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拢人心,凝聚力量,上下同欲,万众一心……这是朱家军快速发展,克敌制胜的核心关键。
    面对着元廷大军,张希孟鼓捣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成功团结了朱升、刘基、宋濂等人。
    加上靠着均分田亩的主张,赢得的百姓支持,构成了朱家军的基本盘。
    接下来要把朱家军做大做强,除了对外用兵之外,还要有宣传,有争取,要赢得更多人心。
    江西和湖广,都是彭党活跃的范围,彭和尚虽然战死,但是名声犹存。彭党门人,依旧在天完占据一席之地。
    这篇文章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些人也成功纳入朱家军的体系,让他们心服口服,替朱家军奋战到底……授予土地,给予种种待遇,这是物质的基础,而把道理说透,这是人心的关键。
    张希孟去了庙宇一趟,和老汉聊了许多,又看了百姓祭祀,香火不绝……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其实对待相当多的人,尤其是历史人物,很难求全责备。纵观千百年历史,又有几个完美无缺的人物?
    总不能只有无可挑剔的人,才能成为英雄吧?
    甚至说有些人算不得英雄,甚至不该被视作正面人物,但是当他们做出某种决定的时候,就该被认可……
    秦有暴政,所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汉末吏治混乱,天子昏庸,宦官猖獗,所以有了黄巾起义。
    怎么看张角这些人?
    他们的道术当然是假的,他们聚拢百姓的手段,也未必那么妥当……但是在那个关头,他们站了出来,并且展开了抗争,终究没有束手待毙,难道不该被称赞吗?
    甚至由此也能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去看武悼天王……胡人祸乱中原,肆意杀戮,尤其是后赵石虎,残暴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对待亲生儿子,挖眼断腿,割舌剖腹,挫骨扬灰,果然畜生之君。
    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
    你能视百姓如草芥,我又如何不能血腥屠戮,疯狂报复……生死关头,存亡之间,抽刀相向,总好过坐以待毙。
    所作所为,无非乞活!
    至于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
    总而言之,子孙后世,面对铁蹄屠戮,山河破碎,生死存亡……到底不能屈膝投敌,甘心顺从。拿起长刀,握紧棍棒,有一口气,便要争一分,有一滴血,便要出一分力。
    不论如何,必须有人奋起反击……只有战斗,只有不屈,才有资格讨论方法的好坏,措施的对错,从而吸取经验,不论成败,都是后世子孙的一笔宝贵财富。
    可若是谁都不敢反抗,一个个屈膝投降,顺从认命……亡国绝史,文明断绝,便是连反思历史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做到了这里,张希孟已经把握住了关键精髓。
    方腊靠着摩尼教起义,彭莹玉宣扬弥勒降世,韩山童讲明王重生……手段谈不上多高明,立意也不甚高远,甚至他们的行为也和自己所言出入很大,的确算不得英雄好汉。
    但是面对一个饿殍遍地,无法生存的世道……又能怎么办?
    绝不逆来顺受,绝不坐以待毙,拿起刀枪,去战斗,去拼杀。
    低头了就是百分百的绝望,昂首战斗,还有那么一线生机……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册上,供后人评头论足,就已经成功了。
    毕竟更多的人,都变成了路边的白骨,变成了野兽的腹中餐,如蒿草一般,无声无息……
    张希孟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这个文明能够源远流长,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因为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把不屈的火焰。
    没有谁是天命之子,只不过面临一次次的危机,一次次的生死关头,有无数人点燃了自己的火焰,发出自己的光明……其中九成九的人,都死在了反抗的路上,只要那么少数的幸运儿,才能走到最后,在绝望中,走出一条崎岖的路。
    而就是这么少数的幸运儿,已经足以把衰微的国运拉回来,让这个古老的族裔延续生存,涅槃重生,不死不灭……
    张希孟很想挥动大笔,把这些东西全都写在纸上,但他终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反复推敲之后,张希孟换了个角度。
    他站在了历代帝王的视角,去看待山呼海啸的农民起义,去直面层出不穷的反抗……这里面有高明的,也有拙劣的,有人覆灭了一个王朝,也有人连村子都没出去,就被擒杀。
    但归结起来,谁又能说下民易虐?
    谁又能小觑这些草根小民?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上天又有什么难欺的?
    苍天从来无眼,不辩贤愚,不分忠奸,哀哉可怜!
    真正不可欺的人心,是蝼蚁一般的生民百姓。
    一粒一粟,尽皆民力。一喜一怒,人心难欺!
    再看张希孟修改过的十六個字,果然境界高明了许多。
    口中食,身上衣,皆自百姓。
    天下万民,一怒长江啸,一喜黄河清。
    顺天应人,尊奉人心,才是一国的根本!
    “上位,老臣以为每个衙门,都该放这么一座石碑,警戒百官,提醒后人!”
    朱升带头提议。
    很快就有几个官吏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站在石碑前面,端详着这些字,竟然没有立刻答应,反而拧着眉头,若有所思。
    难道朱元璋不喜欢这十六个字?
    这么长时间了,老朱还是第一次否定张希孟的建议。
    难道说吴王要君临天下,看不得这些逆耳忠言?
    大家伙互相看着,心惊肉跳,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就在大家伙快要憋死的时候,朱元璋总算开口了。
    “张先生,咱觉得有两个字不好。”
    张希孟一怔,忙躬身道:“请主公明示。”
    老朱顿了顿,笑道:“也不是不好,是你有所保留,不方便写出来……就让咱给你改改吧!”
    说着老朱伸手,大声吼道:“取笔墨!”
    郭英答应,连忙将一支大笔送到了朱元璋手里。
    老朱昂然阔步,到了石碑前面,看了又看,突然运笔,在喜怒二字上,写下兴衰二字替代!
    刹那之间,十六个字就变成了:一粒一粟,尽皆民力。一兴一衰,人心难欺!
    写完之后,老朱哈哈大笑,“天命即民心,人心定兴衰。元廷因尽失人心而败,咱靠着聚拢人心而兴!如此,这十六个字,不光要放在各个衙门前,包括咱的王宫,也需要一块这样的石碑。”
    张希孟一惊,立刻道:“主公圣明!”
    朱升和汪广洋也急忙跟着附和,“上位圣明!”
    随后圣明之声,不绝于耳。
    便是丁普郎和傅友德,也都心悦诚服。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朱元璋展现出的气度格局,当真不是陈友谅之流能比的。
    跟着他干,就觉得心里敞亮,脸上有光彩。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咱做正确的事情,理直气壮,一往无前!
    面对着一片赞扬之声,老朱却是依旧冷静。
    “话咱说出去了,可到底能不能做到,咱还不好说。最简单的一条,咱要是住在王宫里,见不到百姓,听不见他们想什么……这十六个字,也就是一句空谈。当初咱在滁州的时候,是会抽空见百姓的,有什么事情,就能来找咱。可是这几年咱地位越来越高,地盘越来越大,身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听到过百姓的心声了,你们说说,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老朱看了看张希孟,却发现张希孟也在沉吟……这时候朱升却道:“上位,周礼就有记载: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以待达穷者遽令。《唐会要》载显庆五年,有抱屈人斋鼓于朝堂诉。上令东都置登闻鼓。西京亦然。便是元廷,也有规定:诸事赴台、省诉之,理决不平者,许诣登闻鼓院,击鼓以闻。”
    朱升道:“上位可设登闻鼓于王宫之外,百姓有冤屈不平,可以击鼓鸣冤,由上位亲自处理。”
    朱元璋听闻,点了点头,但终究觉得差点意思。
    “主公,登闻鼓只是处理冤情。臣以为是不是遇到一些政令落实,可以请相关百姓到登闻鼓院,主公随时询问,听取他们对各种法令的意见,如果却有失误之处,及时匡正,不至于酿成大患。”
    听到张希孟的建议,朱元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个好!就这么办了!咱不能只是承袭已有的东西,要推陈出新,要做得更好!”
    老朱的这番话,着实是收拢了人心。
    那些跟着丁普郎和傅友德投靠过来的天完士兵,彭党旧部,在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无不感激涕零。
    “有田种,有衣穿,税赋公平,有了冤屈,还能向上申诉……便是当年彭祖师所说的极乐大同,也未必如此啊!”
    丁普郎发出了由衷感叹,傅友德同样感慨万千,“见过上位,我也是再无迟疑。难怪张相一般的贤人,愿意辅佐,的确是帝王气象,心怀苍生!了不起啊!”
    丁普郎认真想了想,这才郑重道:“我打算给邹师兄和赵师兄写信,劝说他们弃暗投明,陈友谅已经自称汉王,早晚必定称帝,他心胸狭隘,彭党老人,必定遭到屠戮,还不如及早投诚!”
    傅友德也是怦然心动,只是刘福通部下尚在北伐,这么挖墙脚合适吗?
    ******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