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欧洲联合舰队灰飞烟灭,造成这个结果的居然是一支十八艘蒸汽铁甲舰组成的舰队,差距太大了,这种部队称的海上战争,客观的来说就是屠杀。逃逸的葡萄牙人没有太好的下场,追击的舰队一直杀到下午才返航,带回来击沉23艘的战果。
战场就在直布罗陀海峡五十多公里外的海面上,获胜的舰队抵进直布罗陀要塞,耀武扬威,用主力战舰的主炮轰击要塞。携带的弹药打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全都丢到要塞的头上,一顿弹雨打的坚不可摧的要塞狼奔豕突。尽管没有给要塞主体造成太实质性的破坏,但是表面建筑被洗了一趟,死伤无数,惨不忍睹。奋力反击的西班牙人,给舰队造成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的直布罗陀海峡,成为了大明海军的通衢大道。藏身于阿尔赫斯拉斯湾内的西班牙葡萄牙残余舰队,根本就不敢出来迎战。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堵在人家的门口,偏偏对手不敢出来,这可是要塞啊。不是说战舰打要塞是愚蠢的行为么?但是大明帝国的欧洲舰队,用新式舰炮的射程和威力,给西班牙人好好的上了一课。
至夜,不甘心失败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派出小船准备偷袭驻泊在海湾之外的大明舰队,结果遭到探照灯和机枪的组合,被打的稀里哗啦,掉头就跑,再不敢出击。
这还不过仅仅是一个开始,三天之后,登陆舰队抵达。补充了弹药后的舰队再次用舰炮展现其强大的威力,死死的压制了残余的要塞炮火后,登陆部队自欧罗巴角上岸。快速分舰队堵在海湾口,出来一艘船打沉一艘,至于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成为了禁区。只要不是悬挂大明旗号的船只,一律击沉。
整个欧洲都在关注这场战争,尽管最初的结果令人绝望,但还是有人希望,能够在登陆的时候,对大明陆军进行重创。很可惜的是,这个愿望注定是要破灭的,两个步兵师在战舰的掩护下,第一天就顺利的建立了桥头堡,西班牙人组织的反击,遭到炮火的洗礼后缩了回去。三天之后,登陆完成,战争的结果注定了。西班牙人很顽强的坚守要塞,绝不投降。
攻占要塞的战斗进行的颇为激烈,凭借坚固要塞的掩护,西班牙人打的很艰苦,但是却坚持了整整一个星期,最终才挂起了投降的白旗。五千八百人在战斗中伤亡,八千六百多人做了俘虏。造成重大伤亡的,不是什么主力战舰的舰炮,而是陆军用的最顺手的迫击炮,这玩意简直是西班牙士兵的噩梦,就像魔鬼一样尖叫着,不断的落在大家的头上。
要塞上升起大明的红旗时,大明帝国欧洲舰队完成补给后,开始了地中海之旅。马耳他,这里是必须拿下的要点,占领这里之后,北非的欧洲殖民者将失去补给的便捷通道。相比于前一场攻坚战,马耳他的战斗比较轻松,只是投入一个团的兵力,在战舰的掩护下,登陆之后敌人就崩溃了,没有之前顽强的战斗到底。
大明帝国对马耳他的占领行为,激怒了原本态度暧昧的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大明成为了整个欧洲的公敌,欧洲各国停止了之前相互间的纷争,如同面对当年蒙古人的铁器一般,再次联合了起来,决心要在陆地上好好教训一下大明帝国。
与此同时,原本是势同水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次伸出了橄榄枝。这一次,在路易十四的斡旋之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欧洲达成了一个临时的盟约,共同对付大明。1691年五月,各方在维也纳会晤,经过一周的磨嘴皮,最终达成了一个临时的欧洲同盟。这个同盟里头,甚至连俄罗斯人都掺和了一脚。
尽管已经达成了同盟,但是这个“欧盟”一直存在很多内部矛盾,如何应对来自大明的挑战?这个问题大家继续争吵,最终还是推举路易十四为临时的统帅,负责指挥各国军队作战。问题是,战场在哪呢?
路易十四主张在西班牙与大明陆军决战,西班牙坚决反对,但是又愿意接受一部分各国的联军进入西班牙,帮助西班牙与大明陆军的作战。俄罗斯提出,愿意派兵进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帮助奥斯曼作战,同样遭到了坚决的回绝。很明显,这两个建议都是狼子野心。
谈不拢自然继续谈,各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说起来这就是欧洲的特性。各个王室之间的关系,根本扯不清。大家都是亲戚,但是为了利益,有互相争斗不休。像俄罗斯这种国家,一直都是土鳖的代名词。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反正就是吵,西班牙自身是没有实力进行反击的,只能指望别人帮忙了。但是像法国这样的“友好邻邦”,这的把军队派来了,回去就难了。路易十四一心称霸欧洲,他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基本上是个欧洲国家,对法国都防着一手,要不是大明帝国打上门来了,欧洲人还坐不到一起谈心呢。
欧洲各国在吵架的时候,大明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有条不紊的进行准备。对欧洲的报复肯定是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登陆西班牙,然后横扫其境内,对其实力进行沉重打击,就算是先捏软柿子了。然后才是欧洲第一强国,背信弃义的法兰西。这一期间,需要舰队更为努力,清扫地中海范围内的欧洲海上力量。
与此同时,在苏伊士登陆的非洲军团,则开往亚历山大港口,从那里登上运输船,前往直布罗陀,达到打击西班牙实力的目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所以投入西班牙战场的军队不会太多,但是少了也不够用。最终定位为九个步兵师,三个独立炮兵团。这几乎是运输能力的极限了。这个时候可以看的出来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了,没有苏伊士运河,大明陆军的补给只能走陆地运往亚历山大港,严重的滞后了运输的速度。
但是这也没办法,这是唯一可行的计划。正所谓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从亚历山大港,这条线上集中的是大明,数量大约为八十艘风帆货船。说起来坑的很,更为好用的蒸汽货轮,在这条线上很难发挥,原因是没有煤矿。所以,蒸汽货轮集中在孟买到苏伊士的航线上。然后再走陆地,将蒸汽装甲舰队所需的煤矿,运到直布罗陀。
还有另外一条补给线,则更为艰难,来回一趟两个月,从印度的孟买,绕过好望角,再到直布罗陀。这条航线则同样只能使用风帆货轮。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货轮性能不够,沿途必须有煤矿补给,不然续航能力不足。
这条航线危险性就高的多了,欧洲的战舰正面打不过,不能与不会伏击你的货船。尽管都是武装商船,并且组团出发,但是真的遇见了敌人,打起来后果还是不好说。这个时候,大明的海上力量强大的一面暴露出来了,组织了一直庞大的护航舰队,动用的风帆战舰超过一百艘,专门为海上运输线护航。
而且这个时代的商船,自身也是有武装的,加上组团出发,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除非遇见风暴,那是老天爷要收你。这样一来,整个战争的准备期就长了。完成了对直布罗陀的占领之后,大明的开始了长期的准备。登陆的两个步兵师,清剿周边之后,很快进入了防御状态。抓了数千本地百姓做为民夫,修建囤积物资的仓库。海军俘虏的人员,也投入到工事修筑和仓库建设之中。
欧洲人吵了整整两个月,总算是吵出一个结果来了。最终的结果是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先撇一边,你们自己继续谈判吧。大头自然是法国,出动两万陆军,增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认可。法国陆军的战斗力,现在是欧洲第一。
西班牙方面的投入就大的多了,英国同意出兵一万,法国出兵两万,瑞典出兵五千,神圣罗马帝国出兵两万,荷兰出兵三万,葡萄牙出兵五千,西班牙自己又凑了十万大军,准备在境内与大明帝国决一死战。当今的欧洲大款荷兰人,拿出了五十万金币,作为各国出兵的一点小小的补给。没法子,这个钱不出不行,不然大家不带他玩,在欧洲就没法混了,万一大明打过来呢?历史上的荷兰,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之中被各国围殴,尤其是法国打的很猛,逼着荷兰挖来堤坝淹没了自己的家园。
因为对付的是欧洲公敌,这一次各国没有让西班牙这个地主再出钱了,不过相应的物资补给,还是要西班牙负担一些的。欧洲才开始准备,大明的准备已经基本完成了。九个步兵师,三个独立炮兵团,在准备了两个月之后,正式发起西班牙战役。
战场就在直布罗陀海峡五十多公里外的海面上,获胜的舰队抵进直布罗陀要塞,耀武扬威,用主力战舰的主炮轰击要塞。携带的弹药打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全都丢到要塞的头上,一顿弹雨打的坚不可摧的要塞狼奔豕突。尽管没有给要塞主体造成太实质性的破坏,但是表面建筑被洗了一趟,死伤无数,惨不忍睹。奋力反击的西班牙人,给舰队造成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的直布罗陀海峡,成为了大明海军的通衢大道。藏身于阿尔赫斯拉斯湾内的西班牙葡萄牙残余舰队,根本就不敢出来迎战。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堵在人家的门口,偏偏对手不敢出来,这可是要塞啊。不是说战舰打要塞是愚蠢的行为么?但是大明帝国的欧洲舰队,用新式舰炮的射程和威力,给西班牙人好好的上了一课。
至夜,不甘心失败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派出小船准备偷袭驻泊在海湾之外的大明舰队,结果遭到探照灯和机枪的组合,被打的稀里哗啦,掉头就跑,再不敢出击。
这还不过仅仅是一个开始,三天之后,登陆舰队抵达。补充了弹药后的舰队再次用舰炮展现其强大的威力,死死的压制了残余的要塞炮火后,登陆部队自欧罗巴角上岸。快速分舰队堵在海湾口,出来一艘船打沉一艘,至于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成为了禁区。只要不是悬挂大明旗号的船只,一律击沉。
整个欧洲都在关注这场战争,尽管最初的结果令人绝望,但还是有人希望,能够在登陆的时候,对大明陆军进行重创。很可惜的是,这个愿望注定是要破灭的,两个步兵师在战舰的掩护下,第一天就顺利的建立了桥头堡,西班牙人组织的反击,遭到炮火的洗礼后缩了回去。三天之后,登陆完成,战争的结果注定了。西班牙人很顽强的坚守要塞,绝不投降。
攻占要塞的战斗进行的颇为激烈,凭借坚固要塞的掩护,西班牙人打的很艰苦,但是却坚持了整整一个星期,最终才挂起了投降的白旗。五千八百人在战斗中伤亡,八千六百多人做了俘虏。造成重大伤亡的,不是什么主力战舰的舰炮,而是陆军用的最顺手的迫击炮,这玩意简直是西班牙士兵的噩梦,就像魔鬼一样尖叫着,不断的落在大家的头上。
要塞上升起大明的红旗时,大明帝国欧洲舰队完成补给后,开始了地中海之旅。马耳他,这里是必须拿下的要点,占领这里之后,北非的欧洲殖民者将失去补给的便捷通道。相比于前一场攻坚战,马耳他的战斗比较轻松,只是投入一个团的兵力,在战舰的掩护下,登陆之后敌人就崩溃了,没有之前顽强的战斗到底。
大明帝国对马耳他的占领行为,激怒了原本态度暧昧的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大明成为了整个欧洲的公敌,欧洲各国停止了之前相互间的纷争,如同面对当年蒙古人的铁器一般,再次联合了起来,决心要在陆地上好好教训一下大明帝国。
与此同时,原本是势同水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次伸出了橄榄枝。这一次,在路易十四的斡旋之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欧洲达成了一个临时的盟约,共同对付大明。1691年五月,各方在维也纳会晤,经过一周的磨嘴皮,最终达成了一个临时的欧洲同盟。这个同盟里头,甚至连俄罗斯人都掺和了一脚。
尽管已经达成了同盟,但是这个“欧盟”一直存在很多内部矛盾,如何应对来自大明的挑战?这个问题大家继续争吵,最终还是推举路易十四为临时的统帅,负责指挥各国军队作战。问题是,战场在哪呢?
路易十四主张在西班牙与大明陆军决战,西班牙坚决反对,但是又愿意接受一部分各国的联军进入西班牙,帮助西班牙与大明陆军的作战。俄罗斯提出,愿意派兵进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帮助奥斯曼作战,同样遭到了坚决的回绝。很明显,这两个建议都是狼子野心。
谈不拢自然继续谈,各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说起来这就是欧洲的特性。各个王室之间的关系,根本扯不清。大家都是亲戚,但是为了利益,有互相争斗不休。像俄罗斯这种国家,一直都是土鳖的代名词。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反正就是吵,西班牙自身是没有实力进行反击的,只能指望别人帮忙了。但是像法国这样的“友好邻邦”,这的把军队派来了,回去就难了。路易十四一心称霸欧洲,他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基本上是个欧洲国家,对法国都防着一手,要不是大明帝国打上门来了,欧洲人还坐不到一起谈心呢。
欧洲各国在吵架的时候,大明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有条不紊的进行准备。对欧洲的报复肯定是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登陆西班牙,然后横扫其境内,对其实力进行沉重打击,就算是先捏软柿子了。然后才是欧洲第一强国,背信弃义的法兰西。这一期间,需要舰队更为努力,清扫地中海范围内的欧洲海上力量。
与此同时,在苏伊士登陆的非洲军团,则开往亚历山大港口,从那里登上运输船,前往直布罗陀,达到打击西班牙实力的目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所以投入西班牙战场的军队不会太多,但是少了也不够用。最终定位为九个步兵师,三个独立炮兵团。这几乎是运输能力的极限了。这个时候可以看的出来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了,没有苏伊士运河,大明陆军的补给只能走陆地运往亚历山大港,严重的滞后了运输的速度。
但是这也没办法,这是唯一可行的计划。正所谓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从亚历山大港,这条线上集中的是大明,数量大约为八十艘风帆货船。说起来坑的很,更为好用的蒸汽货轮,在这条线上很难发挥,原因是没有煤矿。所以,蒸汽货轮集中在孟买到苏伊士的航线上。然后再走陆地,将蒸汽装甲舰队所需的煤矿,运到直布罗陀。
还有另外一条补给线,则更为艰难,来回一趟两个月,从印度的孟买,绕过好望角,再到直布罗陀。这条航线则同样只能使用风帆货轮。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货轮性能不够,沿途必须有煤矿补给,不然续航能力不足。
这条航线危险性就高的多了,欧洲的战舰正面打不过,不能与不会伏击你的货船。尽管都是武装商船,并且组团出发,但是真的遇见了敌人,打起来后果还是不好说。这个时候,大明的海上力量强大的一面暴露出来了,组织了一直庞大的护航舰队,动用的风帆战舰超过一百艘,专门为海上运输线护航。
而且这个时代的商船,自身也是有武装的,加上组团出发,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除非遇见风暴,那是老天爷要收你。这样一来,整个战争的准备期就长了。完成了对直布罗陀的占领之后,大明的开始了长期的准备。登陆的两个步兵师,清剿周边之后,很快进入了防御状态。抓了数千本地百姓做为民夫,修建囤积物资的仓库。海军俘虏的人员,也投入到工事修筑和仓库建设之中。
欧洲人吵了整整两个月,总算是吵出一个结果来了。最终的结果是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先撇一边,你们自己继续谈判吧。大头自然是法国,出动两万陆军,增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认可。法国陆军的战斗力,现在是欧洲第一。
西班牙方面的投入就大的多了,英国同意出兵一万,法国出兵两万,瑞典出兵五千,神圣罗马帝国出兵两万,荷兰出兵三万,葡萄牙出兵五千,西班牙自己又凑了十万大军,准备在境内与大明帝国决一死战。当今的欧洲大款荷兰人,拿出了五十万金币,作为各国出兵的一点小小的补给。没法子,这个钱不出不行,不然大家不带他玩,在欧洲就没法混了,万一大明打过来呢?历史上的荷兰,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之中被各国围殴,尤其是法国打的很猛,逼着荷兰挖来堤坝淹没了自己的家园。
因为对付的是欧洲公敌,这一次各国没有让西班牙这个地主再出钱了,不过相应的物资补给,还是要西班牙负担一些的。欧洲才开始准备,大明的准备已经基本完成了。九个步兵师,三个独立炮兵团,在准备了两个月之后,正式发起西班牙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