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给于步兵的压迫感是与生俱来的,更不用说面对的是几百辆坦克组成的巨大方阵,虽然没有开动,但已经给人压倒摧毁一切对手的信心,因为这是苏维埃的t34!
    “安德烈同志,所有量产t34全部装备最新式f-34(model1938)42倍口径身管76.2mm坦克炮,备弹75发,前机枪和并列机枪各为一挺dt机枪,高射机枪为最新式的ДШk-38型12.7mm大口径机枪(就是dshk38“德什卡”机枪。),7.62毫米机枪子弹备弹3906发,高射机枪备弹550发,所有坦克配备电台。指挥型坦克因为增加了一部大功率电台,主炮弹药减少为71发,其它性能和普通型完全一样。”
    马克萨廖夫自豪的像林俊介绍工厂的杰作。
    “很好,很好!”
    眼前的这些坦克除了高射机枪还在附近的军械库里没有安装外,其它附件全部安装完毕,包括车后部的“特色”附加邮箱。
    “前段时间我可是都听说了,为了给它们配上合适的武器,你们可把乌拉尔方面的同志催的鸡飞狗跳!”
    高尔基和伊热夫斯克的设计师们为了设计生产性能可靠的坦克炮和高射机枪没日没夜的工作了大半年,林俊视察时已经从那边的同志那里清楚的了解了那时的状况,特别是捷格加廖夫的设计团体为了拿出合适的大口径机枪,所有人都瘦了一圈,总设计师同志的脑门上的头发更是少了一片。
    一听林俊的话,科什金说:“其实不光是我们,列宁格勒方面的同志也是急着要装备,让那边的同志们辛苦了。”
    这科什金也变得精明,把责任往列宁格勒一推,但他说的也是实话:基洛夫工厂的总设计师朱佐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为了给自己的重型坦克找能凑合的坦克炮,那是通过他的岳父伏罗希诺夫直接向坦克炮研制单位施加压力!
    按照原定计划,如果主炮研制速度跟不上总体研制工作,t34将暂时用l11(model36)76.2mm加农炮。但科京的重型坦克由于在火力要求方面更高,无法用30.5倍身管的坦克炮凑合,完全是等米下锅情形,对列宁格勒方面而言更要命的是——重型坦克的研究速度已经远远落在t34后面!
    没办法,发动机的主动权在去年年中前一直拽在哈尔科夫手里,加上这边科什金的设计团体不要命似的拼命工作,在去年11月底t34样车就完成了所有测试,而t34的性能超出了苏联高层所有人的想象,而那时奋起直追的科金的样车才刚刚下线,如果不是考虑到国防人民委员的因素,有些人都想提议取消重型坦克的研制和生产计划,全力生产t34,这所有不利的因素导致去年伏罗希诺夫三天两头往高尔基打电话询问坦克炮的研制进度。
    还好,高尔基和伊热夫斯克方面总算不负众望,及时的拿出了能用的产品,这才皆大欢喜。
    “安德烈同志,我们用现有的反坦克炮做了充分的实验,除了76.2毫米坦克炮能在较近距离击穿t34的正面装甲外,45毫米反坦克炮和西边国家装备的37毫米、47毫米反坦克炮在任何距离都无法击穿它的正面装甲,而我们的f-34可以在最大交战距离击穿任何潜在的对手。“
    “我说马克萨廖夫同志,那也要打中才行。”林俊可不希望同志们被手中划时代的装备冲荤了头脑。
    “安德烈同志,不是瞎说,t34对1500距离上的坦克目标的命中率还是不错的。”
    1500米,那已经超出了30年代一般坦克炮的最大交战距离,在这个距离上那些小口径反坦克炮基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其实就是到了二战最激烈的时候,坦克的标准交战距离还是在1000米之内,最多的战斗就是500米左右。今明两年德军将会研制装备他们的50毫米和75毫米反坦克炮,但性能还是不如f34。林俊已经想不起来德军50毫米反坦克炮在各距离的穿甲能力,但在500米以外t34对它应该是免疫的,只有75毫米反坦克炮会对t34造成威胁,不过就是到41年,德军主要装备的反坦克炮还是37毫米的货色,只有部分50毫米,在t34面前它们基本就是废物。
    “只要保证t34在通常交战距离持有绝对优势就是胜利,我没指望它能挡得住德国佬的88毫米高炮。”
    “我们也知道德军为它们的18型高炮研制了穿甲弹,这个就是列宁格勒同志的设计指标了。”马克萨廖夫风趣了一把。
    现在的t34性能完全凌驾于西方任何坦克,等到交战的那一天一定会让苏维埃的对手终身难忘,而且一条生产线就能一个月下线150辆,这是其它国家现在想都不敢想的生产效率,它的制造工艺太容易了。
    “t34冲击!老子不光是用质量让你们的铁乌龟成一堆废物,还要用数量淹了你!”
    “我们原有的bt-7生产线怎么样了?”
    “生产数量已经下降到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到今年年中将全部停产,将所有力量集中到t34的生产上。现在我们已经囤积了足够的原料,但如果按照现有的配给量,就是第二条生产线启动,到年底时我们只能保证每月200至250辆的产量。”
    厂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现在的生产数量是基于去年开始的原料囤积,而和平时期供给给哈尔科夫共产国际机车厂的原料无法喂饱两条全力开动的生产线。
    “我回去争取配额,你们先做好准备,到时候有你们忙的。”
    历史上从41年至45年,不包括t34-76型,光t34-85型的产量就超过一万八,这生产能力可不担心过剩,只怕原料不足。
    交谈了一会,一群人走进坦克群,林俊看到第一排的坦克上有很多在炮塔上书写了一些口号,最多的就是:为了苏维埃!为了列宁同志!一类,还有些坦克上用油漆写着苏联领导人和著名人物的名字——这就是苏维埃坦克特色。
    “苏联英雄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号!”林俊睁大双眼,看着眼前这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坦克发呆。
    “我说同志们,怎么把我的名字也刷上了?!”
    刚才已经看到了“斯大林号”,“加里宁号”,“伏罗希诺夫号”-------,但好像自己还不够这个档次吧?
    “安德烈同志,您当然有这个资格,您可是我们苏维埃唯一一名两次苏联英雄,将来驾驶这辆坦克的坦克手一定会为自己能驾驶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坦克而自豪!”
    同志们的“奉承”话让林俊的脸有些发热,这感觉真是怪怪。以前在阅兵式时也见过书写有各种口号和人名的坦克,航空兵里也有为飞机书写人名与口号的习惯,但看到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坦克还是一下子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其实林俊是不习惯这个惯例而已,其实现在的苏联已经有些城市的街道和学校、集体农庄用它的名字命名,只不过这些情况他没去关心,因为当时他不是在西班牙就是在中国,不知道而已。
    这时身后的人群中出现了四名身穿坦克手制服的人,林俊一眼就认出这些同志都是去年自己的坦克驾驶“教官”。
    “安德烈同志,请您上车。”马克萨廖夫递给林俊一身坦克兵服。
    换了制服的林俊钻到了炮长的位置,现在他已经不是去年刚来时的菜鸟,一会功夫就熟悉了t34炮长的操作程序,只不过t34的内部空间只比bt-7好那么一点,林俊这样的大个子在里面还是有些不舒服。
    隆隆开动的t34有不输于bt快速坦克的速度和机动性,靶场上早已准备号靶标,500米距离连射三发穿甲弹,和去年一样又是发发命中,而后来的两发高爆榴弹采用的也是直接瞄准射击,将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碉堡炸得四分五裂。
    满是硝烟的战斗室里充斥着发射药的味道,一边的风扇快速的排除有害气体,没有炮管抽气装置就是这样的战斗环境。t34在保证最基本的战斗性能的同时,放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装备,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没有炮塔吊篮(现代坦克战斗室里的人都是处于吊篮内,座位会随着炮塔转动而转动,以保证任何时候人都面对炮口指向位置。),只要炮塔一转动,里面的三个人都得跟着转圈——西方的有些人就是用这点来取笑t34,说里面的人就像转圈圈的陀螺。
    没有炮塔吊篮就意味着坦克乘员更需要行动一致,不然容易出危险,被转动的内部钢铁构建打到可不是好玩的,但——“坦克又不是高级轿车,多转几圈就转几圈,能打垮敌人才是硬道理!”不设计吊篮就能节约生产工时,这非常重要。
    钻出“安德烈号”的林俊站在炮塔上俯视人群发表一通即兴演讲:“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的t34,无敌的t34!英勇的苏维埃坦克手将用它去赢得战争!”
    、、、、、、、
    回到183厂厂区已经是晚餐时分,没有去年来时的事故打扰,加上新式坦克的研制成功,同志们的情绪是高涨的。林俊心情更好,这t34可是自己花了大力气保驾护航才生产出来的。
    但林俊还没有被新式坦克的成功研制和投产冲昏头脑,最好的坦克也需要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率,而且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如何做到保密,以防西边的对手不了解这种划时代的装备。
    历史上德军直到苏德战争开始后才知道苏联有t34和kb坦克,才出现“t34冲击”,如果太早让潜在的对手知道这些坦克的存在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能出现在任何阅兵式上,配备部队后要做最高级别的保密,在大战爆发前就是参加战斗也要保证没有一辆t34落入敌手!”想想容易做到难,有件事现在还让林俊感觉一丝黑色般的幽默:“肃反”也有它的好处,至少那些有通敌嫌疑的人不是枪毙就是被排除出重要岗位,事实上“肃反”最大的作用就是摧毁了所有敌对势利潜伏在苏联内部的情报网,但苏维埃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林俊的参合让肃反规模减小不少,但那些真正的间谍是第一批被逮捕枪毙的,苏维埃已经没有敌人的情报网: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没想到“肃反”也有他的好处!
    餐后会议厂长反应了一个问题,一个很快就会出现而且很难解决的问题:“现在伊热夫斯克提供的“德什卡”机枪能装备所有的t34,但具我们了解它的产量很难上去,等列宁格勒方面的重型坦克投产后,我们就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口径机枪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德什卡”机枪还要提供给红海军和步兵部队,加上两种新式坦克将瓜分余下的指标,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谁都没有足够的数量,更不用说“德什卡”机枪本身虽然性能出色,但它还是结构稍显复杂,产量不会太多。
    “要是以后大口径机枪数量不足,那就用dt机枪装备一部分坦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有高射机枪总比没有好,还好dt机枪产量足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

苏联英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血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蝠并收藏苏联英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