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海今年二十二岁,古剑心十一年前登陆模拟地球,来到他所在的山洞部落时,他才十岁。
于青海的身份虽然是原住民,但他属于是受到现代文明教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
与轩辕一样,他们都是第一批接受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人,在这些新青年读书的时代,古剑心便经常到学校里去视察。
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城市建设,挑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于青海就是当时古剑心比较看好的青年。
后来古剑心还专门将其推荐到经济学家常宏业手下当学徒,潜心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
等到战争结束后,开始建设天津海港码头,开发海洋资源的时候,古剑心便直接将他调到了海洋管理局,成为了这里的一把手。
这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海洋管理局的局长,就相当于是一个封疆大吏,所有关于海洋的一切,包括军港码头的开放与关闭,海军舰队的调动,都要通过海洋资源管理授权才能入海巡航。
于青海也果然不负古剑心所望,自打他上任以来,便一直兢兢业业,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海港建设的工作中。
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这里已经从最初的一个造船厂和军用码头,发展成了一个滨海小镇。
最初的最高的行政单位也只不过是一个海洋资源管理局,而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可以设立一个镇政-府,于青海也自然可以成为这里的第一任镇长。
当古剑心乘坐的专车,进入滨海小镇看到小镇的建设状况时,心中就有这个想法。
尤其是他来到于青海的办公室时,于青海仍然埋头处理桌面上的文件,古剑心就更加的确认此人是可托付重任的干吏。
办公室中,于青海见到古剑心来到自己的面前,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统帅!”
古剑心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与闻雯二人走到对面的沙发旁。
海洋资源管理局的办公楼就建设在民用码头的对面,于青海的办公室在三楼,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正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以及渤海湾里的码头。
华夏社区的管理机制以及办公室的装修,一律沿用现代化的风格,当初有人建议古剑心建造一座宫殿来作为会议中心,果断被古剑心拒绝了。
所以,于庆海的办公室也是一派现代化的气象,甚至官员身上的着装,也是西装加上胸前佩戴华夏社区的徽章。
闻雯来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海面,说道:“这里的办公室的环境真不错,一开窗就能看见海。”
古剑心本来就在心中觉得对闻雯有些亏欠,刚才陪她看海的时候,一直默默的陪在她的身边,几次想开口邀请她参加自己与夏岚在下个星期的婚礼,都不知如何开口。
此刻听到她说出这句话,连忙说道:
“如果你喜欢,可以专门在这里建立个研究院,专门让你搞科研。”
闻雯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吧,若是真的搬家到这里来,就距离你太远了。
你跟海比起来,我还是想能够随时看到你。”
闻雯说话的时候一脸的天真浪漫,古剑心看着她的样子,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颇为尴尬的笑了笑。
于青海是个心思很敏感的人,曾经在古剑心身边工作的时候,对他的情感问题也颇为了解。
他看出古剑心的表情有些不自在,又知道下个星期他与夏岚大婚的消息,同时也看出了古剑心不忍心伤害闻雯,于是故意向古剑心插话说道:
“统帅,有个事情正准备向您请示,正好您来了,我就直接向您汇报一下。”
古剑心转头看了他一眼,心说自己当初把这小子送到常宏业身边的选择是对的。
若论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在整个华夏社区里,常宏业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他长时间在常宏业身边学习经济管理,时间一长也就被锻炼出了这种能力。
古剑心冲他点了点头,坐到他的面前,“说吧!”
于青海说道:“一共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海运贸易,最近一段时间,日不落帝国、大明王朝以及巨象国多个社区,向我天津海港申请海运贸易。
想要通过海运进口我们华夏社区制造的汽车和电子通讯设备,同时,他们也想将自己社区本土生产的产品,向我们社区输出。
许多进入滨海小镇的外来人口,也都看好了海上物流的这一条贸易路线,准备向海洋资源管理局注册船运公司,租借船只进行下海经商。
我针对这个问题向常部长请教过,他说进出口贸易私人公司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海运进出口贸易也会加速社会发展速度。
一旦达成贸易共识,我们就要建立自己的海关,并且从进出口的海运物资中收取相关的税收。
但是建立海关总署是一件大事,需要通过总统帅办公室的授权,所以我想先向您请示。”
古剑心说道:“说实话,关于经济贸易这些事情我都不是太懂,你的老实常部长却是个行家,只要常部长觉得可行,我这边就没题。
还是那句话,就像我治军一样,你们是带兵的,我是带将的。战术上的问题我不管,那是你们的事,我只负责战略。
我不管你们在战场上如何打仗,我要的结果是把仗打赢。
就拿这个海关来说,过程是什么样的我不会问,我只要结果是把滨海小镇的经济搞上来,给你三年时间,把这个小镇,给我变成一座小城。”
“三年时间.....”
于青海迟疑了一下,他不是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人,在常宏业身边的时候,他就养成了按照计划做事的习惯。
不论什么事情,要么不说,说出来就一定会做到。
他在脑海中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大概的了做了下计算,然后一脸严肃的对古剑心说道:
“四年吧....最多五年,我有信心把座滨海小镇,变成一座滨海小城,如果不出意外,我还能修一条从天津到北京的运输铁路。”
古剑心用一种诧异的目光看着于青海,问道:“铁路?你知道铁路?”
于青海的身份虽然是原住民,但他属于是受到现代文明教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
与轩辕一样,他们都是第一批接受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人,在这些新青年读书的时代,古剑心便经常到学校里去视察。
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城市建设,挑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于青海就是当时古剑心比较看好的青年。
后来古剑心还专门将其推荐到经济学家常宏业手下当学徒,潜心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
等到战争结束后,开始建设天津海港码头,开发海洋资源的时候,古剑心便直接将他调到了海洋管理局,成为了这里的一把手。
这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海洋管理局的局长,就相当于是一个封疆大吏,所有关于海洋的一切,包括军港码头的开放与关闭,海军舰队的调动,都要通过海洋资源管理授权才能入海巡航。
于青海也果然不负古剑心所望,自打他上任以来,便一直兢兢业业,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海港建设的工作中。
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这里已经从最初的一个造船厂和军用码头,发展成了一个滨海小镇。
最初的最高的行政单位也只不过是一个海洋资源管理局,而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可以设立一个镇政-府,于青海也自然可以成为这里的第一任镇长。
当古剑心乘坐的专车,进入滨海小镇看到小镇的建设状况时,心中就有这个想法。
尤其是他来到于青海的办公室时,于青海仍然埋头处理桌面上的文件,古剑心就更加的确认此人是可托付重任的干吏。
办公室中,于青海见到古剑心来到自己的面前,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统帅!”
古剑心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与闻雯二人走到对面的沙发旁。
海洋资源管理局的办公楼就建设在民用码头的对面,于青海的办公室在三楼,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正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以及渤海湾里的码头。
华夏社区的管理机制以及办公室的装修,一律沿用现代化的风格,当初有人建议古剑心建造一座宫殿来作为会议中心,果断被古剑心拒绝了。
所以,于庆海的办公室也是一派现代化的气象,甚至官员身上的着装,也是西装加上胸前佩戴华夏社区的徽章。
闻雯来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海面,说道:“这里的办公室的环境真不错,一开窗就能看见海。”
古剑心本来就在心中觉得对闻雯有些亏欠,刚才陪她看海的时候,一直默默的陪在她的身边,几次想开口邀请她参加自己与夏岚在下个星期的婚礼,都不知如何开口。
此刻听到她说出这句话,连忙说道:
“如果你喜欢,可以专门在这里建立个研究院,专门让你搞科研。”
闻雯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吧,若是真的搬家到这里来,就距离你太远了。
你跟海比起来,我还是想能够随时看到你。”
闻雯说话的时候一脸的天真浪漫,古剑心看着她的样子,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颇为尴尬的笑了笑。
于青海是个心思很敏感的人,曾经在古剑心身边工作的时候,对他的情感问题也颇为了解。
他看出古剑心的表情有些不自在,又知道下个星期他与夏岚大婚的消息,同时也看出了古剑心不忍心伤害闻雯,于是故意向古剑心插话说道:
“统帅,有个事情正准备向您请示,正好您来了,我就直接向您汇报一下。”
古剑心转头看了他一眼,心说自己当初把这小子送到常宏业身边的选择是对的。
若论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在整个华夏社区里,常宏业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他长时间在常宏业身边学习经济管理,时间一长也就被锻炼出了这种能力。
古剑心冲他点了点头,坐到他的面前,“说吧!”
于青海说道:“一共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海运贸易,最近一段时间,日不落帝国、大明王朝以及巨象国多个社区,向我天津海港申请海运贸易。
想要通过海运进口我们华夏社区制造的汽车和电子通讯设备,同时,他们也想将自己社区本土生产的产品,向我们社区输出。
许多进入滨海小镇的外来人口,也都看好了海上物流的这一条贸易路线,准备向海洋资源管理局注册船运公司,租借船只进行下海经商。
我针对这个问题向常部长请教过,他说进出口贸易私人公司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海运进出口贸易也会加速社会发展速度。
一旦达成贸易共识,我们就要建立自己的海关,并且从进出口的海运物资中收取相关的税收。
但是建立海关总署是一件大事,需要通过总统帅办公室的授权,所以我想先向您请示。”
古剑心说道:“说实话,关于经济贸易这些事情我都不是太懂,你的老实常部长却是个行家,只要常部长觉得可行,我这边就没题。
还是那句话,就像我治军一样,你们是带兵的,我是带将的。战术上的问题我不管,那是你们的事,我只负责战略。
我不管你们在战场上如何打仗,我要的结果是把仗打赢。
就拿这个海关来说,过程是什么样的我不会问,我只要结果是把滨海小镇的经济搞上来,给你三年时间,把这个小镇,给我变成一座小城。”
“三年时间.....”
于青海迟疑了一下,他不是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人,在常宏业身边的时候,他就养成了按照计划做事的习惯。
不论什么事情,要么不说,说出来就一定会做到。
他在脑海中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大概的了做了下计算,然后一脸严肃的对古剑心说道:
“四年吧....最多五年,我有信心把座滨海小镇,变成一座滨海小城,如果不出意外,我还能修一条从天津到北京的运输铁路。”
古剑心用一种诧异的目光看着于青海,问道:“铁路?你知道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