。
想到这里,吴邵刚微微吐了一口气,他必须要证明给董槐看。
今日之见面绝不简单,或许董槐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自己的表现若是太差,很有可能失去机会,而且是绝佳的机会。
“董大人教训的是,在下记住了,上次在苏大人面前所做的诗词,在下的确感觉到些许的狂妄,虽说是直抒胸臆,可过于直白,过于凌冽,来到京城之后,经历一些事情,在下有着颇多的感慨,暗地里也想到了一首诗词,还请董大人指正。”
本来有些失望的董槐,眼睛里面再次射过一丝的寒芒,看着吴邵刚。
“在下一直都很欣赏陆放翁所做咏梅这首诗词,多次咏读,感慨很多,就合着这首咏梅,胡乱作一首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董槐听的很仔细,一边听一边在品着这首诗词。
诗词展现出来的气势是不用说的,文采方面更是出色,更加关键的是,诗词展现出来的态度,完全是积极向上的。
沉默不到半刻钟的时间,董槐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不简单,不简单,老夫听闻吴副将文武双绝,所言不差,在吴副将面前,老夫都有些汗颜了,这首诗词,还请吴副将送与老夫,如何。”
“董大人看得上,是在下的荣幸。”
董槐迫不及待的拍手,很快四爷进来了,且带来了纸笔墨砚。
此时,吴邵刚不再客气,挥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