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血亲之间
油棕的种子非常好认, 红色,大小如猕猴桃,里边是白色。
为太子殿下收集种子的人十分细心周到, 不但带来了种子, 带像放大版松果的棕榈果也一起带回来了, 只是时间太久, 早已经被风干,只依稀保留着凹凸不平的外表。
赵士程只一眼就认出这玩意, 做为后世产量最大的油用作物,棕榈油的产量早就超过了花生大豆,以它低廉的价格把所有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淘汰出了街边小店的厨房, 甚至入侵了烘培厨房, 当然也是制皂行业的首选。
所以他才那么热情寻找油棕树,因为哪怕他能力去墨西哥找到花生,这依然是人类能找到的单位面积产油最高的作物,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是纯热带植物,需要在东南亚一带种植,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相反, 油的利润丝毫不比糖少, 同质量下,油的热量是糖的近三倍、而且是人身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只要利润足够, 那么, 土地稀少的闽广百姓会有无穷的热情前去东南亚开垦, 种植甘蔗和油棕。
更重要的是, 油和胡椒这些奢侈品不同, 它是真正的硬货, 和粮食一样是不会有销路问题, 纯纯地增加产出。不过这东西光是成熟就要三五年,等真正形成规模,估计至少得十年后了。
赵士程嘉亲自接见了找回油棕的船队,奖励了他们三艘大船和五百粒去瘴丹,把这只船队感动地跪地磕头,去瘴丹能治疟疾,是两广之地需求最大的药物,而他们付出的,只是从红海顺路带回一点稀奇的种子而已。
随后,赵士程召集了两广的数只海商船队——他们也有来参加商品展览会,向世人推销他们从海外购来的香料和象牙犀角等奢侈品。
他直接拿出了油棕果,希望他们能在吕宋等地培育此物,谁能种出大片油棕,他会重赏,包括但不限于爵位、商船、专利和土地。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居然有只船队主事,大着胆子,有些颤抖地举手问了一句:“那,敢问太子殿下,赏火炮可以么?”
赵士程微微挑眉头:“你想要?”
那海商有些后悔自己的莽撞,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如今海寇甚多,如果能有一门炮,必能威慑对方,草民在密州见过那火炮,觉得若能用于海上,便能纵横海上,无安危之虑……”
赵士程笑道:“好想法,那便这么定了,三年后,你每种出百株油棕树,吾便给你一门炮,种千株给十门,一万株给百门,如何?”
这话一出,周围的海商屁股便立刻坐不稳当了,一个个如潮水一般试图冒头,有心急的立刻跳出来叩首询问他们若能种出此树,能不能也换上几门炮。
“这可不行,”赵士程淡然道,“火炮铸造困难,产量不高,军中也缺。这样吧,你们中,第一个种出油果的,可以一百株奖一门炮火,其它的,便只能一千株奖励一门了,且只有四年后那一年可以换,四年之后,便不再计入其中了。”
一时间,海商们眼中都冒出精光,相互对视一眼,他们都心动了。
赵士程看火候到了,也不耽搁,便离开了。
而等太子走后,一群海商团在一起,商量这件大事。要知道海上不比陆地,能用的武器非常少,等两船相接,就算胜了,也会有不小损失,如果有了火炮,那便真的是神物了,几乎可以说是能奠定海上的话语权。相比之下,种树投入的这点人力物力,对于财大气粗的他们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一番争议后,并没有出现赵士程想要的相互竞争的局面,他们约定一起去吕宋开拓土地,按投入划分收入,到时一起收获,共同收益,共同承担风险。
这本就是他们海商最大的避险方式。
按他们的了解,棕榈树种植至少要间隔两米,所以,他们初期至少要投入一万人前去开垦,吕宋那边的开垦可不比中原,山高林深,人少了根本开垦不了。
还有人提议和三佛齐王国合作,共同开垦,还有吕宋的土人,都可以抓来种地。
反正这次机会,不容错过,有了武器,就有了航线,就有了占据航线的权力!
有些人甚至已经敏锐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会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
赵士程并不知道那些海商会如何做,但无所谓,他无论他们有怎样的野心,对他来说,都是好事,出海求生总好过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后世没有开海禁时,泰国、马来、吕宋等地都已经有了大量闽浙移民,哪怕大明开了海禁,明朝的汉人海盗,如郑成功一家连当时的霸主荷兰人也不虚,在世界航海历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可惜后来遇到清朝那种沿海三十里片甲不留的海禁法,那时,失去大后方的中国的航海势力才真正退出了世界舞台,东南亚的移民与故族断掉联系,自此在东南之地失去了影响力。
海洋才是文明的未来,他就算点了科技树,大力扶持,但想要真正的航海时代来临,也不知是哪年哪月了。
“你管得可真宽啊,”赵士从是全程围观的,他感慨道,“北到大漠,西至西域,南至南洋,东到辽东,真是不明白,那些化外之地,有什么让你魂牵梦绕。”
“这就是你不懂了,东周之时,秦楚皆为蛮夷之地,如今江浙荆湖,已是税赋重地,焉知千百年后,这些化外之地,不会变成宝地?”赵士程随意道,“既然能做,便顺手做了,不必留给后人。”
赵士从不太懂,但他已经习惯了:“太子殿下,你说了算。”
赵士程突然想起一事,于是伸手揽过大哥:“许久不见,你我兄弟应当好好聚聚才是。”
赵士从头皮顿时发麻:“不必了,吾家中还有要事……”
“我有更要紧的事,走了。”赵士程虽然年轻,但也是经常和刘琦锻炼强身的人,有几分力气,唯一的运动只是钓鱼的赵家大哥,那点挣扎,完全入不了他眼。
……
“既然和辽国结盟,为表诚意,当然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勋贵,”赵士程坐在树下,给一脸阴沉的大哥倒茶,还十分热心地道,“正好你也可以去辽东,看看你儿子和五哥他们……”
“……”
赵士从用尽了毅力,才没把茶水泼到弟弟脸上,半晌,才磨牙道:“你、你居然还有脸提这事!”
三年了,五弟已经等了三年了!
他儿子都十五岁了,是成亲的年纪了!
“古语有云,父母爱子女为之计深远,你看我如今不禁宗室为官,如今的生活,都是对他们的磨砺啊,等他们将来回来,说不定还有大任等着呢……”赵士程为自己的行为披上慈爱的外衣。
“一派胡言,不禁宗室为官,是能当官的都让你送走了!”赵士从怒道,“剩下那些都是太祖一脉的远宗,本来就能当官的!”
赵士程不由轻咳了一声:“大哥,你不要总是对我有偏见嘛,我也是为了他们好……”
他不把他们打包,将来可就是金人来打包了,他说是为亲戚好这话,可是没一点虚假。
赵士从神色一变,瞬间戒备:“为他们好?你还想做什么?”
“大哥别慌,”赵士程站起身,走到哥哥身后,按住了大哥的肩膀,“我的意思是,你去了辽国,可以多待些时间,门头沟的煤矿对将来燕云一带的后勤武器供应很重要,更要疏通辽国权贵势力,你的身份才能镇得住。这是一件大功,等回来,我给你家一块世世代代的封地,让你家孩子们也体会一下土皇帝的感觉,你看好不好?”
赵士从挣扎着就想站起来抽弟弟:“你这混账!把五弟他们发配辽国还不够,居然还要把我送过去,这些花言巧语,你以为我会信么?”
赵士程抱住哥哥,按住他的挣扎:“为弟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可以指天发誓,你难道不想你家将来……”
“骗子!”赵士从怒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什么大功,什么世世代代的封地,你连江南大族圈一百顷地都严厉禁止,会让我有封地?怕不是要让我去管你那种油棕树的封地吧?”
赵士程一滞,手劲不由自主地轻了。
赵士从立刻挣脱开来,但却更愤怒了,整个脖颈都红了起来:“你居然真这么想!家门不幸,你、你等着,我这便让母后给我主持公道!”
“别别别!”赵士程理亏地拉住他,“我这不和你商量嘛,你可以不要啊,大不了换一个奖励嘛,不要急,咱们坐下慢慢说,我就是有个想法……”
听到这话,赵士从寒毛倒竖,哪还敢再待,就这么来了一个下午,他就遭了虎头,要是听了他的想法,怕不是除了自己这百十斤肉,连自己家里剩下的几个崽儿也会被虎头不加醋地生吃了,唯有避之则吉!
赵士程顾念着兄弟之情,只能让惊慌失措的大哥离开,看他匆忙的背影,还不忘记提醒道:“记得啊,出使辽国的事,就这么说定了。”
赵家大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好在扶住了回廊柱子,但他没有回答,而是头也不回地小跑而去,连皇家的气度都不要了。
赵士程见状,无奈地摇摇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大哥真是的,一点兄弟间的信任都没有了。
第247章 万万不可
与辽国联盟的大方向确定了, 剩下的便是一些小节了,在赵士程的体贴下,大宋先向辽国提供了十万石粮食, 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而辽国为此抵押燕云之地的矿产、农税、商税。
其中的重点是, 等合作持续加深后,在第三年开始, 临近沧州的,原本的这些地方的辽国官员由大宋来发俸禄,并在随后由大宋管辖。
随后, 便是商讨去辽国的使臣,这个使臣是用来沟通大辽与大宋两边的高层,并且要有一定的自主权,镇得住场子。
赵士从这个人选无疑是非常合适, 耶律大石自然也不会反对太子殿下提出的人选。
至于他本人意见,赵士程已经征求过他同意了,没有问题。
这些条约非常细致,耶律大石虽然对太子殿下十分感激, 但依然竭尽全力为辽国争取利益,赵士程为了让辽国能继续捐命抗金,当然也不会太过苛刻, 毕竟在辽国土地上打仗,总好过金人越过燕京,把整个华北变成战场的好。
就在宋辽结盟的时候,辽东的消息也断断续续地传来,不得不说, 赵士程弄得信鸽网络虽然掉件率高(鸽子在路上出意外)、费用昂贵(每个月必须带着大批鸽子换区)、使用复杂(需要以特殊药水写, 还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用鸽子转发), 但在消息传递速度上,却是真的强大无比。
如果按普通的急件速度,辽东的消息传到东京城,最快也要一个月,来回两个月都是会跑死马的速度,但用鸽子传,便能将速度提高到五到七天一次。
如今信鸽网络也不是只是他一个人用,各地官府若有急件,也可以用信鸽传递,世家大户有什么急事,也能使用,但那价格达到了一个字五百文,不是真大事,没几个人舍得用。
辽东传来的消息也是滞后的,毕竟黄龙府离他们也有数百里,让辽国上下松了口气的事情是,在夏天时,金国治下发生了感染牛马的瘟疫,掠来的牛马死了十之七八,无法组织攻势。
而辽帝以为机会来了,就准备突围,但第一次突围失败了,只能退回城中,然后再突围,再失败,反复又反复,最后龟缩其中,不折腾了。但这几次突围也不是全然没有效果,比如奚王萧遐灵、北府宰相萧德恭、大将耶律余睹等人,都寻着机会逃出来,南下去辽东与耶律雅里会合。
在这几位离开后,辽国国内已经对这位皇帝完全失望了,都在准备推举魏王耶律淳登基做为辽王,也有不少人聚集在耶律雅里麾下,只是陈行舟对耶律雅里的影响还是十分地大,加上耶律雅里也不愿意当亡国之君,拒绝了这些人的推举。
另外,晋王耶律敖卢斡也有一些人追随,但他毕竟太年轻,愿意追随他的人是少数,影响不了大局。
而陈行舟也在信中指出,如果耶律大石带回了利好辽国的盟约,那魏王就能携着这份功劳,压下国中不服,正式登基,坐稳皇位。
明白陈行舟的意思,赵士程便在盟约上又修改了一条,辽宋继续当兄弟盟国,不需要称臣——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对于辽国来说非常重要,能提高他们政权的合法性,放在战略游戏里就是能提高凝聚力,连带着,耶律大石去西北路当招讨使也会更加顺利。
……
一番折腾后,宋辽的盟约正式签订,赵家老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用自己国玺在这盟约上盖印,使它正式生效,然后耶律大石就可以把这份功劳带回去了。
不过,他不能直接离开,除了大宋给的物资要和他一起走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要与他同去。
赵家大哥虽然奋力挣扎了一番,但又怎么挡得住虎头的要求,只能在河港处含泪挥别妻儿,和耶律大石一起,踏上了去燕京的大船。
而和他一起去的,是他小舅子刘琦,后者带着数百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做为赵大哥安全的保障。
刘琦对此激动又兴奋,他终于不用在太子宫里当一个门卫了,这一年多来,可把他憋坏了,太子殿下让他此去辽国,便是要见识辽国风貌,熟悉地形军制,为将来联辽抗金做准备。
不过他太过快乐的模样很直接地激怒了他的姐姐,以至于出行时,他被姐姐私下上了马车,等回来时,便焉了吧唧地上船,就算有头盔遮掩,也能看到他脸上多了一块瘀青。
另外,赵家老爹和老娘对虎头残害兄弟一事颇有微词,但赵士程给老爹送了几个比先前更加仿真的极品珊瑚后,赵爹便只能算了算了,毕竟儿子长大了,他也做不了主了。
至于种皇后,在知道赵虎头答应他本月去三次她精心准备的游园会后,便也不再叨念大儿子不知要走多久这事。
这事还让两个小孩子十分高兴,他们的父亲走了,没人压着他们读书了!
……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淌,在一个月后,赵士程收到赵士从顺利到达辽国燕京的消息。
也正如他所料,在这之后,魏王的地位和威望立刻有了巨大提升,原本还在观望的一些辽国贵族,也开始支持他。
而赵士从也没有辜负小弟的厚望,为了早点回家,他不再咸鱼,而是飞快翻身进入状态,他先前本就帮弟弟组建过了一个商业情报网络,这次也不过是重来一次,他先是召集了那处煤矿附近的大户和驻军,一起入股,同时从大宋带来开采技术。
他本就是最早上弟弟贼船的人,虽然对弟弟的一些理论不太赞同,觉得是拆自家台,但一些操作还是懂的。
而门头沟的矿也不需要什么开采技术,那里煤矿只是掩埋在不到两米的泥土之下,属于露天煤矿,赵士从只需让人用一些火药将煤层炸开,剩下的事情,就是让燕京那些无处可去的流民们,过去用背篓、推车、扁担等物件,将煤运永定河边清洗后,送上南下的大船,而每天的赚的钱,足以维持他们的温饱。
到后来,一些女子、老人、小孩也加入了挖矿队伍,永定河的船舶吨位还是不够,很快便积压起大量煤炭。
但赵士从解决得很快,他在河边招人修筑了大量仓库,挖出来的原煤露天堆积,每天让人洗煤、选煤,一些质量差的直接卖给军中,毕竟冬天来了,需要温暖。
另外就是让大宋这边多调集一些大船,前去运煤。
这一举动立刻解决了让燕京头痛无比的流民问题,而北上运煤的大船自然也不会是空船前去,而带了大量粮食、布料,一来一回,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额。
油棕的种子非常好认, 红色,大小如猕猴桃,里边是白色。
为太子殿下收集种子的人十分细心周到, 不但带来了种子, 带像放大版松果的棕榈果也一起带回来了, 只是时间太久, 早已经被风干,只依稀保留着凹凸不平的外表。
赵士程只一眼就认出这玩意, 做为后世产量最大的油用作物,棕榈油的产量早就超过了花生大豆,以它低廉的价格把所有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淘汰出了街边小店的厨房, 甚至入侵了烘培厨房, 当然也是制皂行业的首选。
所以他才那么热情寻找油棕树,因为哪怕他能力去墨西哥找到花生,这依然是人类能找到的单位面积产油最高的作物,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是纯热带植物,需要在东南亚一带种植,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相反, 油的利润丝毫不比糖少, 同质量下,油的热量是糖的近三倍、而且是人身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只要利润足够, 那么, 土地稀少的闽广百姓会有无穷的热情前去东南亚开垦, 种植甘蔗和油棕。
更重要的是, 油和胡椒这些奢侈品不同, 它是真正的硬货, 和粮食一样是不会有销路问题, 纯纯地增加产出。不过这东西光是成熟就要三五年,等真正形成规模,估计至少得十年后了。
赵士程嘉亲自接见了找回油棕的船队,奖励了他们三艘大船和五百粒去瘴丹,把这只船队感动地跪地磕头,去瘴丹能治疟疾,是两广之地需求最大的药物,而他们付出的,只是从红海顺路带回一点稀奇的种子而已。
随后,赵士程召集了两广的数只海商船队——他们也有来参加商品展览会,向世人推销他们从海外购来的香料和象牙犀角等奢侈品。
他直接拿出了油棕果,希望他们能在吕宋等地培育此物,谁能种出大片油棕,他会重赏,包括但不限于爵位、商船、专利和土地。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居然有只船队主事,大着胆子,有些颤抖地举手问了一句:“那,敢问太子殿下,赏火炮可以么?”
赵士程微微挑眉头:“你想要?”
那海商有些后悔自己的莽撞,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如今海寇甚多,如果能有一门炮,必能威慑对方,草民在密州见过那火炮,觉得若能用于海上,便能纵横海上,无安危之虑……”
赵士程笑道:“好想法,那便这么定了,三年后,你每种出百株油棕树,吾便给你一门炮,种千株给十门,一万株给百门,如何?”
这话一出,周围的海商屁股便立刻坐不稳当了,一个个如潮水一般试图冒头,有心急的立刻跳出来叩首询问他们若能种出此树,能不能也换上几门炮。
“这可不行,”赵士程淡然道,“火炮铸造困难,产量不高,军中也缺。这样吧,你们中,第一个种出油果的,可以一百株奖一门炮火,其它的,便只能一千株奖励一门了,且只有四年后那一年可以换,四年之后,便不再计入其中了。”
一时间,海商们眼中都冒出精光,相互对视一眼,他们都心动了。
赵士程看火候到了,也不耽搁,便离开了。
而等太子走后,一群海商团在一起,商量这件大事。要知道海上不比陆地,能用的武器非常少,等两船相接,就算胜了,也会有不小损失,如果有了火炮,那便真的是神物了,几乎可以说是能奠定海上的话语权。相比之下,种树投入的这点人力物力,对于财大气粗的他们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一番争议后,并没有出现赵士程想要的相互竞争的局面,他们约定一起去吕宋开拓土地,按投入划分收入,到时一起收获,共同收益,共同承担风险。
这本就是他们海商最大的避险方式。
按他们的了解,棕榈树种植至少要间隔两米,所以,他们初期至少要投入一万人前去开垦,吕宋那边的开垦可不比中原,山高林深,人少了根本开垦不了。
还有人提议和三佛齐王国合作,共同开垦,还有吕宋的土人,都可以抓来种地。
反正这次机会,不容错过,有了武器,就有了航线,就有了占据航线的权力!
有些人甚至已经敏锐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会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
赵士程并不知道那些海商会如何做,但无所谓,他无论他们有怎样的野心,对他来说,都是好事,出海求生总好过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后世没有开海禁时,泰国、马来、吕宋等地都已经有了大量闽浙移民,哪怕大明开了海禁,明朝的汉人海盗,如郑成功一家连当时的霸主荷兰人也不虚,在世界航海历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可惜后来遇到清朝那种沿海三十里片甲不留的海禁法,那时,失去大后方的中国的航海势力才真正退出了世界舞台,东南亚的移民与故族断掉联系,自此在东南之地失去了影响力。
海洋才是文明的未来,他就算点了科技树,大力扶持,但想要真正的航海时代来临,也不知是哪年哪月了。
“你管得可真宽啊,”赵士从是全程围观的,他感慨道,“北到大漠,西至西域,南至南洋,东到辽东,真是不明白,那些化外之地,有什么让你魂牵梦绕。”
“这就是你不懂了,东周之时,秦楚皆为蛮夷之地,如今江浙荆湖,已是税赋重地,焉知千百年后,这些化外之地,不会变成宝地?”赵士程随意道,“既然能做,便顺手做了,不必留给后人。”
赵士从不太懂,但他已经习惯了:“太子殿下,你说了算。”
赵士程突然想起一事,于是伸手揽过大哥:“许久不见,你我兄弟应当好好聚聚才是。”
赵士从头皮顿时发麻:“不必了,吾家中还有要事……”
“我有更要紧的事,走了。”赵士程虽然年轻,但也是经常和刘琦锻炼强身的人,有几分力气,唯一的运动只是钓鱼的赵家大哥,那点挣扎,完全入不了他眼。
……
“既然和辽国结盟,为表诚意,当然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勋贵,”赵士程坐在树下,给一脸阴沉的大哥倒茶,还十分热心地道,“正好你也可以去辽东,看看你儿子和五哥他们……”
“……”
赵士从用尽了毅力,才没把茶水泼到弟弟脸上,半晌,才磨牙道:“你、你居然还有脸提这事!”
三年了,五弟已经等了三年了!
他儿子都十五岁了,是成亲的年纪了!
“古语有云,父母爱子女为之计深远,你看我如今不禁宗室为官,如今的生活,都是对他们的磨砺啊,等他们将来回来,说不定还有大任等着呢……”赵士程为自己的行为披上慈爱的外衣。
“一派胡言,不禁宗室为官,是能当官的都让你送走了!”赵士从怒道,“剩下那些都是太祖一脉的远宗,本来就能当官的!”
赵士程不由轻咳了一声:“大哥,你不要总是对我有偏见嘛,我也是为了他们好……”
他不把他们打包,将来可就是金人来打包了,他说是为亲戚好这话,可是没一点虚假。
赵士从神色一变,瞬间戒备:“为他们好?你还想做什么?”
“大哥别慌,”赵士程站起身,走到哥哥身后,按住了大哥的肩膀,“我的意思是,你去了辽国,可以多待些时间,门头沟的煤矿对将来燕云一带的后勤武器供应很重要,更要疏通辽国权贵势力,你的身份才能镇得住。这是一件大功,等回来,我给你家一块世世代代的封地,让你家孩子们也体会一下土皇帝的感觉,你看好不好?”
赵士从挣扎着就想站起来抽弟弟:“你这混账!把五弟他们发配辽国还不够,居然还要把我送过去,这些花言巧语,你以为我会信么?”
赵士程抱住哥哥,按住他的挣扎:“为弟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可以指天发誓,你难道不想你家将来……”
“骗子!”赵士从怒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什么大功,什么世世代代的封地,你连江南大族圈一百顷地都严厉禁止,会让我有封地?怕不是要让我去管你那种油棕树的封地吧?”
赵士程一滞,手劲不由自主地轻了。
赵士从立刻挣脱开来,但却更愤怒了,整个脖颈都红了起来:“你居然真这么想!家门不幸,你、你等着,我这便让母后给我主持公道!”
“别别别!”赵士程理亏地拉住他,“我这不和你商量嘛,你可以不要啊,大不了换一个奖励嘛,不要急,咱们坐下慢慢说,我就是有个想法……”
听到这话,赵士从寒毛倒竖,哪还敢再待,就这么来了一个下午,他就遭了虎头,要是听了他的想法,怕不是除了自己这百十斤肉,连自己家里剩下的几个崽儿也会被虎头不加醋地生吃了,唯有避之则吉!
赵士程顾念着兄弟之情,只能让惊慌失措的大哥离开,看他匆忙的背影,还不忘记提醒道:“记得啊,出使辽国的事,就这么说定了。”
赵家大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好在扶住了回廊柱子,但他没有回答,而是头也不回地小跑而去,连皇家的气度都不要了。
赵士程见状,无奈地摇摇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大哥真是的,一点兄弟间的信任都没有了。
第247章 万万不可
与辽国联盟的大方向确定了, 剩下的便是一些小节了,在赵士程的体贴下,大宋先向辽国提供了十万石粮食, 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而辽国为此抵押燕云之地的矿产、农税、商税。
其中的重点是, 等合作持续加深后,在第三年开始, 临近沧州的,原本的这些地方的辽国官员由大宋来发俸禄,并在随后由大宋管辖。
随后, 便是商讨去辽国的使臣,这个使臣是用来沟通大辽与大宋两边的高层,并且要有一定的自主权,镇得住场子。
赵士从这个人选无疑是非常合适, 耶律大石自然也不会反对太子殿下提出的人选。
至于他本人意见,赵士程已经征求过他同意了,没有问题。
这些条约非常细致,耶律大石虽然对太子殿下十分感激, 但依然竭尽全力为辽国争取利益,赵士程为了让辽国能继续捐命抗金,当然也不会太过苛刻, 毕竟在辽国土地上打仗,总好过金人越过燕京,把整个华北变成战场的好。
就在宋辽结盟的时候,辽东的消息也断断续续地传来,不得不说, 赵士程弄得信鸽网络虽然掉件率高(鸽子在路上出意外)、费用昂贵(每个月必须带着大批鸽子换区)、使用复杂(需要以特殊药水写, 还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用鸽子转发), 但在消息传递速度上,却是真的强大无比。
如果按普通的急件速度,辽东的消息传到东京城,最快也要一个月,来回两个月都是会跑死马的速度,但用鸽子传,便能将速度提高到五到七天一次。
如今信鸽网络也不是只是他一个人用,各地官府若有急件,也可以用信鸽传递,世家大户有什么急事,也能使用,但那价格达到了一个字五百文,不是真大事,没几个人舍得用。
辽东传来的消息也是滞后的,毕竟黄龙府离他们也有数百里,让辽国上下松了口气的事情是,在夏天时,金国治下发生了感染牛马的瘟疫,掠来的牛马死了十之七八,无法组织攻势。
而辽帝以为机会来了,就准备突围,但第一次突围失败了,只能退回城中,然后再突围,再失败,反复又反复,最后龟缩其中,不折腾了。但这几次突围也不是全然没有效果,比如奚王萧遐灵、北府宰相萧德恭、大将耶律余睹等人,都寻着机会逃出来,南下去辽东与耶律雅里会合。
在这几位离开后,辽国国内已经对这位皇帝完全失望了,都在准备推举魏王耶律淳登基做为辽王,也有不少人聚集在耶律雅里麾下,只是陈行舟对耶律雅里的影响还是十分地大,加上耶律雅里也不愿意当亡国之君,拒绝了这些人的推举。
另外,晋王耶律敖卢斡也有一些人追随,但他毕竟太年轻,愿意追随他的人是少数,影响不了大局。
而陈行舟也在信中指出,如果耶律大石带回了利好辽国的盟约,那魏王就能携着这份功劳,压下国中不服,正式登基,坐稳皇位。
明白陈行舟的意思,赵士程便在盟约上又修改了一条,辽宋继续当兄弟盟国,不需要称臣——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对于辽国来说非常重要,能提高他们政权的合法性,放在战略游戏里就是能提高凝聚力,连带着,耶律大石去西北路当招讨使也会更加顺利。
……
一番折腾后,宋辽的盟约正式签订,赵家老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用自己国玺在这盟约上盖印,使它正式生效,然后耶律大石就可以把这份功劳带回去了。
不过,他不能直接离开,除了大宋给的物资要和他一起走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要与他同去。
赵家大哥虽然奋力挣扎了一番,但又怎么挡得住虎头的要求,只能在河港处含泪挥别妻儿,和耶律大石一起,踏上了去燕京的大船。
而和他一起去的,是他小舅子刘琦,后者带着数百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做为赵大哥安全的保障。
刘琦对此激动又兴奋,他终于不用在太子宫里当一个门卫了,这一年多来,可把他憋坏了,太子殿下让他此去辽国,便是要见识辽国风貌,熟悉地形军制,为将来联辽抗金做准备。
不过他太过快乐的模样很直接地激怒了他的姐姐,以至于出行时,他被姐姐私下上了马车,等回来时,便焉了吧唧地上船,就算有头盔遮掩,也能看到他脸上多了一块瘀青。
另外,赵家老爹和老娘对虎头残害兄弟一事颇有微词,但赵士程给老爹送了几个比先前更加仿真的极品珊瑚后,赵爹便只能算了算了,毕竟儿子长大了,他也做不了主了。
至于种皇后,在知道赵虎头答应他本月去三次她精心准备的游园会后,便也不再叨念大儿子不知要走多久这事。
这事还让两个小孩子十分高兴,他们的父亲走了,没人压着他们读书了!
……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淌,在一个月后,赵士程收到赵士从顺利到达辽国燕京的消息。
也正如他所料,在这之后,魏王的地位和威望立刻有了巨大提升,原本还在观望的一些辽国贵族,也开始支持他。
而赵士从也没有辜负小弟的厚望,为了早点回家,他不再咸鱼,而是飞快翻身进入状态,他先前本就帮弟弟组建过了一个商业情报网络,这次也不过是重来一次,他先是召集了那处煤矿附近的大户和驻军,一起入股,同时从大宋带来开采技术。
他本就是最早上弟弟贼船的人,虽然对弟弟的一些理论不太赞同,觉得是拆自家台,但一些操作还是懂的。
而门头沟的矿也不需要什么开采技术,那里煤矿只是掩埋在不到两米的泥土之下,属于露天煤矿,赵士从只需让人用一些火药将煤层炸开,剩下的事情,就是让燕京那些无处可去的流民们,过去用背篓、推车、扁担等物件,将煤运永定河边清洗后,送上南下的大船,而每天的赚的钱,足以维持他们的温饱。
到后来,一些女子、老人、小孩也加入了挖矿队伍,永定河的船舶吨位还是不够,很快便积压起大量煤炭。
但赵士从解决得很快,他在河边招人修筑了大量仓库,挖出来的原煤露天堆积,每天让人洗煤、选煤,一些质量差的直接卖给军中,毕竟冬天来了,需要温暖。
另外就是让大宋这边多调集一些大船,前去运煤。
这一举动立刻解决了让燕京头痛无比的流民问题,而北上运煤的大船自然也不会是空船前去,而带了大量粮食、布料,一来一回,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