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悬鱼立刻意识到自己在想一个傻问题。
    袁绍和许攸做的事很不地道,但从头到尾都不曾与曹操撕破脸——如果是简雍先生来说冷笑话,大概会评价许攸到死都只是脑袋被砸烂,那张脸的确是不曾撕下来的——因此军中将士怎么会知道曹操到底是个什么定位呢?
    他身上那个征西将军,那都是主公为他表的啊!除此之外还给曹公的下属也表了一堆官职啊!
    这群大诸侯看六百石的职位是种羞辱,下层士兵哪里能理解这种羞辱?要是换到一千八百年后,大概就是平民百姓看某人渣大佬同自己伙伴搞分手戏码时,不仅丢过去一张七八个零的现金支票,还附带一份对方全家老小都能每年领钱领到老死为止的基金!
    所以话说回来,主公宽仁爱士,对自己这位发小更是风雨同舟许多年,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地帮扶着,许多冀州兵是与兖州兵并肩作战过的,只要上层不发话,下面哪里会想到曹操有什么坏心眼?
    ……大家不都是主公的小翅膀吗!
    “这事我明白了,”她想清楚了,“必须得淳于琼自己心里清楚才好。”
    火盆里的木头渐渐烧尽了,她不怕冷,因此不曾立刻加柴,司马懿却有些不满意了。
    他伸出爪子靠近火盆。
    一颗火星迸出来,他突然“嘶”了一声,又将手快速笼回袖子里了。
    “将军且耐心些,行事不可莽撞啊。”见她将目光扫过来,司马懿硬着头皮说道。
    那不是一个曹操。
    那是个薛定谔的曹操。
    在没攻破淳于琼大营前,她是没办法查明里面装的到底是庸将淳于琼,还是大魔王曹操。
    她也没办法动用士族的情报线去探查。
    说起来她挺不理解的,曹操个子不高,长得也不是特别英俊,行事心狠手辣,时不时还展露一下薄情寡义的底子。
    但他身边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谋士和武将的,在这群人眼里,主公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简而言之跟着他准没错!
    尤其这些人都不是什么愚笨之人,而是世上一流的谋士和武将,曹操有这样一群忠心之人,再加上那数千人几乎都是他从家乡带出来的老兵,想打探他的消息就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她必须自己去试,用战场上的表现来判断对面到底是什么人,藏了什么心眼。
    司马懿将手笼进袖子里,悄悄地蹭来蹭去,似乎很想吹一吹手背,又忍住了。
    看见这个小小的,莽撞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陆悬鱼“噗嗤”一声乐了。
    “不莽撞,反正营中木柴也还够用几日,我令民夫也不去砍柴便是,”她说道,“但我得试试他。”
    淳于琼的兵马屯扎于城外,背靠白马城,互为倚仗,算是非常朴素且保守的一种扎营方式。
    在双方最初试探性接触,并慷慨解囊提供给她营外民夫一千多件过冬寒衣之后,这位主帅非常吝啬地关住了辕门,似乎不准备再与她有点什么交流。
    她不在乎,她让司马懿写了一封战书,由张辽送进营去,当然也不是正常遣使送去的,她从来不是这个客客气气的画风,战书是被系在箭上射进去的。
    但张辽准备出发时,陆悬鱼忽然又改变主意了。
    她问司马懿,“你那个战书,不能再改改?”
    司马懿明显有点懵,“将军欲如何?”
    “我有位故友,他想要激怒谁,从来是必定成的,”她说道,“我想令你学一学他。”
    司马懿的眉头皱起,满脸迷惑,连一旁正在拍拍打打战马的张辽都转过头来,竖着耳朵听。
    “未知将军那位故友名讳?”
    “温侯吕奉先啊,”她说道,“他下战书就很——”
    忽然有人,或者马,弄出一个很响亮的鼻音。
    司马懿看向张辽。
    张辽赶紧将头转回去了。
    “将军,”司马懿脸色发青地说,“在下忠心一片,黄河可鉴,将军不当以温侯作比啊!”
    ……虽然有点尴尬,但司马懿还是又改了改那封信。
    但他认为自己在语言艺术方面毕竟与吕布相差甚远,况且他还要些脸面,故而同张辽商量一下,换了个套路。
    不是十几骑过去射十几封信,而是几百骑过去,务必让那个战书漫天飞舞地冲进淳于琼的大营。
    这画面她想一想,感觉很眼熟,细节只在淳于琼是咆哮着撕信的那一个,不太可能是欢欣喜悦地跳起来收信的那一个。
    无论如何,这样的战书羞辱意味是极强的,淳于琼又是个老资历好面子的主将,晨起她送了信,过午终于听见对面营寨中传来隆隆的声音。
    她的士兵排队站在雪地上,一手拿着长短兵刃,另一手持着盾牌,乌压压一片,行于其中却只能听到呼吸声连成一片而起的风。
    她站在搭起的土台上,身旁有执旗兵为她擎起大纛,至于旌旗,上面写的字也是挺长一串儿,她下令将字体写得大一点,打在好几面旗上。
    ……尤其是“冀州刺史”这四个字,浓墨重彩,小二和小五还亲手在上面绣了金边,金光绚烂,闪瞎狗眼。
    营寨没有开正门,而是开了战场东西两侧的侧门,有士兵自拒马后绕行而出。
    这个行为多少有点露怯,她想,如果不是淳于琼,那至少也是曹操想模仿他。
    ……再继续看看。
    对面的士兵出来得越来越多,也开始逐渐列阵,但仍然在营地与城墙双重弓·弩手抛射范围内。
    骑马穿梭在士兵阵中的太史慈转过头望向她。
    她轻轻点了点头。
    鼓手振奋精神,将两只鼓槌重重地砸在已经褪色的旧鼓上。
    一声。
    士兵们齐齐地握紧了手里的兵刃。
    再一声。
    他们迈出一只脚,腰身下沉。
    第三声。
    太史慈骑马向前,“冀州刺史”的旌旗向前,士兵们也开始缓缓向前。
    第一声鼓似乎传到了白马山中,山中的神灵缓缓自这个冬日里苏醒,并声音低沉地应和了战吼、鼓声,以及脚步声,滚滚沉雷在天空与战场之间激荡往复。
    对面的士兵也列好了阵。
    兵甲精良,身量壮硕,一眼望去,丝毫不比青州军逊色。
    在军官的号令下,他们也在缓缓前行。
    但其中有人在转头看向后面。
    刚开始是一两个,而后渐渐多起来。
    这一幕并不触目,毕竟数百步开外哪能看得那么清楚。
    但陆悬鱼的眼力是超乎寻常的好,她疑惑地想了片刻,然后就明白了。
    ——他们在等城墙上的箭雨支援。
    “这可不是个好习惯。”她嘟囔了一句。
    第513章
    陆悬鱼其实对于自己在朋友眼中什么样不是很清楚。
    在同僚眼中什么样,她也是很模糊的。
    但她非常清楚对方眼中的她什么样。
    她未尝一败,因此每个行动都有了特殊的含义,因此即使是盔明甲亮如冀州军,也会在她的战绩面前生出畏惧之心。
    如果两军在野外会战,这种畏惧之心可以帮助她摧枯拉朽地击溃对方士气,但在此刻这种形势下,这种畏惧之心就有点麻烦了。
    士兵们畏惧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与她交战,因此频频回头去看城墙上的弓箭手,这意味着他们的步履会迈得相当谨慎。
    这种谨慎在初期不会阻挡死亡的脚步,甚至可能加剧前排的溃退,因此对淳于琼而言,这也绝不是什么好事。
    ——但在士兵们躲回箭雨的射程内后,形势就变了。
    她站在土台上,没有戴头盔,仍然是一条洗褪色的发带将青丝拢在一起。
    她也没有披着大氅,只内穿铠甲,外着罩袍,手扶着腰间佩剑,站在大纛下。
    大纛被寒风鼓起,像一张帆,猎猎地在风中作响。
    她平静地注视着前方,司马懿也在注视前方,并偷偷用余光注视她。
    一切都按照她设想的那样发生。
    冀州军也敲起战鼓,缓缓向前,但他们的脚步并不坚决,他们擎起铁牌的手放得很低,他们下意识想将自己护在长牌内,却忽略了后面的同袍。
    于是在双方第一波箭雨过后,冀州军多了一点不必要的伤亡。
    那些不必要的伤亡来自第二排的矛手,他们伤亡之后,青州军的刀手在撞向长牌手时,就没长牌后就没有那么多支矛刺出来了。
    这些细微的改变最初不足以左右局势,但在须臾之后——也只有一炷香不到的时间,冀州军开始向后撤。
    “将军,”司马懿忍不住,伸手指向了远处的城墙,“可要提醒子义将军……”
    “让弩手左移三丈?”她问。
    “……啊?”
    “不用提醒,”她说道,“该做什么,子义心中清楚得很。”
    箭雨倾泻而下。
    对面城墙上不仅放了弓手,还有弩机。
    三石的腰引弩,射穿士兵的皮甲就不难了,八石的腰引弩,除了铁质长牌之外,基本什么东西都挡不住了。
    有军官在大声呼喊,箭雨覆盖的区域下,士兵迅速地向前或是向后跑去。
    这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命令,有人从箭雨里跑出去了,也有人没跑出去。
    一箭射死的是少数,许多被射中了躯干或是双腿,一时半会儿死不得,跑又跑不动,趴在地上慢慢爬,墙上的弓手就有了瞄准的位置。
    他们会在下一轮有意将自己应当向上抛射的箭瞄准,向着视野中蝼蚁般的存在射去一箭又一箭,在队率察觉并大声喝骂后,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放弃。
    他们放弃的不是杀戮,而是在这须臾间成为神祇的美妙感觉。

章节目录

早安!三国打工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蒿里茫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蒿里茫茫并收藏早安!三国打工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