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地方都跑来订购鹿粪,回去好堆肥发酵做参地用肥。
    “豆饼还好说,鹿粪这个,实在是受限太多。
    而且每个人掌握的发酵技术程度不同,其实很影响这个肥料的利用率。
    如果能够配制出更好的配方,批量生产,我觉得比目前这种能好一些。
    尤其是重茬参土这方面,如果可以做到抗土壤板结、丰富土壤微生物菌群、补充人参生长所需各类营养元素的话。
    对参地的有效利用,肯定会很有帮助。”
    所谓的重茬参土,就是说已经栽过一茬人参了,过几年没有参土,又想重新利用栽参,这就是重茬。
    人参生长耗费肥力严重,可以说是对土壤的掠夺性吸收。
    所以栽过人参的地方,十几二十年根本就无法恢复。
    而且栽过人参的土壤里,会产生很多杂菌,如果重茬的话,会出现很多病菌,导致人参腐烂。
    这个,也是参业发展所面临的很大问题。
    毕竟森林资源是有限的,能够种植人参的土地会越来越少,提高参土利用率是个挺大的难题。
    许世彦知道,以他目前的水平,还做不到这个程度,所以他借机向学院导师求助。
    农大的导师们各有各的绝活,或许他们能有办法。
    “嗯,你说的这个确实有点儿意思啊。
    利用微生物技术,提供人参生长必须的养分,恢复土壤肥力,同时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有点儿难度,但是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一下。”
    其中一位导师对许世彦提出的想法很感兴趣,他决定带人研究一下。
    “对了,你再说说那个叶面肥,我记得之前有个用过磷酸钙加水稀释后喷施的办法。
    你这个生物技术,又是怎么个想法?”
    另外一位导师,对许世彦说的叶面肥感兴趣。
    “就是以微生物发酵和提取技术,提取核苷酸、多种氨基酸、黄腐酸、微量元素等,配制叶面肥。
    我觉得这个,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有利于环保,而且资源可再生。”
    “人参根茎的生长期在七月到九月,而这个时间,前期施用的肥料已经无法满足人参生长需要了。
    喷施叶面肥,可以补充人参养分不足,促进茎叶生长、抗病、抗倒伏。
    过磷酸钙还是太单一了,不能补充人参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
    而且过磷酸钙毕竟是矿物,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县之前有个磷肥厂来着,就是因为原料不足停产了。”
    最后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应该说,有两辈子经验的许世彦,在人参种植相关行业里面,他所掌握的知识,绝对是最先进最顶尖的。
    所以他提出来的这些理论,真的是挺吸引人。
    别看对面这些都是农大的教授,可是在这个方面,真没人能跟许世彦相比。
    “嗯,我觉得这个更有意思,成吧,这事儿也交给我们。
    你先回去写你的书,回头咱们成立一个专门的课题组,研究这个问题。”
    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一听就知道许世彦说的这个,目前别说在国内,就算在国际上,也是很先进的理念。
    如果研究成功,很可能不仅仅是应用在人参种植领域,其他农作物也能用得上。
    这是好事儿,必须认真对待。
    就这样,提出两个新理论的许世彦,继续埋头在一堆稿纸里,挑灯夜战、奋笔疾书。
    学院这边,真的就召集人手开会,讨论相关课题,经过研究决定,成立相关课题组。
    许世彦作为课题提出人,而且在人参种植领域知识丰富,理所当然被选入课题组。
    跟好多他眼中的菁英一起,做各种实验。
    好在《人参栽培新技术》这本书,许世彦在家的时候就写了一部分,到十月中旬基本上已经定稿。
    于是把文稿邮寄回一参场,由林启越校正。
    然后再递交给副县长、人参研究所副所长姜云峰,由他做最后审校,然后递交出版社出版。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世彦只负责把初稿完成,后面的事,就跟他没啥关系了。
    许世彦也顾不上那些了,目前最要紧的,就是这个生物复合肥。
    对于许世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他两年农大学习最大的成果,所以许世彦非常用心。
    而许世彦这种认真谨慎的态度,也得到了很多导师的赞许。
    其实干部专修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混文凭熬资历的,像许世彦这样能够真正有所专精,认真钻研的很少。
    第四百五十八章 点播参籽
    “陈书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农大这边打算在咱们镇参场,设立一个人参微生物复合肥研究基地,专门研究参地专用微生物复合肥。
    如果这个成功了,咱们可以专门弄一个肥料厂。”许世彦打电话给陈建章。
    为啥是陈建章而不是林启越,主要是一参场目前摊子已经铺的挺大了,技术科那边已经没有精力再来研究什么复合肥。
    反倒是镇上,陈建章对许世彦夫妻发展事业都很支持,如今有这个机会,许世彦也想着回报一下。
    另外,他也是在打肥料厂的主意。
    微生物复合肥项目放到东岗去做实验,实验成功了,肯定就要投产。
    有许世彦在中间,这个复合肥厂肯定不能弄到别处去。
    到时候苏安瑛的人参种植公司,就可以跟镇上合作,共同办厂。
    现在各处都在大力发展人参产业,肥料需求肯定很大,这绝对是个机会。
    许世彦能想得到,陈建章一样能想得到。
    “哎呦,这可是大好事儿啊。
    行,我知道了,这个我肯定重视,你放心,绝对不会出岔子。”
    人参产业,是东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陈建章太知道这其中的分量了,自然不敢怠慢。
    挂断电话,立刻就跟镇参场的负责人说了,想办法给安排一处研究室。
    另外,全力配合农大的相关实验。
    当然,这都十月末了,今年肯定是来不及,只能等明年,提前准备就行。
    许世彦挂断了电话,又给家里拨过去,询问一下今年参地的情况。
    苏安瑛在电话那头,简单的说了一下。
    参地早已经收拾好了,今年各家都栽了一百丈,其余的参土,全数撒籽。
    当初许世彦跟几个参场负责人定好了购买参籽,还行,对方如数履约,参籽开口率都不错。
    这几天,山上正播种呢。
    “我就照着你说的,跟小学还有初中合作,整了一群学生上去点播参籽。
    还别说,真行,这些孩子干活都挺不错的,你弄的那个点播器也挺好。”
    这年月的学生,都有劳动任务,学校不直接跟学生要班费,但每年都会接一些活。
    比如一参场的加工厂,每年秋天一忙不开了,就跟初中那边商议,把初一的学生整过去,掰棒儿,挣了钱当班费用。
    不管小学初中,都有这些活动,要不咋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呢。
    其实学生也挺爱干这些的,不用学习,一边干活一边玩儿,比在学校里念书可强多了。
    点播器,实际上就是一个跟池面子等宽的大木桶,只是木桶上面成排成排的钉着好多手指粗的木头橛子。
    将点播器放到池面子上滚动,就会在池面子上留下成排的小孔,然后人工将小孔里放上参籽。
    小孩子眼疾手快,每人发一个小塑料盆,跟在点播器后面,往小孔里头放参籽。
    活不累,嘻嘻哈哈就把钱挣了。
    中午苏安瑛还给他们发面包、麻花啥的,都高兴着呢。
    点播的参籽由于行距株距都相同,所以出苗均匀,大栽子出品率高,不会像手工播撒那样一片稀一片密不均匀。
    后来有些人修改了点播器,调整行距株距。
    点播到地里的参籽长四年,直接起参做货,这种,叫四年直生根。
    四年直生根有的个头也不小,但是只生长了四年,药力不够。
    由于成本低,不需要移栽,多应用于跨省去hlj那边发展参地。
    一茬土用四年,直接起货回来卖掉。
    “家里房子也都收拾好了,爹妈那边没安暖气,只盘了炉子,一天烧点儿火。
    咱家这边安暖气了,这时候天气还没那么冷,锅炉还没烧呢。
    还别说啊,那个扣棚子真好使,白天可暖和了,晚上也行,比以前强。”
    这阵子许世彦太忙,也没时间往回打电话,苏安瑛逮着机会,当然得把家里的事情都说一说。
    “今年起了那十来丈棒槌,长得挺好,一丈差不多能起二十六七斤吧,反正大支头的不少。
    我和咱妈两个搁家里刷洗了,也没用笼屉,就搁咱家那个大铝盆装上放锅里蒸的。
    挺好,颜色可漂亮了,没有抽沟的。”

章节目录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参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参娃并收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