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驸马倒吸一口凉气,大长公主浑身直颤,“昨晚么?”
齐康颌首。
姜驸马扶妻子坐下,问,“太子妃与皇长孙可好?”
“没敢惊动太子妃与皇长孙殿下。”
姜驸马已明白荣烺用意,杀了太子,囚禁陛下,但为朝廷安稳,太子妃与皇长孙可以活下来。甚至,荣烺会给出不错的条件。
只是,即便姜驸马也未料到荣烺会做的这样绝!
不!
如果夺权,必然要做绝!
因为荣烺要告诉天下,她可不是说着玩的!
她敢杀人,也杀了人!
不服她的,反叛她的,就是这种下场!
这是威慑。
给天下的威慑!
姜驸马定一定神,对齐尚书道,“稍等。”
待备好车马,姜驸马与大长公主一并乘车进宫。
说服姜驸马、大长公主,与姜颖达成利益同盟。荣烺不介意立阿泰为皇太孙,倒是姜颖摇头拒绝了,“殿下留着陛下,就是给阿泰留了退路。至尊之位并不好做,没人比我更清楚。且待以后吧,若阿泰有才干,他愿意一争,随他。若他无此才干,还请殿下将来给阿泰一条更轻松的路。”
荣烺,“我答应。”
姜颖自偏椅起身,向荣烺行过君臣大礼,“我会向大臣表态,支持殿下摄政。”
姜驸马、大长公主与姜颖的支持让荣烺更有信心说服宋秦两位大将军,宋大将军原是西北军出身,他说,“只要朝廷别再有辽北这种憋屈事,别再让将士枉死,臣愿效忠殿下。”
秦大将军从善如流,“臣效忠殿下!”
搞定武将,就是文臣。
臣子们在家影影绰绰的不少猜测,不少人从门缝里见朱雀卫拉了不少死人从门前经过。史太傅也不在家辞职了,他与内阁诸人到昭德殿见到齐康后方知昨日发生何事。
史太傅直接一屁股跌坐在地,其他人皆面色惨白,大家都是自太后朝过来的,以往也见过太后与陛下小有不睦,他们身为臣子觉着有些难做,心下难免抱怨。
可再未想到,荣烺手里的宫变是见血的!
指责自然少不了,但也没人指着荣烺的鼻子臭骂。毕竟,先前荣晟帝与秦太师所为大家都清楚。眼瞅公主都要和亲了。
但公主干的也不是人事!
一番争执后,史太傅方尚书钟尚书夏掌院坚决辞官,其他人……
其他人打算接着干。
公主纵有不妥之处,他们以后规劝着公主走正道即可。
内阁大员八去其五,荣烺也暂时顾不得了。她忙着安抚宗室、勋贵、豪门,一拨一拨的见人,与各方利益达成一致。
然后就是为东宫破土发丧。
至于荣晟帝如何疯狂,荣烺未做理会。
郑皇后去见了荣晟帝,她说了一句话,“陛下如果不想阿泰提早登基,最好保重龙体。这是您现在唯一能为子孙后代做的事了。”
荣晟帝大骂,“反贼!反贼!”
郑皇后冷嗤一声,转身离去。
史太傅与方尚书最终各自被妻子与老娘劝了回去,史夫人的话是,“即便要辞官,也不要公主最难的时候辞。帮公主扛过这一程,之后爱辞辞去。”
方老夫人的话则是,“也吃了朝廷这些年的俸禄,你要辞官我不管,可也得有始有终,等到继任的官员到了,把活好好的交给人家,不给主家留麻烦,这才是当差的本分。”
俩人一个觉着妻子说的在理,一个侍母至孝,便都回去,一个打算朝局稳定就辞官,一个打算朝廷点新尚书后就归家。
两人的回归直接把一道辞官的钟尚书给闪着了。
太子的丧礼不好不坏,朝中议论颇多,好在有内阁大佬们压着。一个个成天黑着脸,手下也不敢惹他们。
百姓们倒还好,这些上头的事与他们无干。
荣烺做事思路清晰,先将与渤海国的贸易确定下来,联姻的事回绝掉,便将使团打发走了。处理朝政迅捷清晰,饶是一向忠心耿耿的方御史也得说,在政务上,公主不说比陛下强百倍吧,五十倍是有的。
便是宗室,由顺柔长公主管理后,顺柔长公主不似郢王那般糊涂,她账目明白,事必躬亲,给下头的东西一文都不少,还打算提携年轻出众的宗室子弟,一时间也颇得拥戴。
至于勋贵豪门,公主当政后第一件就是把早该处斩一干人犯都拉出去砍头!
砍得勋贵豪门神清气爽,认为公主是个公道人,起码不似荣晟帝那般偏颇母族。
好吧,公主已经将母族徐家悉数灭了。
徐珠在求见公主后,请求了外放,未再留在帝都。
他那野心勃勃的家族,野心勃勃的妹妹,在遇到真正的当权者时,消失的无声无息,毫无抵挡之力。
那些生长在小心机下的权谋,对于当权者并不存在。
她毁灭你,只需一个念头、一句话而已。
这,就是公主的力量。
雪花飘落肩头,徐珠在折柳亭辞别朋友,在风雪中远去。
荣烺在温暖如春的室内发了一会儿呆,书桌上垒的整整齐齐的折子,林司仪端了热羹进来,“殿下歇一歇吧。”
荣烺接过热羹,刚喝两口就有齐尚书求见,齐尚书所来不为旁的,他认自己对公主居功至伟,想问公主能不能将首辅之位给他。
荣烺认为于公于私于才,齐师傅都堪为首辅。
结果,这事叫史太傅知晓,荣烺奇怪,“史师傅你怎么知道的?”
史太傅险没炸了,“姓齐的狗东西在内阁大放厥词,让以后他做首辅,让我们一天给他三问安!”
荣烺笑,“齐师傅那是说笑哪。”
“反正臣绝不同意姓齐的做首辅!”
“那史师傅你来做如何?你也是我的师傅,在朝素有令名。”
史太傅犹豫一下,还是拒绝了。
荣烺道,“也是。给我做首辅,以后难免史书上落个坏名声。”
史太傅板着脸,“我倒不是惜名之人。只是到底碍于与公主的情分,未能反对公主到底。于德有亏,自己这关就过不了。可姓齐的也不行,那家伙行事全无底线,他要做首辅,我们就都别干了!”
最后,史太傅提议颜相。
想到早早去了辽北的颜相,与宫变半点不相干,清净洁白的仿佛就为首辅之位而生一般。颜相为首辅,内阁必无人不服。
内阁的确需要这样一位首辅,以安百官,以安朝纲。
荣烺允准。
召颜相回朝,就任首辅之位。
在颜相回朝后,荣烺与颜相有过一次长谈。
颜相未对宫变之事加以责怪,甚至回答了荣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颜相去辽北,是料到我与陛下必有一争么?”
颜相坦诚相告,“辽北的确需要人主持庶务,至于殿下与陛下相争,臣也料到了。”
颜相面容温文,“辽北大败时,殿下无谕直入御书房参与朝政,臣就明白殿下已经不打算再忍让下去。陛下不是个有胸怀的人,他容不下殿下。殿下是不会将太后付诸心血的江山拱手相让的。
臣不愿参与皇室争权。
不过,臣想,若上苍怜悯我朝,就会让殿下取得胜利。
如果殿下需要臣,臣愿意辅佐殿下。
如果殿下不需要,臣相信,凭殿下的才干,一样可以将江山治理的很好。”
荣烺正色道,“我需要颜相。”
颜相回答,“嘉元元年的春榜,曾经英才倍出。当时所有人都说,这是天赐才士于我朝,我朝必会迎来一个盛世。
可能这只是一句戏言。
不过,当真的人很多。j
那时,我们都以为会辅佐陛下成就盛世。
但后来的发展,并未如我们所愿。
我们所期盼的明主是谁呢?
殿下,请带领我们走向盛世吧。”
颜相起身,向荣烺郑重行礼,“臣,愿意效忠殿下。”
荣烺起身,扶起颜相,正色相托,“请颜相为我臂膀,为我宰执天下。”
颜相接任首辅,内阁先松口气,起码不用生活在齐康可能就任首辅的恐惧中了。颜相的人品,大家都信得过。
最重要的是,颜相能收拾得住齐康这个仗势欺人的家伙!
颜相就任后,立刻上书请赵族长入朝,任户部尚书之位。原户部钟尚书改任翰林掌院。
荣烺皆准。
圣元四年很快过去,昭华元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荣烺与颜姑娘轻声商议想聘用女官,辅助她文政之事。
隔窗看到几位大员相携而来,颜姑娘含笑道,“倒叫我想到小时候陪殿下读书,也像这样。时常见官员过来,向娘娘禀事。”
“是啊。”
“待万寿宫修好,殿下要搬回万寿宫么?”
“我是这么打算的,在万寿宫住久了,还是觉着万寿宫最舒坦。”
想到少时在万寿宫的岁月,颜姑娘惬意的眯起眼睛,见官员进来,她起身站在公主身畔,看着公主与官员们讨论着朝政,颜姑娘的心无比的踏实自在。
迎春花热闹的铺了一墙,几只黄鹂在初萌春芽的树梢婉转啼唱,那是春之乐章。
整个王朝最有名的昭华盛世,就在这样一个不起眼又生机盎然的春日揭开序幕。
齐康颌首。
姜驸马扶妻子坐下,问,“太子妃与皇长孙可好?”
“没敢惊动太子妃与皇长孙殿下。”
姜驸马已明白荣烺用意,杀了太子,囚禁陛下,但为朝廷安稳,太子妃与皇长孙可以活下来。甚至,荣烺会给出不错的条件。
只是,即便姜驸马也未料到荣烺会做的这样绝!
不!
如果夺权,必然要做绝!
因为荣烺要告诉天下,她可不是说着玩的!
她敢杀人,也杀了人!
不服她的,反叛她的,就是这种下场!
这是威慑。
给天下的威慑!
姜驸马定一定神,对齐尚书道,“稍等。”
待备好车马,姜驸马与大长公主一并乘车进宫。
说服姜驸马、大长公主,与姜颖达成利益同盟。荣烺不介意立阿泰为皇太孙,倒是姜颖摇头拒绝了,“殿下留着陛下,就是给阿泰留了退路。至尊之位并不好做,没人比我更清楚。且待以后吧,若阿泰有才干,他愿意一争,随他。若他无此才干,还请殿下将来给阿泰一条更轻松的路。”
荣烺,“我答应。”
姜颖自偏椅起身,向荣烺行过君臣大礼,“我会向大臣表态,支持殿下摄政。”
姜驸马、大长公主与姜颖的支持让荣烺更有信心说服宋秦两位大将军,宋大将军原是西北军出身,他说,“只要朝廷别再有辽北这种憋屈事,别再让将士枉死,臣愿效忠殿下。”
秦大将军从善如流,“臣效忠殿下!”
搞定武将,就是文臣。
臣子们在家影影绰绰的不少猜测,不少人从门缝里见朱雀卫拉了不少死人从门前经过。史太傅也不在家辞职了,他与内阁诸人到昭德殿见到齐康后方知昨日发生何事。
史太傅直接一屁股跌坐在地,其他人皆面色惨白,大家都是自太后朝过来的,以往也见过太后与陛下小有不睦,他们身为臣子觉着有些难做,心下难免抱怨。
可再未想到,荣烺手里的宫变是见血的!
指责自然少不了,但也没人指着荣烺的鼻子臭骂。毕竟,先前荣晟帝与秦太师所为大家都清楚。眼瞅公主都要和亲了。
但公主干的也不是人事!
一番争执后,史太傅方尚书钟尚书夏掌院坚决辞官,其他人……
其他人打算接着干。
公主纵有不妥之处,他们以后规劝着公主走正道即可。
内阁大员八去其五,荣烺也暂时顾不得了。她忙着安抚宗室、勋贵、豪门,一拨一拨的见人,与各方利益达成一致。
然后就是为东宫破土发丧。
至于荣晟帝如何疯狂,荣烺未做理会。
郑皇后去见了荣晟帝,她说了一句话,“陛下如果不想阿泰提早登基,最好保重龙体。这是您现在唯一能为子孙后代做的事了。”
荣晟帝大骂,“反贼!反贼!”
郑皇后冷嗤一声,转身离去。
史太傅与方尚书最终各自被妻子与老娘劝了回去,史夫人的话是,“即便要辞官,也不要公主最难的时候辞。帮公主扛过这一程,之后爱辞辞去。”
方老夫人的话则是,“也吃了朝廷这些年的俸禄,你要辞官我不管,可也得有始有终,等到继任的官员到了,把活好好的交给人家,不给主家留麻烦,这才是当差的本分。”
俩人一个觉着妻子说的在理,一个侍母至孝,便都回去,一个打算朝局稳定就辞官,一个打算朝廷点新尚书后就归家。
两人的回归直接把一道辞官的钟尚书给闪着了。
太子的丧礼不好不坏,朝中议论颇多,好在有内阁大佬们压着。一个个成天黑着脸,手下也不敢惹他们。
百姓们倒还好,这些上头的事与他们无干。
荣烺做事思路清晰,先将与渤海国的贸易确定下来,联姻的事回绝掉,便将使团打发走了。处理朝政迅捷清晰,饶是一向忠心耿耿的方御史也得说,在政务上,公主不说比陛下强百倍吧,五十倍是有的。
便是宗室,由顺柔长公主管理后,顺柔长公主不似郢王那般糊涂,她账目明白,事必躬亲,给下头的东西一文都不少,还打算提携年轻出众的宗室子弟,一时间也颇得拥戴。
至于勋贵豪门,公主当政后第一件就是把早该处斩一干人犯都拉出去砍头!
砍得勋贵豪门神清气爽,认为公主是个公道人,起码不似荣晟帝那般偏颇母族。
好吧,公主已经将母族徐家悉数灭了。
徐珠在求见公主后,请求了外放,未再留在帝都。
他那野心勃勃的家族,野心勃勃的妹妹,在遇到真正的当权者时,消失的无声无息,毫无抵挡之力。
那些生长在小心机下的权谋,对于当权者并不存在。
她毁灭你,只需一个念头、一句话而已。
这,就是公主的力量。
雪花飘落肩头,徐珠在折柳亭辞别朋友,在风雪中远去。
荣烺在温暖如春的室内发了一会儿呆,书桌上垒的整整齐齐的折子,林司仪端了热羹进来,“殿下歇一歇吧。”
荣烺接过热羹,刚喝两口就有齐尚书求见,齐尚书所来不为旁的,他认自己对公主居功至伟,想问公主能不能将首辅之位给他。
荣烺认为于公于私于才,齐师傅都堪为首辅。
结果,这事叫史太傅知晓,荣烺奇怪,“史师傅你怎么知道的?”
史太傅险没炸了,“姓齐的狗东西在内阁大放厥词,让以后他做首辅,让我们一天给他三问安!”
荣烺笑,“齐师傅那是说笑哪。”
“反正臣绝不同意姓齐的做首辅!”
“那史师傅你来做如何?你也是我的师傅,在朝素有令名。”
史太傅犹豫一下,还是拒绝了。
荣烺道,“也是。给我做首辅,以后难免史书上落个坏名声。”
史太傅板着脸,“我倒不是惜名之人。只是到底碍于与公主的情分,未能反对公主到底。于德有亏,自己这关就过不了。可姓齐的也不行,那家伙行事全无底线,他要做首辅,我们就都别干了!”
最后,史太傅提议颜相。
想到早早去了辽北的颜相,与宫变半点不相干,清净洁白的仿佛就为首辅之位而生一般。颜相为首辅,内阁必无人不服。
内阁的确需要这样一位首辅,以安百官,以安朝纲。
荣烺允准。
召颜相回朝,就任首辅之位。
在颜相回朝后,荣烺与颜相有过一次长谈。
颜相未对宫变之事加以责怪,甚至回答了荣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颜相去辽北,是料到我与陛下必有一争么?”
颜相坦诚相告,“辽北的确需要人主持庶务,至于殿下与陛下相争,臣也料到了。”
颜相面容温文,“辽北大败时,殿下无谕直入御书房参与朝政,臣就明白殿下已经不打算再忍让下去。陛下不是个有胸怀的人,他容不下殿下。殿下是不会将太后付诸心血的江山拱手相让的。
臣不愿参与皇室争权。
不过,臣想,若上苍怜悯我朝,就会让殿下取得胜利。
如果殿下需要臣,臣愿意辅佐殿下。
如果殿下不需要,臣相信,凭殿下的才干,一样可以将江山治理的很好。”
荣烺正色道,“我需要颜相。”
颜相回答,“嘉元元年的春榜,曾经英才倍出。当时所有人都说,这是天赐才士于我朝,我朝必会迎来一个盛世。
可能这只是一句戏言。
不过,当真的人很多。j
那时,我们都以为会辅佐陛下成就盛世。
但后来的发展,并未如我们所愿。
我们所期盼的明主是谁呢?
殿下,请带领我们走向盛世吧。”
颜相起身,向荣烺郑重行礼,“臣,愿意效忠殿下。”
荣烺起身,扶起颜相,正色相托,“请颜相为我臂膀,为我宰执天下。”
颜相接任首辅,内阁先松口气,起码不用生活在齐康可能就任首辅的恐惧中了。颜相的人品,大家都信得过。
最重要的是,颜相能收拾得住齐康这个仗势欺人的家伙!
颜相就任后,立刻上书请赵族长入朝,任户部尚书之位。原户部钟尚书改任翰林掌院。
荣烺皆准。
圣元四年很快过去,昭华元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荣烺与颜姑娘轻声商议想聘用女官,辅助她文政之事。
隔窗看到几位大员相携而来,颜姑娘含笑道,“倒叫我想到小时候陪殿下读书,也像这样。时常见官员过来,向娘娘禀事。”
“是啊。”
“待万寿宫修好,殿下要搬回万寿宫么?”
“我是这么打算的,在万寿宫住久了,还是觉着万寿宫最舒坦。”
想到少时在万寿宫的岁月,颜姑娘惬意的眯起眼睛,见官员进来,她起身站在公主身畔,看着公主与官员们讨论着朝政,颜姑娘的心无比的踏实自在。
迎春花热闹的铺了一墙,几只黄鹂在初萌春芽的树梢婉转啼唱,那是春之乐章。
整个王朝最有名的昭华盛世,就在这样一个不起眼又生机盎然的春日揭开序幕。