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锯谈判了足足快一年的招安,在崇祯九年九月中旬还是成了,乞活军正正式接受朝廷的招安,给宋青书的官职这次也不小,两淮总兵,隶属庐凤总督马士英麾下,兵员一万,军饷年发三成,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名义上都是他的防区,不过实际上,他的军队还是在英霍山以及安庆这头窝着。
虽然和朝廷眉来眼去许久了,可是既高迎祥被杀之后,乞活军的招安对于农民军的震撼依旧是颇为大的,毕竟乞活军也是从陕北杀出来的三十六营重要一支宋青书在农民军名头还算不小呢,不少农民军将领据说指着南面破口大骂,就连继承闯王的李自成都斩木以示愤怒。
唯一没出声痛骂宋青书的,也只有八大王张献忠了。
不过乞活军从根上就与其他农民军不同,宋青书打造的就是一支维护明末这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军队,他可以称为民变军,却不能称为农民军,而且关键时刻,就算宋青书也必须服从本阶层利益。
这个利益就在粮食,两淮是除了湖广之外又一产量大区,九月份,正是秋收时候。
无为州,泥河镇。
有着长江的水利灌溉,哪怕是小冰河期,这儿的水稻田依旧郁郁葱葱,农历九十月份,正是秋收的时候,可惜,看着满田地沉甸甸的麦子,这儿的农人还是高兴不起来,尤其是粮长李老白,看着稻田,他简直愁到了极点。
要说这粮长,在大明初年可气派着呢,朱元璋建都南京时候,在江南划分了若干个粮区,以当地大户为粮长,粮长虽然不是官,权利却大的很,区内钱粮的征收还有押运都是他们说了算,甚至拟定田册,申报灾荒减免他们都有话语权,每年押送粮饷进京,还能得到觐见皇帝的资格,表现好的粮长能直接委任以大官。
可到了明成祖迁都京师之后,粮长的日子就没那么风光了,粮长的管理由皇帝直接管下播给了户部,觐见的权利就没了,不过凭着特权还是有上下其手的机会,大多数还是以当粮长为荣,粮长也是采取的世袭制度,除非这个家族犯了罪,不然一直是他们的。
不过有句话叫吃了的早晚要吐出来,到了正德年间,粮长的风光就到头了,这年头江南土地急剧兼并,拥有特权不纳粮的户数也越来越多,直接生产的农民已经不堪重负,开始相继逃亡,这农户能逃,粮长却逃不了,完不了的税负就得他们补交,不少风光了一百多年的大户短短几年间相继破产,也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担当粮长了,以至于官府的要求不得不直线下降,最开始中等人家也可以充任,后来下方给里长,最后里长也逃的差不多了,不得不下方给贫农。
到天启年间,粮长的半官性质已经戛然而止,变得和徭役差不多的一种负担了,李老白就是这样。
别看水稻长得好,能征收的连一半都不到,而且这一半,还有三分之一需要缴纳租子给城里的地主,剩下这点,要完成一千担的征收,太难。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还是李老实还必须负责把粮食押运到应天府,在那儿装槽船运往北方。
拉这些东西,后世雇两辆长途大货车还得五六千呢,更别说运力低下的现在了,一面割着麦子,一面李老实还在悲催的嘀咕着。
“但愿今年扬州那些老爷们能早点来,不然的话,又得烂坏了好多!”
也难怪古人云无奸不商了,有时候囤积居奇的粮商的确可恶,扬州不仅仅是盐商的大本营,同样也是粮商的固有阵地,李老白剩下的唯一一点权利,就是他能组织一个乡里的村民把粮食都卖给某一个粮商,这权利还不是官府给的,而是城镇化中地主大多搬倒城里,他算是唯一去过应天府,有见识的人。
把粮食卖给扬州的粮商,粮商给他的福利就是赋税粮食可以搭乘粮商的粮船运到应天府,代价却是粮价被压的死死的,北方粮价已经达到担米二两,甚至有的地方斗米十两都买不到,就算江南,差不多也是一两银子一担米,粮商们收粮食却是一担米只给区区五百文,虽然没有盐那样暴利,却也是将近一倍的利润。
而扬州的粮商,还是以徽商为主,毕竟徽商占着地利。
虽然可以搭乘徽商的粮船,可是这些奸商却也让李老白咬牙切齿,每年九月份秋收,他们都是十月份,甚至快一十月份了,才下来收粮,生怕粮食霉烂的农人不得不赶紧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每年还烂坏不少。
人都饿死了,发霉的粮食一大部分却这么白白的扔了。
一面割着,一面李老白还嘴里不断嘀咕着,这时候,泥泞的乡间小道上,一队兵却是扛着旗子远远走来,看的李老白当即心头一哆嗦。
这年头,大明的兵也烂到根了,有兵下乡,绝没有好事,不是抢粮食,就是粮食银子花姑娘一起抢,不过这秋收年月,也不能扔了地跑,咋咋呼呼喊着乡民们赶紧回村把家里的粮食,鸡鸭还有大姑娘,大小子藏好,他还是不得不悲催的应出来。
“军爷,咱们这嘎达是穷村子,没啥好抢的,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求您,别进村了。”
不得不说,这帮当兵的穿的倒是不错,都是虽然不是全新,但是那身黑色的军服连个补丁都没有,一看就是当年的,外面那套盔甲也显得颇为解结识,利落,背上还挂着一米多的火铳,捧着不到一两碎银子,一面偷瞄着,一面李老白还苦苦求着。
谁知道那当兵的却是一巴掌把他手里的银子打到了一边,恼火的叫嚷着:“竟敢贿赂乞活军,不想活了吗?”
嫌少啊?赶紧悲催的把碎银子捡起来,李老白又是点头哈腰的上去鞠着躬。
“军爷,您,您说个数吧,只要不进村,大家努力给您凑!”
“少他娘的废话,奉两淮总兵大人之名,你们这块的粮食全被征调为军粮了!要是敢私自卖出去一颗,告诉你们村的粮长,按照军法行大令,全家斩首!”
这大兵倒是没有进村,又是队列有序的去了下一个村子,看着他们的背影,李老白真恨不得他们进村抢几只鸡,或者调戏调戏良家妇女了,总比要他命强啊!什么两淮总兵以前没听过,可不管那个官,都不是他这个小老百姓能抗衡的,失去了收割粮食的心情,坐在地上,李老白吧嗒吧嗒愁苦的抽着烟。
尽管如此,粮食还是得割的,不然交租子,还有自己吃的粮食也都没着落,就在李老白一个村子满是愁容的把秋粮打下来之后,那队兵又来了。
出乎人意料的是,兵后面还跟着商人的马车。
这一个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北佬可真难伺候,打下来的稻子里头掺杂了一丁点沙子,他们都能给挑出来,然而照比扬州那些老爷们收粮食的量具,他们的斗明显小了一圈,和粮店里往外卖的斗是一边大的。
而且,破天荒啊!当兵的居然付钱!还是每担粮食七百文这个天价。
粮食收到了,这些北佬客商直接给银子,拿着亮晶晶的银子在手里,李老白还不可置信的那牙咬了咬,这可是应天的倾化银,银含量十足,可不是豆规银那种次品。
种粮食拿银子天经地义,可怜这李老白捧着银子反倒害怕起来,战战兢兢的拿着到了那官军前面,又有点舍不得,又有些担惊受怕的询问道。
“那个,官爷,不是说把粮食都征收为军粮了吗?怎么,还给银子?”
“你他娘的哪只耳朵听到征收军粮的,话可不能乱说,否则老子以诽谤官军罪名砍了你!”
这伙当兵的可真够凶,动不动就杀呀,砍呀的,吓得李老白哆嗦的直缩脖子,赶紧又是溜到了一边。
粮食征收了一天,这头北佬客商们拉着粮食是笑容满面的向南而去,村子里的农人亦是难得露出了笑容,就跟那戏文里唱的似得,多收了三五斗,可以思量着去个老婆了,拿着银子乐了半天,可旋即,李老白又是脸色悲催了下来。
同村的是走运了,他把粮食卖给别人,谁还来帮他运粮到应天府啊!这要是交不上公差,他全家还是得坐牢啊!
也许那兵凶是凶点,但好歹没动手抢,也许真是被逼急了,李老白壮着胆子又是赶紧撵了上去。
“嗨,军爷?”
“干嘛?耽误了军令小心你的脑袋!”小心的互送着粮食,那当兵的不耐烦的转过来,又是吓得一哆嗦,李老白可怜兮兮的抱着拳做着揖。
“军爷,您这粮食是不是运到长江边上,乘船下江啊?”
“你要干什么?”这年头到处都有土匪,当兵的也怕被抢,立马脸色变得警惕起来,看着这倒霉的粮长赶紧又是一鞠躬。
“那个,小的没别的意思,小的是本地粮长,要押运粮草到应天府,求军爷开恩,能不能搭个便船?”
“这个……,老子也做不了主,不过老子能给你问问!”
“多谢军爷,这点,您笑纳!”
还没捂热乎的银子,李老白又是肉疼的拿了一两,捧了出来,谁知道那兵又是脸色一边,一巴掌就给呼到一边去了,张口骂道。
“老子他娘的一年军饷四十多两呢,为了你这一两,害得老子丢了官,老子砍了你,快滚!”
怎么也没想到看到银子居然还有发怒的官军,吓得直哆嗦,李老白赶紧捡着银子连跑带颠的跑了回去。
卖了粮食,看着那成堆的赋税,李老白还是犯愁,不过好歹,一村愁如今变成了他一家愁,这两天村里到处都能看到李老白跟祥林嫂似得自言自语嘟囔着没完,这是遇上亲兵了,早知道拿那银子干嘛,还把人给得罪了!
谁知道又过了几天,那队兵又来了。
“军爷。”这次可没敢再拿钱贿赂,满腹希望,李老白又是点头哈腰的行着里,兜里还有一块腊肉想给,又怕再次得罪了人家,还好这当兵的足够爽快,直来直去的就嚷嚷起来。
“老家伙,你交好运了,我们大帅慈悲,单独给你们弄了些船南下。”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帅,但这一刻李老白也恨不得把自己亲闺女嫁给他了,可没等他感恩戴德完,那当兵的语气又是一变。
“不过搭我家大帅的粮船是有条件的,你们村,剩下交租子的粮食,也得卖给我们!”
“这……”
回头看着那冒尖的粮仓,李老白的眼珠子顿时直了……
虽然和朝廷眉来眼去许久了,可是既高迎祥被杀之后,乞活军的招安对于农民军的震撼依旧是颇为大的,毕竟乞活军也是从陕北杀出来的三十六营重要一支宋青书在农民军名头还算不小呢,不少农民军将领据说指着南面破口大骂,就连继承闯王的李自成都斩木以示愤怒。
唯一没出声痛骂宋青书的,也只有八大王张献忠了。
不过乞活军从根上就与其他农民军不同,宋青书打造的就是一支维护明末这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军队,他可以称为民变军,却不能称为农民军,而且关键时刻,就算宋青书也必须服从本阶层利益。
这个利益就在粮食,两淮是除了湖广之外又一产量大区,九月份,正是秋收时候。
无为州,泥河镇。
有着长江的水利灌溉,哪怕是小冰河期,这儿的水稻田依旧郁郁葱葱,农历九十月份,正是秋收的时候,可惜,看着满田地沉甸甸的麦子,这儿的农人还是高兴不起来,尤其是粮长李老白,看着稻田,他简直愁到了极点。
要说这粮长,在大明初年可气派着呢,朱元璋建都南京时候,在江南划分了若干个粮区,以当地大户为粮长,粮长虽然不是官,权利却大的很,区内钱粮的征收还有押运都是他们说了算,甚至拟定田册,申报灾荒减免他们都有话语权,每年押送粮饷进京,还能得到觐见皇帝的资格,表现好的粮长能直接委任以大官。
可到了明成祖迁都京师之后,粮长的日子就没那么风光了,粮长的管理由皇帝直接管下播给了户部,觐见的权利就没了,不过凭着特权还是有上下其手的机会,大多数还是以当粮长为荣,粮长也是采取的世袭制度,除非这个家族犯了罪,不然一直是他们的。
不过有句话叫吃了的早晚要吐出来,到了正德年间,粮长的风光就到头了,这年头江南土地急剧兼并,拥有特权不纳粮的户数也越来越多,直接生产的农民已经不堪重负,开始相继逃亡,这农户能逃,粮长却逃不了,完不了的税负就得他们补交,不少风光了一百多年的大户短短几年间相继破产,也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担当粮长了,以至于官府的要求不得不直线下降,最开始中等人家也可以充任,后来下方给里长,最后里长也逃的差不多了,不得不下方给贫农。
到天启年间,粮长的半官性质已经戛然而止,变得和徭役差不多的一种负担了,李老白就是这样。
别看水稻长得好,能征收的连一半都不到,而且这一半,还有三分之一需要缴纳租子给城里的地主,剩下这点,要完成一千担的征收,太难。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还是李老实还必须负责把粮食押运到应天府,在那儿装槽船运往北方。
拉这些东西,后世雇两辆长途大货车还得五六千呢,更别说运力低下的现在了,一面割着麦子,一面李老实还在悲催的嘀咕着。
“但愿今年扬州那些老爷们能早点来,不然的话,又得烂坏了好多!”
也难怪古人云无奸不商了,有时候囤积居奇的粮商的确可恶,扬州不仅仅是盐商的大本营,同样也是粮商的固有阵地,李老白剩下的唯一一点权利,就是他能组织一个乡里的村民把粮食都卖给某一个粮商,这权利还不是官府给的,而是城镇化中地主大多搬倒城里,他算是唯一去过应天府,有见识的人。
把粮食卖给扬州的粮商,粮商给他的福利就是赋税粮食可以搭乘粮商的粮船运到应天府,代价却是粮价被压的死死的,北方粮价已经达到担米二两,甚至有的地方斗米十两都买不到,就算江南,差不多也是一两银子一担米,粮商们收粮食却是一担米只给区区五百文,虽然没有盐那样暴利,却也是将近一倍的利润。
而扬州的粮商,还是以徽商为主,毕竟徽商占着地利。
虽然可以搭乘徽商的粮船,可是这些奸商却也让李老白咬牙切齿,每年九月份秋收,他们都是十月份,甚至快一十月份了,才下来收粮,生怕粮食霉烂的农人不得不赶紧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每年还烂坏不少。
人都饿死了,发霉的粮食一大部分却这么白白的扔了。
一面割着,一面李老白还嘴里不断嘀咕着,这时候,泥泞的乡间小道上,一队兵却是扛着旗子远远走来,看的李老白当即心头一哆嗦。
这年头,大明的兵也烂到根了,有兵下乡,绝没有好事,不是抢粮食,就是粮食银子花姑娘一起抢,不过这秋收年月,也不能扔了地跑,咋咋呼呼喊着乡民们赶紧回村把家里的粮食,鸡鸭还有大姑娘,大小子藏好,他还是不得不悲催的应出来。
“军爷,咱们这嘎达是穷村子,没啥好抢的,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求您,别进村了。”
不得不说,这帮当兵的穿的倒是不错,都是虽然不是全新,但是那身黑色的军服连个补丁都没有,一看就是当年的,外面那套盔甲也显得颇为解结识,利落,背上还挂着一米多的火铳,捧着不到一两碎银子,一面偷瞄着,一面李老白还苦苦求着。
谁知道那当兵的却是一巴掌把他手里的银子打到了一边,恼火的叫嚷着:“竟敢贿赂乞活军,不想活了吗?”
嫌少啊?赶紧悲催的把碎银子捡起来,李老白又是点头哈腰的上去鞠着躬。
“军爷,您,您说个数吧,只要不进村,大家努力给您凑!”
“少他娘的废话,奉两淮总兵大人之名,你们这块的粮食全被征调为军粮了!要是敢私自卖出去一颗,告诉你们村的粮长,按照军法行大令,全家斩首!”
这大兵倒是没有进村,又是队列有序的去了下一个村子,看着他们的背影,李老白真恨不得他们进村抢几只鸡,或者调戏调戏良家妇女了,总比要他命强啊!什么两淮总兵以前没听过,可不管那个官,都不是他这个小老百姓能抗衡的,失去了收割粮食的心情,坐在地上,李老白吧嗒吧嗒愁苦的抽着烟。
尽管如此,粮食还是得割的,不然交租子,还有自己吃的粮食也都没着落,就在李老白一个村子满是愁容的把秋粮打下来之后,那队兵又来了。
出乎人意料的是,兵后面还跟着商人的马车。
这一个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北佬可真难伺候,打下来的稻子里头掺杂了一丁点沙子,他们都能给挑出来,然而照比扬州那些老爷们收粮食的量具,他们的斗明显小了一圈,和粮店里往外卖的斗是一边大的。
而且,破天荒啊!当兵的居然付钱!还是每担粮食七百文这个天价。
粮食收到了,这些北佬客商直接给银子,拿着亮晶晶的银子在手里,李老白还不可置信的那牙咬了咬,这可是应天的倾化银,银含量十足,可不是豆规银那种次品。
种粮食拿银子天经地义,可怜这李老白捧着银子反倒害怕起来,战战兢兢的拿着到了那官军前面,又有点舍不得,又有些担惊受怕的询问道。
“那个,官爷,不是说把粮食都征收为军粮了吗?怎么,还给银子?”
“你他娘的哪只耳朵听到征收军粮的,话可不能乱说,否则老子以诽谤官军罪名砍了你!”
这伙当兵的可真够凶,动不动就杀呀,砍呀的,吓得李老白哆嗦的直缩脖子,赶紧又是溜到了一边。
粮食征收了一天,这头北佬客商们拉着粮食是笑容满面的向南而去,村子里的农人亦是难得露出了笑容,就跟那戏文里唱的似得,多收了三五斗,可以思量着去个老婆了,拿着银子乐了半天,可旋即,李老白又是脸色悲催了下来。
同村的是走运了,他把粮食卖给别人,谁还来帮他运粮到应天府啊!这要是交不上公差,他全家还是得坐牢啊!
也许那兵凶是凶点,但好歹没动手抢,也许真是被逼急了,李老白壮着胆子又是赶紧撵了上去。
“嗨,军爷?”
“干嘛?耽误了军令小心你的脑袋!”小心的互送着粮食,那当兵的不耐烦的转过来,又是吓得一哆嗦,李老白可怜兮兮的抱着拳做着揖。
“军爷,您这粮食是不是运到长江边上,乘船下江啊?”
“你要干什么?”这年头到处都有土匪,当兵的也怕被抢,立马脸色变得警惕起来,看着这倒霉的粮长赶紧又是一鞠躬。
“那个,小的没别的意思,小的是本地粮长,要押运粮草到应天府,求军爷开恩,能不能搭个便船?”
“这个……,老子也做不了主,不过老子能给你问问!”
“多谢军爷,这点,您笑纳!”
还没捂热乎的银子,李老白又是肉疼的拿了一两,捧了出来,谁知道那兵又是脸色一边,一巴掌就给呼到一边去了,张口骂道。
“老子他娘的一年军饷四十多两呢,为了你这一两,害得老子丢了官,老子砍了你,快滚!”
怎么也没想到看到银子居然还有发怒的官军,吓得直哆嗦,李老白赶紧捡着银子连跑带颠的跑了回去。
卖了粮食,看着那成堆的赋税,李老白还是犯愁,不过好歹,一村愁如今变成了他一家愁,这两天村里到处都能看到李老白跟祥林嫂似得自言自语嘟囔着没完,这是遇上亲兵了,早知道拿那银子干嘛,还把人给得罪了!
谁知道又过了几天,那队兵又来了。
“军爷。”这次可没敢再拿钱贿赂,满腹希望,李老白又是点头哈腰的行着里,兜里还有一块腊肉想给,又怕再次得罪了人家,还好这当兵的足够爽快,直来直去的就嚷嚷起来。
“老家伙,你交好运了,我们大帅慈悲,单独给你们弄了些船南下。”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帅,但这一刻李老白也恨不得把自己亲闺女嫁给他了,可没等他感恩戴德完,那当兵的语气又是一变。
“不过搭我家大帅的粮船是有条件的,你们村,剩下交租子的粮食,也得卖给我们!”
“这……”
回头看着那冒尖的粮仓,李老白的眼珠子顿时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