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正走在最后面,他是为数不多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大臣,就在他刚刚迈出大殿的时候,刘谌身边的黄门侍郎苏秋悄悄地靠近了他,压低声音道:“郤侍中且慢走,陛下有召。”
“哦。”郤正停下了脚步,待诸臣全部离去之后,他才随苏秋来到了后殿之中,此刻刘谌也已经是退朝下来,换了一身衣服,郤正上前拜道:“臣参见陛下。”
刘谌挥挥手,道:“此乃后宫,郤爱卿就不必多礼了,坐吧。”
“谢陛下。”郤正倒是规规矩矩地行过礼,跪坐在了刘谌的下首。
做为侍中兼散骑常侍,郤正无疑是皇帝身边最受器重的近臣,更何况郤正还兼着录尚书事的头衔,尽管在尚书台他仅仅只是排名第三,但在朝廷之中,依然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刘谌对他非常地倚重,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总会与他单独地协商。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所以郤正在听到刘谌召见之后,丝毫没有奇怪,一如往常地来到后殿,安静地坐在了属于他的位置之上。
刘谌道:“郤爱卿,今日之事你有何高见?”
郤正道:“那陛下是属意何人出征?”
刘谌略略地皱了皱眉头,道:“如果文宣在的话,此次出征西陵,他自然是不二之选,只是现在文宣回了cd丁忧守丧,不到万逼得已,朕不想再劳烦文宣了。只是此次南征,关系重大,胡济虽有意南征,但其毕竟年事已高,又久未出征,真不知能否胜任此职?”
郤正郑重其事地道:“雍王的功勋自然是无可替代的,但陛下可曾想过,离开了雍王,大汉的军队就真得再无领军者了吗?臣知道陛下与雍王手足情深,但陛下可曾听闻功高震主之说?雍王的功勋已经是足够大了,甚至可以说没有雍王就没有今日之大汉,可这天下之主毕竟是陛下,雍王功劳再大,他也只能是臣子,可雍王之功勋,到了封无再封,赏无再赏的地步,陛下又将何以应对?”
郤正一口气地问了刘谌三个问题,让刘谌是哑口无言,默然思索……
┄┄┄┄┄┄┄┄┄┄┄┄┄┄┄┄┄┄┄┄┄┄┄┄┄┄┄┄┄┄┄
胡济没想到刘谌很快就同意了他的出征请求,毕竟在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似乎要比支持的声音更强烈些,让胡济是郁闷不已。
胡济好歹也是当年与马忠、宗预、阎宇并称为蜀中四督之一的名将,他久镇汉中,与姜维数度北伐中原,也曾是屡立战功,如今却被人质疑为不会领军打仗的庸才,如何不让胡济生气。
不过张遵所提到的久疏战阵,恐怕也是实情,自从二十年前姜维在汉中实施“敛兵聚谷”的计划,将汉中都督府迁往汉寿之后,胡济便基本上没有再带过什么兵,打过什么仗了,所以说季汉今日的辉煌成就,倒也与他胡济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当年的蜀中四督之中,胡济是最为年轻的一个,如今其他三人早已做古,唯有年过六旬的胡济依然在世,现在身为辅国大将军的他,虽然名号为大将军,但麾下并无常属编制,乃是虚得不再虚的职务了。
按理说到了胡济这个年龄,也无须再去争什么功劳了,好好地呆在洛阳颐养天年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做为武将,自然有武将的傲骄之气,二十年没仗可打,只能是长伴君王,胡济的苦闷可想知,这次西陵的突发事件,似乎给了胡济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所以,胡济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主动地请缨出征。
尽管刘胤不在朝中,但支持他的大臣仍然不在少数,这让胡济不禁是愤怒不已,难道堂堂大汉,离了刘胤之外,就无人能再打仗了吗?
回到府邸,胡济还是气愤填膺,余怒未消,气得他连晚饭都没有吃,在书房之中枯坐了一夜。不料朝廷的圣旨却是第二天清晨就下达了,胡济被任命为征南大都督,节制诸路兵马,出征西陵。
胡济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在高喊“谢主隆恩”的时候,差点多喊了一句“陛下圣明”。
这陛下还真是圣明,想胡济心中所想,将征南的帅印委任给了他,宣旨的太监临去之时,还低声地叮嘱了一句:“请胡大将军用心行事,勿负陛下所望。”
“请公公回陛下,臣胡济定当效死以命,不孚圣望。”胡济恭声地道。
胡济领命之后,立刻是抽调兵马,准备南征事宜。刘胤回师洛阳之后,右军团留守幽州冀州,中军团和左军团则带回了洛阳,就驻扎着洛阳的近郊。但胡济并没有调动现成的人马,而是从豫州和荆州抽调了五万的兵马,组成了一支新的军团,克日南下,直抵襄阳。
胡济的做法让人很是费解,这些新抽调的军队大多为各地郡国兵,论战力是远逊色于中军团和左军团这样的野战部队的,可胡济有着胡济的考虑和打算,所以他才另起炉灶。
这次胡济的主攻目标是西陵,不过等他到达临沮之时,吴国大都督周处早已抢先一步,率兵从武昌出击,将西陵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岑安降汉之后,很快就得到季汉给他的封号和赐爵,这方面季汉朝廷还是非常地大度,封岑安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宜都侯、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
但面对周处的全力反扑,岑安可需要的不是这些,他盼星星盼月亮等待的是汉军的援兵,周处从荆州调集了至少八万左右的军队,对西陵城展开了没日没夜的狂攻,如果不是西陵城建得十分坚固,恐怕根本就无法挡得住周处的进攻。可战局再发展下去,汉军援兵迟迟未到的话,岑安也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了。
不过还好,在坐卧针毡之时,岑安终于是听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季汉征南大都督胡济率兵已经抵达了临沮,距离西陵已是不远了,岑安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得救了!
“哦。”郤正停下了脚步,待诸臣全部离去之后,他才随苏秋来到了后殿之中,此刻刘谌也已经是退朝下来,换了一身衣服,郤正上前拜道:“臣参见陛下。”
刘谌挥挥手,道:“此乃后宫,郤爱卿就不必多礼了,坐吧。”
“谢陛下。”郤正倒是规规矩矩地行过礼,跪坐在了刘谌的下首。
做为侍中兼散骑常侍,郤正无疑是皇帝身边最受器重的近臣,更何况郤正还兼着录尚书事的头衔,尽管在尚书台他仅仅只是排名第三,但在朝廷之中,依然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刘谌对他非常地倚重,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总会与他单独地协商。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所以郤正在听到刘谌召见之后,丝毫没有奇怪,一如往常地来到后殿,安静地坐在了属于他的位置之上。
刘谌道:“郤爱卿,今日之事你有何高见?”
郤正道:“那陛下是属意何人出征?”
刘谌略略地皱了皱眉头,道:“如果文宣在的话,此次出征西陵,他自然是不二之选,只是现在文宣回了cd丁忧守丧,不到万逼得已,朕不想再劳烦文宣了。只是此次南征,关系重大,胡济虽有意南征,但其毕竟年事已高,又久未出征,真不知能否胜任此职?”
郤正郑重其事地道:“雍王的功勋自然是无可替代的,但陛下可曾想过,离开了雍王,大汉的军队就真得再无领军者了吗?臣知道陛下与雍王手足情深,但陛下可曾听闻功高震主之说?雍王的功勋已经是足够大了,甚至可以说没有雍王就没有今日之大汉,可这天下之主毕竟是陛下,雍王功劳再大,他也只能是臣子,可雍王之功勋,到了封无再封,赏无再赏的地步,陛下又将何以应对?”
郤正一口气地问了刘谌三个问题,让刘谌是哑口无言,默然思索……
┄┄┄┄┄┄┄┄┄┄┄┄┄┄┄┄┄┄┄┄┄┄┄┄┄┄┄┄┄┄┄
胡济没想到刘谌很快就同意了他的出征请求,毕竟在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似乎要比支持的声音更强烈些,让胡济是郁闷不已。
胡济好歹也是当年与马忠、宗预、阎宇并称为蜀中四督之一的名将,他久镇汉中,与姜维数度北伐中原,也曾是屡立战功,如今却被人质疑为不会领军打仗的庸才,如何不让胡济生气。
不过张遵所提到的久疏战阵,恐怕也是实情,自从二十年前姜维在汉中实施“敛兵聚谷”的计划,将汉中都督府迁往汉寿之后,胡济便基本上没有再带过什么兵,打过什么仗了,所以说季汉今日的辉煌成就,倒也与他胡济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当年的蜀中四督之中,胡济是最为年轻的一个,如今其他三人早已做古,唯有年过六旬的胡济依然在世,现在身为辅国大将军的他,虽然名号为大将军,但麾下并无常属编制,乃是虚得不再虚的职务了。
按理说到了胡济这个年龄,也无须再去争什么功劳了,好好地呆在洛阳颐养天年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做为武将,自然有武将的傲骄之气,二十年没仗可打,只能是长伴君王,胡济的苦闷可想知,这次西陵的突发事件,似乎给了胡济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所以,胡济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主动地请缨出征。
尽管刘胤不在朝中,但支持他的大臣仍然不在少数,这让胡济不禁是愤怒不已,难道堂堂大汉,离了刘胤之外,就无人能再打仗了吗?
回到府邸,胡济还是气愤填膺,余怒未消,气得他连晚饭都没有吃,在书房之中枯坐了一夜。不料朝廷的圣旨却是第二天清晨就下达了,胡济被任命为征南大都督,节制诸路兵马,出征西陵。
胡济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在高喊“谢主隆恩”的时候,差点多喊了一句“陛下圣明”。
这陛下还真是圣明,想胡济心中所想,将征南的帅印委任给了他,宣旨的太监临去之时,还低声地叮嘱了一句:“请胡大将军用心行事,勿负陛下所望。”
“请公公回陛下,臣胡济定当效死以命,不孚圣望。”胡济恭声地道。
胡济领命之后,立刻是抽调兵马,准备南征事宜。刘胤回师洛阳之后,右军团留守幽州冀州,中军团和左军团则带回了洛阳,就驻扎着洛阳的近郊。但胡济并没有调动现成的人马,而是从豫州和荆州抽调了五万的兵马,组成了一支新的军团,克日南下,直抵襄阳。
胡济的做法让人很是费解,这些新抽调的军队大多为各地郡国兵,论战力是远逊色于中军团和左军团这样的野战部队的,可胡济有着胡济的考虑和打算,所以他才另起炉灶。
这次胡济的主攻目标是西陵,不过等他到达临沮之时,吴国大都督周处早已抢先一步,率兵从武昌出击,将西陵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岑安降汉之后,很快就得到季汉给他的封号和赐爵,这方面季汉朝廷还是非常地大度,封岑安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宜都侯、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
但面对周处的全力反扑,岑安可需要的不是这些,他盼星星盼月亮等待的是汉军的援兵,周处从荆州调集了至少八万左右的军队,对西陵城展开了没日没夜的狂攻,如果不是西陵城建得十分坚固,恐怕根本就无法挡得住周处的进攻。可战局再发展下去,汉军援兵迟迟未到的话,岑安也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了。
不过还好,在坐卧针毡之时,岑安终于是听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季汉征南大都督胡济率兵已经抵达了临沮,距离西陵已是不远了,岑安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