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斯卢茨克第11集团军司令部。
马利诺夫斯基前天中午终于抵达自己的一线指挥部,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在参谋长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库罗奇金的帮助下建立起前线指挥网络。
说到这个参谋长,一个多月前马利诺夫斯基心里还有些芥蒂,因为库罗奇金是伏罗希诺夫任命的,元帅同志的老部下,骑兵出生,年初刚刚担任骑兵第二军参谋长,这次和自己一样属于破格提拔。
谁都知道安德烈同志在很多地方都与伏罗希诺夫同志在“较劲”,马利诺夫斯基还担心这位参谋长会在集团军建设方面会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但一个多月的合作让马利诺夫斯基明白了一点:这个参谋长并不是爱搞派系的人,是个优秀指挥员与得力助手。而伏罗希诺夫是将两个自己老部下(都是骑兵出身)绑到一块,也算放心。
昨天马利诺夫斯基还接到报告:右翼明斯克方向的第10集团军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扎哈尔金司令已经将自己的集团军与第11集团军连城一线,白俄罗斯方面已做好全线战役进攻部署。
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司令员伊万-潘菲洛夫斯基-别洛夫把手中两个编制最强的集团军顶在第一线,而把第三、第四集团军作为战役预备队,这明显是按照莫斯科的意思锻炼新组建部队——照理第三、第四集团军是在原来的两个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的,虽然组建时间相同,再怎么也会比第11、12集团军的作战协调能力强,但费季科还是把它们放在了二线。
马利诺夫斯基和扎哈尔金手中的两个集团军虽然组建时间不长,各军种协调能力有些问题,但真实的作战能力绝不容小视,这和克里姆林宫的特殊照顾有关。
第11集团军下属第三机械化军光最新式的t34就编有350辆,还有一个72辆kv-1重型坦克编制的重型坦克团,这都是一个多月前一步到位的,整体式换装,突击能力绝对是全苏第一!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真的要是下达突击命令,这四百多辆新式坦克的突击能力简直恐怖。
而第10集团军也下属有一个机械化第6军,由于的林俊在装备配属上的偏袒,机械化第六军的新式坦克装备数量也就是第三机械化军的一半,但在快速突击兵力方面它有老牌的骑兵第六军,对波兰这样的对手来说也算个重量级对手。
别洛夫压在一线的新式军队光两个集团军就超过20万,更不用说原有的筑垒地域与边防部队,加上后续部队的强大阵容,实实在在的将300公里主要边境线(明斯克往北还有200来公里边境线与波兰交接,不过那边的波兰领土是狭长区域,在战略上对于波兰而言是鸡肋——一旦遭到攻击,北边的狭长地带就会完全被孤立,成为苏联的盘中餐。)堵得个严严实实。
要是进攻,这20万部队也不用来个一字排开,只要拿下对面波兰人的新格鲁多克、巴拉诺维奇、斯洛尼姆、卢尼涅茨、平斯克,那留在面前的只有布列斯特了。无论从地形还是装备方面来说都对苏联有利,只要这搞定这六个据点,波兰在西白俄罗斯的统治就算到头了。
南方的基辅特别军区面对的情形也差不多,费季科司令员将手中的三个新式集团军都放在一线,而作为实力排行苏维埃所有军区第一的老牌军区,费季科在乌克兰这边为波兰人准备的是50万人的强大突击兵团——他一个军区把波兰人包圆都没问题!
再往南的敖德萨军区去年刚从基辅特别军区独立出去,实力一般,但只要看着罗马尼亚人它那点实力还算足够。
、、、、、、、
第10集团军指挥部里的扎哈尔金今天信心十足,虽然自己手中的实力不如隔壁的马利诺夫斯基,部队磨合也有点小问题,但要让西白俄罗斯的波兰军队老实些还是没问题——那些战略战术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波兰人还不够自己部队塞牙的。
无论从火力还是技术兵器与部队士气而言,自己手头这十几万人消灭一倍于自己的对手没问题,更不必说对面的波兰部队还没自己这点实力。
上个月他去第11集团军做过次“友好访问”,那边的马利诺夫斯基还带自己参观了他手中的第三机械军,看到的一切让自己心痒痒。
自己手里也有一个机械化军,但实力最多是邻居的一半,真叫人比人气死人,什么好东西都先配给这位装备部的红人了,自己部队想要新装备要等人家列装完毕再说。
还好莫斯科的安德烈同志没忘了“非嫡系”部队,先给自己一半新装备,不然手里的机械化第六军就要靠那些老式的t28去充门面了。
同扎哈尔金一样,马利诺夫斯基也没有把手头的机械化军放在部队的最前沿,这都是克里姆林宫的直接授意,免得那些还“见不得人”的新式坦克让对手发觉。
这次是演场大戏外加演习,角色到位就好,只需要让波兰人与全世界都明白:一旦“借道”,苏军将会全面出击,在基辅军区部队支援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顺道”将收复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波兰需要好好的考虑考虑自己的态度。
德国人也不想苏联过早的介入欧洲事务,那就要在政治利益上做出能够让苏联人满意的妥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与莫斯科建立起某种“默契”——逼迫捷克斯洛伐克不向苏联发出求援,这对德国和苏联双方还说都有一定的“好处”。
希特勒明白,只有这样才会不掉到英法的战略陷阱里:可笑的是英法一方面忙着挖这个陷阱,一面有忙着在上面铺桥——逼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屈服,间接的就是让德国和苏联有个台阶下。
柏林需要做的就是在施压的杠杆上再加点砝码,事实上希特勒也正在这么做:已在第一时间通过驻苏联大使向克里姆林宫抛出橄榄枝,并建立起相互沟通的通道。
帝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夫不光要忙于对英法的谈判准备,同莫斯科关系的调和也让他有的好忙——他清楚斯大林的个性,那位苏联的主宰应该有何希特勒一样的考虑:坚决不能让英法从中获利!
、、、、、、
9月22日中午,莱茵河中游河畔小城戈德斯堡,希特勒和随员们住进了以他20年代就认识的老朋友弗瑞茨-德莱森姓氏命名的德莱森酒店。
为了欢迎英国人的到来,酒店老板德莱森已经将家具和地毯都换成了新的:今天英国人的正式谈判代表团将飞抵戈德斯堡,只不过将会住在莱茵河对岸(右岸)的彼得斯贝格酒店,而这边将是正式会谈的场所。
彼得斯贝格酒店是一个古堡式的旅馆,坐落在彼得斯堡山顶上,在这里能看清戈德斯堡的全貌。
就在希特勒抵达自己的驻地几小时后,张伯伦和他的代表团也抵达了戈德斯堡,张伯伦这次来不但要满足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所提出的全部要求,而且还有所加码。
城里为了欢迎英国客人的到来,一路上不但挂着德国的*字旗,而且也挂着英国的米字旗,这让张伯伦很满意。
会谈到了目前这一步只需要确定细节了,正是为了这一点,张伯伦不但带来了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当时的职务应该是张伯伦的经济顾问和外事办公室中欧处处长。)和威廉-斯特兰(英国外交部的东欧事务专家),还带了外交部文件与法律司的司长威廉-马尔金爵士。
和在山庄宫殿时一样,张伯伦认为自己于希特勒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只需要服从会谈的决议就成(妈的,这叫什么逻辑?!)
当天夜里,里宾特洛夫前往彼得斯贝格酒店,他将陪同张伯伦一同前往德莱森酒店,中途还需要坐渡船穿越莱茵河,希特勒正在那酒店里等着张伯伦。
“里宾特洛夫,要让英国人明白,他们只能按着我们的意愿来做决定。”
“是的,我的元首。”
今天上午希特勒就已经给自己的外交部长明确授意,为了让英国人在第一时间明白自己的处境,里宾特洛夫今晚穿的是套休闲西服,在西服里面是件褐色的**衬衫——这是明显的示威,一切都有违外交礼仪。
但从张伯伦看到自己的反应看,英国首相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穿着,“元首的预计是正确的,英国人只能屈服。”里宾特洛夫在渡船上自顾自想着,一边的张伯伦臂弯上的雨伞正随着渡船的前进晃来晃去。
同在山庄城堡是一样,张伯伦受到的是党卫队员的夹道欢迎。
显然张伯伦很想将自己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一股脑儿说给希特勒听,从会谈开始基本就是他在说,而希特勒成了个忠实听众。
张伯伦先解释了自己在经过“吃力的谈判”后,已经争取到不但使英法两国内阁、而且使捷克政府也都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然后还详尽地提出了实现这些要求的办法。
现在准备让苏台德地区不经公民投票就转交给德国。至于那些民族杂居地区的前途,则可以交给由一个德国人、一个捷克人和一个中立国代表组成的三人委员会来决定。不仅如此,希特勒极为反感的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和苏联之间的互助条约也将以一项国际担保来代替,担保捷克斯洛伐克在让出苏台德地区后不致受到无故的进攻,而法国和苏联今后“应保持完全的中立”。
对于张伯伦这位英国商人出身的爱好和平的英国首相说来,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极简单、极合理、极合乎逻辑的。
说完自己的丰功伟绩,张伯伦显得有些自满德意,等着希特勒的反应。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英国、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已经协议把苏台德区转交德国?”希特勒问道。说实话,英国人步如此之大、之快的让步让希特勒都有些感到惊奇。
“英国人就这样屈服了?!”连希特勒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是的。”张伯伦微笑着回答。
“我极其抱歉,”希特勒说,“由于过去几天内形势的发展,这个计划已经再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他这是临时决定要再长点加码
对面张伯伦的脸胀得通红,可以看出英国首相难以想象自己的努力得到是这样的回答。他显然想不到希特勒会像个无赖一样敲竹杠:只要对方一答应就立刻又涨价。
张伯伦看到他以捷克人为牺牲而如此“吃力地”建立起的和平大厦就用纸牌搭成的一样垮了下来,这让这位英国老绅士难以接受。
“对于这个我非常失望怪,我有理由认为元首已经得到您所要求的一切了。”
张伯伦真的是很失望与恼怒: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把自己的政治生命都作了孤注一掷的赌注,在英国有很多政界人士指责他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向独裁者屈膝投降。而且在今天离开英国时,还有人用嘘声给他送行。
可惜英国首相的个人不幸并没有打动希特勒的铁石心肠,既然英国人如此爽快的达到了自己目的,甚至还有超出,那就是再加点要求他们也会屈服。
苏台德地区必须立即由德国予以占领,希特勒明确的表示:“这一问题最迟要在10月1日完全地、最后地解决”。
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外交扯皮在戈德斯堡继续着,第二天张伯伦带着新的方案又见到了希特勒,最后在24日凌晨得到了一份附有地图的备忘录:捷克人应在9月26日,也就是两天以后上午8点开始撤出割让地区,而在9月28日撤退完毕。
“这不是无异下最后通牒吗!”张伯伦只能感慨。
谈判终于算是告一段落,在酒店大厅里希特勒的私人摄影师海因里希-霍夫曼(爱娃曾经工作过的照相馆老板)拦住了张伯伦和希特勒,拍了张耐人寻味的照片:希特勒和张伯伦站在“和平的棕榈树下”。因为两人身边刚好有株巨大的棕榈树盆景。
这章照片在几天之内随着各种报纸出现在全球政要的办公桌上,26号上午林俊也看到了这张经典的照片,看得出来希特勒的情绪非常好,而张伯伦的表情也不算严肃。
“希特勒太性急和贪心了,逼得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全国总动员,让英国老去做恶人多好。”林俊对着对面的亚历山大说。
两人虽然只知道会谈的大体内容,这还是英德媒体的公开消息上得到的,但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应来看,希特勒有些太急躁。
“希特勒急,意大利人也没闲着,他们驻柏林大使阿托利科光昨天就见了希特勒四次,估计这会意大利人也要参合到里面。”
“四次?亚历山大,内务部也实在厉害了些吧?”
“嘿嘿,机密。”亚历山大笑得有些贼。
看来苏联内务部的特工已经成功的将触角伸入德国的总理府,虽然不可能打入总理府的核心部分,但要得知哪些人物光顾还是能得知的。
只是因为大使到底出现几次这样的小问题而汇报是很危险的,那位特工也是因为现在这特殊时期才会这么做:克里姆林宫要得知发生在德国的一举一动以决定自己在西部边界的动作。
“进入总理府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你让那位同志如果没有什么惊天的情况就不要汇报了,隐蔽好。目前的情况还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要是暴露可是天大的损失。”
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已经注定,不值得为这件事赔上一名好特工。
“安德烈,这方面我可是专家,已经通知他深层次潜伏,希望将来能有更大的收获。”
亚历山大拎得清。
、、、、、、
意大利人为什么会这么急,墨索里尼是在劝说希特勒接受张伯伦的建议,并召集开一个德、英、法、意的四国会议来讨论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希特勒接受了自己盟友的劝说,将会议地点确定在慕尼黑,会议将在9月29日在慕尼黑的国家社会党所在的“领袖大厦”举行。
捷克斯洛伐克已在劫难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马利诺夫斯基前天中午终于抵达自己的一线指挥部,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在参谋长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库罗奇金的帮助下建立起前线指挥网络。
说到这个参谋长,一个多月前马利诺夫斯基心里还有些芥蒂,因为库罗奇金是伏罗希诺夫任命的,元帅同志的老部下,骑兵出生,年初刚刚担任骑兵第二军参谋长,这次和自己一样属于破格提拔。
谁都知道安德烈同志在很多地方都与伏罗希诺夫同志在“较劲”,马利诺夫斯基还担心这位参谋长会在集团军建设方面会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但一个多月的合作让马利诺夫斯基明白了一点:这个参谋长并不是爱搞派系的人,是个优秀指挥员与得力助手。而伏罗希诺夫是将两个自己老部下(都是骑兵出身)绑到一块,也算放心。
昨天马利诺夫斯基还接到报告:右翼明斯克方向的第10集团军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扎哈尔金司令已经将自己的集团军与第11集团军连城一线,白俄罗斯方面已做好全线战役进攻部署。
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司令员伊万-潘菲洛夫斯基-别洛夫把手中两个编制最强的集团军顶在第一线,而把第三、第四集团军作为战役预备队,这明显是按照莫斯科的意思锻炼新组建部队——照理第三、第四集团军是在原来的两个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的,虽然组建时间相同,再怎么也会比第11、12集团军的作战协调能力强,但费季科还是把它们放在了二线。
马利诺夫斯基和扎哈尔金手中的两个集团军虽然组建时间不长,各军种协调能力有些问题,但真实的作战能力绝不容小视,这和克里姆林宫的特殊照顾有关。
第11集团军下属第三机械化军光最新式的t34就编有350辆,还有一个72辆kv-1重型坦克编制的重型坦克团,这都是一个多月前一步到位的,整体式换装,突击能力绝对是全苏第一!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真的要是下达突击命令,这四百多辆新式坦克的突击能力简直恐怖。
而第10集团军也下属有一个机械化第6军,由于的林俊在装备配属上的偏袒,机械化第六军的新式坦克装备数量也就是第三机械化军的一半,但在快速突击兵力方面它有老牌的骑兵第六军,对波兰这样的对手来说也算个重量级对手。
别洛夫压在一线的新式军队光两个集团军就超过20万,更不用说原有的筑垒地域与边防部队,加上后续部队的强大阵容,实实在在的将300公里主要边境线(明斯克往北还有200来公里边境线与波兰交接,不过那边的波兰领土是狭长区域,在战略上对于波兰而言是鸡肋——一旦遭到攻击,北边的狭长地带就会完全被孤立,成为苏联的盘中餐。)堵得个严严实实。
要是进攻,这20万部队也不用来个一字排开,只要拿下对面波兰人的新格鲁多克、巴拉诺维奇、斯洛尼姆、卢尼涅茨、平斯克,那留在面前的只有布列斯特了。无论从地形还是装备方面来说都对苏联有利,只要这搞定这六个据点,波兰在西白俄罗斯的统治就算到头了。
南方的基辅特别军区面对的情形也差不多,费季科司令员将手中的三个新式集团军都放在一线,而作为实力排行苏维埃所有军区第一的老牌军区,费季科在乌克兰这边为波兰人准备的是50万人的强大突击兵团——他一个军区把波兰人包圆都没问题!
再往南的敖德萨军区去年刚从基辅特别军区独立出去,实力一般,但只要看着罗马尼亚人它那点实力还算足够。
、、、、、、、
第10集团军指挥部里的扎哈尔金今天信心十足,虽然自己手中的实力不如隔壁的马利诺夫斯基,部队磨合也有点小问题,但要让西白俄罗斯的波兰军队老实些还是没问题——那些战略战术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波兰人还不够自己部队塞牙的。
无论从火力还是技术兵器与部队士气而言,自己手头这十几万人消灭一倍于自己的对手没问题,更不必说对面的波兰部队还没自己这点实力。
上个月他去第11集团军做过次“友好访问”,那边的马利诺夫斯基还带自己参观了他手中的第三机械军,看到的一切让自己心痒痒。
自己手里也有一个机械化军,但实力最多是邻居的一半,真叫人比人气死人,什么好东西都先配给这位装备部的红人了,自己部队想要新装备要等人家列装完毕再说。
还好莫斯科的安德烈同志没忘了“非嫡系”部队,先给自己一半新装备,不然手里的机械化第六军就要靠那些老式的t28去充门面了。
同扎哈尔金一样,马利诺夫斯基也没有把手头的机械化军放在部队的最前沿,这都是克里姆林宫的直接授意,免得那些还“见不得人”的新式坦克让对手发觉。
这次是演场大戏外加演习,角色到位就好,只需要让波兰人与全世界都明白:一旦“借道”,苏军将会全面出击,在基辅军区部队支援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顺道”将收复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波兰需要好好的考虑考虑自己的态度。
德国人也不想苏联过早的介入欧洲事务,那就要在政治利益上做出能够让苏联人满意的妥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与莫斯科建立起某种“默契”——逼迫捷克斯洛伐克不向苏联发出求援,这对德国和苏联双方还说都有一定的“好处”。
希特勒明白,只有这样才会不掉到英法的战略陷阱里:可笑的是英法一方面忙着挖这个陷阱,一面有忙着在上面铺桥——逼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屈服,间接的就是让德国和苏联有个台阶下。
柏林需要做的就是在施压的杠杆上再加点砝码,事实上希特勒也正在这么做:已在第一时间通过驻苏联大使向克里姆林宫抛出橄榄枝,并建立起相互沟通的通道。
帝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夫不光要忙于对英法的谈判准备,同莫斯科关系的调和也让他有的好忙——他清楚斯大林的个性,那位苏联的主宰应该有何希特勒一样的考虑:坚决不能让英法从中获利!
、、、、、、
9月22日中午,莱茵河中游河畔小城戈德斯堡,希特勒和随员们住进了以他20年代就认识的老朋友弗瑞茨-德莱森姓氏命名的德莱森酒店。
为了欢迎英国人的到来,酒店老板德莱森已经将家具和地毯都换成了新的:今天英国人的正式谈判代表团将飞抵戈德斯堡,只不过将会住在莱茵河对岸(右岸)的彼得斯贝格酒店,而这边将是正式会谈的场所。
彼得斯贝格酒店是一个古堡式的旅馆,坐落在彼得斯堡山顶上,在这里能看清戈德斯堡的全貌。
就在希特勒抵达自己的驻地几小时后,张伯伦和他的代表团也抵达了戈德斯堡,张伯伦这次来不但要满足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所提出的全部要求,而且还有所加码。
城里为了欢迎英国客人的到来,一路上不但挂着德国的*字旗,而且也挂着英国的米字旗,这让张伯伦很满意。
会谈到了目前这一步只需要确定细节了,正是为了这一点,张伯伦不但带来了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当时的职务应该是张伯伦的经济顾问和外事办公室中欧处处长。)和威廉-斯特兰(英国外交部的东欧事务专家),还带了外交部文件与法律司的司长威廉-马尔金爵士。
和在山庄宫殿时一样,张伯伦认为自己于希特勒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只需要服从会谈的决议就成(妈的,这叫什么逻辑?!)
当天夜里,里宾特洛夫前往彼得斯贝格酒店,他将陪同张伯伦一同前往德莱森酒店,中途还需要坐渡船穿越莱茵河,希特勒正在那酒店里等着张伯伦。
“里宾特洛夫,要让英国人明白,他们只能按着我们的意愿来做决定。”
“是的,我的元首。”
今天上午希特勒就已经给自己的外交部长明确授意,为了让英国人在第一时间明白自己的处境,里宾特洛夫今晚穿的是套休闲西服,在西服里面是件褐色的**衬衫——这是明显的示威,一切都有违外交礼仪。
但从张伯伦看到自己的反应看,英国首相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穿着,“元首的预计是正确的,英国人只能屈服。”里宾特洛夫在渡船上自顾自想着,一边的张伯伦臂弯上的雨伞正随着渡船的前进晃来晃去。
同在山庄城堡是一样,张伯伦受到的是党卫队员的夹道欢迎。
显然张伯伦很想将自己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一股脑儿说给希特勒听,从会谈开始基本就是他在说,而希特勒成了个忠实听众。
张伯伦先解释了自己在经过“吃力的谈判”后,已经争取到不但使英法两国内阁、而且使捷克政府也都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然后还详尽地提出了实现这些要求的办法。
现在准备让苏台德地区不经公民投票就转交给德国。至于那些民族杂居地区的前途,则可以交给由一个德国人、一个捷克人和一个中立国代表组成的三人委员会来决定。不仅如此,希特勒极为反感的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和苏联之间的互助条约也将以一项国际担保来代替,担保捷克斯洛伐克在让出苏台德地区后不致受到无故的进攻,而法国和苏联今后“应保持完全的中立”。
对于张伯伦这位英国商人出身的爱好和平的英国首相说来,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极简单、极合理、极合乎逻辑的。
说完自己的丰功伟绩,张伯伦显得有些自满德意,等着希特勒的反应。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英国、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已经协议把苏台德区转交德国?”希特勒问道。说实话,英国人步如此之大、之快的让步让希特勒都有些感到惊奇。
“英国人就这样屈服了?!”连希特勒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是的。”张伯伦微笑着回答。
“我极其抱歉,”希特勒说,“由于过去几天内形势的发展,这个计划已经再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他这是临时决定要再长点加码
对面张伯伦的脸胀得通红,可以看出英国首相难以想象自己的努力得到是这样的回答。他显然想不到希特勒会像个无赖一样敲竹杠:只要对方一答应就立刻又涨价。
张伯伦看到他以捷克人为牺牲而如此“吃力地”建立起的和平大厦就用纸牌搭成的一样垮了下来,这让这位英国老绅士难以接受。
“对于这个我非常失望怪,我有理由认为元首已经得到您所要求的一切了。”
张伯伦真的是很失望与恼怒: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把自己的政治生命都作了孤注一掷的赌注,在英国有很多政界人士指责他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向独裁者屈膝投降。而且在今天离开英国时,还有人用嘘声给他送行。
可惜英国首相的个人不幸并没有打动希特勒的铁石心肠,既然英国人如此爽快的达到了自己目的,甚至还有超出,那就是再加点要求他们也会屈服。
苏台德地区必须立即由德国予以占领,希特勒明确的表示:“这一问题最迟要在10月1日完全地、最后地解决”。
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外交扯皮在戈德斯堡继续着,第二天张伯伦带着新的方案又见到了希特勒,最后在24日凌晨得到了一份附有地图的备忘录:捷克人应在9月26日,也就是两天以后上午8点开始撤出割让地区,而在9月28日撤退完毕。
“这不是无异下最后通牒吗!”张伯伦只能感慨。
谈判终于算是告一段落,在酒店大厅里希特勒的私人摄影师海因里希-霍夫曼(爱娃曾经工作过的照相馆老板)拦住了张伯伦和希特勒,拍了张耐人寻味的照片:希特勒和张伯伦站在“和平的棕榈树下”。因为两人身边刚好有株巨大的棕榈树盆景。
这章照片在几天之内随着各种报纸出现在全球政要的办公桌上,26号上午林俊也看到了这张经典的照片,看得出来希特勒的情绪非常好,而张伯伦的表情也不算严肃。
“希特勒太性急和贪心了,逼得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全国总动员,让英国老去做恶人多好。”林俊对着对面的亚历山大说。
两人虽然只知道会谈的大体内容,这还是英德媒体的公开消息上得到的,但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应来看,希特勒有些太急躁。
“希特勒急,意大利人也没闲着,他们驻柏林大使阿托利科光昨天就见了希特勒四次,估计这会意大利人也要参合到里面。”
“四次?亚历山大,内务部也实在厉害了些吧?”
“嘿嘿,机密。”亚历山大笑得有些贼。
看来苏联内务部的特工已经成功的将触角伸入德国的总理府,虽然不可能打入总理府的核心部分,但要得知哪些人物光顾还是能得知的。
只是因为大使到底出现几次这样的小问题而汇报是很危险的,那位特工也是因为现在这特殊时期才会这么做:克里姆林宫要得知发生在德国的一举一动以决定自己在西部边界的动作。
“进入总理府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你让那位同志如果没有什么惊天的情况就不要汇报了,隐蔽好。目前的情况还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要是暴露可是天大的损失。”
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已经注定,不值得为这件事赔上一名好特工。
“安德烈,这方面我可是专家,已经通知他深层次潜伏,希望将来能有更大的收获。”
亚历山大拎得清。
、、、、、、
意大利人为什么会这么急,墨索里尼是在劝说希特勒接受张伯伦的建议,并召集开一个德、英、法、意的四国会议来讨论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希特勒接受了自己盟友的劝说,将会议地点确定在慕尼黑,会议将在9月29日在慕尼黑的国家社会党所在的“领袖大厦”举行。
捷克斯洛伐克已在劫难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