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绿藻般的头发(上)
我努力想要游过去,扒开那些重重叠叠的水藻之后,才发现那些东西根本就不是水藻,而是她那疯长的头发,那团头发似乎在以一种异常迅猛的速度在朝着铺天盖地蔓延而来,就像是一团被揉成团的毛线似的,而那团毛线此刻也像是拥有什么引力般,正试图将她的身体给一圈圈的包裹起来。
眼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我无暇去细想,只瞧见她那白皙如莲藕般的手臂骤然飘入我的视线,我下意识地就上前一抓,随后就试图想将她从那堆像毛球般的头发堆里给拖出来。
然而,令我觉得奇怪的事情又再次发生了。
当我触碰到她身体的那一瞬间,我脑子里即刻像是被电击般发出“嗞”的一声响音,随后就是一连串铺天盖地的画面与记忆于我脑海中连番闪过,似是一股无形的力道突然出现,将我的意识骤然拉入了一片空寂之中。
我隐约觉得,似乎在这片冰冷的池子深处,有一个灵魂正在等着我去拯救,她一直孤独的被囚困再这里。
“我是谁..谁是我..”
在那一片渐渐消散的绿发之中,我仿佛看见了一道光亮,犹如拨开云雾见明月般,将我眼前的一切瞬间点亮..
那是一段不属于我的记忆,却像是幻灯放映般,一道道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少女清丽的模样。
水中映照出女孩娇小的身影,留着一头乌黑长发,穿着一袭白衣,正低头站在水潭的岸边,似是在看着倒影中的自己。
那是她,明明个头纤瘦娇小,神色却清冷得犹如一个大人般成熟内敛,因为年纪轻轻的她,早已是村庄里令人顶礼膜拜的存在。
她是自山中而来的灵女,拥有着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力量,据说是由仙人指点馈赠,因此受命来下山拯救凡人。
“灵女大人,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
“灵女大人,我的父亲病重了。”
“灵女大人,今年的庄稼收成不好,没有存粮,我们都快要饿死了!”
“灵女大人..”
“灵女大人..”
在选择一条路的同时,你就相当于是选择去肩负了你需要去肩负的责任,这一点她自然是知晓,因此她也从没后悔,尽管她渐渐发现人间的苦难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尽管她渐渐察觉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但她依旧希望能够竭尽所能的去做她能够做到的事情。
所谓“灵女”,即是以自身感悟化解天地灵气,从而与天地产生共鸣,接着便是利用自身的感悟与预知,去替人民避免灾祸。
因此所有处于绝望中的人们都会将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祈求着她的拯救,而她也一直在努力坚持着拯救了无数条本应被命运所吞噬的性命。
直到有一天,却是发生了一件令她感到困惑的事情。
一次,她预言到了一场洪水即将淹没村庄,为此便带领村民们迁徙避难,原本可以避免人员伤亡,然而,长途奔波中却令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孩夭折在了路上,婴孩的母亲十分的伤心,问她为何不出手拯救自己的孩子,她却无奈得不知如何解释。
“因为这孩子的命数已尽,是我所无法拯救的。”她当时这样回道。
“那为什么您能将我们救出呢?”对方这样反问。
“那是因为你们的命数未绝。”
“既然我们命不该绝,那您就算是顺应天命来救我们了,那是不是没有您,我们也能够得救呢?”
那人的一声反问,竟是让她无言以对,恍然惊觉。
是啊,既然这些人是命不该绝,那么她又算是真的拯救了他们吗?还是,就连她自己也不过是所谓命数里的一枚齿轮,她所认为的“拯救”不过是不可更改的命数中的一部分罢了,那么既然如此,她所存在的意义又究竟是什么呢?
她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有些东西,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那么即便她事先知晓了那些天命,也终究是于事无补,
既然如此,那她所追求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她开始思考,自己所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自己所守护的又究竟是什么?
有些东西,你永远无法去深究它,而一旦你发觉了这一点后,便就会像陷入思绪泥潭般,再也拔不出来。
这样一个道理,是她到了后来才终于明白了过来,
再后来,她那与生俱来的灵力,竟不知为何,突然莫名消失了。
这让她甚为措手不及,不过比她更为措手不及的,则是那些习惯于被她保护的村民。
“灵女大人,为什么这次的灾难您没能预测出来?您以前的预言不都应该很准确吗?”
“灵女大人,为什么您要让、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人死去?”
“灵女大人,您为什么要见死不救?”
所谓馈赠这种东西,会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廉价,所谓感恩这种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麻木。所以,当有一天,她再也无法替他们避免灾祸之后,她曾经所受到的那些敬仰与崇拜便瞬间化为了秋日里凋零的落叶,湮没了踪影。
她开始寻找自己灵力消失的原因,做出了各种推测。
接着,到了后来,她便意外发现了,自己被山魅附身的这件事实。
当她终于看清了这件事情之后,她便决定自行结果自己的生命,然后再将自己的元神封印起来。
“在我死后,请为我建立一座灵女庙,假如在我死之后的一年内村中再无灾荒,那么请务必每年都要用你们虔诚的祈祷来为我祭祀,假如在我死之后村中依旧灾荒不断,那么请去城中寻找其他得道高人,来此地为庙宇加固封印。”
这是她在临终前对村民们最后嘱咐,接着,她便在最终的仪式下,独自步入了深不见底的水中。
那是一种将自己生命献祭山林的古老仪式,让自己的遗体回归最原始的天神的怀抱,用以平息山神对人类的怒火。
而在她死之后,如她所言,村中便再也没有了连绵不断的灾害与饥饿。
眼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我无暇去细想,只瞧见她那白皙如莲藕般的手臂骤然飘入我的视线,我下意识地就上前一抓,随后就试图想将她从那堆像毛球般的头发堆里给拖出来。
然而,令我觉得奇怪的事情又再次发生了。
当我触碰到她身体的那一瞬间,我脑子里即刻像是被电击般发出“嗞”的一声响音,随后就是一连串铺天盖地的画面与记忆于我脑海中连番闪过,似是一股无形的力道突然出现,将我的意识骤然拉入了一片空寂之中。
我隐约觉得,似乎在这片冰冷的池子深处,有一个灵魂正在等着我去拯救,她一直孤独的被囚困再这里。
“我是谁..谁是我..”
在那一片渐渐消散的绿发之中,我仿佛看见了一道光亮,犹如拨开云雾见明月般,将我眼前的一切瞬间点亮..
那是一段不属于我的记忆,却像是幻灯放映般,一道道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少女清丽的模样。
水中映照出女孩娇小的身影,留着一头乌黑长发,穿着一袭白衣,正低头站在水潭的岸边,似是在看着倒影中的自己。
那是她,明明个头纤瘦娇小,神色却清冷得犹如一个大人般成熟内敛,因为年纪轻轻的她,早已是村庄里令人顶礼膜拜的存在。
她是自山中而来的灵女,拥有着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力量,据说是由仙人指点馈赠,因此受命来下山拯救凡人。
“灵女大人,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
“灵女大人,我的父亲病重了。”
“灵女大人,今年的庄稼收成不好,没有存粮,我们都快要饿死了!”
“灵女大人..”
“灵女大人..”
在选择一条路的同时,你就相当于是选择去肩负了你需要去肩负的责任,这一点她自然是知晓,因此她也从没后悔,尽管她渐渐发现人间的苦难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尽管她渐渐察觉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但她依旧希望能够竭尽所能的去做她能够做到的事情。
所谓“灵女”,即是以自身感悟化解天地灵气,从而与天地产生共鸣,接着便是利用自身的感悟与预知,去替人民避免灾祸。
因此所有处于绝望中的人们都会将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祈求着她的拯救,而她也一直在努力坚持着拯救了无数条本应被命运所吞噬的性命。
直到有一天,却是发生了一件令她感到困惑的事情。
一次,她预言到了一场洪水即将淹没村庄,为此便带领村民们迁徙避难,原本可以避免人员伤亡,然而,长途奔波中却令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孩夭折在了路上,婴孩的母亲十分的伤心,问她为何不出手拯救自己的孩子,她却无奈得不知如何解释。
“因为这孩子的命数已尽,是我所无法拯救的。”她当时这样回道。
“那为什么您能将我们救出呢?”对方这样反问。
“那是因为你们的命数未绝。”
“既然我们命不该绝,那您就算是顺应天命来救我们了,那是不是没有您,我们也能够得救呢?”
那人的一声反问,竟是让她无言以对,恍然惊觉。
是啊,既然这些人是命不该绝,那么她又算是真的拯救了他们吗?还是,就连她自己也不过是所谓命数里的一枚齿轮,她所认为的“拯救”不过是不可更改的命数中的一部分罢了,那么既然如此,她所存在的意义又究竟是什么呢?
她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有些东西,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那么即便她事先知晓了那些天命,也终究是于事无补,
既然如此,那她所追求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她开始思考,自己所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自己所守护的又究竟是什么?
有些东西,你永远无法去深究它,而一旦你发觉了这一点后,便就会像陷入思绪泥潭般,再也拔不出来。
这样一个道理,是她到了后来才终于明白了过来,
再后来,她那与生俱来的灵力,竟不知为何,突然莫名消失了。
这让她甚为措手不及,不过比她更为措手不及的,则是那些习惯于被她保护的村民。
“灵女大人,为什么这次的灾难您没能预测出来?您以前的预言不都应该很准确吗?”
“灵女大人,为什么您要让、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人死去?”
“灵女大人,您为什么要见死不救?”
所谓馈赠这种东西,会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廉价,所谓感恩这种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麻木。所以,当有一天,她再也无法替他们避免灾祸之后,她曾经所受到的那些敬仰与崇拜便瞬间化为了秋日里凋零的落叶,湮没了踪影。
她开始寻找自己灵力消失的原因,做出了各种推测。
接着,到了后来,她便意外发现了,自己被山魅附身的这件事实。
当她终于看清了这件事情之后,她便决定自行结果自己的生命,然后再将自己的元神封印起来。
“在我死后,请为我建立一座灵女庙,假如在我死之后的一年内村中再无灾荒,那么请务必每年都要用你们虔诚的祈祷来为我祭祀,假如在我死之后村中依旧灾荒不断,那么请去城中寻找其他得道高人,来此地为庙宇加固封印。”
这是她在临终前对村民们最后嘱咐,接着,她便在最终的仪式下,独自步入了深不见底的水中。
那是一种将自己生命献祭山林的古老仪式,让自己的遗体回归最原始的天神的怀抱,用以平息山神对人类的怒火。
而在她死之后,如她所言,村中便再也没有了连绵不断的灾害与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