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发的时候出现错误,652章的内容已经更改过来,请订阅的兄弟们回头再刷新一下就好了……最近家里的事有点多,请兄弟们见谅……)
所谓“术业有专攻”吗,想要和高桥是清这样的银行家打交道,就需要老雷诺这样经常和银行打交道的人。
很明显高桥是清对于老雷诺也是多感兴趣的,比见到秦致远的公事公办热情地多,见到老雷诺马上就两眼发光,鞠躬之前还伴随着一个立正的姿势,就是两个脚后跟都要互相磕一下那种,语气都热情了不止一筹:“路易斯·雷诺先生,久仰大名,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请多指教。”
啧啧,这个态度,就跟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第一次见到霸道总裁一样。
其实俩人地位都差不多,老雷诺虽然是商界传奇,高桥是清也不差,日本银行总裁,日本首相这两个职位的加成还是不少。在兰芳和日本开战之前,日本的国际地位其实也不算低,仔细说起来,高桥是清这个半商半政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老雷诺还要高一点。
但日本人对于西方人有一种很让人难以理解的崇拜,用崇洋媚外来形容都有点不足,好像是日本人在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就有种发自内心的自卑感,恨不得马上就纳头便拜当孙子那种,给人感觉确实是有点不齿。
老雷诺明显也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很快就能调整过来,握住高桥是清的手热情洋溢:“很高兴认识您,首相先生,我对您也是闻名已久,您再经济上的很多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多多交流。”
印象深刻个屁,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之前,老雷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高桥是清这个人,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嘛,说些漂亮的场面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于老雷诺来说简直是信手沾来。
再接下来就是西园寺公望。
其实说起来,在现在的日本朝野中,秦致远对于西园寺公望最重视,如果在秦致远心中排个次序,连大正天皇和高桥是清都要靠边站,西园寺公望才是最有能力改变目前日本现状的那个人。
西园寺公望是真正的三朝元老,历经孝明、明治、大正三代天皇,是日本国内现在唯一的元老。
兰芳和日本战后,很多老一辈的日本元老对于这个结果无法接受,结果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其中就包括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等,所以现在,西园寺公望就是日本国内最有威望的那个人,甚至高桥内阁都是西园寺公望幕后操纵的。
而在战败之后,日本天皇在日本国内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甚至因为兰芳的舆论攻势,很多日本人目前正在质疑日本天皇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以及天皇的血统是否纯粹上,在这种背景下,西园寺公望在日本扮演的角色是类似于精神支柱的那个人,可以称得上举足轻重。
其实西园寺公望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状态还是不错,虽然身形有点佝偻,眼神还是锐利,也没有什么老人斑什么的,站在那里也不需要人搀扶。
相对于这个时代的老人来说,西园寺公望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错了。
见到秦致远的西园寺公望没有多特别的表示,鞠躬的程度也并不显得有多恭敬,也就是很正常的点到即止。
秦致远当然也不会自大到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对他恭恭敬敬,所以对西园寺公望的态度也说不上反感,握手的时候还是心平气和:“公爵阁下的精神状态看上去真不错,这真是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你为日本所做的一切,足以让日本授予你任何荣誉,希望你保重身体,继续为日本服务。”
秦致远说的还是别有深意,有点盖棺定论的意思。
嗯嗯,对于秦致远来说,死掉的西园寺公望才是最好的西园寺公望,不过这老头身体挺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还能活个二十年,秦致远也只能感叹老天爷不长眼。
“多谢陛下关心,相对于陛下的丰功伟绩,西园所做的不值一提,还望陛下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善待日本人,西园感激不尽。”西园寺公望还是能分清主次,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还是给予秦致远足够的尊敬。
不过西园寺公望的矜持也没有坚持太久,当见到福煦的时候,西园寺公望的表现和高桥是清见到老雷诺差不多。
西园寺公望年轻的时候曾经留学法国,在法国生活了十年之久。法国的一切给西园寺公望留下了美好印象,西园寺公望也深受法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在归国之后大力推行民主制度,算是日本民主制度的缔造者和守护者。
所以西园寺公望对于法国的感情很不一般,对于福煦这样的法国人更是感觉亲切,在西园寺公望留日期间,福煦已经是声名鹊起的军方将领,当时就是西园寺公望需要仰视的存在,这更令西园寺公望对福煦的尊敬要加深一层。
这么看起来,兰芳从法国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外籍军团和那些工厂,福煦、老雷诺这样的底蕴才是更重要的东西吧。
这也算是秦致远的成就,如果不是秦致远表现出来的潜力足够大,福煦和老雷诺这些老家伙们也不会选择秦致远,他们本身都已经在各自领域登上世界之巅,到兰芳来不仅是发挥余热,更是创造和传承。
西园寺公望之后就是秦浩歌,秦致远和秦浩歌的关系自然是不用多说,两人只是简单地握手和眼神交流,已经交换了足够的信息。
再然后就没有什么人值得秦致远记住了,于是一行人就蹬车前往东京。
来迎接秦致远的人确实是很多,连军警带平民足有十万之众,这么多的人,安保是个大问题,所以秦致远也不进行什么公开演讲之类的危险动作,和大正、西园他们稍作沟通,然后就直奔东京皇居。
横须贺距离东京并不远,大概是七八十公里的样子,秦致远乘坐的还是先期抵达的“乌骓”,鉴于在瀛洲时的意外,还是一批再次经过加固的“乌骓”。
瀛洲的事不仅是给安保人员敲响了警钟,也给兰芳“乌骓”汽车厂敲响了警钟,米夏在出事的时候乘坐的也是一辆“乌骓”汽车,既然米夏在事故中受了伤,那就表明“乌骓”还不够完善,还要继续改进。
其实所谓的改进,在现有的基础上已经没有了多大空间,发动机的功率就是这么大,想要继续增加防护性能,一个是材料要进步,一个是要加厚装甲,而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都会使得速度进一步降低。
于是仅仅是改进一个“乌骓”,就已经牵动兰芳工业的半壁江山。
必须要提一句的是,在兰芳,材料方面的权威是隆承轩,发动机方面的权威是隆承辕,而他们又都和米夏有着特殊关系,对他们来说,米夏就像是姐姐一样的存在,因此在米夏出事之后,隆氏兄弟是有着切肤之痛的。
而对于桑迪和米歇尔来说,这样的痛苦又更加深刻,桑迪甚至把隆氏兄弟叫到家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让隆氏兄弟更有动力,因此在一个星期之内,新的设计方案就已经拿出来,在秦致远还没有动身去民国的时候,全新的“乌骓”防爆汽车就已经开始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乌骓”已经不是防弹,而是已经开始着眼于防爆。
终于在秦致远抵达日本的时候,全新的“乌骓”已经先期运抵日本,虽然数量还不多,只有区区三辆,已经足以证明兰芳的效率了。
和秦致远一行人的汽车不同,大正天皇和西园寺公望他们还乘坐马车呢,所以秦致远他们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相对于兰芳,日本绝对是一个可以用“贫瘠”来形容的国家。
兰芳的石油现在多的可以出口,秦致远和老雷诺控制的联合石油集团已经控制了现在全世界超过半数的石油供给,在这方面,日本和兰芳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他们永远也追不上,因为日本国内根本就没有油田。
也正是因为没有矿产资源,所以日本对于武器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很谨慎,因为日本所有的工业原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日本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现在的日本还不像是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那么富裕,所以日本的工业看上去是真有点滞后。
当然了,这种滞后仅仅体现在日本的工业上,其他行业还算是不错,比如日本的饮食。
其实秦致远对日本饮食没有多少好感,印象中好像也就是清酒和寿司比较有名,其他的都没怎么关注过,但在大正天皇为了欢迎秦致远一行人准备了宴会上,秦致远还是对宴会上的几道菜感到惊讶。
比如刺身。
刺身这道菜其实是起源于中国,但在日本,刺身逐渐流行,反而是在发源地中国逐渐式微。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淡水鱼身上的寄生虫较多,所以生吃很容易染病,而海产品的寄生虫相对较少的缘故。
不过在宴会上,最令秦致远感到惊讶还不是刺身,而是大正天皇。
好吧,大正天皇的存在,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
所谓“术业有专攻”吗,想要和高桥是清这样的银行家打交道,就需要老雷诺这样经常和银行打交道的人。
很明显高桥是清对于老雷诺也是多感兴趣的,比见到秦致远的公事公办热情地多,见到老雷诺马上就两眼发光,鞠躬之前还伴随着一个立正的姿势,就是两个脚后跟都要互相磕一下那种,语气都热情了不止一筹:“路易斯·雷诺先生,久仰大名,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请多指教。”
啧啧,这个态度,就跟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第一次见到霸道总裁一样。
其实俩人地位都差不多,老雷诺虽然是商界传奇,高桥是清也不差,日本银行总裁,日本首相这两个职位的加成还是不少。在兰芳和日本开战之前,日本的国际地位其实也不算低,仔细说起来,高桥是清这个半商半政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老雷诺还要高一点。
但日本人对于西方人有一种很让人难以理解的崇拜,用崇洋媚外来形容都有点不足,好像是日本人在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就有种发自内心的自卑感,恨不得马上就纳头便拜当孙子那种,给人感觉确实是有点不齿。
老雷诺明显也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很快就能调整过来,握住高桥是清的手热情洋溢:“很高兴认识您,首相先生,我对您也是闻名已久,您再经济上的很多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多多交流。”
印象深刻个屁,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之前,老雷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高桥是清这个人,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嘛,说些漂亮的场面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于老雷诺来说简直是信手沾来。
再接下来就是西园寺公望。
其实说起来,在现在的日本朝野中,秦致远对于西园寺公望最重视,如果在秦致远心中排个次序,连大正天皇和高桥是清都要靠边站,西园寺公望才是最有能力改变目前日本现状的那个人。
西园寺公望是真正的三朝元老,历经孝明、明治、大正三代天皇,是日本国内现在唯一的元老。
兰芳和日本战后,很多老一辈的日本元老对于这个结果无法接受,结果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其中就包括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等,所以现在,西园寺公望就是日本国内最有威望的那个人,甚至高桥内阁都是西园寺公望幕后操纵的。
而在战败之后,日本天皇在日本国内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甚至因为兰芳的舆论攻势,很多日本人目前正在质疑日本天皇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以及天皇的血统是否纯粹上,在这种背景下,西园寺公望在日本扮演的角色是类似于精神支柱的那个人,可以称得上举足轻重。
其实西园寺公望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状态还是不错,虽然身形有点佝偻,眼神还是锐利,也没有什么老人斑什么的,站在那里也不需要人搀扶。
相对于这个时代的老人来说,西园寺公望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错了。
见到秦致远的西园寺公望没有多特别的表示,鞠躬的程度也并不显得有多恭敬,也就是很正常的点到即止。
秦致远当然也不会自大到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对他恭恭敬敬,所以对西园寺公望的态度也说不上反感,握手的时候还是心平气和:“公爵阁下的精神状态看上去真不错,这真是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你为日本所做的一切,足以让日本授予你任何荣誉,希望你保重身体,继续为日本服务。”
秦致远说的还是别有深意,有点盖棺定论的意思。
嗯嗯,对于秦致远来说,死掉的西园寺公望才是最好的西园寺公望,不过这老头身体挺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还能活个二十年,秦致远也只能感叹老天爷不长眼。
“多谢陛下关心,相对于陛下的丰功伟绩,西园所做的不值一提,还望陛下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善待日本人,西园感激不尽。”西园寺公望还是能分清主次,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还是给予秦致远足够的尊敬。
不过西园寺公望的矜持也没有坚持太久,当见到福煦的时候,西园寺公望的表现和高桥是清见到老雷诺差不多。
西园寺公望年轻的时候曾经留学法国,在法国生活了十年之久。法国的一切给西园寺公望留下了美好印象,西园寺公望也深受法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在归国之后大力推行民主制度,算是日本民主制度的缔造者和守护者。
所以西园寺公望对于法国的感情很不一般,对于福煦这样的法国人更是感觉亲切,在西园寺公望留日期间,福煦已经是声名鹊起的军方将领,当时就是西园寺公望需要仰视的存在,这更令西园寺公望对福煦的尊敬要加深一层。
这么看起来,兰芳从法国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外籍军团和那些工厂,福煦、老雷诺这样的底蕴才是更重要的东西吧。
这也算是秦致远的成就,如果不是秦致远表现出来的潜力足够大,福煦和老雷诺这些老家伙们也不会选择秦致远,他们本身都已经在各自领域登上世界之巅,到兰芳来不仅是发挥余热,更是创造和传承。
西园寺公望之后就是秦浩歌,秦致远和秦浩歌的关系自然是不用多说,两人只是简单地握手和眼神交流,已经交换了足够的信息。
再然后就没有什么人值得秦致远记住了,于是一行人就蹬车前往东京。
来迎接秦致远的人确实是很多,连军警带平民足有十万之众,这么多的人,安保是个大问题,所以秦致远也不进行什么公开演讲之类的危险动作,和大正、西园他们稍作沟通,然后就直奔东京皇居。
横须贺距离东京并不远,大概是七八十公里的样子,秦致远乘坐的还是先期抵达的“乌骓”,鉴于在瀛洲时的意外,还是一批再次经过加固的“乌骓”。
瀛洲的事不仅是给安保人员敲响了警钟,也给兰芳“乌骓”汽车厂敲响了警钟,米夏在出事的时候乘坐的也是一辆“乌骓”汽车,既然米夏在事故中受了伤,那就表明“乌骓”还不够完善,还要继续改进。
其实所谓的改进,在现有的基础上已经没有了多大空间,发动机的功率就是这么大,想要继续增加防护性能,一个是材料要进步,一个是要加厚装甲,而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都会使得速度进一步降低。
于是仅仅是改进一个“乌骓”,就已经牵动兰芳工业的半壁江山。
必须要提一句的是,在兰芳,材料方面的权威是隆承轩,发动机方面的权威是隆承辕,而他们又都和米夏有着特殊关系,对他们来说,米夏就像是姐姐一样的存在,因此在米夏出事之后,隆氏兄弟是有着切肤之痛的。
而对于桑迪和米歇尔来说,这样的痛苦又更加深刻,桑迪甚至把隆氏兄弟叫到家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让隆氏兄弟更有动力,因此在一个星期之内,新的设计方案就已经拿出来,在秦致远还没有动身去民国的时候,全新的“乌骓”防爆汽车就已经开始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乌骓”已经不是防弹,而是已经开始着眼于防爆。
终于在秦致远抵达日本的时候,全新的“乌骓”已经先期运抵日本,虽然数量还不多,只有区区三辆,已经足以证明兰芳的效率了。
和秦致远一行人的汽车不同,大正天皇和西园寺公望他们还乘坐马车呢,所以秦致远他们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相对于兰芳,日本绝对是一个可以用“贫瘠”来形容的国家。
兰芳的石油现在多的可以出口,秦致远和老雷诺控制的联合石油集团已经控制了现在全世界超过半数的石油供给,在这方面,日本和兰芳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他们永远也追不上,因为日本国内根本就没有油田。
也正是因为没有矿产资源,所以日本对于武器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很谨慎,因为日本所有的工业原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日本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现在的日本还不像是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那么富裕,所以日本的工业看上去是真有点滞后。
当然了,这种滞后仅仅体现在日本的工业上,其他行业还算是不错,比如日本的饮食。
其实秦致远对日本饮食没有多少好感,印象中好像也就是清酒和寿司比较有名,其他的都没怎么关注过,但在大正天皇为了欢迎秦致远一行人准备了宴会上,秦致远还是对宴会上的几道菜感到惊讶。
比如刺身。
刺身这道菜其实是起源于中国,但在日本,刺身逐渐流行,反而是在发源地中国逐渐式微。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淡水鱼身上的寄生虫较多,所以生吃很容易染病,而海产品的寄生虫相对较少的缘故。
不过在宴会上,最令秦致远感到惊讶还不是刺身,而是大正天皇。
好吧,大正天皇的存在,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