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仅剩一个永安城未曾收复,对于站到了亡国边缘上的蜀汉政权而言,不吝是一个奇迹,而今天,蜀汉的疆域已经从益州一地扩展了雍州、凉州、并州,几乎囊括了天下的半壁江山,仅仅永安城未得,也是瑕不掩玉的。
不能不说姜维打的确实不错,在刘胤北伐之后,就是姜维在蜀地独撑大局,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与魏吴两国的搏奕之中最终抢得了先机,收复益州,姜维也是功不可没。
不过对于姜维将都城迁到雒城之事,刘胤并不赞同,经过连年的大战,蜀中早已是赤地千里残破不堪了,而且蜀国朝廷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重建成都城,昔日蜀都的繁华早已是过眼烟云,不复存在。
但迁都长安,却是意义非同凡响,首先长安做为前汉的都城,保留下来了许多的宫殿。当年取得长安之后,刘胤就刻意地下令保护这些宫殿的完整性,并派兵驻守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将来蜀汉朝廷迁都关中做好准备。
由于只需要进行简单地修缮即可入住,长安无疑成为迁都的首选,刘禅困居南中已久,在那些蛮荒之地,他也不可能此间乐,不思蜀,等到局势稳定,刘禅的最大愿望,还是迁都回去。
此前,刘禅也多次地流露出了想要迁都长安的想法,毕竟重现前汉时代的辉煌,那是刘禅做梦都想的事情。不过长安属于新夺得的地区,民心支持不支持,周边的环境如何,安全是否有足够的保障,这些都是刘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有鉴于此,刘禅还是比较犹豫的,毕竟相比于梦想,还是现实的安全更重要,关中三面环敌,而且都是强敌,安全系数与蜀中相比,自然是大打折扣,所以迁都长安的事,便一拖再拖。
当然那些个时候蜀中的情况也不稳定,虽然姜维收复了成都诸地,但涪水以东,还是为晋国和吴国所占,三国争雄益州局面也未曾改变。
条件不成熟,刘禅也只好继续地缩在南中,就算这个地方再荒凉再偏僻,但总的来说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刘禅自然选择猫着不动。
等到姜维夺回阆中,夺回江州之后,曾经丢失的领土终于是回归了蜀国,而在姜维的一再奏请之下,刘禅最终决定迁回蜀地。
仅管对长安城心仪不已,但刘禅还是听从了姜维的安排,将都城暂时地迁到雒城,相比迁都长安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雒城虽小,但却有着足够的安全,这也是颠沛流离多年之后,刘禅比较现实的想法。
刘胤有着左右战局的能力,他却无力左右蜀汉的朝廷,既然刘禅已经下定主意将都城暂时迁往雒城,刘胤也只能是遵从刘禅的意愿了。
不过刘胤也明白,此中的关键人物并非是刘禅,刘禅的耳根子软,真正让他拿主意的事并不多,如今功勋卓著的姜维在朝中举足轻重,说话一言九鼎,那么从姜维的角度考虑,迁都长安究竟有何不妥?
现在蜀国朝中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黄皓死于刘胤之手,谯周也等于是被刘胤所灭,而诸葛瞻战死疆场,原来制约姜维的三大势力如今已经是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而姜维依仗收复蜀地的功勋,在朝中可以迅速地培养自己的力量,掌握权柄。
搞政治并非是刘胤的特长,但刘胤也不可能真正地置身事外,不管刘胤愿不愿意,姜维已经隐隐地与他对立了起来。
也确实,现在在朝中,唯一能与姜维相抗衡的,只有手握重兵的刘胤了,姜维有收复故土之功,刘胤则有开疆拓土之勋,很难区分出两人的功劳究竟是谁的更大。
所以,姜维才会把刘禅紧紧地抓在自己的手中,姜维的一生都是和敌对势力做斗争,对外,他的对手是司马昭、邓艾、钟会,对内,他的对手是黄皓、谯周、诸葛瞻,尽管这些对手已经大多灰飞烟灭了,但刘胤的强势崛起却又让姜维不得不谨慎起来。
如果将蜀汉的都城迁往长安,而长安是刘胤实际控制的地方,那么刘胤这一派的势力实力便会大增,此消彼涨,姜维显然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的。
说实话,刘胤对姜维极是景仰和推崇的,认为他是蜀汉历史上最后的真正的英雄,以一己之力试图力挽狂澜,虽然最终的结果失败了,但依然不可否认姜维的赤胆忠心。
但同时刘胤也知道,忠臣未必就不是权臣,正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无人可以否认他对蜀汉的忠诚,但诸葛亮在世之日,权势滔天,整个蜀国上下,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事必躬亲,就连皇帝刘禅对他也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
也许姜维早已将诸葛亮视作是他人生的标杆,也许姜维骨子里还有着对权力的渴望,自从上次的剑阁之战,刘胤就已经明白,不管他愿意与否,他已经走到了姜维的对立面。
权力的争斗永远是残酷而惨烈的,这是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有时候要比真刀真枪厮杀的战场更可怕,更凶险。
但现在刘胤无心于此,历史上蜀汉之亡,其实更多的原因就在于无穷无尽的内耗,将本来已经羸弱不堪的蜀汉王朝拖向了黑暗的深渊,而立志改变这一切的刘胤自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既然刘禅已经决定将都城暂时地迁住雒城,刘胤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更何况,刘胤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消灭五胡,不管将来蜀汉的朝堂上会有怎么样的狂风巨浪,但今天刘胤是无瑕顾及的。
与刘谌的交谈一直谈到了黄昏,刘胤本欲在蒲津关给刘谌安排住处,但刘谌却是诡异地一笑,死活拉上刘胤乘船摆渡回西岸的临晋关。
刘胤拗不过他,只得随他一同渡河,返回了临晋关。
不能不说姜维打的确实不错,在刘胤北伐之后,就是姜维在蜀地独撑大局,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与魏吴两国的搏奕之中最终抢得了先机,收复益州,姜维也是功不可没。
不过对于姜维将都城迁到雒城之事,刘胤并不赞同,经过连年的大战,蜀中早已是赤地千里残破不堪了,而且蜀国朝廷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重建成都城,昔日蜀都的繁华早已是过眼烟云,不复存在。
但迁都长安,却是意义非同凡响,首先长安做为前汉的都城,保留下来了许多的宫殿。当年取得长安之后,刘胤就刻意地下令保护这些宫殿的完整性,并派兵驻守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将来蜀汉朝廷迁都关中做好准备。
由于只需要进行简单地修缮即可入住,长安无疑成为迁都的首选,刘禅困居南中已久,在那些蛮荒之地,他也不可能此间乐,不思蜀,等到局势稳定,刘禅的最大愿望,还是迁都回去。
此前,刘禅也多次地流露出了想要迁都长安的想法,毕竟重现前汉时代的辉煌,那是刘禅做梦都想的事情。不过长安属于新夺得的地区,民心支持不支持,周边的环境如何,安全是否有足够的保障,这些都是刘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有鉴于此,刘禅还是比较犹豫的,毕竟相比于梦想,还是现实的安全更重要,关中三面环敌,而且都是强敌,安全系数与蜀中相比,自然是大打折扣,所以迁都长安的事,便一拖再拖。
当然那些个时候蜀中的情况也不稳定,虽然姜维收复了成都诸地,但涪水以东,还是为晋国和吴国所占,三国争雄益州局面也未曾改变。
条件不成熟,刘禅也只好继续地缩在南中,就算这个地方再荒凉再偏僻,但总的来说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刘禅自然选择猫着不动。
等到姜维夺回阆中,夺回江州之后,曾经丢失的领土终于是回归了蜀国,而在姜维的一再奏请之下,刘禅最终决定迁回蜀地。
仅管对长安城心仪不已,但刘禅还是听从了姜维的安排,将都城暂时地迁到雒城,相比迁都长安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雒城虽小,但却有着足够的安全,这也是颠沛流离多年之后,刘禅比较现实的想法。
刘胤有着左右战局的能力,他却无力左右蜀汉的朝廷,既然刘禅已经下定主意将都城暂时迁往雒城,刘胤也只能是遵从刘禅的意愿了。
不过刘胤也明白,此中的关键人物并非是刘禅,刘禅的耳根子软,真正让他拿主意的事并不多,如今功勋卓著的姜维在朝中举足轻重,说话一言九鼎,那么从姜维的角度考虑,迁都长安究竟有何不妥?
现在蜀国朝中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黄皓死于刘胤之手,谯周也等于是被刘胤所灭,而诸葛瞻战死疆场,原来制约姜维的三大势力如今已经是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而姜维依仗收复蜀地的功勋,在朝中可以迅速地培养自己的力量,掌握权柄。
搞政治并非是刘胤的特长,但刘胤也不可能真正地置身事外,不管刘胤愿不愿意,姜维已经隐隐地与他对立了起来。
也确实,现在在朝中,唯一能与姜维相抗衡的,只有手握重兵的刘胤了,姜维有收复故土之功,刘胤则有开疆拓土之勋,很难区分出两人的功劳究竟是谁的更大。
所以,姜维才会把刘禅紧紧地抓在自己的手中,姜维的一生都是和敌对势力做斗争,对外,他的对手是司马昭、邓艾、钟会,对内,他的对手是黄皓、谯周、诸葛瞻,尽管这些对手已经大多灰飞烟灭了,但刘胤的强势崛起却又让姜维不得不谨慎起来。
如果将蜀汉的都城迁往长安,而长安是刘胤实际控制的地方,那么刘胤这一派的势力实力便会大增,此消彼涨,姜维显然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的。
说实话,刘胤对姜维极是景仰和推崇的,认为他是蜀汉历史上最后的真正的英雄,以一己之力试图力挽狂澜,虽然最终的结果失败了,但依然不可否认姜维的赤胆忠心。
但同时刘胤也知道,忠臣未必就不是权臣,正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无人可以否认他对蜀汉的忠诚,但诸葛亮在世之日,权势滔天,整个蜀国上下,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事必躬亲,就连皇帝刘禅对他也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
也许姜维早已将诸葛亮视作是他人生的标杆,也许姜维骨子里还有着对权力的渴望,自从上次的剑阁之战,刘胤就已经明白,不管他愿意与否,他已经走到了姜维的对立面。
权力的争斗永远是残酷而惨烈的,这是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有时候要比真刀真枪厮杀的战场更可怕,更凶险。
但现在刘胤无心于此,历史上蜀汉之亡,其实更多的原因就在于无穷无尽的内耗,将本来已经羸弱不堪的蜀汉王朝拖向了黑暗的深渊,而立志改变这一切的刘胤自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既然刘禅已经决定将都城暂时地迁住雒城,刘胤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更何况,刘胤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消灭五胡,不管将来蜀汉的朝堂上会有怎么样的狂风巨浪,但今天刘胤是无瑕顾及的。
与刘谌的交谈一直谈到了黄昏,刘胤本欲在蒲津关给刘谌安排住处,但刘谌却是诡异地一笑,死活拉上刘胤乘船摆渡回西岸的临晋关。
刘胤拗不过他,只得随他一同渡河,返回了临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