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这里,山水知道如今府里有哪些人可能生了上火的病痛,又在其中几个里找了一个最好接近的——管库房的柴二赖的小孙子口舌溃烂,喉咙红肿,吃不下饭,柴二爷一家急着睡不着。
山水听完后,便提和厨娘提起,她倒是有一味奇药,是以前在市舶司买的,能治口舌之病,但此药极贵,如果那柴二家去市舶司买药,或许能治。
聊完之后,山水给小公子端了一碗汤饮子,款款回房了。
那些厨娘平时聚在一起无事,眼看有这么一个说法,便有好事者去柴二赖家提起此事,他家正在病急乱投医的状态,便立刻去找了山水,那速度之快,山水的一碗汤饮子都还没有端回房间。
山水表示这种药很难买,不愿意卖,但看柴二家人的恳求实在可怜,便同意了,还一起去看了那小孩子的服药效果。
那真的是立竿见影,只是含进去,那小孩便不再哭闹了,说那药吃了很凉,嗓子不痛了。
于是,一柱香不到的时间,山水把那小瓶药卖了三贯钱,还得到了对方千恩万谢——基本上,先前她垫付的钱,就已经全赚了回来。
山水姑娘拿着沉甸甸的钱,有些迷茫。
这也太容易了些,原来,钱是那么好赚的么?
她回到公子的房间,有些忐忑地将那一袋钱放在公子面前:“我,就卖了这些钱。”
赵虎头打开钱袋,从里边数了一千五百钱,然后把剩下的袋子推到她面前:“来,山水,说好的,这些是你的。”
山水没有说话,也没有伸手。
“你看,一点也不难吧?”赵虎头老气横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她的肩膀,“把这些卖完了,你就能买绢花了,山水,你是想买金钗的绢花,还是银钗的绢花啊?”
山水看着剩下的小瓷罐,又看着钱袋,迟疑了一下,最终是拿起钱袋,她捏的很紧,以至于指尖都发白了。
然后,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那个小孩。
她的语气很轻,却又那样坚定,她说:“我想要,金钗的绢花!”
当一个人愿意认真去做一件事时,她的潜力是惊人的。
在下定决心后,赵虎头没有再引导,但山水已经自然代入了进去,她那原木匣上了一层大漆,又给公子做的“西瓜霜”改了名字,叫“降鹤霜”以避免药方泄漏,再把这的名字找匠人雕刻在木匣上,连瓷瓶都被她举一反三地换成了金子打造的小盒。
然后,她又想办法将一瓶“降鹤霜”卖给了城中的一位员外郎,虽然她没有说来历,但对方就已经在她的沉默中脑补出这东西必然是皇家御用之物,所以,这次,她卖了五十贯。
赵虎头自然对她的积极大家赞赏,果然,自信是从成功来积累的。
分钱的时候,山水在那里一枚一枚的数了许久,数着数着,她突然抬头,用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问:“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去市舶司啊?”
“还有三天吧,”赵虎头随口回答,“爹爹在弄油印的事情,估计这几天就能弄到钱去淘珊瑚了。”
“老爷也这么快就弄到钱了?”山水略带着一丝疑惑,疑惑中还夹杂着一点点不是很相信的神情。
没办法,在山水印象里,赵老爹除了沉迷珊瑚、饮酒享受,好像就没有其它的爱好了。
“这就是你不懂了,”赵虎头吃着她递过来的甜瓜,随意道,“他叫来了本地书印的行首们,把方子发了下去,那几家都收了方子,变卖了一部分家财,凑了几千贯钱给他,还约定以后每年都给分成。”
“这么容易的么?”山水有些受打击,她本来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才能的,但如今一比较,那位理不俗物的大老爷,好像更厉害一些。
“这可不容易,”赵虎头摇头叹息一声,“如果你也是当今皇帝三代内堂叔,四品密州观察使,大宗正卿的儿子,那就是想做什么生意,就能做什么生意。”
说到这,他嗤笑了一声:“说得不好听一点,那些书商行首们能得到一点技术,没有直接强取豪夺了他们产业,已经是的我那爹爹好说话了,他虽然喜欢珊瑚,但他来密州至少没有瞎折腾,隔壁登州有一个宗亲,圈占了数百顷土地,把应该缴纳的一万多贯田税都转移到当地平民头上,那才叫一个惨呢。”
山水起眉头,有些忧愁地问:“所以,做商人,不但要脑子,还得要权势么?”
“也不全是。”赵虎头看着窗外的夕阳,带着一点回忆和憧憬,“如果一个朝廷,能让他的法度不再区别三六九等,能让他的子民不惧饥荒动乱,那么,即使没有权势,一个普通人,也可以靠着机会和才能崛起。”
山水会在他身边,看着公子。
想要一个法度平等,无饥无惧的家国?
这就是公子的志向么?
她觉得自己听懂了,却又没有完全懂。
可是,在心底,似乎有什么东西,萌发了出来。
第7章 你点亮了我
七月十五,在儿子一连两天地少见撒娇哀求下,赵仲湜终于答应带着儿子一起去市舶司开开眼界。
种氏正忙着蜡园的事情,没有一起去,她最近需要开辟山林,寻找树苗、采集虫种,完全脱不开身。
因为赵仲湜每年都会去几次市舶司,所以家里的车队非常熟练,要带的人手财物,需准备的马车,沿途进入驿站的文书一个都不少,虽然有小儿子强烈要求,但赵仲湜依然拒绝了儿子单独坐一驾马车的想法,准备在路上无聊时好好考教一下儿子。
赵虎头反抗失败。
于是……
“诗经,背到哪里了?”
“背到《国风·秦风》的车邻了。”
“不错,背给听听。”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
“把王风随便背一首我听听。”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不错不错,吾儿甚是用心,为父要奖励你一串珊瑚,来,给爹爹打个滚儿……”
“我不要你的珊瑚!”
“长者赐,不可辞,来,先让爹爹抱抱……别板着脸啊,笑一个~”
赵虎头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一脸不和你一般见识的神情。
那萌萌的样子让赵仲湜哈哈大笑,感觉一路都不无聊了,下次也可以带着虎头,他的儿子真不少,但没有一个像虎头这样可爱,玩孩子就要趁小,否则等他长大了,就不好玩了。
赵虎头一时水深火热,好在,市舶司所在胶西县离州城不过百里,若是车马快一点,一天就可以到达,就算赵老爹一路拖延,走走停停,在第三天中午,还是到了。
赵虎头还是第一次来市舶司,做为北方唯一的一个通商港口,它坐落在一个叫板桥镇的地方,这里临着大沽河在青岛港的入海口,算是一处“侨区”,有大量的外商在此置地定居,极为繁华。
大宋河北、西北的贵重货物,大多数会在这里中转送至南方各港,东南的海运货物会在这里的卸货,阿拉伯、印度、东南亚运至大宋的商品,常常也会在这里转运至辽国上京,高丽、日本的海船更是把这里做为第一站。
按赵仲湜的说法,隔壁登州一年财税只有五千多贯,而密州靠着市舶司,每年能有三万六千多贯的收入,这还不算其中博卖的收入。
“什么是博卖啊?”赵虎头虚心请教。
“博卖,就是有的货物只能卖给朝廷,然后由朝廷专卖,就如象牙、宾铁、珊瑚、玛瑙、乳香这些,都是只能按固定的价格卖给市舶司,由市舶司销售,不允许私下买卖。”赵仲湜提起这事就很难受,“就算如此,最好的珊瑚,也是买不到,那是要给官家的。”
若是私下与海商购买,就是大罪,超过一百文就问罪,哪怕他是宗室,一样少不了麻烦,所以他才起了自己出海的心思。
赵虎头若有所思。
“走,爹爹这就带你去看个热闹。”赵仲湜也不提先去落脚,才一到镇上,就抱着儿子走进了市舶司的衙门。
市舶司的衙门占地广阔,热闹非凡,很多海商的货物便直接堆放在露天的场地上,其中不乏名贵之物,不少外国人操着一口带着口音的汉话,和小吏们争的面红耳赤。
“这些都是一两艘船的散户小商,那些有数十上百船的大海商,都是在衙门的内院交易,来,我们进去看看。”赵仲湜起了兴致,带着儿子走过宽阔的场地,两名亲随和山水姑娘都跟在后边,一起进入。
入了内院,这里有一处宽阔的内厅,衣着华贵的大海商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亲近交谈,也有一些海商,在厅内放了些样品,坐在一边,偶尔吆喝,仿佛的卖菜的商人。
“外邦海商之间偶尔会相互交易,这个市舶司不管。”赵仲湜向儿子解释道。
“那他们买卖都是用以物易物吗?”赵虎头好奇。
“若是大食、锡兰(阿拉伯、印度)一带,多用丝绸、瓷器交换,若是辽、高丽、倭国,则喜收我大宋铜钱。”赵仲湜略有自得地道,“辽国倭国,皆番邦蛮夷,国小民贫,无力铸钱,国中只能用我朝钱币交易,让我朝威加海内,名扬四方。”
你货币外流还这么骄傲的么!
赵虎头略微磨牙,故作天真地道:“那爹爹,他们把钱拿走了,我朝用什么钱啊?”
赵仲湜一滞,轻咳一声:“这,朝中有发交子、前些日子,蔡相也上书陛下,新铸大钱崇宁、大观通宝,一钱以当十钱。”
赵虎头天真地问道:“可是那些人,会认这种大钱吗?”
这是什么垃圾法子啊,货币流出国外造成钱荒,你在国内发大额货币搞通货膨胀?
赵仲湜有些恼怒道:“这是大人的事情,你还小,别管那么多!”
赵虎头撇撇嘴,不说话了。
而这时,赵仲湜已经看到了熟悉的珊瑚商人,立刻把孩子交给了婢女山水,让她看着孩子不要出衙,便上前询问有没有新货了。
赵虎头终于得到自由,他和山水对视了一眼,山水便牵着他,在这里物色起目标人物来。
-
“嘶哈——”吴仲用力吸气,又放了一粒花椒,让那花椒的麻感压制着上颚的肿痛。
他身形微胖,戴着纱帽,守在自己那几株漂亮高丽参前。
做为高丽国海州吴家的嫡系,他主持着今年家族与宋廷的海贸,前几天,他已经把船上的貂皮、高丽参、鹿茸出手,换来青州的仙纹绫、密州的赀布、齐州的丝绢,这些都是高丽贵族们最喜欢的货物,但还有三株百年老参,他留在手里,想另外换些好东西。
他们吴家本是大宋澶州人,躲避百年前的辽宋大战而迁移到了海外,几代人后,才有一位族叔中了科举,在高丽国为官,根基浅薄,所以,他需要一些奇物来结交国内的权贵。
老参有续命之效,倒是不愁卖,就是没有让他心动的货物。
那些珠宝、珊瑚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天价,但对权贵来说,也不过就是日常的饰物罢了。
若是能有极品的北珠、血珊、黑釉建盏倒是可以换,但这些东西,连见到都需要运气,也不知——
“嘶——”吴仲又嘶了一声,这口舌之病,吃了两天药也不见好,虽不致命,但也太折磨人了。
就在这时,一个名女子牵着幼童,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问道:“吃了这个,口舌就不痛了,以后啊,少吃辛辣,还好有那神药,否则看你如何吃食。”
吴仲心中一动,便仔细看了那一大一小,女子清秀可人,衣着简便,看着像哪家的婢女妾室,倒是那小孩——咦,浅紫衣衫,能穿这色衣服的,必然是宗室王族了?
神药?是什么?
吴仲一瞬间忘记了嘴里的痛,于权贵而言,药品只要对症,那再昂贵都是有道理的,比如辽国就有一种黄色药膏,能治冻手冻耳,一小勺就值五贯钱,是高丽权贵冬季的必备之物。再比如牛黄,一块指尖大小的牛黄,就能卖上十来贯,若是真有神药,验证真伪后献给有需要的权贵,那就是为家族立下了大功啊!
想到这,吴仲忍着疼痛,起身向那位姑娘拱手:“这位娘子留步……”
那姑娘回头来,目露疑惑。
于是吴仲先是介绍了自己海商的身份,提起自己也是有口疾,又问起了刚刚他听到的神药,请问哪里有卖?
就见那女子嫣然一笑,从荷包里拿出金匣与金勺,学着种氏的语气端庄道:“这是家中老爷所赐,别处却是难寻,你既有疾,便试试吧,此物含于口中即可,不必吞服。”
吴仲倒没有觉得危险,毕竟这里是市舶司,便依言而行。
数息之后,吴仲的脸上挂满笑意:“不知这位娘子,可否割爱,必有厚报。”
女子却直接拒绝了。
山水听完后,便提和厨娘提起,她倒是有一味奇药,是以前在市舶司买的,能治口舌之病,但此药极贵,如果那柴二家去市舶司买药,或许能治。
聊完之后,山水给小公子端了一碗汤饮子,款款回房了。
那些厨娘平时聚在一起无事,眼看有这么一个说法,便有好事者去柴二赖家提起此事,他家正在病急乱投医的状态,便立刻去找了山水,那速度之快,山水的一碗汤饮子都还没有端回房间。
山水表示这种药很难买,不愿意卖,但看柴二家人的恳求实在可怜,便同意了,还一起去看了那小孩子的服药效果。
那真的是立竿见影,只是含进去,那小孩便不再哭闹了,说那药吃了很凉,嗓子不痛了。
于是,一柱香不到的时间,山水把那小瓶药卖了三贯钱,还得到了对方千恩万谢——基本上,先前她垫付的钱,就已经全赚了回来。
山水姑娘拿着沉甸甸的钱,有些迷茫。
这也太容易了些,原来,钱是那么好赚的么?
她回到公子的房间,有些忐忑地将那一袋钱放在公子面前:“我,就卖了这些钱。”
赵虎头打开钱袋,从里边数了一千五百钱,然后把剩下的袋子推到她面前:“来,山水,说好的,这些是你的。”
山水没有说话,也没有伸手。
“你看,一点也不难吧?”赵虎头老气横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她的肩膀,“把这些卖完了,你就能买绢花了,山水,你是想买金钗的绢花,还是银钗的绢花啊?”
山水看着剩下的小瓷罐,又看着钱袋,迟疑了一下,最终是拿起钱袋,她捏的很紧,以至于指尖都发白了。
然后,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那个小孩。
她的语气很轻,却又那样坚定,她说:“我想要,金钗的绢花!”
当一个人愿意认真去做一件事时,她的潜力是惊人的。
在下定决心后,赵虎头没有再引导,但山水已经自然代入了进去,她那原木匣上了一层大漆,又给公子做的“西瓜霜”改了名字,叫“降鹤霜”以避免药方泄漏,再把这的名字找匠人雕刻在木匣上,连瓷瓶都被她举一反三地换成了金子打造的小盒。
然后,她又想办法将一瓶“降鹤霜”卖给了城中的一位员外郎,虽然她没有说来历,但对方就已经在她的沉默中脑补出这东西必然是皇家御用之物,所以,这次,她卖了五十贯。
赵虎头自然对她的积极大家赞赏,果然,自信是从成功来积累的。
分钱的时候,山水在那里一枚一枚的数了许久,数着数着,她突然抬头,用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问:“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去市舶司啊?”
“还有三天吧,”赵虎头随口回答,“爹爹在弄油印的事情,估计这几天就能弄到钱去淘珊瑚了。”
“老爷也这么快就弄到钱了?”山水略带着一丝疑惑,疑惑中还夹杂着一点点不是很相信的神情。
没办法,在山水印象里,赵老爹除了沉迷珊瑚、饮酒享受,好像就没有其它的爱好了。
“这就是你不懂了,”赵虎头吃着她递过来的甜瓜,随意道,“他叫来了本地书印的行首们,把方子发了下去,那几家都收了方子,变卖了一部分家财,凑了几千贯钱给他,还约定以后每年都给分成。”
“这么容易的么?”山水有些受打击,她本来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才能的,但如今一比较,那位理不俗物的大老爷,好像更厉害一些。
“这可不容易,”赵虎头摇头叹息一声,“如果你也是当今皇帝三代内堂叔,四品密州观察使,大宗正卿的儿子,那就是想做什么生意,就能做什么生意。”
说到这,他嗤笑了一声:“说得不好听一点,那些书商行首们能得到一点技术,没有直接强取豪夺了他们产业,已经是的我那爹爹好说话了,他虽然喜欢珊瑚,但他来密州至少没有瞎折腾,隔壁登州有一个宗亲,圈占了数百顷土地,把应该缴纳的一万多贯田税都转移到当地平民头上,那才叫一个惨呢。”
山水起眉头,有些忧愁地问:“所以,做商人,不但要脑子,还得要权势么?”
“也不全是。”赵虎头看着窗外的夕阳,带着一点回忆和憧憬,“如果一个朝廷,能让他的法度不再区别三六九等,能让他的子民不惧饥荒动乱,那么,即使没有权势,一个普通人,也可以靠着机会和才能崛起。”
山水会在他身边,看着公子。
想要一个法度平等,无饥无惧的家国?
这就是公子的志向么?
她觉得自己听懂了,却又没有完全懂。
可是,在心底,似乎有什么东西,萌发了出来。
第7章 你点亮了我
七月十五,在儿子一连两天地少见撒娇哀求下,赵仲湜终于答应带着儿子一起去市舶司开开眼界。
种氏正忙着蜡园的事情,没有一起去,她最近需要开辟山林,寻找树苗、采集虫种,完全脱不开身。
因为赵仲湜每年都会去几次市舶司,所以家里的车队非常熟练,要带的人手财物,需准备的马车,沿途进入驿站的文书一个都不少,虽然有小儿子强烈要求,但赵仲湜依然拒绝了儿子单独坐一驾马车的想法,准备在路上无聊时好好考教一下儿子。
赵虎头反抗失败。
于是……
“诗经,背到哪里了?”
“背到《国风·秦风》的车邻了。”
“不错,背给听听。”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
“把王风随便背一首我听听。”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不错不错,吾儿甚是用心,为父要奖励你一串珊瑚,来,给爹爹打个滚儿……”
“我不要你的珊瑚!”
“长者赐,不可辞,来,先让爹爹抱抱……别板着脸啊,笑一个~”
赵虎头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一脸不和你一般见识的神情。
那萌萌的样子让赵仲湜哈哈大笑,感觉一路都不无聊了,下次也可以带着虎头,他的儿子真不少,但没有一个像虎头这样可爱,玩孩子就要趁小,否则等他长大了,就不好玩了。
赵虎头一时水深火热,好在,市舶司所在胶西县离州城不过百里,若是车马快一点,一天就可以到达,就算赵老爹一路拖延,走走停停,在第三天中午,还是到了。
赵虎头还是第一次来市舶司,做为北方唯一的一个通商港口,它坐落在一个叫板桥镇的地方,这里临着大沽河在青岛港的入海口,算是一处“侨区”,有大量的外商在此置地定居,极为繁华。
大宋河北、西北的贵重货物,大多数会在这里中转送至南方各港,东南的海运货物会在这里的卸货,阿拉伯、印度、东南亚运至大宋的商品,常常也会在这里转运至辽国上京,高丽、日本的海船更是把这里做为第一站。
按赵仲湜的说法,隔壁登州一年财税只有五千多贯,而密州靠着市舶司,每年能有三万六千多贯的收入,这还不算其中博卖的收入。
“什么是博卖啊?”赵虎头虚心请教。
“博卖,就是有的货物只能卖给朝廷,然后由朝廷专卖,就如象牙、宾铁、珊瑚、玛瑙、乳香这些,都是只能按固定的价格卖给市舶司,由市舶司销售,不允许私下买卖。”赵仲湜提起这事就很难受,“就算如此,最好的珊瑚,也是买不到,那是要给官家的。”
若是私下与海商购买,就是大罪,超过一百文就问罪,哪怕他是宗室,一样少不了麻烦,所以他才起了自己出海的心思。
赵虎头若有所思。
“走,爹爹这就带你去看个热闹。”赵仲湜也不提先去落脚,才一到镇上,就抱着儿子走进了市舶司的衙门。
市舶司的衙门占地广阔,热闹非凡,很多海商的货物便直接堆放在露天的场地上,其中不乏名贵之物,不少外国人操着一口带着口音的汉话,和小吏们争的面红耳赤。
“这些都是一两艘船的散户小商,那些有数十上百船的大海商,都是在衙门的内院交易,来,我们进去看看。”赵仲湜起了兴致,带着儿子走过宽阔的场地,两名亲随和山水姑娘都跟在后边,一起进入。
入了内院,这里有一处宽阔的内厅,衣着华贵的大海商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亲近交谈,也有一些海商,在厅内放了些样品,坐在一边,偶尔吆喝,仿佛的卖菜的商人。
“外邦海商之间偶尔会相互交易,这个市舶司不管。”赵仲湜向儿子解释道。
“那他们买卖都是用以物易物吗?”赵虎头好奇。
“若是大食、锡兰(阿拉伯、印度)一带,多用丝绸、瓷器交换,若是辽、高丽、倭国,则喜收我大宋铜钱。”赵仲湜略有自得地道,“辽国倭国,皆番邦蛮夷,国小民贫,无力铸钱,国中只能用我朝钱币交易,让我朝威加海内,名扬四方。”
你货币外流还这么骄傲的么!
赵虎头略微磨牙,故作天真地道:“那爹爹,他们把钱拿走了,我朝用什么钱啊?”
赵仲湜一滞,轻咳一声:“这,朝中有发交子、前些日子,蔡相也上书陛下,新铸大钱崇宁、大观通宝,一钱以当十钱。”
赵虎头天真地问道:“可是那些人,会认这种大钱吗?”
这是什么垃圾法子啊,货币流出国外造成钱荒,你在国内发大额货币搞通货膨胀?
赵仲湜有些恼怒道:“这是大人的事情,你还小,别管那么多!”
赵虎头撇撇嘴,不说话了。
而这时,赵仲湜已经看到了熟悉的珊瑚商人,立刻把孩子交给了婢女山水,让她看着孩子不要出衙,便上前询问有没有新货了。
赵虎头终于得到自由,他和山水对视了一眼,山水便牵着他,在这里物色起目标人物来。
-
“嘶哈——”吴仲用力吸气,又放了一粒花椒,让那花椒的麻感压制着上颚的肿痛。
他身形微胖,戴着纱帽,守在自己那几株漂亮高丽参前。
做为高丽国海州吴家的嫡系,他主持着今年家族与宋廷的海贸,前几天,他已经把船上的貂皮、高丽参、鹿茸出手,换来青州的仙纹绫、密州的赀布、齐州的丝绢,这些都是高丽贵族们最喜欢的货物,但还有三株百年老参,他留在手里,想另外换些好东西。
他们吴家本是大宋澶州人,躲避百年前的辽宋大战而迁移到了海外,几代人后,才有一位族叔中了科举,在高丽国为官,根基浅薄,所以,他需要一些奇物来结交国内的权贵。
老参有续命之效,倒是不愁卖,就是没有让他心动的货物。
那些珠宝、珊瑚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天价,但对权贵来说,也不过就是日常的饰物罢了。
若是能有极品的北珠、血珊、黑釉建盏倒是可以换,但这些东西,连见到都需要运气,也不知——
“嘶——”吴仲又嘶了一声,这口舌之病,吃了两天药也不见好,虽不致命,但也太折磨人了。
就在这时,一个名女子牵着幼童,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问道:“吃了这个,口舌就不痛了,以后啊,少吃辛辣,还好有那神药,否则看你如何吃食。”
吴仲心中一动,便仔细看了那一大一小,女子清秀可人,衣着简便,看着像哪家的婢女妾室,倒是那小孩——咦,浅紫衣衫,能穿这色衣服的,必然是宗室王族了?
神药?是什么?
吴仲一瞬间忘记了嘴里的痛,于权贵而言,药品只要对症,那再昂贵都是有道理的,比如辽国就有一种黄色药膏,能治冻手冻耳,一小勺就值五贯钱,是高丽权贵冬季的必备之物。再比如牛黄,一块指尖大小的牛黄,就能卖上十来贯,若是真有神药,验证真伪后献给有需要的权贵,那就是为家族立下了大功啊!
想到这,吴仲忍着疼痛,起身向那位姑娘拱手:“这位娘子留步……”
那姑娘回头来,目露疑惑。
于是吴仲先是介绍了自己海商的身份,提起自己也是有口疾,又问起了刚刚他听到的神药,请问哪里有卖?
就见那女子嫣然一笑,从荷包里拿出金匣与金勺,学着种氏的语气端庄道:“这是家中老爷所赐,别处却是难寻,你既有疾,便试试吧,此物含于口中即可,不必吞服。”
吴仲倒没有觉得危险,毕竟这里是市舶司,便依言而行。
数息之后,吴仲的脸上挂满笑意:“不知这位娘子,可否割爱,必有厚报。”
女子却直接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