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之死,并没有能让江东的局势变得平稳下来,反而变得动荡不安起来。尽管孙皓死后,江东的百姓是人人拍手称快,但毕竟孙皓是一国之主,他的突然死亡,在江东引起的震动,绝对是不亚于一场八级的大地震。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还是得尽快扶立新君,方能稳定局势。”周处对陆氏兄弟道。
陆氏六兄弟之中,长子陆晏、次子陆景和三子陆玄尚武,皆是一身的好武艺,而最小的六弟陆耽尚在年幼,而最为才华横溢的莫过于四子陆机和五子陆云,此次弑帝事件,陆机和陆云担当的就是幕后主脑。
陆家以现在的家世地位,在江东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豪门大族,昔日与陆家并称为江东四大家族的顾家、朱家和张家,到现在已经是渐式衰微,虽然说陆家的代表人物陆抗、陆凯已经故去,但陆家的地位在江东却没有丝毫的动摇,孙皓虽然时常拿江东士家开刀,但始终对陆家也不敢假以颜色,陆抗死后,将其部曲分由陆晏兄弟五人统率,陆景娶得都是孙皓的妹妹。
但孙皓对陆家的打压却依然存在,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陆抗死后,陆氏兄弟几人担任的最高职务也不过是裨将军偏将军,无难督解烦督一类的官职,这些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但相比于陆抗曾经担任过的大司马大都督职务而言,兄弟几人的官职确实是寒酸得很。
对于曾经如日中天一般的陆家而言,现在的状况就等同于失势了,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陆家的地位也必然是芨芨可危,陆机和陆云居安思危,便想出了这个对付孙皓的招儿,并因此而拉上了周处。
至于弑君之后是否篡位,陆机和陆云倒是没有这个打算,本来他们诛杀孙皓打的是为民请命的旗号,但到头来自立为帝,必然会让别人怀疑他们的动机和用心,现在是国难临头强敌压境之时,吴国显然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篡位自立的话,肯定要加速这个动荡,给汉人以可乘之机。
所以陆机和陆云还是倾向于在孙氏子孙之中选定继位者,这样可以让东吴动荡的局势缓和下来。
虽然说孙皓儿子众多,但年龄尚小,更何况现在局势紧张,牵一发而动全身,陆抗和陆云又如何敢去冒天下之大不是韪。
当然,这个倾向也是有考虑的,并不能说只要是孙氏皇族,就拥有继位的权利。
孙皓的那一堆儿子都被排除出去了,没有将他们斩草除根,也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又如何还有可能让他们染指皇位。
孙皓的儿子都被剥夺了王位,流配到交州、广州去了。
此刻周处提出尽快立下新君,其实陆机和陆云早有打算,他们认定的人选是就是景帝孙休之三子,被封为梁王的孙壾。
其实孙休的儿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只是当时濮阳兴和张布权倾朝野,认为幼主不可立,应该立一个年长的皇帝,这样有利用国家的长治久安。
当时的孙休皇后朱皇后一介女流,自然不敢抗拒濮阳兴和张布的建议,迎立了孙皓。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濮阳兴和张布成为了孙皓暴行的最早受害者,在孙皓继位的同年,就惨遭杀害了。
而如今当初年幼的皇子都早已成年,不过是在孙皓的监视之下,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孙皓为了防止万一,杀掉了孙休的长子和次子,只是封为三子孙壾为梁王,四子为陈王。
孙皓也是考虑到孙休的两个小儿子最为年幼,就算将来长大了,也不会对孙皓的地位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丝毫不会威胁到孙皓的皇位。
但如果孙皓知道他们有意让孙壾来承继皇位的话,孙皓很可能早就把他俩个给处决了,那里还会再留下来。
这个时候孙壾还远在建安郡的南平,陆机派人立刻动身,前往建安郡去迎接孙壾来继位。
至于岑昏等数十位佞臣,则被处于车裂之刑,在闹市口当众处决。
等孙壾回到建业登基之时,已经是第二年的三月了,吴改元定初,大赦天下。
由于诛杀孙皓有功,周处被封为广昌侯、大都督,陆机为左丞相,陆云为右丞相,陆晏为左大司马、陆景为右大司马,陆玄为上将军,其余诸人,各有升赏,各地之都督,皆维持官职不变。
孙皓被诛,新皇继位的消息传达室到了西陵,岑安闻讯之后,惊得是出了一身的泠汗,后脊背凉嗖嗖的。
和其他各镇都督安稳如山不同,岑安是惶惶不安,虽然新皇继位大赦天下并下诏给各镇都督,让他们留守各地,官职不变,但做为岑昏的弟弟,岑安的心一直是七上八下的,尤其是岑昏被处死之后,岑安的危机感就从来没有减轻过,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让他寝食难安。
周处和陆机陆云当然有心思要动岑安,但岑安远在西陵边地,与益州接壤,只要建业这边一出兵,那么势必就会逼着岑安向季汉投降。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意外,周处和陆机他们商议,暂时不对西陵用兵,颁下诏书,以安其心,等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将其调离西陵,以绝后患。
但神经质的岑安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当他听说周处已经抵达武昌之时,便以为吴国朝廷要来对付他了,于是他立刻派人向季汉益州刺史王濬投降,交出了西陵之地。
周处到达武昌本来只是为了巡视荆州的防务,可没想到竟然逼反了岑安,闻讯之后的周处当机立断,立刻是纠集荆州的兵马,向西陵发起了进攻。
西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处是容不得西陵有半点闪失的,现在岑安向季汉投降,西陵已危在旦夕了,不过好在汉军就算是从永安出发来接管西陵,那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周处抢先从武昌进军,在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还是得尽快扶立新君,方能稳定局势。”周处对陆氏兄弟道。
陆氏六兄弟之中,长子陆晏、次子陆景和三子陆玄尚武,皆是一身的好武艺,而最小的六弟陆耽尚在年幼,而最为才华横溢的莫过于四子陆机和五子陆云,此次弑帝事件,陆机和陆云担当的就是幕后主脑。
陆家以现在的家世地位,在江东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豪门大族,昔日与陆家并称为江东四大家族的顾家、朱家和张家,到现在已经是渐式衰微,虽然说陆家的代表人物陆抗、陆凯已经故去,但陆家的地位在江东却没有丝毫的动摇,孙皓虽然时常拿江东士家开刀,但始终对陆家也不敢假以颜色,陆抗死后,将其部曲分由陆晏兄弟五人统率,陆景娶得都是孙皓的妹妹。
但孙皓对陆家的打压却依然存在,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陆抗死后,陆氏兄弟几人担任的最高职务也不过是裨将军偏将军,无难督解烦督一类的官职,这些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但相比于陆抗曾经担任过的大司马大都督职务而言,兄弟几人的官职确实是寒酸得很。
对于曾经如日中天一般的陆家而言,现在的状况就等同于失势了,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陆家的地位也必然是芨芨可危,陆机和陆云居安思危,便想出了这个对付孙皓的招儿,并因此而拉上了周处。
至于弑君之后是否篡位,陆机和陆云倒是没有这个打算,本来他们诛杀孙皓打的是为民请命的旗号,但到头来自立为帝,必然会让别人怀疑他们的动机和用心,现在是国难临头强敌压境之时,吴国显然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篡位自立的话,肯定要加速这个动荡,给汉人以可乘之机。
所以陆机和陆云还是倾向于在孙氏子孙之中选定继位者,这样可以让东吴动荡的局势缓和下来。
虽然说孙皓儿子众多,但年龄尚小,更何况现在局势紧张,牵一发而动全身,陆抗和陆云又如何敢去冒天下之大不是韪。
当然,这个倾向也是有考虑的,并不能说只要是孙氏皇族,就拥有继位的权利。
孙皓的那一堆儿子都被排除出去了,没有将他们斩草除根,也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又如何还有可能让他们染指皇位。
孙皓的儿子都被剥夺了王位,流配到交州、广州去了。
此刻周处提出尽快立下新君,其实陆机和陆云早有打算,他们认定的人选是就是景帝孙休之三子,被封为梁王的孙壾。
其实孙休的儿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只是当时濮阳兴和张布权倾朝野,认为幼主不可立,应该立一个年长的皇帝,这样有利用国家的长治久安。
当时的孙休皇后朱皇后一介女流,自然不敢抗拒濮阳兴和张布的建议,迎立了孙皓。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濮阳兴和张布成为了孙皓暴行的最早受害者,在孙皓继位的同年,就惨遭杀害了。
而如今当初年幼的皇子都早已成年,不过是在孙皓的监视之下,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孙皓为了防止万一,杀掉了孙休的长子和次子,只是封为三子孙壾为梁王,四子为陈王。
孙皓也是考虑到孙休的两个小儿子最为年幼,就算将来长大了,也不会对孙皓的地位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丝毫不会威胁到孙皓的皇位。
但如果孙皓知道他们有意让孙壾来承继皇位的话,孙皓很可能早就把他俩个给处决了,那里还会再留下来。
这个时候孙壾还远在建安郡的南平,陆机派人立刻动身,前往建安郡去迎接孙壾来继位。
至于岑昏等数十位佞臣,则被处于车裂之刑,在闹市口当众处决。
等孙壾回到建业登基之时,已经是第二年的三月了,吴改元定初,大赦天下。
由于诛杀孙皓有功,周处被封为广昌侯、大都督,陆机为左丞相,陆云为右丞相,陆晏为左大司马、陆景为右大司马,陆玄为上将军,其余诸人,各有升赏,各地之都督,皆维持官职不变。
孙皓被诛,新皇继位的消息传达室到了西陵,岑安闻讯之后,惊得是出了一身的泠汗,后脊背凉嗖嗖的。
和其他各镇都督安稳如山不同,岑安是惶惶不安,虽然新皇继位大赦天下并下诏给各镇都督,让他们留守各地,官职不变,但做为岑昏的弟弟,岑安的心一直是七上八下的,尤其是岑昏被处死之后,岑安的危机感就从来没有减轻过,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让他寝食难安。
周处和陆机陆云当然有心思要动岑安,但岑安远在西陵边地,与益州接壤,只要建业这边一出兵,那么势必就会逼着岑安向季汉投降。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意外,周处和陆机他们商议,暂时不对西陵用兵,颁下诏书,以安其心,等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将其调离西陵,以绝后患。
但神经质的岑安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当他听说周处已经抵达武昌之时,便以为吴国朝廷要来对付他了,于是他立刻派人向季汉益州刺史王濬投降,交出了西陵之地。
周处到达武昌本来只是为了巡视荆州的防务,可没想到竟然逼反了岑安,闻讯之后的周处当机立断,立刻是纠集荆州的兵马,向西陵发起了进攻。
西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处是容不得西陵有半点闪失的,现在岑安向季汉投降,西陵已危在旦夕了,不过好在汉军就算是从永安出发来接管西陵,那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周处抢先从武昌进军,在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