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东征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太大,中土数十万大军打一个小小的番邦高句丽,却阴沟里翻了船,阵亡二十万将士,导致卫府军元气大伤、边疆镇戍陷入危机、南北关系急转直下,那么在南北战争中,双方实力对比差距就不大了,中土元气大伤、国力不济、实力亏损、雄风不再,而北虏如果倾力南下,控弦肯定超过二十万,这种情况下,国内政局如果动荡,比如再出一个公然叛乱的杨玄感或者暗中卖国的斛斯政,结果如何不言而喻,必定重蹈第一次东征大败之覆辙。
    如果未来趋势如李风云所言,如果联盟消极应对未来危机,可以预见,联盟十有八九要在战争中灰飞烟灭,退一步说,即便侥幸生存下来了,也是苟延残喘,而联盟没有了实力,拿什么谋取预期利益?难道大败之后身陷政治困境的圣主还会兑现承诺,论功行赏?打了败仗哪来的功勋?不罪加一等就算天大的恩赐了。
    所以李风云对联盟北征的诠释非常精辟,那就是主动出击,利用战争爆发前的有限时间和空间,抢占生存先机。何谓生存先机?说白了就是发展实力。没有强大实力就无法在战争中生存下来,也无法在战争后谋取足够利益。
    联盟军队是反叛军,不是卫府军,联盟转战北上参加南北战争就是为了谋取利益,没有足够利益怎么可能打动豪帅们?保家卫国、浴血杀虏、马革裹尸,那是既得利益者的责任,而豪帅们是既得利益者的敌人,他们即便有这个义务,但在双方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局面下也不会去履行这个义务。“大义”就是一件金缕衣,谁都愿意穿在身上,既能遮掩其中的败絮,又能欺骗普罗大众,何乐而不为?既得利益者天天穿着“金缕衣”,豪帅们也天天叫喊着“大义”,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利益至上,没有利益,“大义”在他们眼里狗屁都不是。
    南北战争如果打败了,还有何利可图?所以必须要做两手准备,要预留退路。但李风云绝不会在当下这个时候,当着李子雄、韩世谔、周仲等权贵的面,公开扬言要在战争中保存实力,要在战争后乘着中土和大漠两败俱伤之际,割据北疆称霸,逐鹿天下,这纯属没事找事,蓄意挑起矛盾,有分裂之危。
    李子雄、韩世谔和周仲等权贵之所以投奔齐王暂居联盟,就是为了打赢南北战争,将功折罪,重返仕途,所以他们对圣主和中枢抱有信心,对南北战争抱有厚望,虽然他们也承认李风云的推论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能性,但他们不会像豪帅们一样,因为相信和盲从李风云就对这个推论深信不疑,就另谋他策,他们不会放弃,这是他们唯一的现实可期的“重生”机会,不可错过,也不容破坏,如果李风云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打着大义的旗号利用他们牟取私利,双方必然撕破脸。李风云看得透彻,所以在关键点上“含糊其辞”,甚至只字不露,反正不论你们怎么理解,我绝对不承认有私心。
    李风云再度等待了片刻,看到韩世谔、周仲等人并没有提出质疑,随即继续说道,“当然,谁也不知道未来,推测也罢,假设也罢,都没有实际意义,不过它对我们却是一种警告,警告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小心谨慎,要做最坏打算,要未雨绸缪,要防患于未然,要做两手准备,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而这就是我们北征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先机。”
    “在飞狐军议上,某已经说得很清楚,南北战争的正面战场肯定是代北,而我们如果投身于正面战场结果只能是灰飞烟灭,所以我们若想在战争中生存下来,必须避开正面战场,于侧翼战场上伺机歼敌。但是,如果我们困守燕北,战争爆发前,东都为铲除一切隐患,势必无条件招抚,不答应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于国于己都不利,而我们如果答应了,是否还有选择战场的权力?当然没有。怎么办?很简单,跳出燕北,突出重围,以收复安州来赢得主动,以战场上的主动权来迫使东都妥协,这样战争爆发前,东都为增加中土优势,只能以利益来换取我们的合作。”
    李风云说到这里,语气严肃起来,“北征关系到联盟的存亡,关系到联盟的未来,如此大计,我们这些实力最强的军队不去冲锋陷阵,不去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难道还要让那些心怀异志的豪帅们去冲锋陷阵,让他们来决定我们的命运?”
    联盟诸将神情肃穆,一言不发,心里已是“透亮”。
    在飞狐军议上,李风云在北征目的上,重点强调的是逆转北疆镇戍危机,增加中土在南北大战中的胜算,是站在大局大义的立场上,而今天在代王城军议上,李风云立场悄然转变,完全是站在联盟的角度,重点强调联盟在战争中的生存和在战争后的发展,甚至公开做出了南北战争中土战败的推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李风云的北征之策,实际上是建立在战争失败的基础上。
    这背后的玄机就大了,往小了说是保存实力,往大了说就是居心叵测,有乘火打劫的意图,再往深处延伸一下,那就是割据称霸了。这符合联盟的利益,符合这些追随李风云四处征战的豪雄们的利益。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指望朝廷的施舍和恩赐,倒不如自己打出一片天地,生杀予夺,快意恩仇。
    李子雄、韩世谔、周仲等人也是心知肚明。目前很多事实都能证明,裴世矩正在失去对李风云的控制。李风云的翅膀长硬了,能飞了,野心勃勃,至于野心有多大,虽然还要依赖于中外大势的发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风云不看好齐王,对南北战争也十分悲观,甚至匪夷所思地认为国祚可能坍塌,统一大业可能崩溃。如果中土分崩离析了,李风云又有实力,理所当然要割据称霸逐鹿天下,不过这在李子雄等权贵看来,纯属痴人说梦。偏偏李风云就是一个疯狂之徒,一直以来他都在利用裴世矩的威名,榨取齐王的价值,甚至将计就计,利用圣主和中枢的借刀杀人计出塞作战,为他自己牟取最大利益。
    这样一个疯狂之徒,有这样疯狂言论,很正常,虽然这才刚刚离开飞狐,尚未出塞,就急不可耐地暴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真面目”可以有效安抚这帮联盟豪帅,平息这些豪帅们的心中怨气,激励他们的士气,为出塞作战打好坚实基础,同时也给李子雄等权贵敲响了“警钟”,贼就是贼,叛逆就是叛逆,千万不要指望一个贼一个叛逆在“大义”之旗的引领下突然就能弃恶从善,慷慨赴死,舍命卫国,所以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以免猝不及防之下被这群叛贼连皮带骨头吃得干干净净。
    “刚才你们还说了,收复安州,两路大军会合后,留守豪帅们必定要平分北征之利,不劳而获,是以愤愤不平。”李风云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某想问一下诸位,你们从何处得到消息,说收复安州后,两路大军要会合?谁告诉你们留守军团要离开燕北,远赴安州?”
    众将面面相觑,集体失语,帐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奇诡。
    李风云说过两路大军会合的话吗?没有。飞狐军议上,商讨过会合的事,做出过择机会合的决策吗?也没有。但是,出塞作战,收复安州,不就是要跳出燕北,突出重围,逆转联盟的被动局面吗?如果两路大军不会合,留守军团困守飞狐,岂不等于抛弃了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吕明星、徐十三和郭明等联盟将帅茫然不解,无法揣测到李风云的真实意图,而李子雄、韩世谔和周仲等权贵稍一思量便有所领悟,无不暗自吃惊。果然,李风云有野心,而且野心很大。
    北征的目的太复杂,出塞作战收复安州的背后也有太深玄机,李风云天纵之才,竟然巧妙利用当前各方势力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由南北战争所带来的重压,暗中为他的未来秘密布局。联盟兵分两路,东西呼应,互为支援,如此可确保联盟两路大军的生存和发展,而联盟实力的扩张又能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这反过来又能帮助联盟两路大军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壮大后的联盟在南北战争爆发前必定会迫使东都妥协,继而以参加南北大战来攫取到更为丰厚的利益。刚才李风云说了,南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可以预见,李风云必定要在战争中保存实力,以便在战争后利用南北双方两败俱伤的机会,据北疆而称霸。
    这是阳谋,说到底关键就在南北战争,如果中土赢得了战争,李风云的野心就破产了,反之,中土反而需要李风云这股力量在危难时刻守护长城,阻御北虏,帮助中土赢得喘息时间,所以即便李风云有野心,甚至李风云已经做出了割据北疆之态势,东都也只能忍气吞声捏着鼻子认了,等到将来元气恢复再秋后算帐。
    李子雄无奈叹息,怪不得李风云急不可耐露出“真面目”,原来他早已做好了“兵分两路、遥相呼应、共同发展”的决策,出塞北征这一路从现在开始就要独立生存和发展了,现在说出来恰逢其时。
    只是,如此大事,关系到联盟存亡的大事,为什么李风云要蓄意隐瞒?为什么在飞狐军议上讳莫如深,甚至给出两路大军必然会合的错误暗示?
    =
    =
    =

章节目录

战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战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